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天驕決定先來個簡單的問題,他咧嘴微笑問道:“南兄,你可知我為何選在開春討伐契丹。”
“這個…”
南霽云頓時臉色有些尷尬,沒想到第一個問題就這么難,他哪里知道姜天驕為什么選在開春討伐契丹。
只不過南霽云思考片刻以后,他回想起歷史上很多將領討伐大草原上的胡人部落,好像都是專門挑選春季。
南霽云立刻挺著腰桿子回復道:“將軍,我記得大草原上的胡人部落,人畜基本都是靠著冬前積累的糧草度日,因此肯定不敢敞開肚子吃,只能保持在不餓不飽之間。”
“一個冬季下來人畜必然都會瘦上一圈,其中戰馬所受到的影響自然就會很大,故而胡人騎兵的戰斗力便會跟著大打折扣。”
“反觀我軍這邊什么都不缺,人馬皆是膘肥體壯,雙方此消彼長之下,春季就會變成最有利的出兵時機,而這剛好也是游牧胡人的虛弱期。”
姜天驕微微點頭說道:“你回答得非常不錯,可這遠遠不是最重要的。”
“重點在于牛羊馬匹等牲畜都有固定的生產規律,母畜集中在春季發情受孕,經過夏季水草的營養補充,從而在后半年繁衍生息。”
“游牧胡人為了給牲畜提供足夠水草,他們還需要根據季節不同逐步轉換草場,若想維持種群數量的持續增長,這個生產規律就不能受到干預。”
“我軍每次出兵討伐都會打斷這個生產規律,所有游牧胡人都需要通過遷徙來躲避戰爭。”
“為了應付我軍春季進攻,他們只能動員大量牧民參與戰斗,無論勝負究竟如何,都會有大量牲畜失去管理,而且還無法從戰爭中獲得任何好處。”
“可要是我軍不發起春季攻勢,游牧胡人就會通過春夏兩季恢復元氣,從而在秋高馬肥的時候南下劫掠。”
“而這時候正好是中原王朝的秋收季節,游牧胡人便能以戰養戰發展壯大,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直至最后一發不可收拾。”
南霽云仔細聽著姜天驕的分析,他終于意識到還有這層因素。
一直以來農耕和游牧都是處于此消彼長,最好的防御永遠都是進攻。
南霽云覺得這樣戰爭永遠不會停止,他一臉正色問道:“將軍,如若雙方通過貿易各取所需,不知可否化干戈為玉帛?”
“一時倒是沒什么問題,可這會給后人埋下無窮無盡的禍患。”
姜天驕搖了搖頭苦笑道。
“為何?”
南霽云認為通過邊境貿易各取所需,為什么還無法做到化干戈為玉帛?
姜天驕鄭重其事解釋道:“那你不妨仔細想下,有什么東西是北方胡人有而我們沒有的?牛羊馬匹我們真的需要嗎?莫要忘記我朝馬政的慘痛教訓。”
“當年我朝在隴右馬場就有七十多萬匹馬,軍力強盛,漠北突厥匍匐在我大唐腳下俯首稱臣,不但放棄劫掠,轉而追求穩定互市,還主動獻上貢馬換取生活物資。”
“結果雙方展開互市貿易,大量廉價胡馬沖擊市場,朝廷馬政因此荒廢,戰馬來源從此受制于北方胡人,直到現在還沒恢復過來。”
“而在這期間漠北突厥降而復叛,不就是認準我朝缺少戰馬無力反擊,這才膽敢如此猖狂。”
南霽云還是第一次聽到這種看法,他不禁佩服起姜天驕這異于常人的見解。
其實很多人都以為通過貿易各取所需就能解決北方邊境問題,殊不知這只是一廂情愿而已。
中原王朝的漢人百姓都是屬于農民,就算打贏北方草原的游牧胡人那也無法占領土地。
游牧胡人同樣知道中原王朝的弱點,于是在王朝國力上升階段便暫時蟄伏下來,放棄劫掠轉而追求穩定互市。
只要中原王朝的馬政出現荒廢,游牧胡人就會撕掉臉皮反叛劫掠,由此雙方形成一個死循環。
中原王朝以離間之計分化大草原上的游牧胡人。
游牧胡人以傾銷之計破壞中原王朝的朝廷馬政。
雙方各自見招拆招,你方唱罷我登場。
以前姜天驕也是天真以為貿易能解決所有沖突,可現實告訴他這是不可能的。
和平共處只有幻想中的烏托邦才會存在,在紅眼與嘴炮中緊握手中利劍,雙方反而能夠達成妥協與諒解,或許這才是人類文明的偉大之處。
姜天驕見到南霽云陷入深深思考,他也沒有繼續說下去,而是打道回府好生休息。
就在姜天驕回到太守府后。
安祿山派人快馬加鞭送來書信,讓他擇機出兵討伐契丹。
姜天驕只能把各營校尉召集到太守府討論戰事。
各營校尉接到通知火速來到太守府。
姜天驕仔細打量著各營校尉,他這手底下真可謂是猛將如云,要想震懾住這幫悍將可不是那么容易。
薛嵩率先站出來開口問道:“不知將軍召集我等有何要事?”
這位更是重量級的人物。
薛嵩出身河東薛氏,膂力過人,擅長騎射,慷慨豪邁,其祖為右威衛大將軍薛仁貴,其父為幽州節度使薛楚玉。
在歷史上薛嵩以安史舊將的身份擔任著昭義節度使,雖然不如河朔三鎮那般兇名在外,但也是當世梟雄不容小覷。
現在薛嵩只是姜天驕麾下一個校尉而已,他在仕途上遠不如其父薛楚玉。
姜天驕看著眾人差不多全部到齊,他表情嚴肅說道:“節帥要我在開春后擇機討伐契丹,要求我務必一戰定乾坤。”
“這次任務還是交給咱們來執行,我準備從盧龍軍抽調九千騎兵,外加八千同羅騎兵和三千奚人神射手一起行動,組成漢番軍團兩萬騎兵。”
這話一出,田承嗣、張忠志、李懷仙、薛嵩等人紛紛兩眼放光,他們立刻站出來主動請纓。
“將軍,卑職請求出戰!”
“將軍,卑職請求出戰!”
“將軍,卑職請求出戰!”
姜天驕抬手示意全體噤聲,他面無表情淡淡說道:“好啦,我知道你們立功心切,可我也無法帶上這么多人,還望諸位能夠理解我的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