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哥哥是高歡_第194章打好根基影書 :yingsx第194章打好根基第194章打好根基←→:
五月二十八。
齊魯大地的氣溫也開始逐漸攀升。
入鄉隨俗,高羽褪去一身戎服,換上了一身青色文人長袍,手中拿著一把羽扇,倒是別有一番風采。
羽扇綸巾,有點文人墨客筆下‘儒將’的風范。
五胡亂華后,整個北方到處都是漢夷雜處,民族融合,彼此之間潛移默化的互相影響著對方,山東之地這邊相對來說漢人的傳統文化保持的相對濃厚一點,尤其是兗州。
自晉以來,清談玄學逐漸成為主流,傳統儒學漸漸式微。
但兗州魯郡終究是孔夫子的故鄉,儒學在這一塊的影響力還在,沒有那么容易被取代和影響。
確實是出乎眾人意料。
高羽在到達泰山郡后,停留了一個多月,期間沒有任何動作,甚至都沒有著急開府,十分的低調。
明眼人都清楚,元子攸對高羽寄予厚望,希望他到達山東之地后,能有大刀闊斧的動作,快速掌控山東之地,拉扯起一支強軍作為洛陽的外援來與咄咄逼人的爾朱氏抗衡。
高羽卻一反常態。
他甚至還有心思出城看農戶們在田地里播種水稻。
兗州雖然是四戰之地,但也確實是塊好地方,境內水網密布,還坐擁巨野澤,便于開發水利設施,十分適合耕種,屯田。
“遵彥,你說將軍為何一直在泰山郡,遲遲不肯動身?開府之事也不提?我等每日只能虛度。”
崔季舒年少,性子也不夠沉穩,他追隨高羽前來,是想要大展拳腳。
可眼下?
每日只能在府中讀書,心理的落差太大。
楊愔則不為所動,依舊心無旁騖的看著手中書卷。
崔季舒則一把書卷奪走,“遵彥!”
楊愔無奈的搖搖頭,“無論何事,事緩則圓。”
“三州之地何其大,天下人皆知將軍要有大動作,都在看著他,越是這種時候,將軍行事就越需謹慎,正所謂一動不如一靜,你還年少,縱有天大的志向,又何必急于這一時半刻?”
崔季舒嘆了口氣,“道理我亦知曉,但總得給我等安排點事做吧。”
“那么多雙眼睛盯著,你又怎么能確定將軍沒有做事呢?”
楊愔說罷,便將書卷給奪了回來。
無論他也好,崔暹等人也好,都沒有前去進言,他們也都在觀望高羽會展現出如何的手段來掌控山東之地。
天下大才都是烈馬,想要馴服為己所用哪有那么容易。
也不會因為高羽虎軀一震,就心甘情愿的效忠,都是一個互相考驗的過程。
良禽擇木而棲。
洛陽一戰讓他們看到了高羽的勇武,然光靠勇武無法奪得天下,勇武到頭不也就是霸王的水平,霸王最終奪了天下嗎?
勇武要有,政治手腕也得要有,如此才能平衡、拉攏各方勢力為自己所用。
高羽在田邊看了片刻,這才轉過身去,“有劉桃枝的消息了嗎?”
“郎君,五日前劉桃枝便傳回消息說即將抵達魯郡,想來就是這一兩日便會抵達泰山郡。”
“嗯。”
高羽點點頭,恰好一農戶從其面前經過,日日風吹日曬,這農戶臉上的褶皺如枯樹樹皮一般,看不出歲數,干活卻十分麻利。
“長者身體倒是硬朗。”
似乎沒想到面前這身份尊貴的貴公子會跟自己搭話,極為忌憚高羽身后的劉一等人,看著就不像是個善士,各個虎背熊腰,眼神中殺氣騰騰,只得硬著頭皮開口,“不硬朗可不行,沒力氣種地摘菜,會餓死的。”
“幸得羊家郎君庇佑,擊退了前來襲擾的亂軍,讓我等可以安穩種地。”
“既能安穩種地,田中的收成如何?”
