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溫馨的石頭壁爐!_美利堅打獵:從荒野獨居開始__筆尖中文 林予安柔聲安撫道:“我知道,這聽起來確實很瘋狂。但這次和上次不一樣,我不再是為了金錢而生存而掙扎,而是…”
他頓了頓,試圖找到最準確的詞來形容自己內心的感受。
“而是一種與真正的高手同臺競技的渴望,艾莉婭,你知道的,我喜歡這種與自然極限對抗的感覺。”
艾莉婭安靜了下來,她看著屏幕里林予安的臉。
他的眼神平靜,但眼底深處,卻燃燒著一團她非常熟悉的火焰,那是屬于強者對挑戰的渴望。
她知道,這才是真正的他。一個能在殘酷荒野中游刃有余,也能在溫暖家中為她描繪未來的男人。
她愛上的,正是這樣一個充滿矛盾卻又無比真實的他。
過了許久,艾莉婭輕輕地嘆了一口氣,眼中的擔憂漸漸被理解和溫柔所取代。
“我明白了。”
她沒有再提危險,也沒有再勸阻,而是換了一個角度,輕聲說道:“親愛的,其實…我們已經不需要再去為了錢冒險了。”
她將攝像頭轉向自己的電腦屏幕,上面顯示著一個股票交易軟件的界面。
一條綠色的、昂揚向上的K線圖占據了整個屏幕,旁邊是一個醒目的股票代碼——NVDA。
艾莉婭的聲音里帶著一絲笑意:“聽從你的建議買的股票,現在它已經漲瘋了!”
“我們持有的這些股票的價值,已經足夠我們舒服地過完下半輩子,甚至還能為孩子們建立一個豐厚的信托基金。”
“我們現在不缺錢了,親愛的。”她再次將鏡頭轉回自己,眼神無比認真地看著他。
“所以,我支持你去,不是為了那五十萬美金,而是因為我知道,這是你想要的,這是能讓你感覺到自己‘活著’的方式。”
林予安的心中,涌起一股巨大的暖流。
這就是他的艾莉婭,永遠能看穿他內心最深處的想法,并給予最堅定的支持。
“但是。”艾莉婭的語氣也變得無比鄭重。
“你必須答應我一件事。”
“你說。”
“只要你覺得有任何一絲真正的危險,或者你覺得不想再堅持下去了,就一定要按下那個求救按鈕,立刻退出那個該死的節目!”
她的聲音里帶著一絲不容置疑的命令。
“沒有什么比你的安全更重要,家在這里,我和孩子們,永遠都在等你回來。聽到了嗎?”
“我答應你。”
林予安重重地點了點頭,這個承諾,比任何時候都更加堅定。
得到了他的保證,艾莉婭徹底放下了心。
她重新露出了溫柔的笑容,調皮地眨了眨眼:“好吧,我的冠軍先生。既然你又要去征服新的荒野了,那我也得抓緊時間了。”
“我得馬上和設計師聯系,訂購我們需要的裝修材料,還有軟裝家具等等。”
“那我可就等著了,我的女王陛下。”林予安也笑了起來。
一場可能引發爭執的對話,在兩人深深的理解與信任中,化為了對彼此的支持和對未來的共同期盼。
掛斷視頻,林予安走到窗前,看著窗外那片已經被暮色籠罩的森林。
他知道,無論他走多遠,去多么嚴酷的地方挑戰極限,永遠有一盞為他而亮的燈,有等他回家的愛人。
這份牽掛,不是束縛他的鎖鏈,而是讓他能飛得更高更遠的,最堅實的錨點!
