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制一石為一百二十斤,一千石小麥就是十二萬斤,折合成噸的話,就是六十噸。
這么多小麥,直接讓武成王殿成了小麥的海洋,就連大門外都涌出了不少。
周易看著這一幕,有種姜太公施法長出小麥噴泉的奇幻感。
不過換個角度想的話,辛棄疾用一千石小麥祭奠武成王,規模可謂空前絕后…山東人什么都講究到位,喝酒要喝到位,吃飯要吃到位,現在祭奠武成王,也到位了!
辛棄疾感覺自己做錯事了,趕緊把蘇保衡的大金工部尚書印璽和公函獻出來,讓周易收藏,然后小心翼翼的問道:
“仙長,這些糧食怎么處置?”
周易覺得印璽挺有意思的,笑著說道:
“等會兒我下山去看看哪有賣糧食囤(dùn)的,買兩套把糧食囤(tún)進去就行了,很簡單。”
記得鎮上的糧站有那種抽糧食的設備,可以直接把糧食像水一樣抽到車上或堆頭上,等會兒去借來,趁著今天人多,把這些小麥封存起來。
回頭辛棄疾需要時,直接把整囤麥子全都運走。
陳湯聽到動靜跑過來,看到武成王殿里的糧食,又打量一番辛棄疾:
“你偷人家的糧倉了?”
這話倒是啟發了辛棄疾:
“山東境內有不少跟金國沆瀣一氣的大地主,以后若有機會,我就偷偷把他們的糧食運過來,都是搜刮窮人的血汗,正好用這些糧食養義軍。”
要是別人冒出這個點子,周易會覺得異想天開,但辛棄疾不一樣,這家伙的膽子太大了,好像從沒有害怕過。
辛棄疾覺得陳湯相貌不凡,主動行了一禮:
“在下辛棄疾,敢問足下可是子公將軍當面?”
陳湯哈哈一笑:
“我本來還想冒充一下辛慶忌呢,沒想到被你看出來了,等會兒給你拍張照片,讓辛慶忌好好看看你…辛氏子孫太爭氣了,我真的很羨慕。”
羨慕就冒充人家老祖是吧?
寒暄完畢,陳湯攬著辛棄疾的肩膀問道:
“你打算何時起事?”
辛棄疾思索一番,認真說道:
“山東之地歷朝都是造反之地,最終卻沒一個成功者,我覺得是民眾對造反認識不夠,只知造反,卻不知因何而反,缺乏思想方面的統一性和深刻性,所以我打算先占據沂蒙山區低調發展,等完顏亮大舉南下時,再公開起事也不遲。”
這話頓時讓周易刮目相看:
“厲害啊,居然連這個問題都看出來了。”
關于思想性方面,辛棄疾在《美芹十論》中也有詳細的闡述,只有軍民團結一心,把抗擊金國當成持續性戰略,這樣才能將完顏氏趕回東北老林子里凍成傻狍子。
可惜整個南宋,沒人把這些話當回事。
哪怕是主戰派呢,很多人也只是嘴上喊一下口號,用以謀求政治利益,而不是真的想光復北國大地。
從宗澤三呼過河而亡,到辛棄疾死前連呼殺賊,熱血男人的心,就這樣一點點涼了下來。
為了防止辛棄疾把路走偏,周易說道:
“等會兒我給你找幾本書,你帶過去好好學習一下,想要幫到窮人,光造反是不夠的,還要把良田分給真正的種地人,而不是讓地主橫插一杠子,具體的你多琢磨。”
這會兒趙煦還沒來,周易去廚房,把排骨和五花肉燉上,放了不少干豆角,又蒸了一鍋米飯。接著,他讓李清照在廚房守著,然后便開車下山,買糧食囤去了。
過去家家戶戶都有糧食囤,有竹編的,有高粱或蘆葦扎的,還有鐵皮的。
但現在用的都是大型收割機,收完麥子直接拉著去賣了,家里很少囤糧食,糧食囤也就不好買了。
周易先去鎮上問了問,發現根本沒有。
最后在賈自旺的指點下,開車來到縣城北郊,找到了一家定制糧食囤的加工廠。
現在的糧食囤都是加厚的鍍鋅板材做的,每隔二十厘米還有加筋,強度比較大。
糧食囤大小都有,從兩千斤到幾萬斤全都可以買到。
周易買了四套直徑三米五的糧食囤,高度近四米,滿倉可以裝載幾萬斤小麥或玉米,買這種糧食囤還附送軟管式糧食吸取機。
付錢后,加工廠的張老板立馬開始把材料裝車,跟著周易來到山上,現場安裝設備。
來到武成王殿門口,張老板看著滿地的小麥,叼著煙問道:
“嚯,你這道士還是個大地主呢?咋囤了這么多麥子啊?”
