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室內,隨著趙無羈的鮮血滴入碗中。
圣器云紋碗登時釋放出七彩之色。
最終于趙無羈的鮮血之上,定格成青色,散發霞光。
“竟是青色資質......”
南知夏驟然怔住,甚至感到有些震驚。
趙無羈的資質,已是有些出乎她的意料了。
七彩之中,青色的靈性資質,不能說是上等,卻也算得中上之資。
放在昔日靈氣充沛的時代,諸多中小宗門都會爭搶,便是大派也絕對會重視招攬。
可在如今資源匱乏、靈氣枯竭的末法時期,中上之資,就顯得很是尷尬了。
至少據她所知的一些洞天,包括天南四國背后的洞天,如今都只收錄金色靈性的上等資質之人納入門墻,考驗后傳法,給予資源扶持修行。
但上等資質以下,因無緣引氣境之上的凝神境,加之資源更為有限,故此皆是下場凄慘。
基本都是被收割剝削的對象,予取予奪。
“哎.......”她一時心情復雜,收起圣器藏好。
若是趙無羈的資質很差,她都不會這般糾結。
可現在,她反而又浮現一些不切實際的念頭——若是還有其他的不知曉的小洞天,也會將中上資質者收入門墻,興許趙無羈就還有機會,能圓了他求仙問道的夢。
“走一步看一步吧......那玄國皇帝和國師也不知葫蘆里賣的哪門子藥,突然宣布開春要招人入山修仙。
若是他們降低了要求,以無羈的資質,搞不好還真會被選上......”
“但若是他們有什么陰謀。”
南知夏眼神變幻,嘆了一聲,“我得盡快打聽其他合適的名譽較好的洞天。
快要離開皇城了,走之前,去那霧凇洞,再為他找一株月露草,讓他安心在皇城煉丹治病吧......”
外面再怎么亂,玄國的皇城也是最安全的。
趙無羈留在皇城,興許要不了多久,她就已為其打聽到合適的洞天。
但若是這小子,趁著她離開,就仗著俊逸臉蛋置身花叢,那也就是求仙之心不堅,就當一切都沒發生算了。
...
日月輪轉,四日光景一晃即逝。
經歷一場歲末的雪后,玄國也正式步入寒冬臘月的春節時分。
皇城內外,家家戶戶掛起了紅燈籠。
街巷間飄著蒸年糕的甜香,孩童們鞭打陀螺、滾鐵環,追逐嬉鬧。
然而,在這年節的熱鬧里,卻透著一絲緊繃。
北境戰事未平,糧價又漲了三成,就連最便宜的粗鹽,如今也要用銅錢一枚枚地數著買。
正此時日,方國師卻領命前往北境坐鎮前線,消息傳出,坊間傳言紛紛。
修仙的國師坐鎮邊關,這是玄國自玄太祖以后都難再見的狀況。
有人說國師袖中藏了能召天雷的法器,也有人說他一夜能飛兩千里…無論真假,這消息確實令惶惶人心穩了幾分。
又五日,北境鼓山關傳來捷報,大將軍伏云濤率三千玄甲騎出鼓山,奇襲大敗敵軍,方國師引天雷焚盡敵糧。
消息像野火般蔓延,使得玄國上下沸騰。
官邸丹室內。
香爐青煙裊裊,趙無羈盯著案上攤開的小報,指尖摩挲著“焚盡敵糧”四字,心中驚嘆。
“方詩禹竟有如此膽魄和實力......只怕已非是引氣中期的仙師了。”
九日過去,有關無上教反撲報復皇室一事,早已過去。
皇城巡捕營四處風風火火的搜查一番后,此事便告一段落。
他蟄伏官邸內修煉,偶爾出去坐診施針,收獲些許陰氣。
也趁此閑暇,將皇帝所賜的藥渣以弄丸術成功剝離出了太陽花的部分。
其他藥渣內的靈氣,皆被他吸收。
藥渣內的靈氣,分化為了十多縷陰氣和陽氣。
算上那日蓬萊仙會所吸收的十多縷陽氣,他還有393縷陽氣以及1566縷陰氣。
之所以陰氣并未增長多少,也是因近些天他時常修習訓練氣禁術。
使得氣禁術在短短九日,已是晉升到了二層初窺門徑的層次。
已可隔空百丈施以氣索成罡,抵御勁箭以及圍困強敵,無往不利。
且氣甲以及禁靈鎖脈的效果,也是提升了許多。
趙無羈內視識海中的九陰九陽珠。
“仙道修為:引氣一重(62/100)、武道修為:化形(25/100)”。
“待到春花紛飛時節,我的仙道修為和導引術,就可雙雙突破了......”
