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268章 燕京行

  小米重工,第一次創業!第268章燕京行!(第二更!)_365

  第268章燕京行!(第二更!)

  文字敲到一半,林易突然想起還沒訂機票,又連忙給紀雙雙去了一個電話,讓紀雙雙幫忙訂去燕京的機票。

  還有酒店。

  幾分鐘后,紀雙雙推門走進房間,將一張寫滿信息的a4紙放到另一桌上:

  “晚上10點的飛機,凌晨落地,我已經聯系酒店那邊,讓酒店派車過來接你。”

  “有什么事記得打電話!”

  交代完畢,擔憂的看了林易一眼,紀雙雙這才拉開門走出辦公室。

  辦公室里,林易看了看時間,10點的飛機,至少要9點到機場。

  現在已經是下午5點。

  再忙一會兒,到6點左右就可以把東西敲完,吃個晚飯,讓韓順發送自己去機場,10點登機,凌晨到燕京,睡一覺,明天早上正好!

  做好了時間預算,林易再次將注意力落回文檔上,開始瘋狂敲擊。

  臨下班,他將王博叫到辦公室,再一次叮囑道:

  “撈人,趕緊去撈人!”

  “我今天飛燕京,去解決我們的資質,我希望回來的時候,你能夠給我幾份人員簡歷。”

  “看得過去的人員簡歷!”

  其實林易這么一說,王博臉皮抽了抽,隨后用力拍打自己胸膛:

  “老大你放心,只要你能讓咱們合法,我王博就是豁出這條命,也要把人給你撈過來!”

  等他發完誓,林易揮了揮手,把人趕出辦公室。

  吃過晚飯,把東西收拾好,最后又交代紀雙雙守好公司,林易這才和韓順發一起,開車往簪吳機場狂奔。

  凌晨1點,林易才抵達入住的酒店。

  休整一夜。

  早上9點,估摸著大家都上班了,林易掏出手機,找到昨天的那個座機號碼,按下。

  剛響了兩下鈴聲,電話就被人從對面接通:

  “到了?報地址,我過來接你!”

  林易報了地址,等了不到半個小時,手機就再度響起。

  是一個陌生的手機號。

  接通后,方耀國的聲音從電話里傳來:

  “下樓,門口那輛黑色的吉普車。”

  林易按照指示,帶著公文包下樓,一眼就看到了酒店門前停著的那輛黑色吉普。

  那車就這樣停在那里,大咧咧的擋在路上,也沒人管。

  他小心翼翼地走過去,還沒靠近,吉普車右后車窗降下,郝進板著的臉從車窗里露出:

  “上車!”

  說著,他屁股往左邊挪了一點,透過降下的車窗,林易看到郝進左邊還有一個人。

  和郝進年紀相仿,身穿藍灰色的空軍常服,應該就是電話里的方耀國。

  在他看過去時,方耀國察覺到他的目光,轉過頭,笑著對他點點頭。

  林易湊過去,一邊笑著打招呼,一邊拉開車門上車。

  車窗升起,主駕駛發動汽車,方向盤一拐,朝著林易不熟悉的方向開去。

  在道路上七拐八拐過后,車輛從一個很明顯是后門的地方開進了地下停車場。

  不等林易發問,方耀國就先一步回答道:

  “總裝!”

  “負責研判武器裝備需求,并且提出要求,監督裝備采購和驗收,同時引導民用技術為軍工服務。”

  說到這里,方耀國突然停住腳步,目光落到林易身上:

  “就和你這次說的東西一樣!”

  三人繼續往前,走到電梯口,郝進突然開口說道:

  “既然你們都見到了,那我先撤了?”

  “我上去也沒什么用,聽你們那些東西,聽了我還得寫報告。”

  電梯在此時到達,電梯門打開,方耀國抬手攔住電梯門,回頭看著郝進:

  “確定不上去?”

  “有好東西,很多很多好東西!”

  “不去了!”郝進搖頭拒絕,隨后右手一指林易:

  “托這位活爹的福,我們至少還得核查4000家企業。”

  “所以你們接下來要商量什么,一定要想清楚,千萬別再給我們安全局加工作量了。”

  留下這句話,郝進轉身就走,沒有一丁點猶豫。

  眼見他不上樓,方耀國邁步走進電梯,抬手按下樓層,等林易進門,他看著緩緩關閉的電梯門,開口提醒道:

  “待會問你,有什么就答什么,不要藏著掖著。”

  “年輕人要有一點年輕人的樣子,要氣盛!”

