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623章 強者當然只跟強者并肩

  主公,你要支棱起來呀第623章強者當然只跟強者并肩_sjwx

第623章強者當然只跟強者并肩第623章強者當然只跟強者并肩  后世有過總結,集裝箱就是國運級的時代產物。

  新坡加恰好踩在集裝箱上才興旺起來,成為正面范例,不然以彈丸之地哪有國富民強,全民皆兵的強悍姿態。

  有錢夠狠才能屹立在一片窮鬼的東南亞。

  不然光憑地理優勢早就被禍禍了。

  而有種說法北極熊的就是崩在這個集裝箱上。

  因為整個世界都圍繞花旗構建集裝箱海運,才是六十年代開始,七八九十年代盡享全球福利的天朝上國底氣。

  本就沒啥出海口的毛子,被徹底摒棄在這個集裝箱世界外。

  集裝箱之前,高昂的運輸成本起到了貿易壁壘的作用,效果類似于非常高的進口關稅,花旗、西歐都各自保留了大量的低端產業,工業體系并沒有得到有效整合。

  毛子依靠比較完善的鐵路運輸模式經營了經合會,在五六十年代有效對抗住了整個歐美的經濟運行。

  甚至部落下風。

  直到集裝箱這個全新的海運模式,徹底讓成本雪崩。

  七十年代處理一立方貨物的成本,普通貨輪是20美元,集裝箱是10美元。

  集裝箱流程規模化以后,到79年已經是4美元。

  到今年,按照林望復在新坡加了解的情況,高度集成流轉的結果已經降到了1.5美元!

  廉價的海運價格讓被海洋分割的西方工業體系聯結成一個整體,國際貿易不再以原材料和制成品為主導,中間品成為海運的主流。

  集裝箱運的其實大部分都是半成品,70以上是零部件半成品,全球經濟因為集裝箱而變成一個整體。

  七八十年以后才開始大量出現第三世界發展中國家做代工廠的事兒,就是集裝箱帶來的結果。

  所以說連讓衛東在滬海發動給蘋果電腦做代工生產,全都是吃的集裝箱產業福利。

  他是知道發展外貿代加工這條路,不知其所以然罷了。

  那所有的出口貨品,都是排隊走集裝箱送到花旗。

  價廉物美的歐美商品,尤其是東瀛產品,就是這樣打遍全世界,打垮了華約國家的經濟水平,徹底擊潰了東歐國家的經濟民生。

  大熊崩塌就是經濟上撐不下去了。

  某種意義上內地的窮困潦倒,恰恰也是在六七十年代錯過了全世界集裝箱流轉導致。

  集裝箱就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統一的全球商業度量衡模式,什么都按照多少個柜來計算。

  內地肯定已經是后來者,落后所有地方,包括新坡加、HK。

  本來看似絕無追上的可能。

  誰能想到讓衛東居然提出了這么個高度計算機智能化的模式。

  直接讓林望復跪服。

  因為他就是做這計算機的,又恰好熟悉集裝箱碼頭,完全明白讓衛東提出這事兒的可行。

  當轉運量達到一年上千萬個柜,那就必然要依靠大量的電腦軟件系統來處理運轉。

  這也是新坡加現在獨步全球的領先細節之一,以這巴掌大的地方卻擁有整個東南亞最高的電腦采購量就說明問題了。

  結果讓衛東不但“敏銳”的看出來這個點,還能更進一步加入智能化概念。

  想想未來一座幾十萬貨柜的碼頭,根本不需要工人在其中跑動、駕駛,全都按照程序任務自動流轉,這特么的效率得有多高?!

  本來腦海里只有聲卡的林望復都忍不住跳起來拼命鼓掌:“對的!對的!一定能做到!皮特!我相信你說的一定能做到!”

  從此成為讓衛東在科技道路上的絕對信徒。

  整個會議室還不轟動得要沸騰起來。

  虞曉秋都忍不住摸了自己的相機拍照。

  林望復的語氣腔調,行為舉止都表明他是如假包換的外商,華裔外商,這點和池世明那個假港仔有明顯區別。

  剛才他那么驕傲新坡加的集裝箱碼頭,那么清晰的瞧不上這個內地還在初始階段的小碼頭。

  現在連他都服了,所有人還不覺得振奮萬分?

  這年頭還對外商充滿了仰視,越是了解外面世界的這些開發區人員,可能就越對外部專家充滿崇敬。

  現在連剛剛還不以為然的外國專家,都對讓衛東描繪的前景這般激動興奮。

  大家只有激動興奮加倍。

  可能真來個新坡加、HK的集裝箱碼頭行業人士,可能還會嗤之以鼻,固執的認為哪有那么容易。

  但偏偏是IT產業的人,才會對這種智能化前景無限期待。

  一直到會議結束去巡視碼頭,林望復都徹底放下了僅有的那點矜持,隨時擠在副駕駛跟讓衛東雀躍的探討要怎么實現。

  讓衛東知道個屁。

  但他多少看到過些后來超級智能工廠的視頻:“譬如現在是卡車穿梭在貨場,如果是電腦控制的車輛,是不是就不需要車頭了…呃,可以用雷達探測,游艇上不是都有那種雷達探測是不是撞到的嗎。”

  他也是從自家旅游公司有游艇,才知道居然這會兒就有了,還有衛星電話。

  當然這會兒這些東西都是奢侈物件。

  但林望復不用廢話解釋,連連點頭:“這是個思路,太敏銳了,您看得太遠了!”

