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為圣喬治自傳,由圣喬治口述,筆者記錄。
——圣堂教會大圖書館館長巴斯特·卡特羅 那一天,在教宗的主持下,我完成了我的洗禮。
在那之前的事情,我已經記不清了,像是朦朧的一場夢。
我認為在那個時候才算是我從夢中蘇醒,迎來我的新生。
我成為了修士,一位侍奉主的修士。
或許現在別人稱呼我為圣騎士喬治、圣喬治,或者是傳奇的屠龍者圣喬治。
但是對于我來說,修士這個稱呼才是我最為認可的。
我追隨著教宗,傳播主的教導。
當然,那個時候教宗還只是教士,也沒有教會,只有一間小小的,鋪滿番紅花的教堂。
事實上,那個時候只有教宗一人,以及我這個剛剛經受洗禮的修士。
現在的****是所有主的虔誠信徒心中的圣地,他們愿意穿著破舊的麻布衣,徒步從大陸的任何一個角落來到這里,世界的中央,進行朝圣。
但是對于我來說,只有那一座小小的鮮花教堂才算是我心中的第一圣地。
我請求教宗,在我死后,將我埋葬在鮮花教堂里。
在那里,我追隨著教宗進行了第一次的布道。
那是一天的清晨,一群穿著破爛麻布衣的人。
他們的年齡很大,腿腳不是很方便了,還有人是斷腿斷胳膊的殘疾。
但是他們從太陽升起之前就從所住的村莊出發,到達教堂進行禮拜。
當禮拜完畢后,他們要立刻趕回村莊工作。
教宗告訴我,這些人是迷途之人,他們追尋主的教導,希望主能指引他們的前進。
教宗帶著我進行第一次的布道。
我是高興的,也是期待的。
我認為,這是我能夠聆聽到主的啟示的機會。
但是讓我失望了,教宗只是帶著我煮了一鍋湯糊,拿了一些黑面包,分給那些禮拜的人。
我覺得我沒能聆聽主的語。
教宗對我說。
‘他們是迷茫的人,他們已經被拋棄,他們沒有價值,他們不知道自己為什么還要活著。’
‘他們痛苦,他們饑餓,他們恐懼。’
‘他們被主所庇護,他們需要主的存在驅散他們的恐懼,我們為他們驅散饑餓,心靈的安撫和肉體的滿足會驅散他們的痛苦。’
‘主愛世人,主為世人的迷茫與痛苦而傳下福音。’
‘而我們作為主的侍者,我們聆聽主的教導,我們要將這份教導傳達給世人。’
‘讓他們的心靈有安定的所,讓他們的腹中能有食物,讓他們不再迷茫痛苦。’
那時的我無法理解教宗的話,但我知道,教宗所做的是對的,所以我在觀看,我在學習。
我看到有人跪在教宗身前,訴說自己的痛苦。
‘我的孩子被咬死了,在搶回我的孩子的尸體的時候,我被倒塌的房子砸斷了腿,他們因此認為我是沒有價值的。’
‘我很痛苦,我的愛人被放進了鎮子里,我們明明距離得那么近,我卻無法與她相見。’
‘我失去了孩子,我失去了愛人,我失去了一條腿,我失去了一切,我每天都在痛苦中度過。’
‘我不明白我的生存還有什么意義。’
我看著他臉上的痛苦,我在一旁聆聽著。
‘你的同伴告訴我,你是一位木匠,你的技藝精湛。’
‘你可以用你的雙手制作工具,這是你身為木匠所能發揮的價值。’
‘你所制作的工具可以被用來制作水車,磨出來的麥粉能夠讓多少人飽腹。’
‘你所制作的工具可以被用來建造房屋,為多少人遮蔽狂風和雨水。’
‘你所制有的工具可以被用來搭建橋梁,讓河流不會阻隔人的腳步。’
‘有多少人因為你而擁有了笑容,有多少人因為你而感到了幸福。’
‘這是你生存在世間所能帶給這世間的意義。’
教宗對這個可憐的人說。
‘可是我失去了腿。’
‘你可以取用木頭,來為自己制造一只假腿,或許無法用它來奔跑,但可以用它來行走。’
‘可是我失去了愛人。’
‘你并沒有失去愛人,你的愛人就在鎮里,在墻的里邊,你的愛人是去那里避難的,當你建設好了新的家園后,你可以接你的愛人回家。’
‘可是我失去了孩子。’
‘我為你感到痛苦,也為可憐的孩子而感到悲傷,可是你的孩子也不會希望自己的父親在痛苦中度過余生。’
‘主告訴我,人死后,魂靈會被天使接入天國里面,而天上閃爍的星星就是天國之中的人的靈魂。’
‘你的孩子會在天國之中注視著你,當你痛苦的活著時,你的孩子也會為你而悲傷。’
‘你應該去工作,去建立屬于你的家,將你的妻子一起接回來,你的生活幸福,你的孩子在天國里,也會感到高興。’
這個可憐的人跟著同伴回去了,被攙扶著,他的同伴就像是他的新生的腿。
‘教士,這是布道嗎?’我這樣詢問教宗。
‘這是布道,因為傳達了主的教導,這不是布道,因為并非是用主的語。’
‘我不明白。’
‘我們是主的侍者,但我們也是地上的人,我們也會有著迷茫。’
‘你不明白的話,就仔細品味主的語吧,這會幫助你走出迷茫。’
教宗最后這樣告訴我。
但是我還是不明白,直到之后,我要前往丹尼爾斯村的小教堂的時候,教士告訴我。
‘你需要在那里傳播主的教導。’
‘禱告和禮拜你已經知道怎么做了,我不擔心這些。’
‘我唯獨擔心你的布道。’
‘你還在迷茫,是嗎。’
‘是的,我不明白,我該怎么樣才能布道,才能傳播主的教導,讓世人感受到主的榮光。’我向教宗訴說。
‘主是愛世人的,并非是因為要讓世人知曉主的榮光,并非是要讓世人跟從主的指引而活。’
‘主是希望人幸福的,因為主愛世人。’
‘我還是不明白。’我是如此的愚笨。
‘那么,你不明白的話,就從最微小的地方做起吧。’教宗告訴我。
‘去了那里之后,為需要幫助的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讓他們的臉上永遠都有笑容。’
于是我到了丹尼爾斯村之后,在我短暫的修士生涯里,按照教宗所告訴我的方式進行布道。
直到有新的教士來代替我的時候,我也沒有明白。
不過我覺得很高興,在幫助人之后,在他們的臉上有了笑容的時候,我會發自內心的感受到高興。
于是,我在之后的日子里,一直秉承著這樣的做法,直到現在。
我問教宗,我的做法是否正確。
教宗說‘將你的故事記錄下來吧,你現在做的事情會影響后來者,那么你的做法是否正確,應該讓被你的行為所影響到的,后來的人來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