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爾朱榮的反擊_我的哥哥是高歡__筆尖中文 元子攸目光灼灼,語氣中帶著一股天子不威自怒的威嚴。
盡管才身居天子尊位短短數月,但其成長的速度極快。
他本身就極為擅長權術、制衡之道,又在高壓環境下,倉皇上位就經歷宗王、公卿、百官被屠戮的河陰之變,自己的兄弟手足被當著面挨個誅殺,自己都差點在登基的第二天就被迫寫下‘禪位’詔書。
好不容易安穩了一個月,又遇到南梁三十萬北伐聯軍前來圍攻洛陽。
很多皇帝一輩子遇到的事情,都未必有他這短短幾個月的時間多。
眾人也都將視線投向高羽,都在等待著他的答案,能夠擋住這樣的誘惑嗎?
這可是一步登天!
高羽此前不過是散騎常侍,爵位更是最低級的縣子,能夠一步到車騎將軍就已經是破格擢升,這要是來一個‘天策上將’,而且還是當著眾人的面鑄金人成功。
那便是真正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在官職上基本與爾朱榮平起平坐。
可一旦接受的話。
無論爾朱榮此前跟高羽的關系有多么密切,二者都終將走向決裂。
因為…
高羽已經具備跟爾朱榮掰手腕的能力和資格。
朝堂之上將出現兩個權臣對峙的局面,爾朱榮想要逼迫元子攸,都得顧慮高羽的存在。
高羽可不是強行被提拔,而是真的有能力,且立下赫赫戰功才得到的提拔。
真要是拉開陣仗跟高羽兩軍對壘,爾朱榮都未必有自信和十足的把握將高羽拿下。
爾朱榮奉行的是‘精兵政策’,這一點從其麾下的軍隊數量就能看出來。
巧了,高羽奉行的也是‘精兵政策’,而且高羽最恐怖的是自身還有霸王之勇,爾朱榮麾下可沒有能夠與之匹敵的猛將。
同樣是精兵的情況下,比拼的就是雙方為將者個人的勇武。
高羽在心中嘆了口氣,事情到了這一步,他已經沒有退路可言。
該進步的時候不進步,手底下的人怎么進步,日后還怎么去執掌玄甲軍?
同時高羽也已經累了。
被迫夾在爾朱榮和元子攸的中間,他左右為難,心中不免也有些怨氣,要王天下者定然要有王天下的胸襟和氣量,這么點氣量和胸襟都沒有,現在容不下自己,將來同樣也容不下自己。
他不想再看人的臉色行事,他要掌控自己的命運。
握緊拳頭,高羽眼神變得無比堅定,不說節制天下兵馬,但他亦不想被人左右命運。
他當即下拜,朗聲道。
“鑄造金人,便是長生天降下旨意,既然是長生天與歷代先皇托夢,臣又豈敢違抗天命?臣愿接受陛下的封賞!”
“好!”
元子攸握緊拳頭,滿心歡喜!
連忙快步向前將高羽攙扶而起,“即日起,加封車騎將軍高羽為天策上將!”
說罷,元子攸轉身看向公卿、百官,見眾人還在遲疑,當即便冷聲道,“諸位可是還有異議?”
楊椿、穆紹等人連忙下拜,“陛下英明!”
爾朱世隆等人還在遲疑,他們都還在看爾朱榮的態度。
爾朱榮眼神復雜的看著高羽,終究還是走到了這一步嗎?
“丞相,可是還有異議?”
元子攸的話將爾朱榮拉回現實,他不再面無表情,誰都能看出他眼神中的復雜之色,他朗聲道,“天意難違…陛下英明,臣恭賀天策上將,還望將軍日后不要辜負陛下厚望,護我大魏江山、社稷周全。”
“末將定然不負陛下,丞相所望。”
“余下諸事,還是先回到殿內再行商議吧。”
確實還有很多事。
天策上將純粹就是個臨時設立的官職,是幾品?具體職責都沒有劃分。
眾人回到太極殿內。
元子攸接著開口道,“除了加封天策上將外,加賜天策上將高羽為周城縣伯。”
周城縣,位于岐州岐山下,這一塊乃是周朝舊址,因此得名周城。
元子攸自然是有其深意。
正常來說,按照高羽自稱祖上出自渤海高氏,要給其封爵正常流程是往渤海那邊封,又或者高羽出自懷朔,也可以往懷朔那邊封。
當初爾朱榮出于私心便將高羽的爵位封在肆州境內的倉城縣。
爾朱榮不是要加賜九錫?
他反手就將高羽的爵位封到周朝舊址去。
這還只是表面…真正的則是另有深意。
“此前馮翊王便上表,其年老體衰,不堪軍旅,然關中之賊,蕭寶夤,萬俟丑奴尚未平定,依舊在關中為禍一方。”
“天策上將,勇武非凡,正好前往雍州接替馮翊王,繼續帶軍西討誅賊,徹底平定關中匪患!”
