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海:我靠無敵運氣,承包整個大海_第350章調查影書 :yingsx第350章調查第350章調查←→:
大家的議論,于開朗和劉隆自然都聽到了。
倆人走在前面,不由得對視,都看到了對方眼里的無奈。
這幫人說的話,太踏馬的真實了。
劉隆回頭,看向吳安,小聲問道:“阿安,咱都不是外人,我就直接說了,這個案子輕重程度,取決于你地籠的海貨價值。”
吳安點頭。
劉隆繼續說道:“所以,首先,咱就得先確定,你丟了多少地籠,地籠的海貨價值。”
“你這趟地籠的收獲,具體是個什么情況?”
吳安說道:“主要是九節蝦。”
劉隆驚訝的說道:“這蝦挺貴的吧。”
“我記得上次吃席,桌子上有一盤,也就七八只,一盤子就要一百塊。”
吳安說道:“那你吃的應該是養殖的。”
“我這野生九節蝦,還是鮮活的,收購價就得一百三。”
“尋常個頭的野生九節蝦,你去市場買,一只就要七八十。”
劉隆聽得倒抽一口冷氣,臥槽,一只蝦而已,居然這么貴,誰踏馬吃得起啊,買這個吃的都特么是冤大頭。
就他的工資,才能買幾十只蝦!
他有點被刺激到,在心里忍不住嘟囔了一句“我去年買了個表”。
這梗老火了。
最近抓了一些小流氓,張嘴閉嘴都是這話,他還挺嗤之以鼻的,可別說,挺能表達他此刻的心情。
于開朗臉色越發嚴肅,問道:“能有證明嗎?”
吳安說道:“那肯定能。”
“剛才碼頭多少人你也看到了。”
“這九節蝦,要么地籠,要么拖網,反正不可能是釣上來的。”
“我這船上沒拖網,只能是地籠。”
劉隆和于開朗聽著不由得點頭,那這么一來,這個案子涉嫌金額之大,算是大案特案,那所里能投入的資源自然也就更多。
這對于查案,肯定是有利的。
劉隆說道:“九節蝦那么值錢,肯定是因為物以稀為貴,收獲應該會很有限,地籠收獲的應該不多吧?”
吳安點點頭:“是不算多。”
“一排地籠的收獲,好的話,能達到兩百斤,差的話,也就能一百斤左右。”
“其實可以通過我目前售賣的九節蝦來取個平均值,應該算是公允的,這樣一來,也就能得出我丟失地籠的大概價值。”
劉隆點著頭說道:“一排兩百到一百斤,取個平均值,那就是一百五十斤…等等,一百五十…斤!”
吳安點頭:“對,是斤,不是公斤,沒那么多。”
“…”劉隆瞪大了眼睛,說道:“等會,等會,讓我緩…呃…讓我算算,一百五十斤,一斤一百三,那…那…是…”
于開朗說道:“一萬九千五百塊,也就是兩萬。”
劉隆都不知道自己抽了幾口冷氣,腳步一頓,喊道:“7排地籠那就是十四萬啊!”
于開朗搖搖頭,沉聲道:“這只是地籠本身的價值,還有誤工費。”
吳安眼睛一亮:“還能給算誤工費嗎?”
于開朗說道:“當然可以!”
“地籠是作業工具,工具被偷,這可比在上班路上被車撞嚴重多了,連車禍都要賠償誤工費,你這當然可以要求賠償誤工費。”
“你這7排地籠要是連番作業,這耽誤損失的錢,其實也不少啊。”
“是吧?”
吳安點頭:“是啊,是啊。”
劉隆也說道:“要算的,要算的。”
吳安問道:“需要我準備什么資料嗎?”
于開朗說道:“最好是能有你賣海鮮的單子。”
“通過單子,可以推出來誤工費。”
吳安咧嘴一笑:“那這個有。”
瞧瞧。
這就是有人好辦事啊。
他還沒想到,于開朗就已經想在他前面了。
劉隆嘆口氣,說道:“你先別笑。”
“這一切的前提,是能找到嫌疑人,并且可以定罪。”
“我一開始就說了,首先要確定你丟了多少地籠。”
吳安重復說道:“我說過是7個。”
劉隆搖頭:“你說了只是你說了。”
“還是要找到嫌疑人,最終確認才行。”
于開朗看向不遠處停泊的許多漁船,瞇著眼睛說道:“這嫌疑人的確定,是第一步,也是最難的一步。”
有幾個人一路小跑過來。
是碼頭管理人員。
都是鎮上的,吳安也認識,互相打了招呼。
“情況我了解了。”
“請跟我來。”
從下午3點到現在回來的漁船,都已經有數,在碼頭管理人員的帶領下,大家一艘艘的登船查看。
有些漁船主是被喊來的。
倒也配合,但態度有些不爽。
“警察來調查我理解,這怎么受害者也跟著來了?”
“不就丟幾個地籠嘛。”
“這出海的,誰還沒丟過東西啊。”
吳安沒說話。
在船上走馬觀花的轉了轉,伸手一抹也就能確定了。
于開朗下船時,回頭看向說話的漁船主:“感謝配合工作。”
“不過…你丟過涉嫌金額達到十幾萬的地籠?”
漁船主:“…”
啊這…
于開朗說道:“沒報案?”
“是的話,那你還挺大方啊。”
漁船主訕笑:“哪有,我丟的都是不值錢的。”
走的很快,把所有返回的船只查了一遍也就才半個小時。
于開朗說道:“阿安,這么轉不行啊,走馬觀花的,就算是有蛛絲馬跡也發現不了。”
劉隆也說道:“我打電話給所里再請求支援吧,得好好翻一翻這些漁船。”
“阿安,你確定你能認出來你的地籠?”
吳安點點頭。
他當然能認出來,但他沒說,就是認出來…也不能作為證據。
碼頭雖然監控不多,但關鍵的幾個出入口還是有監控的,所以,他們已經安排了同事去查看這幾個出入口的監控。
要是有人帶著地籠離開碼頭,那就可以定性為有嫌疑的。
剛剛打了電話,同事還沒有發現。
吳安說道:“不一定是咱們鎮上的,鄰鎮的碼頭也有可能。”
于開朗皺眉:“那需要找所長,讓他打電話過去,讓鄰鎮協助調查。”
他說著話看向劉隆。
劉隆一咬牙,一跺腳:“我這就打電話。”
說完,走到一邊打電話。
于開朗則對碼頭管理人員交代了一下,要是后續有漁船回來,請他們幫忙看一看船上有沒有可疑的情況。
如果有,隨時聯系他們。
吳安買了一條煙塞過去,這雖然是碼頭管理人員的職責所在,但人情世故還是要有的。
沒多久。
劉隆打完電話,說是所長已經和鄰鎮溝通好,他們現在就可以直接過去。
兵貴神速。
三人立刻開車直奔鄰鎮碼頭。
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