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國謀士第287章父慈子孝,感人肺腑_歷史軍事_極簡書城第287章父慈子孝,感人肺腑 第287章父慈子孝,感人肺腑(1/2)“時機?”
魏行反應過來,“許公子所說,可是此前大乾內憂外患?”
許良點頭。
魏行干的就是諜報之事,知道大乾情況不足為奇。
“此前朝堂不穩,魏國伺機而動,大乾的確無法對甘泉出兵。
如今魏國新敗,陳參、甘隆等老士族受到重挫折,短時間內不會有新麻煩,倒是對甘泉用兵的好時候。”
魏行沉吟道,“只是距離太遠,若要用兵也是宜快不宜慢。
還需防備魏國伺機報復…”
許良搖頭道:“用兵只是不得已而為之的選擇,我這計策若順利,可不費一兵一卒。”
魏行:???
許良便將“推恩令”演化出來的“封王計”說了一遍,聽得魏行頭皮發麻。
他哆嗦著道:“封王子嗣皆有王位繼承權,封地一定的情況下,封王子嗣越多,則其封地被拆分的區域也就越多。
那陳典有八個兒子六個女兒,撇除那一個癱子跟六個女兒的話,一個甘泉郡可拆分成七個小封國。
每個封國撐死了不過兩三個縣。
這樣的‘王’只比縣令也搶不到哪兒去!”
“昔年王周之所以會衰落,其根本原因就是諸侯王權勢太大,導致后來的尾大不掉!
若王周也能用你的‘封王計’,國祚定然更長!”
許良微笑道:“癱子難道不是長樂王的兒子?
陛下身為女子尚能成為一國之君,誰能保證長樂王的女兒中就沒有巾幗英雄?”
魏行一個哆嗦。
他這才意識到自己似乎忘記了,大乾有蕭綽這個“特殊”!
若按照許良所說,一個甘泉郡出現十幾個“王”,則這些王就是妥妥的縣令了!
十幾個“縣令”造反跟一個封王造反,斷然不是一個概念!
“許公子,此計一旦推行,困擾大乾多年的甘泉郡隱患必定迎刃而解,何不獻計于陛下?”
許良搖頭道:“陳典與我本無冤無仇,我這么算計他會不會不太好?”
“啊這…”魏行愣住。
聽許良口氣,似乎是良心上過意不去?
都是靠出主意升官發財的人,還要那玩意干什么?
可下一刻他就想到什么,似乎,從始至終許良都沒主動去坑害過誰。
他所出的計策都是在旁人威脅到他的利益時,他才選擇還擊的。
早知如此,當初就不該建議蕭榮選擇許良為突破口。
蕭榮死后,他更不該找裴旻行刺殺之舉。
裴旻失敗后,他更不該讓虞夏去暗算許良。
要是能重來…
魏行深吸一口氣,不斷提醒自己“勝者為王敗者寇”,強行將心底的懊悔壓下。
他出言勸道:“似陳典這種亂臣賊子,不管在哪一國,都是為君王深惡痛絕的。
食君之祿,忠君之事。你若對他在良心上過意不去,那就對不起君王了。”
許良嘆道:“有理,既然如此,我這便進宮面圣,對甘泉郡動手!”
“對甘泉郡動手?”
蕭綽放下手中御筆,“現在動手合適嗎?”
“回陛下,現在動手正是時候!”
許良把自己跟魏行商議的事大致說了一遍,額外補充道,“此前封王計無法施行是因為大乾當時正在伐韓,不得已才封的陳典為王。
如今韓國、魏國皆被震懾,便是楚國也在專心伐吳,此正是我大乾專心解決內患的好時機!”
蕭綽點頭:“就依愛卿所言,在甘泉郡推行封王計!
只是朕記得你當時說過,若是甘泉郡上下一心,則有可能造反,此事如何預防?”
許良笑道:“陛下放心,自陳龍接受朝廷所封的甘泉郡守之職后就意味著甘泉郡再不是鐵板一塊了。”
“為何?”
“若是陳典,因其身份使然,還可震懾甘泉各方勢力。
可陳龍作為郡守,在河西的威懾無論如何也難與陳典相比。”
蕭綽皺眉,“可是,朕此前按照你所說的,派人暗中聯系陳彪,暗示他誰當郡守對朝廷來說都一樣,他為何始終沒有回話?
甘泉郡也沒有出現你此前所說的兄弟相爭?”
許良沉吟道:“要么陳龍有足夠的人格魅力,讓陳彪心甘情愿稱臣,要么就是甘泉郡守職位對他的吸引力不夠!”
陳彪是陳典四字,親造白馬軍,乃是大乾少有的能追著戎狄人打的存在!
有這樣一支強悍的軍隊在手,若說沒什么野心,許良是不信的。
要知道,這是三萬,不是幾百人!
在前世歷史上,手里只有八百的李二敢在玄武門跟太子互掏。
朱老四用八百人就敢打靖難之戰。
張文遠率八百人就敢跟孫十萬硬懟!
“許愛卿,你的意思是朕仍舊下詔,在甘泉郡推行封王計?”
許良點頭,“不僅是甘泉郡,連著巴蜀也可以一并燴了!”
“巴蜀!”蕭綽目光陡然一亮。
大乾疆域廣袤,卻在西北、西南兩地掣肘。
西北為甘泉郡陳氏坐大。
巴蜀卻是新并入的大乾,對大乾認同感不高。
且乾惠王當時為了吞并巴蜀時,著急解決楚、齊、魏、趙、韓五國的討伐,為免腹背受敵,對巴蜀之地采取“留王設相”的政策。
大致是巴蜀兩國國君保留王位,但兩地主政之人需要時大乾設置的“國相”。
可時間一久,巴蜀兩國的王漸生驕縱之心。
他們享受著大乾軍對楚國的震懾與保護,卻在糧食一事上各種推脫,不愿接受大乾的統一土地糧稅政策。
歷史軍事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