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42章 他竟然批儒學大家學問不到家?

鎮國謀士第42章他竟然批儒學大家學問不到家?_歷史軍事_極簡書城  第42章他竟然批儒學大家學問不到家?

  第42章他竟然批儒學大家學問不到家?(1/2)朝堂上,魏惠子聽魏嬰無計可施,只得將目光投向王景。

  “王愛卿?”

  王景硬著頭皮拱手,“回陛下,若與大乾兩軍對壘,不管來的是許定山還是劉懷忠,臣都有信心以少戰多,戰而勝之。

  可這換國計乃是陽謀,大乾果真采用此計,不以攻城為目的,只以載人渡河東為要,臣無法破之。”

  魏惠子皺眉道:“朕有左將軍的魏武卒在河東戍守,難道還不能擋住大乾換國?”

  王景求助地看向英武王魏嬰。

  魏嬰只得欠身開口:“皇兄,魏武卒乃重裝武卒,負重七八十斤,戰力雖強,行軍速度卻受限。

  大乾輕甲銳士負重卻不足五十斤,戰力雖弱了些,行軍卻快。

  同等數量的兵卒,若大乾輕甲銳士有心避開糾纏,魏武卒是追不上的。”

  一人忽然開口:“昔年大乾五十萬兵卒不敵左起將軍五萬魏武卒,真要換國,他們換得起嗎?”

  魏嬰看向發聲的“大聰明”,發現是安樂王魏智,冷哼一聲:“蠢貨,這換國之計比拼的不是打仗,而是人數。”

  “人數?”

  “正面相抗,左將軍的魏武卒的確可以以一當十,戰而勝之。

  然蕭綽這換國之計不與我軍正面交手,也不守城,只渡河。

  二十萬的大乾將士打不過魏武卒,卻可以輕松屠戮我魏國百姓!

  且按照蕭綽所說,河西之地的百姓也會涌入河東之地。

  果真如此的話,數十萬的流民,足以攪得我大魏雞犬不寧…”

  魏嬰的話,像一記記重錘轟在朝堂上每一個人的內心。

  強攻,大乾不跟魏武卒正面沖突,河西之地的城池讓你攻,人家只管渡河。

  追,追不上。

  想要追上就得卸掉重甲。

  可卸了重甲的魏武卒將不再是數倍于他們的乾軍銳士的對手。

  更讓他們憋屈的是這換國計說出來便已經算實施了。

  魏國忌憚,不敢再戰,就等于大乾不費一兵一卒,甚至連使臣都不用,就輕松破了魏國之困。

  此事一旦傳開,魏國無疑會成為笑柄。

  若戰,便得做好被換國的準備。

  當真是進也不是,退也不是。

  倒是被呵斥的魏智仍不放棄,皺眉苦思,好一會他眼睛一亮,“皇兄,若我大魏備夠糧食,接納這些百姓…”

  不等他說完,魏惠子就看白癡一樣打斷他:“你是豬還是朕是豬?”

  “一夕之間多出二十萬的大乾軍跟數十萬的百姓,得要多少糧食?”

  “就算糧食足夠,這么多人一旦生變,我大魏如何承擔?”

  魏智諾諾后退,不敢再出聲。

  魏惠子又看向群臣:“眾位愛卿,河西三城朕勢在必得,可蕭綽此計實在讓朕頭疼。

  誰能解此計,朕不吝封賞!”

  群臣紛紛噤聲,低頭作鵪鶉。

  有相近且相熟的官員彼此暗中遞眼色:

  ‘你說吧,你主意多。’

  ‘我沒有主意,要說你說!’

  ‘你不說,我也不說!’

  良久,魏惠子怒道:“滿朝文武,為何一言不發!”

  孫泰拱手道:“陛下,非是臣等不愿獻計,只是這換國之計乃陽謀,實在無解。”

  魏惠子怒道:“難道從此之后我魏國就要受大乾此計掣肘了?”

  魏嬰沉吟道:“皇兄,大乾此計針對我大魏,就不怕楚國背后偷襲?”

  一語驚醒夢中人!

  他這次是聯合楚皇熊駿從東、南兩地夾擊的。

  魏惠子贊賞道:“非你提醒,朕幾忘卻——”

  “陛下!”

  孫泰忙拱手提醒,“書信里除了針對我大魏的換國之計,還有針對楚國的絕戶計!”

  “絕戶計?”

  魏惠子眉頭緊皺,“呈上來!”

  大太監忙不迭將信撿起,又遞了上去。

  魏惠子接過信仔細看了一遍,豁然起身,將信酷嗤酷吃撕了個粉碎。

  “蕭綽這賤婢!”

  文武大臣再次驚疑,陛下這又是怎么了?

  眾臣求助地看向孫泰,難不成大乾想一計通殺,跟楚國也換國?

  可這個念頭剛一升起,眾人都覺得不可能。

  換國之計能脅迫魏國,是因為魏國疆域小,人口有限,無法經受大乾數十萬百姓的沖擊。

  但楚國不一樣,疆域是列國中最大的。

  數十萬百姓涌入楚國,是無法對楚國造成滅頂之災的。

  孫泰沒有開口,看向魏惠子。

  歷史軍事相關閱讀:

飛翔鳥中文    鎮國謀士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