  “你和你同齡的人,最大的區別就是你氣質太沉穩了,給人的感覺,沒有一點沖勁。”

  “但你干的事兒,又實在是讓人…”

  “讓人頭疼。”

  “給人一種很割裂的感覺,這種割裂的感覺,會讓別人下意識不相信你。”

  叮的一聲,電梯門頭上的紅字變成綠色,到目標樓層了。

  電梯門打開,方耀國率先走出電梯,隨后左拐,帶著林易走向走廊盡頭的會議室。

  會議室門前站著兩個衛兵,看見兩人靠近,這兩個衛兵先朝方耀國笑了笑,隨后朝林易伸出手:

  “同志,麻煩把你的公文包給我們檢查一下!”

  “給!”

  兩個衛兵動作很快,一個檢查公文包,另一個就拎著金屬探測儀,檢查林易身上。

  兩三分鐘后,檢查完畢,公文包又回到林易手中,而這兩個衛兵,也回到門前,繼續目不斜視地站崗。

  方耀國走到門前,敲了敲門,不等里面回應,就側著身推開門,對林易歪頭示意:

  “愣著干什么,走啊!”

  這是一個很標準的會議室。

  橢圓的長桌,占掉了會議室絕大部分空間。

  橢圓長桌靠門的地方,空著一把椅子,椅子前方的牌子上,是紅底黑字的名字。

  在這個牌子對面,橢圓長桌邊上已經坐滿了人,這些人涇渭分明地分成三個陣營。

  林易面朝的方向,左邊是藏青色海軍,右邊是藍灰色空軍,中間對面是松枝綠陸軍。

  領他進門的方耀國,此刻就在藍灰色的陣營中。

  等林易入了座,他正對面,那個身穿松枝綠,看起來比方耀國大一些的老人開了口:

  “既然人到了,我們就直接切入話題。”

  接著,對方目光鎖定林易,露出一個和藹的微笑:

  “放松一點,不要那么拘束,我們也不吃人。”

  “我叫郭松!是這一次會議的主持。”

  “邀請你來參加這一次會議的目的,我想耀國應該和你說過,既然他說了,我就不再贅述。”

  “我這里就直接提問題。”

  “以你的理解,無人化作戰體系,應該是走精細,還是走粗獷。”

  “我給你說個比喻吧,就是…比如槍支,阿美莉卡的槍支性能好,但是保養麻煩,使用起來有點麻煩。”

  “與之對應的就是蘇聯的槍,毛躁,突出的就是一個毛躁。”

  “能理解!”林易連連點頭,先吸了一口氣,隨后抬起眼和對面的郭松對視:

  “能告訴我,你們為什么會提出這個問題嗎?”

  “我需要知道你們提出的原因,只有這樣,我才能準確解答問題。”

  伴隨著他的話語,對面三個陣營的人開始交頭接耳,過了一會兒,三個陣營靠的最近的人湊到一起,似乎是在交換意見。

  最終,意見被匯總到郭松手里,他看了一眼手中紙條,解釋道:

  “我們用阿里薩勒姆空軍基地的例子,結合你的文檔,進行了分析。”

  “最后發現一個很麻煩的點。”

  “那就是我們如果想要足夠的性能,那無人機的造價會幾何倍上升,除了無人機,其他無人設備也是一樣,這就脫離了我們組建無人作戰體系的初衷。”

  “我們看中無人作戰體系,就是因為這東西可以以最小的代價代替人。”

  “但實際的模擬結果下來,卻發現這東西沒法完全代替人,想要代替人,成本就得上去。”

  “于是,就有了分歧。”

  “一部分同志認為,我們應該走在無人作戰體系的前列,應該重點提升相關的技術。”

  “還有一部分同志認為,這東西就是個一次性消耗品,隨便弄弄得了。”

  “而你,是這一切的導火索。”

  “現在,我希望你這根導火索,燃出一點火星來。”

  聽了前因后果,林易懸著的心終于放了下來。

  如果只是這個,好說。

  他沒有第一時間回答,而是先打開公文包,把昨天連夜寫的東西翻出來,放到桌上,然后用力一推,推到桌子對面的郭松眼前。

  等對方拿起文件,林易這才開頭解釋道:

  “其實這是一個預期的問題。”

  “我先說結論。”

  “在目前的技術條件下,甚至在未來20年的技術條件下,無人設備,也無法完全替代人來操作。”

  “無人設備能做的,就是按照設定好的程序,來進行運轉。”

  “可以給他的程序加入一些思考的功能,但是,電耗不夠!”

