嬌寵外室_第35章心虛影書 :yingsx第35章心虛第35章心虛←→:
鏡臺里的臉開始心虛,“不能吧,她都忙著逃命去了哪能知道這個。”
話雖如此,還是問白芍,“那人你可給了銀子封口送出去了?”
她問的是放火的人。
到底是姑娘家,她和白芍哪個也不敢動手,只能請外頭的人來,悄悄自角門放進來,等做完了事,又由白芍偷偷自角門放出去,悄無聲息。
白芍點頭道:“姑娘放心,人是我親自送出去的,府里沒人察覺。”
府里是沒人察覺。
只是那放火的人一出林府就叫青山按在了地上。
迎面兩拳砸下去,那人就全招了。
不過是市井廝混之徒,只要有銀子,殺人放火,燒殺擄掠的事來者不拒,何況是這樣輕巧的活兒。
“大爺饒命啊!我只負責放火,其他什么也沒干啊!”
他連荷包帶著銀子俱都給了青山,“這錢我不要了,只求大爺饒了我。”
他鼻青臉腫,嚇得屁滾尿流地跑了。
青山也沒攔著。
侯爺有吩咐,只救人,其他一概不管,由林二姑娘自己折騰。
林鶯娘折騰了整整一日。
那小繡閣燒得徹底,只剩了一片灰黑的廢墟,什么也尋不見。
——這放火的人是個老手,知道怎么放火不留痕跡。
再問昨夜巡夜的小廝,小廝說沒聽見動靜,只說這火不知怎的莫名其妙就著起來了,起先無人察覺,火勢蔓延得極快,等到發現已經遏制不住了。
府里人都說這是意外起火。
林鶯娘遍尋無果,自己也起了疑,“難不成真是天干物燥,自個兒起的火,和林云瑤毫無干系?”
她不相信。
總要想法子去詐林云瑤一下。
這夜里,她便不顧自己手上的傷,登門來找林云瑤。
“你過來干嗎?”
林云瑤不歡迎她,擋在門口,連門也不讓她進。
林鶯娘扶著手,笑得渾不在意,“我來瞧瞧云瑤妹妹呀!昨夜那么大的火,我怕妹妹嚇著了,總要過來瞧瞧才安心。”
林云瑤沒好氣哼一聲,“黃鼠狼給雞拜年,沒安好心。”
林鶯娘本來就沒安好心,也不怕她說,自顧自就要往里去。
林云瑤攔不住,她故意將受傷的手擋在前頭,還沒挨著就哼著聲直喊疼。
林云瑤怕她再把人招來。但凡在人前,她總是說不過林鶯娘的,她那張巧言令色的嘴,能活生生將白的說成黑的,叫林云瑤回回都落下風。
時日長了,便也學得乖了,不敢輕易招惹她。
林鶯娘如愿進了屋子,環視一圈,又自顧自在桌邊坐下。
“云瑤妹妹這處倒是好。可憐我,屋子都叫人燒了,如今只能跟姨娘擠在一處。”
她唉聲嘆氣,裝模作樣的緊,唬得本就心虛的林云瑤心下一跳,“你胡說什么?你那屋子是自己燒的,與人何尤?”
“哎呦,是我嘴快說錯話了。”
林鶯娘忙掩著唇,又上前來,湊到林云瑤面前,“好在云瑤妹妹提醒我。若不是妹妹提醒,我還當我那小繡閣是妹妹叫人燒的呢!”
她話說得意味深長,林云瑤越發心虛,人愈心虛愈是跳腳。
“你又信口胡謅什么?”
她一雙眼慌得四下轉,“許是你平日里自己做多了虧心事,老天爺這才燒了你的屋子懲罰你。這是你自己活該!”
林鶯娘瞧她這副心虛得不能再心虛的模樣,心里全然有了數。
到底是嬌生慣養,不知世事的閨閣姑娘,不過隨意試探兩句,自個兒就漏了馬腳。
林鶯娘看她如看蠢材,“我不過隨口說兩句,云瑤妹妹急什么。這般將自己撇清,倒像是心虛似的。”
“誰…誰心虛了?”
林云瑤當真心虛。
誰也不是生來就會作惡,這頭一遭蓄謀殺人,總是格外心驚膽戰。
偏這事還沒成,她更是提心吊膽,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好,生怕一朝泄露了出去。
再兼林鶯娘這樣陰陽怪氣地問兩句,魂兒都高高提著。
好在林鶯娘后頭再沒說什么,同尋常一般與她吵兩句嘴就出門去。
林云瑤是心虛極了,連忙讓貼身丫鬟白芍偷偷跟了上去。
林鶯娘主仆倆走到轉角游廊處就說悄悄話。
先是采雁“哼”一聲,“這事八九不離十,定是三姑娘做的。”
然后是林鶯娘悠悠蕩蕩的嘆氣聲,“應當就是了,只是可惜,眼下手里頭沒證據,奈何不得她。”
“沒證據有什么打緊。”
采雁寬慰自家姑娘,“姑娘不必著急。侯爺都說了,眼下正讓青山大人查著呢!只要這事是二姑娘干的,他定會找出罪證來,為姑娘主持公道。姑娘且耐心等著,不過早晚的事罷了。”
林鶯娘點點頭,也道:“聽說那青山大人在金陵城也是個人物,曾在大理寺任過職,想來這樣的事對他來說不過大材小用,很快便能有結果。”
又吩咐采雁,“你現在就去幫我問問青山大人,可查出了什么。若是需要我幫忙的地方,再來回我。”
采雁自然應下。
那白芍先是回去稟林云瑤,將林鶯娘主仆倆的話原樣說給林云瑤聽。
“此事當真?”
林云瑤聽了白芍的話駭得不輕,當即亂了手腳,“這林鶯娘當真是個禍害,竟引得定遠侯爺也摻和進來。你說要是當真叫那青山查到了可如何是好?”
她急得不行,連忙又要白芍去跟著采雁看看情況。
采雁當真來客院尋青山。
“采雁姑娘有什么事?”
青山在廊檐底下同她說話。
采雁抿唇笑笑,“也沒什么事。昨兒的事多虧了大人,不然我與我家姑娘就要命喪火海了。姑娘特意讓我過來謝大人救命之恩。”
“林二姑娘言重了,此事乃是青山的分內之事。”
青山會武,白芍不敢走近了,只能隔著老遠看兩人說話。見他們你一言我一語地甚是熟絡,只恨不能生個順風耳過去聽一聽。
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