“多也好,少也好,我家就在這,為了活下去,總歸是要種地的。”
高羽默然。
是啊。
總歸是要種地的。
這片土地的人民就是這般質樸,有地種,不餓死,便已經是他們最大的希冀。
便是天下太平,也需要面臨天災,況且這天下只是表面太平,隨時都會再度烽煙四起。
老者的回答也是高羽遲遲不動手的原因之一。
洛陽近郊,他威名赫赫,整個南北兩朝的朝堂、世家之上,車騎將軍高羽勇武無雙。
可對于山東之地的百姓們來說,他的威望不夠,甚至還不如擊退邢杲的羊侃呢。
“回去吧。”
高羽帶著隨從們回城中。
羊侃很給面子,早就給高羽準備了一套極為豪華的宅邸,高羽倒也沒有客氣。
又過兩日。
跟隨羊家商隊前往南梁經商的劉桃枝總算是歸來,第一時間便來面見他所忠誠的郎君!
“辛苦你了。”
高羽看著滿臉滄桑的劉桃枝,不由拍著他的肩膀。
劉桃枝雖然不用像劉一他們那般,在危機四伏的戰場上跟隨自己征戰四方,但他的日子過的可一點都不輕松。
就古代這個交通條件,長期遠距離奔波,對身體的損耗一點都不比上場殺敵低。
劉桃枝并沒有忘記自己的任務。
“郎君,南朝島夷處確有名為‘甘蔗’之物,此番我替郎君帶了一車回來。”
“很好。”
有甘蔗,就有了制作白糖的原材料。
“建康是否如傳聞那般,世家貴族喜好斗富?”
劉桃枝點點頭。
高羽心中就有底了,他也不指望賣白糖能賺多少,但能夠在自己最需要錢物的起步階段緩解財務狀況就行。
“對了,你從洛陽離開時,我特意叮囑過的…”
“郎君且放心,我也已準備妥當。”
劉桃枝猶豫了片刻,還是開口道,“此事羊家郎君、小娘子亦助力頗多。”
“我知道。”
高羽在山東之地毫無根基,光靠劉桃枝帶了幾十個人過來,哪有那么容易處理事情?
定然是有人相助。
“將你調查到的事情告知于我。”
劉桃枝便將收集來的消息如數轉告。
高羽心中也大概有了個推斷。
他接下來要發力的區域是便定在青州。
兗州雖好,但羊侃將兗州保護的太好了,沒有遭受到太大規模的破壞,徐州又是面對南梁的前線,很容易遭到破壞,青州最好。
邢杲最初便是在青州聚眾起義,因此青州被亂軍破壞的最嚴重,而南梁大軍被擊潰后,大量邢杲麾下的亂軍之人又跑了回來,占山為王繼續為禍青州。
青州當地的世家、豪強損失嚴重,高羽想要推行一些政策,如府兵制,均田制受到的阻力便會小很多,世家、豪強沒有實力和精力來跟他作對。
均田也好,府兵制也好。
都需要對人口、土地下手,這兩樣可是世家、豪族的禁忌。
饒是羊家如此支持他,面對這種會損害自身利益的事情,也未必會百分百的配合。
你不可能指望世家革自己的命,也不能指望資本家革自己的命。
以羊家為紐帶,高羽若是學劉秀那樣,跟山東本地的世家媾和,妥協,在政治權力上做出極大的讓步,確實能夠在短時間內迅速的掌控山東之地。
但那樣所建立的勢力根基并不牢固。
可能一場大敗,個人威望受損后,便如苻堅那般瞬間分崩離析。
高羽可不希望辛苦建立起來的勢力如前秦、后秦那般…
高羽選擇了要走一條最為艱難的路。
某些事情上面他可以讓步,妥協,但有的事情絕無妥協的可能!
越是這樣,就越要慎重,越要徐徐圖之,越要將打好、牢固根基。
“對了,郎君…”
劉桃枝突然開口道,“我來的時候,魯郡那邊十分熱鬧。”
“哦?為何?”
“聽說是來了個從西域那邊前來傳道的高僧,聽說這名僧人曾經被南梁皇帝請入宮中為其講經。”
為蕭菩薩講經?
難不成是禪宗達摩祖師?
“這僧人叫什么?”
“菩提達摩。”
果然是達摩祖師。
這等高僧…
或許自己該去見一見?
高羽對真正的大僧沒有什么偏見。
討厭寺廟和僧眾,只是討厭那些以此為幌子,謀財的不軌之人罷了。
百姓需要有自己的精神寄托,來支撐自己在這亂世之中活下去。
而且,前去拜見達摩祖師,也許自己能夠借助其在佛學上的高深造詣,提前一步在這個時期就能達成‘儒釋道’三教合一的理念呢?
若能做到‘儒釋道’三教合一。
便相當于在思想文化層面提前完成‘統一’,便能以文化來建立起各族之間的認同感。
這注定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不過值得一試!
若是能成功,那便是大功一件。
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