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260章 你緊張什么?人家來看豬,也不是來看你的

第260章你緊張什么?人家來看豬,也不是來看你的!_1968:從養殖開始奮斗_都市小說_螞蟻文學  第260章你緊張什么?人家來看豬,也不是來看你的!

  第260章你緊張什么?人家來看豬,也不是來看你的!←→:

  看到張振華對于后續規劃并沒有頭緒,蘇文宸直接說道。

  “既然雞場這邊暫時陷入停滯,我看咱們總場這邊,明年可以把精力適當往豬場這邊傾斜,推進咱們農場的養豬業發展。”

  “當然養雞場這邊,你們也可以從運輸上想想辦法,找找看看紙殼廠那邊,能不能只要那種用紙漿塑膜成的蛋托。”

  “如果沒有的話,也可以讓外貿部門看看,引進國外的那種紙漿塑膜的設備需要多少外匯,要是便宜的話,咱們可以幫紙殼廠那邊申請一套。”

  “不過,要是太貴的話,就算了。”

  蘇文宸自己并不清楚,那種紙漿直接塑膜的蛋托是什么時候普及的。

  不過大概率不是現在,因為他們作為本地最大的養雞產業,供銷社過來的車拉雞蛋,還是全部采用稻草加蛋筐的組合。

  這種方式短途運輸,損毀率其實還行。

  當然最主要是短途,基本當天從他們雞場拉走,下午分到各個工廠食堂,和擺上供銷社的柜臺。

  就算是裂紋蛋,沒過夜也是可以食用的。

  甚至由于裂紋蛋屬于瑕疵品,不需要雞蛋票,所以還挺受歡迎的呢!

  有不少條件差孩子多的城里家庭,就專門買這種新送過來的裂紋蛋。

  反正買回去就做熟,影響其實有限。

  但長途的話,基本就不可能了,估計到了得顛碎一大半,特別是兩三天過去之后,估計最底部碎裂的雞蛋都得發臭,根本不可能賣了。

  張振華聽到蘇文宸這話,立刻露出感興趣的表情。

  “主任,你說的紙漿蛋托是什么東西?”

  “是用紙殼制造嗎?”

  “不是紙殼,是用紙漿直接注塑形成的一個個小圓坑一樣的包裝外殼。”

  “一個雞蛋放到一個小坑里,可以有效防止雞蛋互相碰撞。”

  “我也是聽說外國雞蛋運輸都采用這種包裝技術,咱們紙殼廠有沒有引進我就不知道了。”

  不過蘇文宸估計有點懸。

  因為現在國家設備引進,很明顯主要精力都是放在農業設備和工業設備上。

  大部分地區的雞蛋,自己吃都不夠呢!

  基本上除了供銷社之外,可能沒有其他部門關心雞蛋運輸。

  現在想長途運輸可能還是有點早了。

  不過這種事,蘇文宸覺得讓張振華提前了解一下也不是壞事。

  現在用不上不代表以后用不上,因為隨著發展這種東西注定是要走出去的。

  提前了解之后,等到能用到的時候,也不至于手忙腳亂,不知道怎么辦才好。

  而張振華聽到蘇文宸的描述之后,立刻頻頻點頭。

  “主任,你的這個主意好,只要挖一個個小圓坑,把雞蛋放在里面,那么確實能很有效防止雞蛋互相碰撞。”

  “不過,主任你說的那個什么紙漿塑型我不懂,但是咱們直接找人然后采購一些廢紙殼,重新裁剪,制作成那種有小圓坑的不就行了。”

  “反正這東西咱們也能反復使用。”

  “另外咱們去收點廢紙殼,直接便宜包給附近的大隊社員們就可以了,這種跟糊火柴盒差不多的工作,肯定有人能干!”

  蘇文宸聽到這話,先是一愣,接著點點頭贊同道。

  “確實,現在人工這么便宜,直接外匯引進什么紙漿注塑設備,確實沒有那么有必要。”

  “這事你看著安排吧!這樣也能讓周圍大隊的社員們,日子過得稍微好一點。”

  “不過,如果想要干這個活人數過多的話,最好還是挑那些家庭條件差的家庭。”

  張振華立刻答應下來,不過還是說道。

  “主任,現在北灣這邊貧困公社還真沒有那么多了,自從省里松綁了家庭養殖。”

  “縣里下了通知之后,北灣公社是第一個響應的,現在家家戶戶基本都養了不少兔子。”

  “都是從咱們場購買的幼兔,既可以賣肉,又可以賣皮子,條件可以說寬裕了不少,不過也不是沒有缺點,以前河邊田壟到處都是的樹葉雜草,也被割的干干凈凈。”

  “甚至據說不少大隊都有社員們因為搶草打架的,最后還是公社出面劃定了地盤才平息。”

  “不過也幸好咱們公社,有咱們農場在,農家肥是一點也不缺,據說今年這邊收拾得最好的玉米田,畝產能達到七百斤呢!”

