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16章 整個晉西北都亂成一鍋粥

我的哥哥是高歡_第16章整個晉西北都亂成一鍋粥影書  :yingsx第16章整個晉西北都亂成一鍋粥第16章整個晉西北都亂成一鍋粥←→:

  軍心受挫。

  但依舊不影響破六韓拔陵帶著大軍浩浩蕩蕩的殺向懷朔,為了再次防止先鋒軍被擊破的事情發生。

  破六韓拔陵索性就不再派先鋒軍。

  除此之外。

  他還喚來自己的絕對心腹,帶著有數百人之眾,下達命令。

  “去西邊,去找高車人,去隴西,將消息擴散出去。”

  破六韓拔陵確實是有能力。

  他目前并不知道東邊三鎮其實已經造反了,消息還沒傳過來。

  他不知道。

  離六鎮更遠的地方自然也不可能知道。

  就像皇帝在皇宮里表達的意思臣子們清楚,但出了皇宮和洛陽,皇帝是什么意思那就得是大臣們說了算。

  信息的傳遞,只會隨著傳遞次數的增加,傳的越來越離譜,即便是網絡通訊發達的現代社會,同樣也是造謠一張嘴,辟謠跑斷腿的情況,更何況是古代呢?

  他讓心腹傳遞六鎮皆反,到了大魏的西北、西邊就會傳成整個北境已經徹底亂了起來。

  真相是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讓其他地方也亂起來,讓其他地方同樣有不滿,有野心的人也揭竿而起。

  讓整個西北都亂成一鍋粥。

  分散朝廷的注意力,讓朝廷在得知消息后,不至于只抓著沃野的方向打。

  畢竟,大魏的統治版圖在上任宣武帝元恪的手中得到進一步拓展,西陲邊境被納入版圖不久,前后二十年不到,不像中原地區統治許久十分穩定,這種剛納入版圖的區域,民心不穩,很容易就會跟著一起造反。

  宣武帝確實為大魏開疆拓土,但也留下胡太后這樣的禍國妖孽,當然…他最大的問題還是與南梁的一場鐘離之戰將大魏的核心軍事力量中軍給徹底干崩了,導致大魏戰力最強的中軍后繼無人,衰敗不堪。

  破六韓拔陵不單單是讓人去散播謠言。

  還要讓心腹去說服西部的高車人,破六韓拔陵與其現任酋帥乜列河有點交情,若是能說動其跟著一起造反,亦是一大助力。

  交代完一切后。

  他當即下令,全軍加速出擊,勢必要將懷朔率先拿下!

  僅僅兩日的時間,沃野鎮叛軍便來到懷朔城外,但楊鈞早已下令將懷朔城外方圓五十里的百姓一律帶進城內,城外村落的房屋燒毀,糧食、牲畜一律帶走,堅壁清野,不給破六韓拔陵留下任何可用之物。

  大軍到來后。

  破六韓拔陵令大軍將懷朔包圍,同時各個營地之間遣大量游騎兵來回巡邏,防止城中有人突圍出去搬救兵。

  安置妥當后。

  他便遣人去城門下喊話,說要跟楊鈞談一談。

  楊鈞根本不想跟他談,壓根就不講什么‘兩軍交戰,不斬來使’的規矩,反而是站在城墻上,老當益壯的親自拿過身旁親衛的步弓,拉弓射箭將其射死,表明要堅守到底的決心。

  破六韓拔陵遠遠瞧見,氣的不斷怒罵。

  “這該死的老匹夫,城破之日,我必殺你!”

  衛可孤在其身側,潑上一盆冷水,“懷朔軍鎮城池堅固,我軍缺乏攻城器械,怕是不好攻啊。”

  破六韓拔陵又何嘗不知?

  不然他干嘛非要去勸降,不就是因為六鎮大軍野戰能力彪悍,人人皆是可以騎射的驍勇,但攻城對他們而言卻極為困難。

  不僅如此,軍中甚至連善于制造攻城器械的工匠都沒幾個,還需要現行招募。

  “先將其圍困,打造器械,挖掘地道。”