周易打了個哈哈:
“擔心遇到荒年,今年收的糧食全都運到了山上,本以為囤在殿里萬無一失,誰知里面的囤塌了,糧食全撒了出來。”
張老板是個急性子,看到糧食灑在地上就心疼,趕緊招呼帶來的工人開始組裝糧食囤。
這玩意兒先拼裝底部,接著把幾節帶弧度的鐵皮用鉚釘連起來,再固定到底部,下半截就做好了,接著再裝兩層,做好蓋子,糧食囤的主體就完事兒了。
做完之后,張老板又拿著鋼條,一圈圈將糧食囤從上到下箍了一遍,防止糧食太多崩開。
到中午時,四個糧食囤全都弄好了,武成王殿大門兩側各有兩個,張老板還送了個架子,既能當成爬梯進出糧食囤,同時也能將吸糧機架在谷倉上方,方便往倉里傾倒。
周易檢查一下,確認沒問題,支付了尾款,送張老板他們下山了。
不一會兒,趙煦也來了,圍著糧食囤左看右看:
“若大宋全用此物囤積糧食,損耗必能降到最低。”
周易拿著幾張強化類的符篆貼在糧食囤上,笑著說道:
“大宋的損耗不在于這方面,而在于監管者,歷朝歷代,一旦賬目出現大問題就會火龍燒倉,蛇蟲鼠蟻吃掉的,跟貪腐相比,根本不值一提。”
趙煦拱手說道:
“弟子已經著手處理此事了,不求人人是諸葛,至少不能太明目張膽。”
辛棄疾第一次見到趙煦,大步過來行禮,被趙煦攔住了:
“在師尊這里,不需要太客套,我從沒想過,大宋居然會淪喪到那種程度,下次我給你帶點兵器,助你成事。”
自打來到這邊,趙煦的眼界改變很多,對王朝家族也看淡了。
趙氏本就是篡后周的皇位,現在與其被人篡,還不如自己扶持個呢。
周易看了看時間,都十二點了霍去病也沒來,便決定不等他了:
“吃飯吃飯,吃完飯開始倒騰糧食,我還沒用過這玩意兒呢,得摸索一下。”
來到廚房,掀開鍋蓋,排骨五花肉燉干豆角的香味讓人食指大動,周易又從地里摘了一些生菜,做了一盆蠔油生菜,簡簡單單兩道小菜,開飯開飯。
李清照眼疾手快的給自己夾了一塊帶脆骨的排骨,美滋滋的吃了一口:
“仙長,這道菜的做法簡單嗎?若是簡單的話,等師公回來我給他做一次嘗嘗,就他那嘴饞的勁兒,至少能吃三碗大米飯。”
周易說道:
“難倒是不難,就是你師公那身體不知道還能不能受得住。”
要是蘇東坡能堅持到封丘縣尉,自己倒是可以給他強化一下身體,反正大宋的奸臣還有不少,隨便劈兩個就能賺回來。
不過周易對健體術到底能帶來多少改變還不清楚,他打算吃完飯先強化一下趙煦的身體,看看能不能把這位兩宋唯一的瘦皇帝,變成一個魔鬼筋肉人。
這邊觥籌交錯吃飯時,西漢武帝世界的定襄北草原上,經過公孫賀、蘇建、霍去病三人的遠程溝通,大戰終于爆發了。
伊稚斜親自率軍反擊,隱藏在山坳中的匈奴后備軍也殺了出來。
剛露面,就被身著重甲的趙破奴看了個真切:
“霍驃姚,他們出動了。”
霍去病端坐在馬上,雙手握著馬槊,下達了作戰命令:
“出擊!”
剛說完,二十個重甲兵就在趙破奴的率領下,走在了隊伍最前列。
李世民給的鎧甲大部分都是輕甲,重甲只有二十多副,但對于連皮甲都裝配不全的匈奴人來說,這已經是降維打擊了。
重甲兵全部在最面前,騎著最健壯的戰馬,仿佛一道鋼鐵洪流,率領輕騎兵直直向匈奴的后備軍沖了過去。
匈奴人這邊還沒顧上列陣,就被重騎兵撞開一個大缺口,趙破奴握著馬槊上下紛飛,硬生生從匈奴的隊列中穿鑿了過去。
接著迂回到匈奴人正面,又來了一次穿鑿,這群埋伏了好幾天的匈奴人,還沒來得及上戰場,就一窩蜂的敗逃了。
戰場中的匈奴人一看援軍被打跑,頓時慌了神,也跟著撒丫子跑了。
這些只會打順風仗的異族,永遠不知道什么叫堅守,什么叫軍令如山。
司馬遷混在輕騎兵隊列中,激動得嗓子都啞了:
“如此精彩的戰斗,長安城內的貴族卻知之不詳,實屬遺憾…回長安后,我必將此戰的經過原原本本記錄下來,讓世人膜拜我軍之悍勇!”
正在喝水的霍去病聽到這話,饒有興趣的問道:
“司馬遷,你有興趣給整個定襄北之戰做個匯總嗎?若愿意,我可以借你一套史書做參考。”
司馬遷忙不迭的答應了下來:
“愿意,我也曾有著史之志,可惜才疏學淺,不知從何處下筆,若能有個參考,在下感激不盡!”
霍去病心里暗笑,等會兒去了師尊那里,就把《史記·李李將軍列傳》打印出來,讓你即興銳評一番,那場面肯定很精彩!:mayiwsk
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