“如今氣禁術有成,看來我得覓機親自去一趟寒山霧凇洞了。
早些拿到月露草煉出金玉丹,也能早些學會服食術。”
趙無羈思索著。
九天前,他讓小玥去知草堂,重金請藥人幫忙前往霧凇洞采藥。
之后沒幾天,就傳來采藥人被霧凇洞內的五毒所傷的消息。
幸虧那些采藥人也都知道霧凇洞是什么地方,帶有解毒本領,沒有喪命。
但此后幾日,也就沒人敢上山去采藥了。
趙無羈唯有準備親歷親為。
此時,他放下手中小報,取過一旁帶有些酒氣的一個手抄本,慢慢翻閱起來。
這手抄本,便是損友陶非贈他的禮物,乃是其祖先陶弘景所著真誥。
陶非離去后的第三日,趙無羈見欽天監一直沒有任何動靜,又主動約出李念薇試探了一番后,確定安全。
方趁著夜色,去了一趟千香閣,將陶非所贈的醉陽春酒取出。
酒壇打開后,里面便躺著一捆用油紙包裹的多個手抄本。
字跡與陶非折扇上的‘風流天下’四字相仿。
顯然便是陶非親自抄錄出的。
其中一個手抄本內記載的,便是大名鼎鼎的真誥。
另兩個手抄本記錄的,卻分別是記載了東漢魏伯陽所創丹方龍虎丹,以及過往朝代修仙者須注意的一些禁忌。
這三個手抄本,當真是無比珍貴的資料,沉甸甸的,卻也令趙無羈感到心驚。
不過看到手抄本,趙無羈也就理解了。
很有可能,那盜圣傳人畢宇翔潛入欽天監后,并未取走真正的古籍,而是將古籍強行記憶或抄錄了下來。
以化形宗師的記憶力,短時間內幾乎是過目不忘,快速記憶一些古籍內容帶出,還是沒問題的。
之后再由陶非抄錄出三份,贈予給他。
如此一來,欽天監還真是有可能并未察覺。
畢竟古籍并未丟失,盜圣傳人盜竊的手段也是高明,沒有留下任何蛛絲馬跡。
此刻,趙無羈翻閱真誥瀏覽,便開始觸動識海中的首枚陽珠,使得陽珠第三組蝌蚪文微微發光。
真誥乃是南朝陶弘景編纂的道教經典。
記錄東晉時期楊羲、許謐等人通靈所得仙真降授的誥諭,分為七篇。
他手中的手抄本,卻只記載了其中一篇——握真輔。
不知是陶非只抄錄一篇,還是欽天監內只收錄有這一篇。
此篇記載了一些修行的實踐與心得概念。
盡管并無術法和修行方式,趙無羈瀏覽起來,卻也時而能產生靈光碰撞。
竟可使得通幽術以及弄丸術時而提升一兩點熟練度。
至于最終這真誥能引出陽珠內的哪種地煞術,他也無法確定。
一直瀏覽到傍晚時分。
手中的手抄本訊息已是徹底翻完。
趙無羈識海中的首枚陽珠第三組蝌蚪文,也終于邁過了七成進度。
引出了一門新的七十二地煞術——隱形。
“竟是隱形之術......”
趙無羈精神一振。
這可當真是一門極為實用的術法,是護道之術。
不過看情況,他還要對真誥加以揣摩理解,徹底熟悉后,方可解密隱形術。
趙無羈也不急,先將真誥收起,正欲出門,房門卻被敲響。
小玥輕手輕腳走了進來,明眸瞧見趙無羈已起身,立即雙手拿的東西藏在身后笑道。
“大人,您看完書了,我有個驚喜給您,您猜猜是什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