  “再加上家家戶戶也都養兔子,所以肥料很足,糧食產量也非常高,現在家家戶戶基本都餓不到肚子了,不然想挖野菜都挖不到。”

  “為此還給咱們北灣公社這邊,一個高產田示范公社的稱號呢!”

  “不過這玩意其實不具備推廣性,因為其他公社就是拉虛脫了,也拉不出這么多肥料。”

  聽到張振華的這話,給邊上的楊萬樓聽得羨慕不已。

  畝產七百斤,這是他們那破地方接近七倍了啊!

  就算他們那邊基本種的都是小麥,就算是細糧,可這差別也還是很大。

  蘇文宸聽到這個產量到是不意外,在肥力充足又是精心照顧示范田來看,有這個產量其實不出意外。

  不過這個產量確實足夠他們公社的人,家家有余糧了。

  再加上現在公社這邊產業多了起來,困難家庭只要不懶基本都不會餓肚子了。

  接著蘇文宸看了看天色,發現時間已經不早了,直接說道。

  “天色已經不早了,不跟你們在這里閑扯淡了,老張你帶分場的萬樓同志先去安排一下吧!”

  “給他安排個宿舍,然后通知財務科,給分場那邊撥。”

  停頓了一下之后,蘇文宸才繼續說道。

  “就先劃撥十五萬吧!”

  “老張,總場這邊給你留十五萬維持日常運營夠不夠?”

  張振華想了想。

  “今年職工福利采購的賬目,咱們都結清了,剩下也沒有什么要支出的地方了,另外采購點紙殼之類的也不了,主任,要是分場那邊需要,多調點也沒事。”

  “十五萬應該夠了,主要也就是采購些農具之類的,那種大型機械都得申請才能配發,不然就算是二手都沒地采購去。”

  “對了,我明天就要啟程去京市開會,估計年前回不來了,你跟財務科那邊商量一下,賬目打過去之后,看看哪個副職愿意去分場任職。”

  “這次算是外派,場里給一部分額外補貼,并且編制還可以掛在總場,兩年后可以調回來。”

  “你看看到時候如果有愿意報名的,到時候年后就去分場報道。”

  聽到這話,張振華先是一愣,隨后直接應道。

  “行,我到時候跟財務科的幾個人開個會,看看誰愿意過去。”

  “主任,是部里要安排什么事嗎?”

  “具體我也不太清楚,不過應該沒什么事,如果真有事我會提前給場里這邊打電話的。”

  “那行,你帶萬樓同志先去安排吧!”

  “我去豬場那邊看看白豬怎么樣。”

  “正好這次去京市開會,我也準備趁這個機會把白豬已經培育成功,這個事情通知部里。”

  “到時候怎么安排推廣,還是得跟部里商量一下,不過不管怎么樣,明年豬場擴大規模也是勢在必行。”

  “因為明年過來給自家豬借種的各地方農場,還有地區畜牧局肯定是不少的,你也要讓場辦這邊提前準備好接待工作。”

  “你還別說,你這個門面整修的時間,還真挺及時的。”

  跟張振華分開之后。

  蘇文宸一路溜達著來到豬舍這邊。

  更衣室。

  夕陽斜斜灑在豬舍更衣室的通風口上,透過整齊排列的通風窗格,在屋里投射成一段段細長的菱形光斑。

  蘇文宸借著夕陽映照的亮度。

  脫下自己大衣,換上一件洗的干凈的工作服,直接推開豬舍的大門。

  頓時一股暖流撲面而來,暖流中夾雜著發酵飼料的酸甜味跟淡淡的豬糞味。

  剛一進去就看到小周和一個飼養員一起,推著兩輛鐵皮小車,穿過過道。

  車斗里新蒸熟的南瓜,冒著騰騰熱氣,并且混合麥麩和秸稈,引得食槽里的豬群紛紛冒頭張望。

  粉色的鼻子,在鐵柵欄上不停的吭哧亂拱,蹭出一道道水痕。

  蘇文宸直接走過去笑著看了一眼鐵皮車頭。

  “喲,咱們場這豬都吃上南瓜了啊。”

  聽到聲音,小周回過頭,看到蘇文宸之后,臉色興奮道。

  “主任,你回來了!”

