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余燼》和《微光》_這個反派過于有人氣_網游小說_螞蟻文學 第75章《余燼》和《微光》
第75章《余燼》和《微光》←→:
九月底的特里蘭初中,陽光明媚,氣候炎熱。
初一(1)班的教室內。
天道百無聊賴的坐在教室后排,眼神放空的看著窗外。
而此時的他看似是在發呆,實則是在看著自己的面板信息。
姓名:天道司命(余燼組織預備役)
年齡:12歲等級:一級星使 基礎星能值:850
星源:矢量控制(開發度95)
星核:星蝕天目(適配度100)
屬性:力量S、敏捷S、精神S、體質S
技能:星能控制(大師級)、瞬步(大師級)、星獸知識百科(專家級)…
當前人氣值:85萬 已貸款人氣值:100萬(已達上限)
隨著《群星前傳·余燼》的播放漸漸接近第一季的尾聲。
如今的天道已經不再是昔日那兜里掏不出半點人氣值的‘人氣欠款大戶’。
而是一個手握整整85萬巨額人氣值的‘人氣富翁’!
不過眼下的天道雖然已經有了全額償還‘人氣債務’的潛力。
但正所謂欠款的人是大爺。
既然已經知道這人氣他一定能還上,那他就更不著急還了。
畢竟眼下還沒到最后‘歲末的煙火’劇情的他,都能有如此驚人的人氣存款。
那等到這第一季末尾的高燃劇情正式播出。
那他的人氣值還不是跟坐火箭一樣‘哐哐哐’的瘋漲啊!
而天道保守估計,按照目前《群星》在13站的熱度。
待那高燃的末尾劇情正式播出后,他保守估計也能有足足‘三百萬’的巨額人氣進賬。
且還是上不封頂。
既然如此,那他還急著還系統的人氣干嘛?
繼續給爺欠著!
不過不急著還‘人氣值’是一回事。
留著‘人氣值’不花,那就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畢竟只有讓‘人氣滾人氣’,才能讓自己的‘人氣值’變得越來越多。
因此天道這段時間一直在思考自己到底要如何做,才能讓這八十五萬的人氣值在這有限的第一季劇情中,爆發出更大的人氣潛力。
而在經過一番認真的思考過后。
天道心中已經慢慢有了答案。
那就是他要把目前的人氣值再次投入到不久后‘歲末的煙火’劇情中,然后.徹徹底底的燃燒自己!
要知道在原本的第一季末尾劇情中。
總會特使·拜倫帶領兩個分會星使特戰番隊,奇襲余燼基地的末段高燃劇情。
屬于必定會發生,且不會被任何外在因素改變的事情。
因為表面看上去,這是拜倫在奇襲余燼。
可真實情況是,博士故意讓他來奇襲自己!
沒錯,表面上看起來被打了個措手不及的博士和余燼基地。
實則是早有準備。
因為這一切都是博士為了獲得他身上一個鐵穹家族獨有的智械星具‘永動之心’,特意為他設下的陷阱。
而博士之所以不惜以自己和整個基地作為賭注,也要得到這顆所謂的‘永動之心’。
乃是因為這個東西是關系到他能否完成‘第三次完美覺醒’的重要條件。
屬于他必須獲得之物。
可‘永動之心’偏偏又是獨屬于鐵穹家族的寶物。
它們不僅被鐵穹家族嚴格看護。
且每一個裝在鐵穹家族高級成員身上的‘永動之心’,還都被施加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復雜自毀程序。
一旦情況不對,那這些‘永動之心’就會立馬自毀,絕對不會讓其落入到旁人手中。
所以,博士若是想要獲得一顆‘永動之心’。
那他必須先想辦法把一個鐵穹家族的高級成員騙出‘第三浮空城·量子要塞’,乃至整個七大浮空城的新聯邦核心區域。
因為只有這樣,才能讓在博士取出那名高級成員體內的‘永動之心’時,不會立馬觸發它內部的自毀程序。
而也只有在滿足這個條件的情況下,博士才能把這顆‘永動之心’移植到同為鐵穹家族成員的自己身上。
并達成第三次完美覺醒的最后一個條件。
雖然博士的計劃很完美,但看過第一季原著全部劇情的天道知道。
博士最后的計劃既成功了,但也失敗了。
其成功的地方在于,博士確實是奪取了拜倫的永動之心,并成功的移植到了自己體內,完成了第三次完美覺醒。
可失敗的地方在于,由于博士沒能想到鐵穹家族的量子技術,就在拜倫發動奇襲的幾個月前,剛剛取得了重大突破。
并給每一顆永動之心都施加了一道名為‘量子守護’的特殊禁制。
導致使得博士最后的突破屬于既完美,又不完美。
完美的地方在于,博士最后確實是成功完成了第三次完美覺醒。
并實打實的成為了整個星使界中,為數不多的四級完美星使。
可不完美的地方在于,由于沒能破解永動之心的‘量子守護’。
導致博士根本不能全力調動這顆永動之心的力量,以至于自身力量被封印了很大一部分,只能發揮出堪比四級中位星使的實力。
再加上‘永動之心’的‘量子守護’和鐵穹家族的‘智械中樞’存在著數據鏈接。
使得博士只要一靠近七大浮空城這個新聯邦的核心區域。
那無論他隱藏的多好,自身的隱匿手段有多高。
都會被鐵穹家族安裝在七大浮空城中的‘量子觀測器’,在第一時間發現,并瞬間鎖定他的位置。
基于這個條件,使得博士雖然完成了完美覺醒。
可他卻依舊無法踏足新聯邦的核心區域。
只能被迫待在新聯邦的外圍,重新建立新的基地組織,并尋找破解‘量子守護’的辦法。
而天道也正是因為知曉這所謂的‘奇襲’,乃是博士一手策劃的結果。
所以才從未想過要提醒他基地馬上要被襲擊的事情。
畢竟這一切都是人家自己設計的,他提醒不提醒的根本就沒有意義好嗎。
除此之外,原著中的博士不僅安排了這一次的覺醒計劃。
他同樣也做好了妥善安置群星之子們的計劃。
而這個計劃的名字便是‘余燼’。
且這個計劃的實施時間,甚至不是等到拜倫等人出現后才開始的。
而是早在《群星前傳·余燼》第一季開始前,就已經在陸續的實行了。
博士為什么要在最終考核時喊來那么多非余燼組織的新聯邦大人物?
