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12章 一條絕戶計,可滅兩國?

鎮國謀士第12章一條絕戶計,可滅兩國?_歷史軍事_極簡書城  第12章一條絕戶計,可滅兩國?

  第12章一條絕戶計,可滅兩國?(1/2)“戎狄?”

  蕭綽、上官婉兒皆是一愣。

  大乾自隴右起家后,一直從西向東擴張疆域,其一是因為東面中原地帶土地肥沃。

  其二則很羞恥,因為西方跟北方有戎狄,大乾與之摩擦、征戰多年,始終未能取得絕對優勢,更遑論將其征服。

  戎狄存在之久,甚至可以追溯到虞夏時期。

  商周的衰落正是因為戎狄進犯。

  而大乾能夠建國也正是因為商周衰落。

  可以說,大乾的崛起就是因為戎狄之禍。

  商周天子當時只是封了蕭非子一個頭銜,等于讓其為商周戍邊。

  不成想商周經戎狄之亂后又出了嫡、庶之亂,使得分封的王國坐大稱帝,自此進入了百國林立時期。

  百國彼此征伐,直到后來剩下乾、齊、魏、楚、趙、韓、燕、吳、越九國。

  而在此過程中,乾、魏、趙三國始終面臨北方戎狄、羌胡的騷擾,并常年與之征戰。

  強如魏國,面對聚散如麻雀的戎狄,也沒有什么更好的辦法,只能依著邊境山巒修建長城,防御為主。

  即便如此,三國邊境每年秋冬之際仍免不了受其侵擾。

  這一點別說蕭綽了,長安城內只要不傻不楞的,都知道戎狄之禍。

  大乾開國之后的數代乾君,為了少受戎狄之禍,甚至屈辱地跟戎狄和親!

  如今許良卻說大乾目前的出路就在戎狄?

  怎么可能!

  上官婉兒更是忍不住直接開口:“許大人,戎狄非一國一城,牧民更是不服教化,不受約束。

  逐水草而居,并無固定居所,非止我大乾跟他們作戰吃虧,便連趙武帝,在整個趙國推行胡服騎射,也無法徹底打敗羌胡…”

  不等她說完,許良便搖頭:“上官大人,誰說要跟戎狄打仗了?”

  “嗯?”

  上官婉兒愣住,“不打戎狄?”

  就連蕭綽也迷惑起來:“許愛卿?”

  許良無奈嘆氣。

  這也難怪,歷來自詡中原王朝的皇帝只要一提到戎狄、羌胡之類的第一反應就是:打!

  許良拱手道:“敢問陛下,為何要跟戎狄打仗?”

  蕭綽不由皺眉,但還是沉吟回答:“戎狄屢屢擾我邊疆,殺我子民,難道不該打?”

  許良點頭,躬身道:“陛下愛民如子,臣感佩不已。

  只是每逢征戰,我大乾除了要出動兵馬,還要征調百姓勞力運送糧草輜重。

  且不論彼此死傷如何,單是出征不成比例的消耗跟收獲,便足以讓我大乾不堪其擾。”

  “大乾之地南方糧食可以有夏秋兩季收成,更多的北方之地一年卻只能收一季。

  一旦開戰,大量百姓會因為打仗而耽誤種植…”

  上官婉兒不由皺眉:“許大人,依你所說,我大乾面對戎狄最好的做法便是隱忍不發,放任戎狄今年搶一點,明年殺一點?

  果真如此,我大乾的出路如何在戎狄?”

  許良不答反問:“上官大人,解決戎狄之禍難道只有打這一條出路?”

  上官婉兒皺眉,正要再次發問。

  不料女帝蕭綽似已等得急了,擺手問道:“許愛卿,你想說什么直接說就行了,不必賣關子!”

  “是!”

  許良躬身一禮,緩緩開口,“臣曾聽爺爺說過,大乾與戎狄交戰吃虧在騎兵。

  戎狄的馬無論是耐力還是速度,都非我大乾戰馬可比。

  加上戎狄人天生吃牛羊肉,體力又強于中原各國。

  爺爺曾說過,若大乾能有這些戰馬,組建一支騎兵,將大大增加大乾的實力。

  而如果戎狄之人能并入我大乾,大乾實力增加將更多…”

  歷史軍事相關閱讀:

飛翔鳥中文    鎮國謀士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