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25章 退無可退,不如一搏

第25章退無可退,不如一搏!_我的哥哥是高歡_穿越小說_螞蟻文學  第25章退無可退,不如一搏!

  第25章退無可退,不如一搏!←→:

  李崇帶著大軍進駐白道后,成功吸引了東面叛軍的注意力,使得東面叛軍不得不往南邊移動。

  甚至還派遣精銳游騎組成多支分隊,從各個方向突圍試圖往武川城里面傳遞消息。

  先不管能不能與武川的人一同夾擊叛軍。

  起碼也要讓武川城內的軍民們知道,陛下沒有放棄他們,朝廷沒有放棄他們,大魏沒有放棄他們,幫助他們穩定住軍心。

  只要堅定守住,就有辦法!

  李崇親自披甲,在親衛的陪同下,騎馬來到前軍的軍營外查看情況,出了白道后,往武川城的方向便是一望無盡的草原。

  這樣的地形對擅長騎射打野戰的叛軍來說,極為有利。

  “明日,再往前進軍,佯裝要強攻,將叛軍的注意力吸引過來。”

  李崇所率領的兵力,并非全是騎兵,而是步騎結合,他將精銳步卒大量的調派到前軍,讓前軍突出,騎兵作為機動力量則在兩側隨時準備接應,掩護,甚至突襲。

  精銳步卒面對騎兵的時候,只要士氣不崩盤,結陣迎敵,并不會懼怕騎兵沖鋒,甚至還挺克制騎兵的沖鋒,因為沖擊騎兵比重裝步兵要珍貴的多,用沖擊騎兵換重裝步兵極其劃不來。

  作為戰場上進攻的決定性力量的沖擊騎兵,不能浪費在這種無意義的消耗上。

  只要將敵軍的注意力被吸引過來,他便可遣人去給囤兵五原的崔暹送去軍令,令其迅速北上先解懷朔之圍。

  解除懷朔之圍后,朝廷勢大,叛軍勢弱,便能遣使者去說動一直在觀望的柔然人。

  屆時最理想的情況下,便可三面夾擊叛軍,一舉將叛軍擊潰,徹底解除六鎮的隱患,就算退一萬步來說,即便還是打不過四鎮叛兵,也能媾和招安不是,總好過現在這種情況。

  又過兩日。

  前軍已經徹底出了白道進入到塞北的草原地帶,在李崇的軍令下突出的很激進。

  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打窩不放足餌料怎么讓魚兒上鉤?

  每日回營的斥候源源不斷的帶來最新消息,李崇則根據收集到的情報,一直站在輿圖面前推演叛軍的走向,從而來做出應對。

  手指指著輿圖上所標記的叛軍所在位置,李崇極為滿意,他的一番調度已經初見成效。

  “明日便可遣人快馬傳消息于季倫,令其北上了。”

  坐回案前,李崇提筆便要手書一封親筆信。

  崔暹出了太學后,便進入尚書省擔任尚書郎一職。

  就是當初張彝長子張始均擔任過的職務,專門給高門子弟準備的‘清要職務’,屬于是文職。

  此番朝廷任命崔暹為撫軍將軍,品級很高,但卻要受李崇節制,說白了就是跟著李崇北上一起來混軍功,拿到軍功之后再熬個幾年,熬點資歷出來,便可外放擔任刺史之類的實權官職或者是升職成朝廷中的公卿。

  讓崔暹這種從未踏足過軍營的人一上來便擔任要職掌兵其實是很危險的事情。

  但誰讓人家出自博陵崔氏?

  早在羊水這道人生的分水嶺,就已經跑贏同時代99.9999的人。

  因此,李崇特意派遣心腹、親衛陪同崔暹北上,又親筆手書事無巨細,將一切能夠考慮到的點都寫下來,細細叮囑。

  崔暹這一支奇兵,一旦成功得手,那便是大功一件。

  李崇寫到一半。

  卻聽見自己大帳外一陣急促慌亂的腳步,很快…一熟悉的身影慌慌張張的跑進大帳內。

  此人喚做李智宇,是他早年親衛的孫子,頗為聰慧,也多次隨李崇征戰,令李崇極為放心,因此特意派去協助崔暹。

  可眼下?

