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簽約不順利,獅子大開口?”國際李見自己妹妹這反應,立馬意識到簽約葉少卿的事不太順利。
“也不是,他倒是愿意簽,條件并不過分,只是想要跟我簽約,不想簽和頌,但可以掛靠和頌,之后不打算要和頌這邊的資源,打算自己搞一個超英系列。
劇本我看了,挺不錯的,以他的身手跟現在的影響力,很有可能票房大爆,甚至在日韓都能取得很不錯的票房。”
李雪可是老江湖,自然不會什么都跟葉少卿交底,兩邊還不算是真正的合作關系。
其實葉少卿現在超級火,尤其是在日韓,哪怕三少爺的劍還沒開機,已經是有不少日韓片商主動上門,想要購買相關的發行權了,出價很高,甚至都超過宇宙丹了,比現在的大哥都高。
誰叫大哥已經老了,現在的電影質量下滑嚴重,宇宙丹混混東南亞還行,日韓他還真沒什么影響力。
反倒是葉少卿,在日韓特別的火,尤其是這一次的跳樓救人,傳到日韓后,直接就爆了,完全符合日韓那邊的浪漫英雄主義,更別說葉少卿現在又跟林允兒傳出了緋聞。
這些事李雪壓根就不敢跟葉少卿提,也知道不能繼續拖下去了,再這樣拖下去,只怕連她跟和頌都有可能簽不下葉少卿。
“簽你,不簽和頌。看來我們家阿雪還是很有魅力的嘛,什么條件。”
“三七,包括片酬跟票房分紅,商業代言。”
“很可觀啊。不過阿雪你應該明白,這是塊真正的肥肉,盯上他的太多了,你啃不下的,直接掛靠公司吧。”
李雪當然明白自己姐姐的意思,就是這30%可以接受,但必須算在和頌這邊,她按和頌那邊的業績跟股份分紅,大頭自然還是和頌背后的其他股東,實際算下來,她最多只能拿到10%左右。
但有時候賬不是這樣算的,李雪又不是只有葉少卿一個藝人,手握這樣一個超級巨星,隱性福利很多,對一個經紀人幫助極大。
可以說葉少卿這層次的功夫巨星,是能直接影響一家影視巨頭的興衰,甚至整個影視圈的格局,有了這樣的巨星在手,近乎是能挾天子以令諸侯。
這方面做得最成功的就是嘉禾,四大巨星有兩位都是嘉禾捧出來的,還全部都是功夫巨星。
如果把李小龍也算上,那就是一超兩巨,而葉少卿按目前的勢頭來看,保底也是巨星,上限甚至可以成為繼李小龍之后的又一個超巨。
“行,我都聽姐姐你的。要見見嗎?”
“這次就算了,回去再說,一定要簽合約,至少不低于五年。那部電影我們能投資嗎?8%的票房分紅其實也不算過分,他以后只怕只會拿票房分紅。”
國際李是見過大世面的,很清楚葉少卿的片酬會長得很快,一旦三少爺的劍票房大賣,之后的超英電影也成功大爆,那肯定不能簡單的用片酬計算。
哪怕是給宇宙丹的三千萬片酬,也不是很劃算,還不如自己開戲算了。
不簽公司的主要原因,就是不想被壓榨剝削,簽了公司肯定會簽部頭約,按現在的行情,頂天了就一千萬一部,至少一年兩部,肯定很吃虧啊,葉少卿又不是什么萌新,他一個魚圈老油條,自然是門清兒。
換成其他人國際李肯定沒有這么好說話,但這是自己親妹妹,這樣挺好的,至少她們姐妹的利益保證了。
和頌雖然是她們姐妹開的,但并不完全屬于她們姐妹,甚至連控股都做不到,有個這樣的后手也不錯。
在國際李看來,自己能不能混好萊塢,在好萊塢站穩腳跟,說不得還得看以后的葉少卿,那家伙只怕是真能直接打進好萊塢。
“怎么樣,想好簽哪家了嗎?”孟子藝是最清楚自己男朋友現在到底是有多搶手的,天天各種電話,基本上是躲在酒店不出去了,酒店外面全是粉絲跟媒體記者。
“雪姐啊,可能會掛靠和頌吧。你現在先不要簽約,任何公司都不要,后面我會帶你的,等你站穩后再說,實在不行就簽和頌,或者跟我一樣,掛靠在和頌就行。”
“行,我都聽你的。”
見孟大漂亮現在是越來越乖,越來越聽話了,葉少卿拿起游戲手柄跟孟大聰明玩起了wii。
wiiU現在已經出來了,不過太反人類了,還是wii好玩點,而且有完美破解版,選游戲也方便。
不是葉少卿不想支持正版,而是現在的老任正版是真的很坑,wii的很多正版游戲壓根買不到。
此時葉少卿正在跟孟子藝一起玩舞動人生,就是拿起wii的雞腿手柄各種尬舞,孟子藝還挺喜歡玩這個的,葉少卿一個人玩不喜歡,但跟漂亮小姐姐一起玩,非常喜歡。
不過沒跳上一會兒就聽到了敲門聲,拿起手機一看,是李雪過來了,應該是想通了,打算跟自己簽經紀人代理約。
合同肯定是要仔仔細細看清楚的,這玩意親媽都不能完全相信,多幾個心眼很有必要,背后的貓膩太多了。
李雪雖然沒動什么歪心思,不過也是一臉意外的看著明顯是能看懂合同的葉少卿,慶幸自己沒動歪心思,這家伙精明的簡直不像是功夫明星,竟然真看得懂合同。
“這條,還有這一條,刪了,沒問題就簽約。還有,簽約金,就定一千萬吧,我最近挺缺錢的。”
李雪看了一下葉少卿指出來的那兩條,果然是看得懂這合同啊,連這都給找出來了。
一個是巨額違約金,一個是電影的保底投資額。
其實都不算很過分的事,但葉少卿不可能答應。
最后違約金改成了五千萬,電影是優先投資額。
也就是在愿意匹配市場價的時候,李雪這邊有優先投資權,她不愿意匹配,才輪到其他影視公司跟投資人。
可別小看這點。
真正賣座的電影,全都是溢價投資,溢價可能很高,是不可能真給你算成本價的。
很多后世動輒幾個億的電影,實際的制作成本可能就幾千萬,多出來的幾個億全都是溢價,也可能是洗錢,葉少卿當然不會讓你成本價投資,你都成本價了,那我賺什么?
不過這個匹配價最多也就A輪,不可能是最后的C輪,那就有些太過分了。
規矩,葉少卿還是知道的,當初的唐探系列就是這樣玩的。
真正的成本也就兩個多億,A輪就變成了四個億,B輪七個億,最后的C輪直接十個億,翻了至少四倍。所以電影最后對外公布的投資是十個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