  “這不是范師傅說,前幾天光吃麥麩和秸稈,有幾只豬都吃的有點便秘了,讓我們喂點南瓜促進一下它們腸道吸收。”

  “而且主任你別說,這加點南瓜之后,這豬食欲確實上來不少,這吃的多自然長肉就快了不少。”

  說話間,小周動作也沒有停止,特意制造的凹形鐵鏟,從鐵皮斗里舀出一鏟豬食倒入水泥食槽,同一個豬圈里四五頭豬瞬間一哄而上,開始急速進食起來。

  一時間,此起彼伏的咀嚼聲,偶爾響起滿足的呼嚕聲,循環交替起來。

  蘇文宸走過去看著這幾只健康的狀態,點了點頭贊賞道。

  “不錯,我看養的很不錯,這光吃麥麩和秸稈營養確實可能不太夠,適當增加一些南瓜混合起來增加豬的營養和食欲,看來確實有效果。”

  “而且來年等秋天南瓜豐收時,可以去下面大隊多收點,直接跟秸稈混合青貯,等冬天就可以作為補充飼料進行。”

  因為南瓜這玩意,在他們當地,種植的其實真不少,大部分社員菜地上,院里都是會種。

  因為這東西含量并不少,用來煮粥,或者燉湯,在秋冬季是一種很不錯食材,特別是冬季,只不過這時候儲存技術有限。

  只能靠地窖儲存,而且一般家里地窖也有限,還要同時儲存土豆,蘿卜,白菜,這種存放時間更長的冬儲菜,所以留給南瓜的地方其實很有限。

  所以一般夏秋季節各種蔬菜爭相上市的時候,南瓜在他們這邊其實真不貴。

  聽到蘇文宸這話,小周點點頭。

  “主任,你跟范師傅想法一樣,他也跟譚科長提過,說明年豬場這邊的青貯要適當多增加一些南瓜和苜蓿了。”

  蘇文宸聽到這話,頓時好奇道。

  “這邊豬也可以喂苜蓿嗎?怎么樣?豬愛吃嗎?”

  要是豬也可以大量喂這種苜蓿牧草的話,那分場那邊可以大量飼養了。

  小周搖了搖頭。

  “倒是可以吃,不過多吃不行,我們試過,只要吃多了就腹脹,還容易便秘,所以我們配料組這邊,都是摻雜一些牧草跟玉米秸稈還有豆粕混合喂幾天,在換成南瓜混合麥麩和玉米秸稈混合喂。”

  “現在我們冬天主要的飼料,還是青貯的玉米秸稈,還有麥麩跟豆粕,然后搭配適量的苜蓿和南瓜混合喂養。”

  “聽范師傅說,這樣比光喂秸稈和麥麩長得要快不少。”

  說著還朝著里面指了指。

  “主任,那邊就是咱們第三代的白豬,現在已經差不多到一百天了,你看那體型已經跟這邊十個月的黑豬差不多大了。”

  “我聽獸醫組那邊說,前幾天給它們稱重記錄,最重的已經一百五十斤了。”

  “說實話,主任,要不是我們每天親自喂的,我都不敢相信那一批豬是一百天的。”

  “長的太快了,不過吃的也多,一天我們得喂四頓。”

  蘇文宸聽到這話笑道。

  “長得快肯定吃得多啊,不然還能喝水就長肉啊!”

  “那樣的注水肉還能吃啊!”

  聽到蘇文宸這么說,小周也點點頭,隨后說道。

  “主任,不過這個長得快的豬肉,就是不如長得慢的好吃。”

  “這不是年底了嘛!咱們場今年分的豬肉都是咱們場自己養的,這殺了好幾頭都是瘦肉多,肥肉少,板油也比黑豬要少很多。”

  蘇文宸點點頭,對于這事他并不意外,因為追求快速增重就必然會犧牲一些東西。

  這種短期五六個月出欄的生豬,要是口感能趕上人家足足長了一年的生豬就怪了。

  而且這種生長快,肯定是肌肉生長優先于脂肪生長的,所以瘦肉多也是正常。

  兩人說話間,可能是看到這邊幾個人一直站著。

  遠處范德福也一路快步走過來,當走近之后,才看到是蘇文宸。

  “主任,是你啊!”