  就很明顯,之前兩人在檳城三天兩頭朝著碼頭跑,看那些光刻機啥的裝進集裝箱送到小貨輪上,讓衛東從來沒提過這些。

  是回到HK,甚至是再回到這里,更甚至是聽林望復說到現代集裝箱碼頭的重要性之后,才“突發靈感”。

  對他們這種研發型創業奇才來說,這種靈感才是最重要的。

  就好像林望復選擇要讓電腦發出媲美音響的高保真聲音,把這作為自己的事業方向。

  這個靈感契合了把電腦朝著多媒體發展的方向,這個創意思路才是最重要的。

  至于聲卡本身用什么方式去實現,那反而只是技術層面的事。

  沒那么重要,慢慢試就可以了。

  而所有工業區、碼頭、集裝箱、周邊區鎮人員看著這位新坡加外商忽然熱烈歡欣的就差把尾巴搖斷了,也覺得揚眉吐氣極了!

  配合度極高。

  實際上讓衛東來解決了具體什么事兒沒,啥都沒有。

  但畫了幾張大餅,區鎮那邊現在都積極陪著討論要從哪里開始填海填江,碼頭公司探討要如何擴大泊位。

  集裝箱更是帶著在目前已經完成的貨場積極展示,期待后期的改進。

  讓衛東可是實打實的掏了一千萬美元給集裝箱公司,他卻對后期把這些錢拿去購買最急需的進口港機不太感冒。

  就深水碼頭建起來,萬噸巨輪靠岸后,是用可以移動的岸橋港機把集裝箱吊到船上,一步到位,卸船時反之亦然。

  現在還是以3.5萬噸級散雜貨泊位為主,僅有一個簡易集裝箱泊位,用效率較低的門座吊機來干活兒。

  那種岸機全國現在都只有十二臺,甚至附近的粵州港這么多年的南大門地位,都沒岸機,也是用門機。

  讓衛東看了現場,聽這些介紹更使勁皺眉。

  出人意料的指示:“這種東西要盡量國產化,不是耐不耐用的問題,而是既然找了國產廠家替代,那我們協助探索了就要有終身保修維護的承諾,盡可能采購國產貨短期內可能毛病很多,但恰恰也是我們早期裝卸量不夠的時候練技術,沉淀技術,我記得國內有個…震華廠是做這個吧,找找看。”

  就是三十多年后,花旗大統領信誓旦旦吹噓要讓花旗制造重現輝煌,結果背后的港機上貼著東西被風吹掉,露出巨大的中文“震華”字樣,狠狠打臉的經典場面。

  起碼在讓衛東這里,這是地級市的保安第一次突然感覺國家好像強大了。

  印象很深刻。

  結果現場立刻有人知道:“滬海港機廠嘛,他們部分改制叫震華,設備…”面有難色的提醒:“方老是要求高標準的建成碼頭,從設備到流程都必須符合歐洲股東標準。”

  縱然驚喜萬分,控制住表情的讓衛東也不會輕易的被下屬裹帶著跟老方唱對臺戲,他這點體制內敏銳還是有,哪怕老方現在傾盡全力在支持他。

  所以只問震華的設備價格。

  確實便宜很多,這時候國際上動輒就是三菱、三井、克虜伯這幾家的產品七八百萬美元一臺!

  如果把運費、安裝費、售后保養包含進來,輕輕松松超千萬美元。

  而震華的報價在四百多萬美元,之所以用美元報價,是因為其中幾個關鍵部件還得進口,說白點就是得買家給了美刀他們才能去進口部件回來造,屬于典型的空手道。

  但這跟尤啟立他們那種空手套白狼的倒賣又不同,這是典型窮單位沒錢。

  而且尤其是沒外匯。

  所以據說是83年滬海港引進了臺三菱重工的岸機后,滬海港機廠對外報價過好幾次都沒能成交。

  實在是沒有美刀去進口關鍵部件啊。

  讓衛東經歷了費率賓那一遭,內心肯定有些變化,只有他自己才明白的變化。

  想了想提出來:“我來額外注資購買,算計劃外購買,跟公司怎么算我向方老匯報,必須用震華的機器,向他們提出先訂購兩臺,正好我最近在滬海有需要交貨的船舶,他們肯定在滬海港有些自己的關系,能幫著優先裝船就把這兩臺訂單給他們。”

  正好陳文亮那邊提出的就是現款交易一萬臺電腦,有美刀在HK交付,可以把外匯給震華港機用。

  算是找個理由跟震華港機搞好關系,這樣滬海那邊在碼頭也有了關系,更能支持國產設備的研發。

  讓衛東還是相信,在二三十年后能發展成世界浪波灣的團隊,肯定有成功的理由。

  這時候伸出援手才能收獲好幫手。

  尤其是自己要在港口、集裝箱上發力,怎么能不勾搭上這種未來的超強者。:sjwx

飛翔鳥中文    主公,你要支棱起來呀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