掛掉與艾莉婭的視頻電話,看著那一張張由艾莉婭幫忙完善的、精美的室內設計圖,林予安的心中充滿了無窮的動力。
他的目光投向了計劃清單上的第一項,也是整個客廳的靈魂,那個將從地面直通二樓天花板的巨大石頭壁爐。
在他的構想中,它必須擁有獨一無二的質感和來自這片土地的印記。
他要用真正帶著冰川和歲月痕跡的石頭,親手為他的家建造一顆溫暖而又堅固的心臟。
他一個月之前就訂購了一套來自加拿大頂級壁爐制造商的“零間隙”高性能壁爐系統。
這套系統包括一個重達三百公斤的鑄鐵壁爐芯,以及由一節節拼接而成的A級雙層不銹鋼保溫煙囪管。幾天前收到郵件,預計七天后可以送達。
正好趁這段時間可以進行采石計劃。
他的腦海中立刻浮現出了一個理想的地點,那是之前他和斯坦發現的一處山體滑坡形成的堆積坡。
那里的山體主要是片麻巖,經過常年的風化和剝落,在山腳下形成了一片天然的石料場。
他清楚地記得那里的片麻巖,黑白相間的條帶紋理如同水墨畫般漂亮,硬度極高,非常適合用作壁爐的外部貼面。
但要去那種地方進行重載運輸,專業的重型皮卡和拖車是必不可少的。沒有絲毫猶豫,他直接開著車來到了老喬治的家。
當老喬治聽完林予安要去自己開采片麻巖貼片的想法后,臉上露出了果然如此的笑容。
“我就知道你小子會自己去弄石頭。”
“你跟我年輕的時候一模一樣,總覺得親手挑選的東西,才有靈魂。”
他沒有多問一句,直接從掛在墻上的一串鑰匙里,取下了一把扔給了林予安。
“開我的大家伙去吧,后面掛著我那個能拉三噸貨的平板拖車。隨便用,只要記得回來的時候給我加滿油就行。”
老喬治說道:“不過我得提醒你,小子,我們要做的是石材貼面,不是砌實心墻。”
“所以,你不需要那些上百公斤的巨石,你需要的是厚度在5到15厘米之間的石板,明白嗎?那更考驗你的眼光和技巧。”
“我明白,喬治,謝謝!”林予安由衷地感謝道。
“謝什么!”老喬治擺了擺手。
“鄰居之間,不就是這樣嗎?快去吧,趁著天好。”
第二天一早,天還只是蒙蒙亮,林予安就開著老喬治那輛福特F450,后面掛著平板拖車,出發了。
隨著他一聲令下,兩個毛茸茸的小家伙興奮地從木屋里沖了出來。
它們搖著尾巴,爭先恐后地想跳上這輛對它們來說如同移動城堡般的巨大皮卡。
但它們的小短腿顯然還夠不著,林予安笑著一手一個,將它們抱進了寬敞的后座。
汽車沿著道爾頓公路行駛了一段,然后拐進了一條通往東部山谷的、地圖上沒有標記的土路。
F450柴油發動機發出沉穩而有力的轟鳴聲,高大的底盤輕松碾過坑洼和石塊。
當他抵達那片記憶中的堆積坡時,太陽才剛剛越過遠處的山脊。
林予安將車停在坡下一處相對平緩的空地上,然后打開后座車門。
威士忌和蜜糖立刻像兩顆出膛的炮彈,沖進了這片全新的充滿了自然氣息的游樂場。
這里與平坦的石灘不同,更像是一個巨大的、由無數石塊組成的緩坡。
空氣中彌漫著巖石和潮濕泥土混合的氣息。
威士忌和蜜糖第一次見到如此立體的景象,興奮地開始了它們的探險。
威士忌膽子大,試圖攀爬一塊比它自己還高的石頭,結果滑稽地滾了下來。
而妹妹蜜糖則對巖石縫隙里長出的小花更感興趣,用它的小鼻子不停地嗅聞。
林予安則像一個經驗豐富的石匠,開始了尋寶之旅。
他并沒有急于動手,而是先花了近半個小時,徒步走遍了這片堆積坡,在腦中構建著他想要的壁爐的模樣。
他需要的是那種厚度在5到15厘米之間、質地堅硬的片麻巖。他特別鐘愛那種黑白相間的、如同水墨畫般流動的石板。
終于,他在堆積坡的中部,發現了一片理想的石料。
他戴上厚厚的手套,拿起了撬棍和一把沉重的石工錘。
他選定了第一塊目標,一塊已經從母巖上部分剝離、厚度均勻面積約一平米的石板。
他先用石工錘清理掉周圍的碎石,然后將粗大的撬棍深深地插入石板與母巖之間的縫隙,猛地向外一撬!
“哐當”一聲,石板徹底脫離了母巖。
接下來是更考驗技巧的一步,他拿起大鐵錘和幾根不同尺寸的鋼楔。
他仔細觀察著石板上黑白分明的天然紋理,然后將鋼楔沿著一條清晰的白色長石帶,輕輕地敲入石板的邊緣。
“叮…叮…叮…”
“咔!”
一聲脆響,石板應聲裂開,斷口平直而整齊,形成了一塊更適合砌墻的、帶有天然斷裂面的規整形狀。
每一塊被他選中的石頭,在他眼中都像是一塊獨特的拼圖,他甚至能想象出它們未來在他家壁爐上的位置。
整整一天,林予安都在重復著這個過程。
當夕陽西下時,那輛堅固的平板拖車上,已經整整齊齊地碼放著超過一噸重的、經過他精心挑選和初步修整的片麻巖板。
在接下來的一周時間里,林予安每天都像一個勤勞的工蜂,往返于營地和采石場之間。
他白天開采和運輸石頭,晚上則回到營地,將開采回來的石材,按照顏色、紋理和大小,分門別類地堆放好。
第七天的下午,正當他將最后一車石頭運回營地時,一輛印著“阿拉斯加加急貨運”標志底盤極高的六輪驅動快遞卡車。穩穩地停在了他的營地門口。
司機從車上跳下來,看到林予安和那堆積如山的石料,吹了聲口哨:“嘿!你就是赫爾曼先生吧?你的貨到了。不得不說,你選的這個地方,路可真夠勁!”