他又為什么要在群星計劃才剛剛有所成果的初期,就很是‘魯莽’的把這個計劃的部分信息放出去?
是因為蠢嗎?
自然不是。
他就是故意這么做的。
因為他一是要引誘拜倫上門。
二是為了給群星之子們尋一個好的下家。
是的,博士其實打從一開始就知道光靠他和余燼,是絕對無法給予這36個群星之子最大限度的培養。
他只有把這36個群星之子分散到新聯邦的各個勢力中。
并讓這些勢力傾盡所有來培養他們所獲得群星之子。
這36個群星之子才能被激發出最大的潛力。
只是博士想要讓這些勢力毫無顧忌的培養這些群星之子。
那他和余燼這兩個存在就必須要一起從這個世界上徹底消失,且絕對不能重新出現。
因為只有當余燼和他都消失了,那這些大勢力才能徹底相信那些已經成為無根之萍的群星之子,并毫無顧忌的給予他們龐大的修煉資源。
這便是‘余燼’,一個以燃燒博士自己和余燼基地為代價,所專門設計出來的一個偉大計劃。
在這個計劃中,所有的群星之子都將在一場熊熊烈火中,短暫的化為‘余燼’。
隨后,所有的群星之子又將會在特定的時間內,于滿地的余燼之中重燃‘微光’。
而這第二部分的重燃微光,就是博士于《余燼計劃》成功后,所要進行的第二個計劃。
一個名為《微光》的計劃。
而博士的這兩個計劃,也就是群星第一季《余燼》和群星第二季《微光》的番劇名稱由來。
可以說,博士雖然在群星前兩季中的鏡頭并不多。
但前兩季的所有故事內容,其實都是在圍繞著他的計劃展開。
而這份布局多年的恐怖算計,不僅完美體現出了博士的恐怖謀略。
同時也讓有著先知能力的天道,根本就找不到任何可以改變的地方。
畢竟站在他的角度,博士的計劃無疑是非常完美的。
因為博士這等于是在利用整個新聯邦的所有勢力,來幫他培養屬于自己的班底。
可謂是高明無比。
不過天道雖然因為暫時無法查看第二季《群星·微光》的原著劇情。
從而暫時他無從知曉博士這第二個計劃·微光的具體內容是什么。
但天道覺得這第二個計劃中,肯定有包含新基地的建設。
以及與其他群星之子的接洽。
比如,博士會于暗中聯系一個或者多個他認為可以聯系的群星之子,并告知他們自己的存在。
之后,博士再借由他們當前所處勢力內的特殊地位,整合這些群星之子所掌握的資源。
于一個他認為適合的地方,打造出一個全新的基地組織。
至于這個新基地的名字,天道覺得就博士那種一切都按計劃來的性格,十有八九就是叫‘微光’了。
畢竟余燼已經徹底從世界上消失了,是絕對不可能再次出現的。
同時,天道結合博士對自己的特殊照顧。
篤定那被博士選中的新基地主人,十有八九就是自己。
因為除了他之外,其他人可沒法確保一定能收服已經離開余燼多年的群星之子們。
一想到這,天道就忍不住開始有些興奮。
因為若是按照這個劇情發展下去。
那之后的他,可就要拿著群星36人的大名單,一個個上門打過去了。
畢竟別看這些家伙現在是被自己收拾的服服帖帖。
但除了個別幾個人外,其他人可都是腦后生反骨,表面臣服,心中全是造反的想法。
他們沒機會的時候也就罷了。
可只要一有機會,那他們絕對會想盡辦法把自己這個群星頂點給拉下馬。
而這樣的心態再加上他們離開余燼基地后,被各自所在勢力培養出的無敵之心。
幾年后的自己若是想要重新收服這群變得‘傲慢’的家伙。
那光靠說是絕對沒用的。
必須出重拳!
畢竟拳頭可要比語言更具有說服力!
至于主角塵空嘛。
他從第二季開始,就要開始過苦日子了。
因為天道和其他群星之子從第二季開始,就注定要以反派的身份,走到他的對立面了。
畢竟代表著普通人利益的塵空。
可沒辦法和自己這些代表著各大勢力利益的群星之子走到一塊去。
而一想到塵空拉起的新主角團,在好不容易打贏其他群星之子,并馬上就要實現自己心中理想時。
卻突然遇到自己和博士這兩個本該早就死去的最大關底BOSS。
想來他到時候的表情一定會非常有趣吧!
別看天道大多數時間都只是在搞人氣。
但其實吧,他在當反派這方面.同樣是非常專業的!
因為胖虎今天就算熬夜都必須把存稿寫出來,不然的話,無法確保好每一章的質量。:mayiwsk
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