  李智宇披頭散發,灰頭土臉,極為狼狽,身上還有多處傷口。

  完了。

  李智宇還沒開口,李崇便已經猜的八九不離十。

  “大都督…末將有罪啊!”

  李崇連忙起身,來到他身前,追問,“到底發生何事了?”

  李智宇面露愧疚,極其痛心的回答道“我軍本來按照大都督軍令在五原扎下軍寨,可三日前,撫軍將軍得到斥候傳回消息說叛軍大營空了,撫軍將軍便下令全軍出擊,結果此乃叛軍賊首破六韓拔陵設的陷阱,行軍途中被叛軍伏擊,我軍全軍覆沒…”

  聽到這噩耗,李崇差點眼前一黑,胸口積郁了一股邪火,一口老血差點吐了出來。

  他憤憤的抓起李智宇,怒斥道,“我不是早就言明,未得我軍令大軍不可北上嗎!你為何不勸阻撫軍將軍?為何不攔著他!”

  李智宇有苦難言,張了張嘴卻不知道該如何開口。

  “末將,末將…”

  李崇惱怒的將其一把推開,但那股上頭的氣性過了之后,他又很快平復了情緒。作為一個老將,他也知道他方才那話多有問題,戰場局勢瞬息萬變,哪可能完全按照既定規劃運行的,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就是這個道理,但他在崔暹出發前千叮嚀萬囑托,覺得會萬無一失…

  他不應該覺得會萬無一失的。

  回過頭來看著倒在地上狼狽不堪的李智宇,眼中閃過一絲不忍,語氣也平緩了許多,“撫軍將軍呢?”

  “崔將軍說他無顏面對大都督,此時正在云中。”

  “我知道了。”李崇點點頭,沒死就好,“來人啊,帶他下去療傷。”

  他又快步回到輿圖面前,看向一直被他所忽略的西面。

  “破六韓拔陵…竟被他看穿了我的計策,三日前…”

  李崇看著輿圖上武川、懷朔兩鎮之間的距離,又看了自己標記的東面叛軍所處的方位。

  “不好!”

  “來人!快,快傳我軍令,令前軍速速撤退。”

  李崇的軍令終究還是晚了一步,突出的前軍被東面叛軍從三個方向合圍,他眼里的中軍精銳,其實也就比元彧從州郡內臨時募集征調的農兵要強上那么一丟丟。

  或許在洛陽校場內時,他們可以看旗號便迅速結陣。

  可到了真正的戰場上,親眼目睹成千上萬的騎兵朝著自己沖殺過來,早就被嚇破了膽,哪還有心思結陣不亂?

  軍陣一旦亂了,被沖擊切割,步卒就是騎兵的待宰羔羊,隨意宰殺,沒有任何反抗能力。

  誰跑的快,誰就是前排。

  丟盔棄甲,大量的糧草、輜重被叛軍所繳獲。

  叛軍原本圍困半載,已經糧乏,這次算是李崇作為運輸大隊長,給叛軍送上了最需要的給養,解決了叛軍的燃眉之急。

  看著前方傳回來的軍報,李崇面色幾度轉變,最終也只能看向北方叛軍所在的方位,重重的嘆了口氣。

  “豎子不足與謀!令老夫功虧一簣!”

  “傳我軍令,速速撤軍!”

