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日日茶飯不思_小公主又幫母妃爭寵了_穿越小說_螞蟻文學第371章日日茶飯不思 第371章日日茶飯不思←→:
“德妃娘娘當真那么沉不住氣嗎?十公主為人精明,不會識破咱們的意圖吧?”
在恪兒一連串的發問下,武充媛篤定的點了點頭:“甘露殿的櫻園,一直是德妃心里過不去的一道坎,得了協助后宮之權,她哪兒能沉得住氣?”
“還有十公主年歲雖小,卻是個恩怨分明的人,她向來與宮里的皇子公主們都很要好。”
“德妃自作多情以為甘露殿那片櫻園是皇上為她種下的,還丟人現眼要為難魚充容,若是換一個人,必然心里膈應得慌,但十公主做櫻花餅櫻花酥送給各宮的皇子公主,也沒有少了四皇子那一份。”
“想來,她就算厭惡本宮,也不會計較去歲中秋宴的事兒,她會承清兒這份情的。”
武充媛看著銅鏡里清麗無雙的人,嘆了口氣:“若是可以,真不想與那孩子交惡,本宮還盼著這次端午宴過后,清兒能跟他的皇姐走得近一些…”
小卓子承接了制扇子的活兒,魚充容便給甘露殿上下每人賞賜了一把鐫制有櫻花印記的竹制小扇子,聽說這扇子是端午宴皇上用來賜給朝臣的,得了扇子的宮女太監,無不歡欣雀躍,與有榮焉。
遙遙收到小扇子,給李絲絮和魚充容回贈了長命百索。
跟著魏嬤嬤學編百索,手巧的遙遙青出于藍勝于藍,她用五彩絲織成的百索圖樣格外好看,戴在臂上襯得手腕白皙如玉。
“咱們遙遙真是手巧呢!”
魚充容抬起戴著百索的手在陽光下照了照:“給魚兒織了這么好看的百索,遙遙要什么賞賜?”
“嬤嬤說來而不往非禮也!娘娘送了遙遙小扇子,遙遙將織得最好看的百索送給娘娘和公主,是遙遙該做的,不敢要什么賞賜…”
被夸贊了的遙遙小臉緋紅,剛說不想要什么賞賜,突然小嘴抿了起來。
然后,一臉期待看著李絲絮。
李絲絮有一種自家養大的孩子,她是什么心思一個眼神就懂的錯覺。
她替遙遙討賞:“母妃若是要賞遙遙,帶她去看賽龍舟就好啦!”
“好啊,那魚兒帶遙遙去東內苑看賽龍舟。”
魚充容催促魏嬤嬤:“給咱們遙遙簪跟絲絲一樣的釵符!”
魏嬤嬤告訴遙遙,端午時將親手織的百索送給最親的人,能驅災避邪,在遙遙心里,她最親的人除了公主和娘娘,還有魏嬤嬤和三皇子身邊的李靜忠。
她的心愿,就是能將自己織的百索,親手送給她的靜忠哥哥。
公主替她求了魚娘娘,一起去東內苑看賽龍舟,遙遙一路上很興奮,等進了東內苑,看到龍首池旁人來人往。
摟住貓的遙遙,探著小腦袋問李絲絮:“公主,靜忠哥哥會來嗎?”
“會來的,他應該在三哥身邊,不過今日三哥要賽龍舟,這會兒他一定在三哥身邊伺候。”
瞧見遠處大宴群臣的池岸旁,他父皇在給身著勁裝胡服的皇兄們交代什么,李絲絮忙牽上遙遙。
“知道你靜忠哥哥在哪兒了,我帶你去找他。”
李絲絮牽著遙遙繞得離他父皇和皇兄們近一些,果然看到等候在池邊老柳樹下的李靜忠。
看到李絲絮帶著遙遙現身,李靜忠眼神一亮,忙迎上來。
“靜忠哥哥!”
遙遙興奮得差點一頭扎進李靜忠懷里,瞧見池旁人多,這才收住步子。
“嬤嬤說端午佩戴百索,能驅災避邪,還能長命百歲。”
遙遙從袖籠里取出要送他的百索,邀功道:“這是遙遙親手編的哦!”
小姑娘送他百索時,一雙眼睛閃爍著光芒。
跟在公主和魚娘娘身邊,膽小怯弱的遙遙,開朗了很多。
看到她臉上洋溢的笑顏,李靜忠就知道她在甘露殿過得很好。
先是給李絲絮感激的見了禮,李靜忠這才接過遙遙遞過來的百索,將百索戴在臂上,他由衷的夸贊。
“咱們遙遙越來越厲害,還會親手編百索。”
“編百索不算什么啦,遙遙還跟魏嬤嬤學了調香。”
小姑娘抱著貓,沖李靜忠燦笑:“等下回遙遙調一味好香,再親手給靜忠哥哥繡一個香囊。”
“好啊,靜忠哥哥等著遙遙的香囊…”
李靜忠雖入了宮,但皇子們的住處跟后宮又隔著,不是他以為的能經常見面。
好久不見的兄妹倆談笑著說各自當差的事兒,這一幕不要太溫馨了,連李絲絮隱在竹叢旁也不好打擾,偏就有不和諧的聲音插了進來。
“遙遙,你是遙遙對嗎?”
站在遙遙和李靜忠面前的中年男人一身官服,炙熱的眼神落在遙遙身上,聲音還有些發顫。
李靜忠警惕的攔在遙遙面前:“這位大人是?”
“小公公別害怕,本官沒有惡意。”
穿著官服的中年男人探向李靜忠身后,執著的看著遙遙:“臣是戶部員外郎王鉷,上次臣的夫人去過曲江宴回府,說瞧見有個叫遙遙的小姑娘,跟臣失散的女兒長得一模一樣。”
“臣剛剛路過此處,一眼瞧見這孩子就感覺很眼熟,猜她就是臣夫人說的那個孩子。”
不顧李靜忠擋著,他一臉和藹朝遙遙招手:“好孩子,快過來,給本官看看。”
李靜忠感覺要炸開來了!
以他原來的性子,敢來搶遙遙的人,他必定要拼命。
但在三皇子身邊當差這么久,到底宮里的規矩,將他的性子磨得沒那么有棱角了。
他警惕的看著眼前突然出現,要認親的人。
“大人的意思是,遙遙有可能是大人失散的孩子?”
李靜忠提防的看著他,絲毫沒有懼意擋在遙遙身前:“遙遙流落街頭時,大人和大人的夫人,為何沒來找過遙遙?”
“遙遙在十公主身邊當差,為何大人和你的夫人,又反而能在深宮中找到遙遙?”
王鉷被他問得面色一滯,解釋:“本官和夫人,一直在找我們失散的孩子,但卻如大海撈針,找不到孩子的下落。”
“自從那年元宵燈宴將孩子弄丟了,本官的夫人整日以淚洗面,上次在曲江宴上看到這孩子,她便開始日日茶飯不思。”:mayiwsk
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