  破六韓拔陵也只能拉開陣勢,準備攻城。

  不過…

  他同樣再次遣心腹帶人繼續向東,他就不信,六鎮的每個鎮將都像楊鈞一樣會死守,當然…傳過去的消息自然得是懷朔城已被攻破。

  不消數日‘真王’便會帶領大軍殺過去。

  安置妥當后。

  破六韓拔陵這才準備去婁家塢堡找高羽。

  高羽同樣也選擇固守,城外叛軍人數太多而且人人皆是騎兵,貿然帶兵殺出去,很容易被纏住,到時候能不能回塢堡內可就不是自己說了算。

  沒辦法。

  高羽手底下攏共就800人不到,高歡手下1000人,段家部曲和婁家部曲加起來倒是有幾千。

  可這些豪族部曲又不是職業士兵,戰斗力參差不齊,大部分守御尚可,外出野戰卻會成為隱患。

  固守才是最能保存實力的方式。

  如今婁家塢堡內,一切都是以高歡為主,得知叛軍來了后,高歡便下令宰殺牛羊,拿出珍藏的美酒,犒賞士卒,極大的提振士氣。

  高羽和高歡很快便得到親衛傳來的消息,說是自稱破六韓拔陵使者的人在外面求見。

  高歡略作思索后,點點頭,“將他帶進來。”

  婁昭不由一愣,“姊夫,這樣不會引起鎮將猜疑嗎?”

  高羽卻搖搖頭解釋,“鎮將孤身前來拜訪,我等都不曾將其扣押,怎會被這淺顯的離間之計所騙。”

  不一會。

  破六韓拔陵的使者便被帶了過來。

  “見過高軍主,高將軍。”

  顯然破六韓拔陵在派遣使者之前還做了不少功課,知道雖然高羽個人勇武非凡,且名氣更大,但高歡才是這群人真正為首的那個。

  “有話便說吧。”

  “我家大王派我前來,想要邀請兩位圖謀天下,共成大事!”

  眼見倆人沒搭茬,這人便接著說道。

  “兩位皆是當世豪杰,整個六鎮誰人不知誰人不曉?但朝廷卻不知人善用,似二位郎君這般英杰,卻得不到重用。”

  “我六鎮軍民世代為大魏戍守邊疆,亦是勞苦功高,可朝廷是如何苛待我等?”

  “我來時,大王便交代我說。”

  “他與高將軍曾經有些許嫌隙,但那已經過去,不若一笑泯恩仇。”

  高羽眉頭一挑,似笑非笑的反問。

  “我前幾日可是剛剛斬殺大王的從弟。”

  “大王早就言明,戰死沙場是其宿命,初次掌軍便遇到勇武非凡的高將軍,亦是他的命,若高將軍有顧慮,我家大王亦可對天起誓!”

  別管這些話是不是出自真心。

  但破六韓拔陵倒也有些氣量,起碼沒有被私仇蒙蔽雙眼,而是想著盡自己所能的拉攏高羽等人。

  難怪能收服和掌控整個沃野叛軍。

  高羽卻搖頭笑道,“替我謝過你家大王的好意,但我祖上乃是渤海高氏,豈能自降身份,落草為寇?請回吧。”

  高歡也開口,“請回吧,我等決意死守,絕不歸降!”

  這親衛倒是識趣,一拱手轉身就走,他可不想把小命丟在這里。

  “這破六韓拔陵倒是有些本事,怕是朝廷也難以輕易對付,不過其想要破城,怕是也難如登天。”

  高歡只是看向南方,那是洛陽所在的方位。

  “朝廷應該已經得到消息了吧?不知朝廷會如何應對?”

  另外一邊。

  親衛將消息傳回后,這個結果早就被破六韓拔陵所預料到,他也不氣惱,轉而下令道,“去!去懷朔城外叫喊,就說高家兄弟已經歸降于我,城中率先開門投降者,賞千金,封王!”

  “喏!”

  其麾下將領當即便帶著近萬人去懷朔城外叫喊。

  懷朔和婁家塢堡之間已經被叛軍隔絕,消息是真是假無法辨別真偽。

  確實引起了城中百姓恐慌。

  楊鈞當即下令加大巡邏,又處死幾名欲要作亂者,這才壓了下去!

  “難道…高家兄弟真的反了?若是如此的話…”

  “絕無可能。”

  楊鈞當即打斷葛榮的話,回過頭冷冷的看著他,“葛副將,慎言,若再敢說出動搖軍心之言,軍法無情!”

  葛榮惶恐,連忙解釋,“我只是…”

  “高家兄弟不可能投降,前幾日才剛剛將破六韓孔雀斬殺,即便破六韓拔陵真有這等氣量,高家兄弟這等謹慎之人,也絕不會以身犯險。”

  “口口聲聲說高家兄弟已經歸降,怎么不讓他兄弟二人親自來城下喊話?”

  “想來是那破六韓拔陵的小把戲,想要亂我軍心罷了。”

  楊鈞說的斬釘截鐵,態度不容置疑。

  實際上也是裝出來的。

  消息傳遞被隔絕的情況下,他也不清楚發生了什么,但這個時候他已經沒有退路可言,只能堅持到底,要是連他都相信的話,城中軍心、民心必亂,還談什么堅守?