  李崇連忙率領大軍一路撤退回云中,將白道棄守。

  回云中后。

  李崇召來軍中眾將欲要商議對策,結果崔暹都來了,臨淮王元彧卻遲遲不見蹤影,最后才得到消息…得知崔暹與李崇兵敗后。

  元彧便連夜出城,說身體有疾要去洛陽面見陛下。

  得知這消息,李崇都氣笑了。

  顯然…

  元彧覺得朝廷大軍接連吃敗仗,武川、懷朔肯定守不住,到時候叛軍南下,他第一個就要遭殃。

  畢竟李崇等人可以率大軍離開,他這個刺史又不能跑。

  索性在叛軍南下前,找個借口溜之大吉,這刺史誰愛當誰當。

  李崇都氣笑了。

  “云中乃是南下的關鍵要道,若是云中也丟,汾州、并州、肆州都會面臨威脅。”

  “然眼下叛軍勢大,我軍需避其鋒芒,需留一人在此處鎮守,諸君覺得誰最合適??”

  眾人面面相覷。

  這不就是留下來等死么?

  最終李崇拍板決定。

  “費穆將軍,久經沙場,便由你親率大軍坐鎮云中,我會上表朝廷,奉你為朔州刺史。”

  費穆成了這個倒霉蛋,但他沒法拒絕,只能咬牙接下這個任命,還得謝謝李崇呢。

  “謝大都督提拔。”

  留下兩萬步騎給費穆,李崇便帶著大軍一路向東南,前往大魏故都平城,與恒州刺史廣陽王元深(也可叫元淵)匯合。

  隨后又親自上表說明情況,讓崔暹帶著公文回洛陽去了。

  叛軍這邊。

  原本士氣低迷的叛軍借助著朝廷這個充電寶和回血包,又重新恢復了狀態。

  之前大敗李叔仁,眼下又接連擊敗崔暹、李崇大軍,更是令崔暹大軍幾乎全軍覆沒!

  又繳獲了大量的糧草輜重。

  士氣大振的叛軍,當即便圍著武川城,不斷的在外叫喊,說朝廷平叛大軍已經敗了的消息。

  一開始,武川城內還沒當回事。

  李崇帶大軍前來的消息確實已經傳入武川城內,可過了大半個月,便再也沒有任何消息,聊無音信,再加上叛軍推來的那一車車說是中軍的首級。

  別說城內的軍民。

  就連鎮將張博垚等人都知道…叛軍大概率沒有騙他們,朝廷的平叛大軍應該是真的敗了。

  武川城內眾人士氣低迷。

  張博垚坐不住,令人將高羽全都給叫到自己府上。

  “這幾日巡邏隊已經殺了近百名擾亂民心者,諸位可有辦法?”

  短短三兩日便殺了近百人。

  這是什么概念?

  意味著城中民心浮動,殺人都已經震懾不住百姓,一旦百姓們亂了,那么城中士卒也會跟著受到影響。

  眾人紛紛搖頭,沒有什么太好的辦法。

  “城中糧草已經見底,最多再堅持二十天,我等便會耗盡城中余糧。”

  賀拔勝見狀,起身道,“那就棄城向南突圍,跟叛軍拼了!”

  這并不算是一個好辦法,只能說是被逼到絕路后,逼不得已的選擇。

  張博垚也嘆了口氣,“叛軍攜擊潰朝廷大軍之勢,士氣正盛,又人數眾多,我等兵少,強行突圍怕是…”

  賀拔勝卻反駁道,“已經沒有余糧,朝廷大軍剛剛被擊退,短時間也不可能前來救援我等,難道就在這城中等死嗎?出城突圍還有一線生機。”

  這話也有一些道理,但即便是突圍出去,也會損失極大,甚至是可能死在突圍的過程中。

  漸漸開始有不少人同意賀拔勝的提議。

  “突圍吧!眼下只能突圍。”

  “與其坐以待斃,不如出城去跟叛軍拼了!”

  獨孤信、侯莫陳崇等人的視線停留在高羽的身上,都想看看他會不會提出什么意見。

  高羽還真開口了。

  “我覺得,強行突圍不妥…”:mayiwsk

  新書推薦:

飛翔鳥中文    我的哥哥是高歡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