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299章 韓先云:你們可把我害苦了啊!

鎮國謀士第299章韓先云:你們可把我害苦了啊!_歷史軍事_極簡書城  第299章韓先云:你們可把我害苦了啊!

  第299章韓先云:你們可把我害苦了啊!(1/2)毗陵城。

  楚國邊陲重城,東面隔江水與吳國相望。

  毗陵與乾魏邊界的河西之地、魏趙邊界馬桂城、乾楚交界的南水城,并稱為天下戰事多發的四大邊境。

  處在毗陵城與江水之間的,是吳國最東線的東大營。

  這里常規駐軍八萬,如今卻囤積著十五萬之多。

  隔河相望的吳國吳春城情況相仿。

  兩國心知肚明,大戰一觸即發。

  楚國主將不是別人,正是原鎮守楚國北面邊境的韓先云。

  此時的韓先云正親自帶兵巡查軍務,時不時點出將士不足。

  一騎自遠處疾馳而來。

  “將軍!”來人翻身下馬,雙手送上一封信,“郢都密信!”

  “嗯?”韓先云心生不妙。

  來人乃是他的私衛,專門負責收集來自對手的消息。

  他接了密信,來到一旁,拆開來看了看,目光一凝。

  信上說了溪江出現紅寶石刻著啟示的事,更說了郭開已將寶石獻給楚皇。

  朝堂上有人聲稱搜集到了他勾結大乾的證據!

  郭開更是控告他勾結許良,將其花了無數金銀培養出的裴旻坑死!

  更麻煩的是楚國祖地丹城再次出現巨熊托骨書,骨書上寫“天命再韓,直上九霄”!

  朝中司天監對其卜筮,得到的結論是掌兵者有造反的可能!

  原本楚皇對此是不信的,可架不住越來越多的證據。

  密信上說,楚皇已經下旨,召他回郢都。

  看完信,韓先云不由皺眉。

  圣旨已經在來的路上,很快便會到達。

  “該死!”韓先云憤怒握拳。

  隨行將士紛紛上前,“將軍,怎么了?”

  韓先云將手中密信遞了過去。

  幾個親信依次看了之后皆憤怒不已,議論紛紛。

  “將軍舍生忘死在前線拼殺,朝中竟有人如此污蔑將軍,真是讓人寒心!”

  “將軍,這會不會是吳國的陰謀,故意在朝中造謠?”

  “將軍,如此敏感時期,不可輕易回郢都,否則后果不堪設想!”

  韓先云皺眉道:“可我若不回去,不等若坐實了謀反之心?”

  一將拱手,“將軍,末將以為若是對大乾作戰,有此流言尚需注意。

  可眼下我等是要跟吳國開戰,并不涉及大乾,大可不必理會。”

  旁邊一人也點頭道:“不錯,此次伐吳乃是我大楚多方籌謀才得的這么一個機會。

  跟大乾結盟,齊國也答應不出兵,魏國新敗,無力干涉。

  錯過了這次機會,以后再想伐吳就難了!”

  其他人紛紛點頭稱是。

  如此良機,錯過了就很難再有!

  韓先云握拳,凌空惡狠狠揮舞,“我何嘗不知道這個機會難得。

  可密信上所說的別的事都還還說,但巨熊托骨書這件事非同小可。”

  巨熊托骨書,這可是楚國立國之君熊繹見過的神異。

  如今神異應在與“韓”有關的人跟事上,他怎能置身事外?

  韓國?

  不可能!

  韓國現在的情況,其周圍的任一鄰國都能將其滅國。

  那就只剩下姓韓的了。

  楚國有兩個姓韓的,且二人都掌兵。

  一個是他韓先云,一直在楚國北疆與大乾對峙。

  一個是韓江生,鎮守楚國西面,與巴國對峙。

  二人雖然同姓韓,卻不是一族。

  他是楚國本地人,而韓江生則是被迫害的韓國人逃亡至楚國。

  若二人果真有關系,以楚皇的猜忌,怎可能讓兩個姓韓的各掌一支邊軍?

  回去,錯失良機。

  這些跟著他從北到南,渴望建功立業的親信必然心生不滿。

  不回,違背君臣之禮。

  若被朝中有心之人攻訐,結局更不可控。

  “該死,是何人給郭開想出此計?”

  不是他瞧不起郭開,實在是他在朝中跟郭開明里暗里交手多次,知道對方的斤兩。

  郭開若能想出這等計策,哪里還用等到現在?

  此計的毒辣之處在于讓他進退兩難,怎么旋,都會心生懊悔。

  對方準確地拿住了他的痛腳!

  不僅拿住痛腳,選擇的時機也恰到好處!

  此計時吳國人想到的,還是大乾人想到的,亦或者是楚國人?

  韓先云暗自咬牙切齒,有種要發狂的沖動。

  糾結再三,他終于做了決定,“韓寔,我回京一趟,軍中一應事務皆交由你處置。

  只要吳國不主動挑起戰事,你們只需守住這里即可。

  若戰不可免,那便跟吳國一戰!”

  歷史軍事相關閱讀:

飛翔鳥中文    鎮國謀士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