  “所以各位要做的,首先是降低預期,降低對無人設備的期待。”

  “不要期待他完全替換人,我們要期待的是,無人設備輔助人,幫人減輕壓力。”

  “至于發展路線建議,軍用品采購,我建議是量大管飽。”

  “甚至哪怕是在未來,無人設備的決定性因素,也是量大管飽。”

  郭松把這些話記下,從頭到尾看了一遍,鋼筆在期待這個詞上劃過,停留了一會兒,又抬起頭說道:

  “好,假設我們現在降低了期待,以無人機為例,什么樣才能算是量大管飽呢?”

  這個問題,讓林易想起了前世俄羅斯和烏克蘭起沖突時,兩邊都瘋狂在浙省進貨的名場面。

  組織好語言,林易笑著回答道:“一天100萬吧!”

  他這里輕飄飄吐出的數字,卻是讓對面的一群人倒吸一口涼氣。

  即便是一直保持冷靜的郭松,在聽見這話后,手也忍不住抖了一下。

  手中握著的鋼筆將紙張劃破,劃出吱啦一聲。

  他面無表情地放下鋼筆,將被鋼筆劃破的紙張撕掉,塞進兜里,最后又拿起鋼筆,問道:

  “你是在吹牛嗎?”

  “不是!”林易搖搖頭,先用手指指了一下自己,然后又抬手指了一下窗外:

  “我的工廠,現在的產能是每天1000臺左右。”

  “這還是剛開始生產,原材料備貨不足,銷售端不足,各方劣勢條件下形成的產量。”

  “如果走向穩定,一天,我一個工廠就能出1萬到2萬臺。”

  “這東西到時候賺錢,肯定會有更多的公司跟上,也會有對應的原部件零件供應商跟上。”

  “在零部件能夠滿足供給的前提下,按照1000個企業計算,一天100萬,每個企業只需要生產1000臺就行。”

  “別告訴我960萬平方公里,找不到1000個能夠生產的企業。”

  這一次,郭松沒有繼續追問,而是在他的筆記本上,寫了幾個計算式。

  100萬這個數字看起來很大,但如果細細劃分一下,他突然就發現,100萬這個數字并不多。

  嘆一口氣,他把這個數字寫到筆記本上,接著又溫和地問道:

  “你說大型的無人轟炸機有沒有搞通?”

  “有!”

  “那大型無人殲擊機呢?”

  “也有!”

  連續兩個有,讓郭松十分滿意,他點點頭,將目光投向左右兩邊的人:

  “我們暫時沒什么問題了,得看看空軍的同志和海軍的同志。”

  郭松說完,主動挪動椅子,往后退了半步。

  最終,還是身穿藍灰色的空軍代表搶先開口:

  “假設,假設我們現在已經開始了無人作戰體系的建設。”

  “在戰爭一開始的階段,對方就使出了全頻段沉默。”

  “那你應該如何破局呢?”

  這個問題剛問完,林易立馬跟上一個詞:“光纖無人機!”

  光纖,對普通人而言,這東西很陌生,但是對在場這些人,這個詞卻并不陌生。

  得到林易的回應,剛才提出問題的人再度開口:

  “好,使用光纖,的確可以連接信號,讓信號保持暢通。”

  “但是,你有沒有想過成本?”

  “如果采用光纖,僅僅是光纖的成本,或許就會超過無人機。”

  “這東西很便宜!”林易搖頭,糾正了這個人的發言,糾正之后,他發現對面這一群人都用不信任的目光看著自己,又輕輕搖了一下腦袋,解釋道:

  “光纖其實并不貴!”

  “現在這東西價格昂貴的原因,是因為研發成本還沒有攤平,而且,需要在外面做保護層。”

  “用在無人機上面,只需要有中間那根絲就行,其他都不需要。”

  “成本自然會降一大截!”

  “你們今天所有的擔憂,在成體系的工業化供應鏈面前,完全不值一提!”

  “如果各位不信,我們可以打個賭!”←→

飛翔鳥中文    小米重工,第一次創業!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