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173章 韓國人知小節無大義,必須強勢!

鎮國謀士第173章韓國人知小節無大義,必須強勢!_歷史軍事_極簡書城  第173章韓國人知小節無大義,必須強勢!

  第173章韓國人知小節無大義,必須強勢!(1/2)朝堂上,群臣錯愕。

  魏國派使臣前來他們能理解,是為了和談。

  可楚國、趙國派使臣來干什么?

  然而不等群臣弄明白是怎么回事,大太監又是一聲尖細聲音提醒:“韓國也傳來消息,將派出使臣出使大乾!”

  “韓國?”

  百官驚疑不定。

  魏韓趙三國本為一家,關系錯綜復雜。

  無他國干預時,三國之間會彼此攻伐。

  有他國干預時,三國往往又會結成短暫同盟。

  這次大乾能順利伐韓,也正是利用換國計迫住魏國,又派人出使趙國,出急兵,這才得手。

  河西之戰爆發后,蕭綽之所以同意結束伐韓,一是既定目的已經達到,二是河西危機,三是再拖久了,三國難保不會聯手對付大乾。

  此時魏國大敗,三國同時遣使,意味難明。

  蕭綽不由皺眉。

  她作為一國之君,尤其在意列國對大乾的態度。

  若只有趙國派使者,大概率是為了結盟之事。

  可若是古晉三國同時遣使,就不可不防了。

  當然,也不排除韓國來使也是為了和談之事。

  畢竟他們剛助王破虜、林北狂借道澠池,襲取平陽。

  想趁列國入遣的當口跟大乾多討價還價也未可知。

  至于楚國,其真實目的值得商榷。

  自許良出了引水絕戶計后便偃旗息鼓,并傳出話來要派使者到大乾來。

  不想如今數月過去,大乾先后打了伐韓、河西之戰,楚國的使者才堪堪趕到。

  略作沉吟,蕭綽開口問道:“諸位愛卿,魏國遣使者目的大致明確,趙國、楚國、韓國也派使者,所為何事?”

  群臣七嘴八舌,有說兩國見大乾勢大,特來示好的,有說訂立盟約的,還有說為先前倨傲致歉的。

  但不論何種說法,其結論都指向一個方向——不管他們來干什么,我大乾如今都無懼!

  蕭綽既覺無語,又覺欣慰。

  無語的是群臣此時盲目自信,無所畏懼。

  欣慰的是滿朝文武皆表現出忠君愛國。

  即便知道不是所有人都發自內心,卻也至少說明此時無人敢觸她霉頭,反對她的決定。

  先皇說過,人心所向即為大勢。

  如今她明白了,人心可以利用、引導,則大勢亦可由人造就!

  是以在此時此刻,蕭綽前所未有的自信。

  群臣的觀點有道理也罷,沒道理也罷,其實都跳不出她“關注”這個圈。

  換而言之,她此時并不在意群臣觀點的對錯,而在意他們的態度!

  至于四國的真正目的如何,她無懼!

  只因大乾有許良!

  當然無懼歸無懼,準備還是要做的。

  “諸位愛卿。”蕭綽神色淡然,“四國使臣抵達長安還需一段時間,爾等不妨回去細細斟酌,并擬定對策呈上來,提前準備,如何?”

  群臣紛紛垂首躬身:“陛下圣明,臣等遵旨!”

  蕭綽起身,“既如此,那便退朝吧。”

  待走到上官婉兒跟前,她低聲說了幾個名字,旋即離去。

  上官婉兒隨即點了幾個名字,“尚書首輔張居中大人、門下侍中甪里言大人、左諫議大夫許良大人,請留步!”

  群臣無不側目。

  兩閣首輔加一個諫議大夫?

  這許良,圣眷愈隆啊!

  在他們看來,許良之功有二:

  一是以換國計、引水絕戶計退了魏、楚兩國之兵,以奇計救了大乾。

  二是在兵部與馮源沙盤演練,讓女帝伐韓之事得以確定。

  兩件大事讓他在短短兩三月內平步青云,連升數級。

  當然,群臣并不知道貪官賑災、除廉親王一黨、河西之戰、張居中入主尚書閣首輔等事皆有許良手筆。

  在他們看來,許良能得圣眷,一方面是因為他魏國獻策,另一方面是因為鎮國公府。

  想來是鎮國公許定山在廉親王被除之后徹底投向了新帝。

  歷史軍事相關閱讀:

飛翔鳥中文    鎮國謀士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