  當然…

  他更加傾向于高家兄弟沒造反,就跟他說的一樣。

  何必那么費勁?

  高家兄弟親自前來,便能勝過千言萬語!

  安置好一切后,楊鈞也看著南邊。

  算算時日,消息肯定已經傳到洛陽,援軍何時才能到來?

  九月中。

  朝廷開始接到一連串從北邊傳來的消息。

  先是柔玄鎮軍民襲殺鎮將于景的消息傳來,沒等朝議呢。

  緊接著便是撫冥、懷荒的鎮民也跟著一同造反了,這份消息是武川傳來的,好消息是武川未反,固守待援。

  結果…

  沒開心多久。

  楊鈞遣人千里加急送來的前線軍情同樣也被送到了朝堂上。

  沃野鎮上下皆反,兵鋒指向懷朔,不過依舊有好消息,懷朔也會堅守。

  六鎮中有四鎮反叛,兩鎮堅守。

  太極殿內。

  胡太后雖然已經被放了出來,但宣光政變后,她對朝堂的掌控以及手中的權力早已大不如前。

  雖然也會來太極殿內聽政,但充其量是個吉祥物。

  高陽王元雍站了出來,言辭犀利。

  “陛下!這兩年,年年遭災,今年非但蠕蠕南下劫掠,六鎮中四鎮造亂,此乃上天為我等降下的警示,是想要提醒陛下,朝中有妖孽作亂!”

  元乂怒而起身,呵斥道,“高陽王此言何意?”

  元雍只是冷笑,“大魏此前一直風調雨順,國泰民安!近兩年卻遭遇此天災人禍,若不是朝中有妖孽,又豈會如此?我又沒明言是何人,江陽王何必這般激動?”

  元乂極為惱怒,卻無法反駁。

  偏偏時間點還真就對上了。

  他發動宣光政變奪權之后,天災連連,今年又遭人禍。

  怎么他掌權之前,大環境那么好,他一掌權,大環境就立馬急轉直下?

  總不能說是大環境針對他吧?

  又或者說他才是影響大環境的那個人?

  元詡見狀,連忙開口,“今日朝會,是為了商議解決之法。”

  “陳留公多次北上,熟知六鎮事宜,不知可有退敵良策?”

  李崇嘆了口氣,若是早聽他的給足賑濟糧米,改鎮為州,何至于此?

  但他自然不可能對著小皇帝說這樣的話。

  而是開口道。

  “此事需慎重,當遣心腹大臣帶軍北上鎮壓叛軍,六鎮之民非中原之民,六鎮之民人人皆兵,朝廷需以雷霆之勢將其叛亂鎮壓,不能讓其成氣候,不然…禍患無窮。”

  元乂卻將其打斷。

  “陳留公怕是過慮了,哪有這般嚴重?”

  元詡連忙追問。

  “江陽王可有計策?”

  元乂躬身行禮道,“眼下已是九月,再有一月,塞北便會下起大雪,如今集結大軍北上,到六鎮最早也是冬月,豈有冒著風雪動兵的道理?”

  “六鎮缺糧,難以為繼,叛軍縱使能熬過寒冬,只怕也是元氣大傷!”

  “朝廷只需一道旨意,令肆州,恒州刺史把守要沖,使叛軍無法南下劫掠。”

  “待到來年開春,冰雪消融,朝廷再派大軍北上,屆時,六鎮叛軍士氣低迷,饑寒交迫,如何能戰?大軍平定叛亂便易如反掌!”

  元詡點點頭,深以為然。

  李崇眼中憂慮加深,忍不住嘆氣。

  這些人沒去過塞北,太過于小瞧六鎮能夠造成的破壞力。

  他提出計策,皇帝不采納,他也沒有任何辦法。

  國之將亡必有妖孽。

  這大魏朝堂之上,放眼望去盡皆妖孽。

  掌權的權臣只會為了爭權奪利而爭吵,小皇帝為了親政奪權也是如此。

  難道?

  大魏真的要亡了嗎?

  就在大魏朝堂上依舊在爭吵不休的時候。

  十月。

  六鎮造反的消息傳到了隴西地區。

  莫折念生與其弟莫折天生二人,招攬部眾,同樣舉兵造反!

  涼州。

  幢帥玉菩提等人,聚眾扣押涼州刺史,同樣舉起反旗,跟著一同造反!

  整個大魏的西北,叛亂四起,真正的亂成了一鍋粥!

  新書推薦:

飛翔鳥中文    我的哥哥是高歡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