“朕欲令天策上將,使持節,都督雍、岐、豳、涇諸軍事,陜西道大行臺,開府儀同三司。”
好嘛。
如果說天策上將這個職務,在元子攸開這個口之前,其具體的品級,解釋權全在元子攸的手中。
那么當這一連串的貫口說出來后。
天策上將妥妥的正一品之上!
但是元子攸也給自己留了個后門,爵位方面他并沒有給高羽一步到位,顯然就是防備爾朱榮這種‘封無可封’的情況再次出現。
高羽缺乏的是根基,需要的是一塊地盤好好的發展。
爾朱氏幾代人經營,令爾朱榮已經徹底掌控山西之地,作為其大本營,雄據洛陽以北,占盡地利!
他就將高羽送到關中去。
關中在洛陽以西,若洛陽有難,關中隨時可以東出來救援,完美的與山西之地的爾朱榮互相形成制衡。
且理由也找的沒有任何問題。
關中確實有蕭寶夤等人造反還沒有被平定,高羽立下了赫赫戰功,威名傳天下。
誰人不認玄甲鬼面高二郎?
至于這樣會不會養虎為患,還是那句話。
爾朱榮篡位的心思幾乎都已經是不掩蓋了,解決當務之急最為重要。
最為理想的狀況下。
爾朱榮和高羽互相制衡,無論其如何博弈最終都要通過自己這個明面上的天下共主,到了那個時候,他的皇位反而穩當,也能在這倆人勢力范圍之外行使皇權,再慢慢想辦法將二人手中的權力收回。
再說…
他能扶持高羽跟爾朱榮打擂臺,將來未必就不能扶持另外一個人跟高羽打擂臺。
只要畫餅的權力在自己的手中,這個世界永遠不缺有能力的野心家來嘗試一步登天。
會同意嗎?
關中。
公認的龍興之地。
秦漢皆是從關中東出,最終取得的天下。
關中之地就跟山西之地差不多,都屬于是擁有地利,進可東出取天下,退可據山川、河流之險割據一方,且有關中平原這等肥沃之地,雖然歷經秦漢,關中土地被過度開發,然而依舊不失為一塊寶地。
“陛下!此事還需再商議。”
爾朱榮果然站了出來,他怎么可能讓高羽帶兵去關中?
但也確實不能讓高羽繼續留在洛陽,得將其‘發配’出去,從權力的中心地帶驅趕到邊緣地帶去。
“哦?丞相有何高見?”
“陛下,天策上將之勇武便是古之霸王復生亦不過如此,然…其威名主要傳遍河北、山東以及隨著南梁潰兵傳回到南朝,關中消息閉塞,那邊的賊匪未必知曉天策上將的威名!”
“此番雖擊退南梁北伐大軍,然其潰兵亦逃竄回去,原本山東叛軍的潰兵也都逃竄回去,恐會生變。”
“這幾年,我大魏遭逢戰亂、天災,最要緊的是讓河北的膏腴之地趕緊恢復生產,產出糧食,需要的是山東、徐州等地不生亂。”
“依臣之見。”
爾朱榮頓了頓,“不如讓天策上將前往徐州、兗州、青州等地,以其威名震懾當地宵小,亦能防止島夷再次北上作亂!”
島夷指的就是南梁。
南北互相對其都有蔑稱,北朝管南邊叫島夷,南朝管北面叫索虜。
“這…”
爾朱榮根本就不給元子攸開口反駁的機會。
“天策上將雖勇,且立下赫赫功勞,陛下有愛才之心,能夠理解,然…陛下亦不能視其他將士如無物,難道在陛下眼中,我大魏朝堂之上,就只有天策上將一人可以領兵嗎?”
“臣之奏議,絕無半點私心,一心為公!天策上將的威名前往徐州等地最為合適,也最有利于我大魏!還望陛下不要因私廢公!”
絕無半點私心?
元子攸冷笑。
北魏對徐州的控制早就大不如前。
只剩下彭城以北的小片區域。
爾朱榮擺明就是想要將高羽趕到山東之地。
徐、兗、青三州,沒有天險,乃是四戰之地,南邊更是直面南梁。
更為重要的是…
河北、山東乃是中原故土,漢人門閥世家在此盤根錯節。
高羽一個出自懷朔的臭丘八,即便是前去上任,也難以掌控。
而且洛陽出事的話,山東沒法第一時間過來支援,切斷了高羽跟自己的直接聯系。
但是…
爾朱榮說的又沒有任何問題,占著一個理字!
元子攸此前已經強硬過,他深知自己必須得退一步。
他思索片刻后,點頭道。
“是朕疏忽了,那便讓天策上將高羽,使持節、都督徐、兗、青三州諸軍事,東道大行臺,開府儀同三司。”
PS:抱歉,今天只有兩更,很多資料沒查好。badaoge/book/139563/53383031.html
請:m.badaoge
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