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64章 下官也略懂兵法

鎮國謀士第64章下官也略懂兵法_歷史軍事_極簡書城第64章下官也略懂兵法  第64章下官也略懂兵法(1/2)“馮源…”

  許良念叨這個名字。

  乾文帝當年拿下河西,為了盡快穩住河西之地,重用了不少河西官員。

  但這些出身河西的官員不少與韓國有千絲萬縷的關系。

  兵部尚書馮源就是其一,其母族親為韓國望姓之一的高姓。

  這些官員就成了反對出兵伐韓的主力。

  馮源眼見武將中有人出聲,趕忙開口打斷,就是怕伐韓呼聲太高,難以抑制。

  “陛下,我大乾與韓國關系速來親善,且陛下登基時韓國也派使者來賀,此時若出兵伐韓,恐為列國詬病,說我大乾枉顧禮義,暴虐好戰。”

  “且大乾連年征戰,百姓疲憊,若再行兵事,于國不利,于陛下也不利。”

  “再者,妄動刀兵,非仁君所為…”

  馮源話音剛落,武將中已經有人坐不住了。

  胡祿譏諷道:“馮大人一個兵部尚書,居然不敢打仗,這當個錘兒的官?”

  林北狂點頭附和,“你當韓國皇帝是什么好東西,吳大人不說了么,韓國欠咱們大乾的!”

  就連劉懷忠也點頭,“馮大人,我等武將,不似你們文官動動嘴皮子就有俸祿。

  若不對韓出兵,如何建功立業?如何報效朝廷?”

  一直旁觀的許良沒有參與,他悄然瞥向蕭綽,果然看到后者面色不善。

  “這個馮源,名字起錯了。”

  許良暗自搖頭。

  前兩次講學都沒議論出結果,女帝又讓第三次開講,意思已經非常明確了。

  不然何以各部堂官能不來的就都不來了——他們明知無法阻止女帝,便只能用這種方法表態。

  只是這些武將吃了沒文化的虧,開口閉口就是建功立業,在道義上就弱了幾分,壓根說不到重點。

  能抓住重點的人不支持出兵…

  正感嘆間,他察覺一道目光朝他投來。

  正是女帝蕭綽!

  緊隨其后的,是張居中。

  許良心底嘆了一聲,女帝的大腿不好抱啊,到他“沖鋒陷陣”的時候了。

  “馮大人,你這話下官不敢茍同!”

  許良起身,微笑拱手。

  “許大人?”

  馮源不由皺眉。

  自許良獻計解魏國之危后,他一直有留心這位女帝新寵。

  可在過去近兩個月的時間里,許良的表現跟其他渾水摸魚的老臣一樣,并無亮眼之處。

  這也驗證了一些朝臣的某些猜測:換國計并非許良想出,而是鎮國公或者其幕僚想出來的。

  估計原本鎮國公是想著關鍵時候拿出來跟女帝邀功,沒想到被迫拿出來救許良的命。

  女帝拔擢許良做朝奉郎,就是跟鎮國公暗中達成的默契。

  若說這樣的二世祖夾著尾巴混吃等死倒也罷了。

  偏偏不自知,想要人前出風頭。

  區區一個六品小官,也敢質疑他?

  馮源本能想要訓斥,可想到女帝在場,周圍又有各部堂官,自當雅量。

  “原來是許大人。”馮源嘴角扯出笑容,“本官所說,有何不妥?”

  他已經打定主意,只待許良開口,他定要將其批個體無完膚,讓許良跟鎮國公府都在人前出丑!

  “皆不妥!”

  此言一出,群臣紛紛側目。

  真是初生牛犢不怕虎!

  不少人看向人群中的許青麟,面帶嘲諷。

  你老爹許青麟不過五品侍郎,尚不敢如此質疑一部尚書。

  偏你一個靠著祖蔭當官的小輩,居然敢如此質疑一部堂官?

  “什么,皆不妥?”馮源先是一愣,旋即瞇眼冷笑,“本官倒要聽聽許大人高見。”

  尚書閣首輔張居中目不斜視,低眉垂眼。

  許良的才學他最清楚,他也知道出兵韓國的主意是誰出的。

  更重要的,是他想到了來之前許良給他出的計策,心底想著此時自己作為“獅子”,應該旁觀“群狼”爭斗。

  上官婉兒面露憐憫,可憐的馮源!

  原本按女帝的意思是申斥一番,再敲打敲打即可。

  歷史軍事相關閱讀:

飛翔鳥中文    鎮國謀士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