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四月二十一,放榜_美食賦我詞條,茍著終會無敵__筆尖中文 陳敘敲響房門,門被打開。
門內門外三個人面面相對,伍正則和馮原柏臉上都是愕然。
伍正則甚至有些不敢置信,他問陳敘:“你,你說你親手做了晚食?”
陳敘道:“學生聞五味調和,道在其中,因而去灶間請求大廚教我飲食之道。
光聽還不夠,自當親身實踐,方才能知,為何《周禮》要云,調和鼎鼐,燮理陰陽。”
這個理由無懈可擊。
伍正則一聽,甚至都覺得自己方才的大驚小怪實在顯得過于庸俗。
更何況陳敘還說了,是親手做了晚食來給他吃。
腦子轉過彎以后,感動與驚喜這才隨之而來。
伍正則忙叫陳敘進屋,關上房門,然后就看著馮原柏呵呵呵地笑。
馮原柏臉上表情幾度變化,一時有滿腹言語,可話到嘴邊,卻又一句也說不出口。
直到桌上飯食被擺開,伍正則故作含蓄說:“馮明府,你說下官對于學生有時關心過度,難以放手。
下官也知,有些事情的確須得適度。
可這學生實在是太過赤誠憨直,你說…這,這又該如何放手?”
但見他手拈短須,面含微笑,這又哪里是什么“放手不放手”事?
這分明就是明晃晃的炫耀!
馮原柏終于沒忍住,說了句:“敘之啊,你孝敬夫子自然應當,可你愚兄我,難道便不配嘗嘗你的手藝么?”
話一出口,竟是一股酸氣沖天。
伍正則哈哈一聲,笑了出來。
他抬手一引道:“馮明府請坐,既是恰逢,難不成這里還能少得了明府一雙筷子不成?
來來來,嘗嘗敘之的手藝。”
馮原柏便也一笑,依言坐下。
酸歸酸,有些話其實也就是玩笑。
馮原柏可不會刻意計較。
兩個人先各盛了一碗粥,這是摻了丹玉靈米的粳米粥。
粥一入口,竟是說不出的清甜綿密,回味無窮。
原本只是開玩笑的馮原柏這下可是真正酸了。
他再次脫口道:“這,此粥怎地竟會如此好吃?雖是丹玉靈米,卻又更加勝過尋常丹玉靈米萬千!”
堂堂進士,往常滿腹經綸,可此刻卻竟然只有最最樸實的一句“好吃”。
你以靈米之食獲得進士真心贊譽,點贊500。
馮原柏一聲好吃,竟然就直接給陳敘增加了500點贊!
真不愧是進士,雖然這其中也有靈食特性加成,但陳敘心念一動,立時便察知到:
即便沒有靈食特性,馮原柏的每日點贊上限本就達到300點。
馮縣令應當是陳敘目前所結交到的活人當中,實力最強的一個。
伍正則這次沒再跟馮原柏較勁,脫口也是一句:“果真滋味美極!
陳敘,你說你要通過鼎中五味體察人間道意,如今可到底是領悟到了什么?”
點贊350
伍夫子的實力也很強,明顯強過一般舉人。
陳敘含笑坐下,只以拳拳勝意勸伍夫子與馮縣令多吃些。
除了丹玉靈米粥,還有火棗燉肉盅。
另有幾樣普通小菜,雖非靈食卻也美味之極。
到了晚間,馮原柏離去時,陳敘共計從二人身上收到了1275個贊。
比他如今通過《造畜》故事得到的每日保底還要多。
馮原柏未必日日會來,可是伍夫子卻似乎可以成為陳敘新的保底對象。
慚愧慚愧,以“保底”稱呼夫子,實為不當。
此后,陳敘每日洗手作羹湯,果真是日日侍奉老師用飯。
孝心感動了周邊所有知情人。
連帶著姚慶姚夫子雖然存在感沒有那么強,卻也時常跟著能吃上幾口。
至于靈食雖非每日都有,但靈酒是一定會讓伍夫子喝上的。
如此數日,陳敘每日收獲點贊少則八九百點,多則一千點以上。
原本有些不夠用的煙火值,一下子就又充裕起來。
直到四月二十一,放榜日到來。
期間有個小插曲出現,便是同窗方濟。
方濟每日總要對陳敘說一句:“陳兄,考試累了,夜里一定要好生歇息啊。”
如此舉動,一次兩次倒也罷了,三次四次卻難免惹人警惕。
陳敘甚至都開始不動聲色地施展自己的神思洞微,就差沒直接用上觀潮法去查看方濟了。
可如此一番細查后,卻未在方濟身上查出真正異樣。
也是咄咄怪事。
既無異樣,便只能日常警覺。
當然,陳敘本來就習慣性保持三分警惕,此事無需多提。
等候放榜的幾日內,陳敘又收到了一封來自崔云麒的信。
信的內容很簡單,主要就是表明客棧掌柜與崔家一名管事頗有交情。
所以崔云麒交代了,要客棧掌柜隨時注意外頭那些涌向陳敘的帖子,并細心分類攔截。
當然,此事也有可能是多此一舉。
不論攔截與不攔截,都應當要先征詢陳敘本人意見。
因此崔云麒問陳敘此事可否,又問陳敘,自己能不能在放榜那一日前來拜訪他?
崔云麒、乃至于整個崔家的交好之意都表現得極為直白明顯。
陳敘又不是完全不通人情世故的愣頭青,因此也會適度回應。
四月二十一日,崔云麒帶著崔敬賢,摒棄了隨從左右,二人直接來到高升客棧拜訪陳敘。
這一日,客棧里居住的眾多學子出去了大半。
多數人終究忍不住要到貢院門口去聽第一手消息,唯有濟川縣幾名學子在伍正則的約束下沒有出客棧。
伍正則道:“還叫關叔去幫你們看榜,今日貢院門口必定極為熱鬧,為防踩踏,爾等便不要出門了。”
一大早,關叔領命而去。
還留在客棧的學子們則多數聚集在一樓大堂——
縱使不出門,留在一樓大堂等消息,也總好過呆在房間里煎熬。
時間逐漸過去,陳敘與崔云麒幾人也在一樓大堂等候。
唯有伍正則與姚慶二位夫子沒有下樓。
伍正則對此也有言語道:“結果既定,等與不等并無區別。我便在房間里,靜候諸位佳音。”
相比起夫子的淡定,徐文遠等人則明顯焦慮許多。
大堂里嘈嘈雜雜,眾人閑談議論,如此直到太陽走過半程。
忽然聽聞街面那邊傳出一陣鑼鼓響聲,有個高揚的聲音好似帶著回響般,中氣十足地喊:
“恭喜濟川縣陳敘,得中院試頭名案首!”badaoge/book/140213/52780095.html
請:m.badaoge
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