在確認了訂單信息后,司機用卡車自帶的小型吊臂,將那個巨大的打著木箱的壁爐芯,以及數個裝滿了不銹鋼煙囪管的長條箱,小心翼翼地卸在了林予安指定的地方。
“祝你好運,伙計!”司機沖他揮了揮手,便匆匆離去。
至此,建造壁爐的所有材料——高性能的壁爐芯、專業的煙囪系統、以及十噸重的、來自這片土地的天然片麻巖,全部準備就緒。
第二天,壁爐的建造工程正式開始。
大衛和邁克在幾天前就已經回來,扛著攝像機,準備記錄全過程。
林予安做的第一件事,是在已經完工的木屋內部,那個預留出來的地基承臺中心,安裝壁爐的那個重達三百公斤的鑄鐵壁爐芯。
通過自制的四輪小平板車,平穩地拖拽到了最精確的位置。
安裝好壁爐芯后,下一步是搭建整個壁爐和煙囪的“骨架”。
他拿出大量的輕鋼龍骨和一臺專業的切割機,對大衛解釋道:“我們使用的是‘零間隙’壁爐,理論上可以直接接觸可燃物。”
“但為了百分之百的安全,我選擇用這種完全防火的輕鋼龍骨來搭建框架。而且,它的尺寸非常標準,能保證我們最終砌出來的壁爐,絕對的橫平豎直。”
然后他將一根根輕鋼龍骨,切割、拼接、用自攻螺絲固定。
一個巨大中空的框架將壁爐芯完美包裹在內,從地面直通二樓天花板的預留洞口。
框架完成后,是安裝煙囪。
他打開長條箱,將一節節A級雙層不銹鋼保溫煙囪管拿了出來。
“這是雙層結構,內外壁之間填充了高密度陶瓷纖維隔熱棉。”
“即使內部煙道溫度極高,外壁的溫度也只會比室溫高一點點,這樣才能安全地穿過我們的木質地板和屋頂。”
他像組裝模型一樣,將這些煙囪管,一節一節地向上連接,每一節之間都有專業的鎖扣,“咔噠”一聲便能鎖死。
當最后一節煙囪管穿過屋頂,戴上防雨帽時,整個壁爐的內部核心系統便宣告搭建完成。
現在,開始為這個鋼鐵骨架,穿上石頭的“外衣”。
林予安先是在輕鋼龍骨的框架外部,固定上了一層厚厚的水泥板,作為粘貼石材的基底。
然后,他來到了那座石山前,開始了考驗美學和耐心的工作。
他從那堆形狀各異的片麻巖中,挑選出顏色、紋理、厚度和形狀都最合適的石塊。
他會先在地面上進行“旱排”,將即將要上墻的幾塊石頭拼湊出他想要的效果。
然后啟動了一臺小型的濕式切割機,用來修整石塊的邊緣,使其能夠緊密地拼接。
當確定好排列順序之后,粘貼工作正式開始。
他混合了高強度的石材粘結劑,在石塊背面涂上厚厚一層。
然后,從壁爐的最底部開始,將第一塊石頭用力地按壓在水泥板上,并用橡皮錘輕輕敲擊,直到砂漿從邊緣被擠出。
他用水平尺,時刻檢查每一塊石頭的水平度和垂直度。
一塊、兩塊、一排、兩排…
整整五天的時間,林予安全部耗在了這項工作上。
當他將最后一塊經過精心打磨的片麻巖,安裝在壁爐頂部時,一個從地面延伸到天花板的、雄偉的石頭壁爐,終于建造完成!
在等待砂漿和勾縫劑完全干燥的幾天里,他又完成了煙囪穿過屋頂部分的防水和防火處理。
終于,該見證這個家的“心臟”被點燃的時刻。
林予安在全新的壁爐里,放入了幾塊干燥的樺木。
火星點燃了火絨,引燃了細小的木屑,最終,一簇橙色的火焰,在巨大的鑄鐵爐膛里,歡快地升騰起來!
火焰發出“噼啪”的聲響,溫暖的橙色光芒,透過巨大的玻璃門,第一次照亮了這個已經初具規模的家的內部。
林予安,大衛,邁克三人圍在壁爐前,感受著那撲面而來的、令人安心的溫暖。
大衛的鏡頭緩緩拉遠,從溫暖的室內,穿過窗戶,最終定格在整個木屋的外景上。
一縷白色的炊煙,正從高高的石頭煙囪里裊裊升起,融入阿拉斯加蔚藍的天空。badaoge/book/143403/53722103.html
請:m.badaoge
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