  “我說小周他們喂個豬,怎么喂一半,就在這里閑聊起來呢!”

  “我還以為是豬出了什么事情呢!”

  蘇文宸笑著擺擺手,對小周說道。

  “行了,不打擾你們干活了,你們快點喂豬吧!”

  “這后面一個個的都扯著嗓子都叫了很久了。”

  看到范德福過來,小周也立刻把鏟子放進鐵皮斗里,推著小車往前面的一個豬圈門口。

  蘇文宸這邊跟范德福沿著豬圈的過道一路往前走。

  一路上,豬圈里各個年齡段的白豬,黑豬,豬,大小體型也都各不相同。

  蘇文宸看著豬圈里的一頭生豬,邊走邊問道。

  “剛才小周說,第三代白豬目前長得最快的已經一百五十斤了?”

  “有遇到什么問題嗎?還有各種生長記錄都記錄齊備吧!”

  范德福神情露輕松道。

  “基本沒有什么問題,生長速度很快,健康度也很高!”

  隨后遲疑了一下,還是緩緩說道。

  “要說最大的問題,就是這肉時間太短,瘦肉率太高。”

  隨后范德福還有些苦笑不得的說道。

  “這次年底發福利,因為出的瘦肉率太高,很多職工都說是后勤部私自把肥的都分完了,故意給他們發瘦的!”

  “后來鬧得不小。”

  “然后苗副主任和張副主任,立刻讓人開始調查,最后查來查去發現搞了個烏龍,單純就是這豬瘦肉率太高了。”

  蘇文宸笑著說道。

  “瘦肉高點也沒有辦法,有肉吃就不錯了,都還想著挑肥揀瘦的啊!”

  “而且等條件好了,不缺油水了,到時候估計一個個就開始挑瘦肉吃了。”

  畢竟后世大部分人油水攝入足夠之后,對于肥肉就沒有那么喜歡了,對于肉食的追求也從油水轉變成口感和味道。

  而且蘇文宸覺得等到后面大家收入上去了,場里就轉向培育味美的黑豬。

  不過現階段還是為時太早,這時候雖然有家里條件好的家庭,可能覺得這種養殖時間太短的豬,不如時間長的豬好吃。

  但是對于大部分農村社員來說,如果選的話肯定選擇養這種出欄快的白豬。

  因為他們本身一年最多吃一次,好吃對他們來說肯定是排在,吃肉次數后面的。

  范德福聽到這話,也是立刻笑道。

  “主任你這話還真不假,咱們場有些職工,還真就喜歡吃瘦肉,不過準確來說喜歡吃那種肥瘦相間的,說那種不柴不膩,剛剛好!”

  蘇文宸也笑著,搖了搖頭。

  “一個個的還挺會吃的,還吃肥瘦相間的,能有肉吃不錯了。”

  不過就連蘇文宸也不得不承認,這種肥瘦相間的確實最香。

  特別是那種養殖時間越久,后期豬的脂肪沉積速度加快,滲入肌肉形成所謂的肌間脂肪,也就是后來說的大理石紋,這種脂肪能提升肉質的嫩度,多汁性和香氣,并且還不會過于油膩。

  前段時間他們場慶祝創匯成功,殺得那頭養了一年多的一代雜交豬就出現過這種情況。

  不過這種必須得養殖時間夠久才容易形成,這種幾個月就出欄的生豬,基本上是見不到。

  兩個人說話間,走到第三代白豬的豬圈面前。

  范德福也指著豬圈里幾頭白豬,臉色有些自豪道。

  “主任,這就是目前年齡最大的一批第三代白豬。”

  “最大的日齡是一百零七天,前天秤過一次,一百六十二斤四兩。”

  “不過現在隨著日齡越大,日增重速度明顯放緩了,估計六個月時候應該能夠達到二百五十斤到三百斤左右。”

  隨后指了指另一邊豬圈里幾頭本地黑豬道。

  “當時我們為了對比,故意養的同一批咱們本地的豬,我們都是喂得一樣的飼料,最重的一頭豬六十七斤呢。”

  蘇文宸點點頭。

  “不錯,這樣就很直觀明顯了。”

  “這樣,咱們豬場這邊的白豬培育記錄,還有白豬的生長記錄全部都準備好!”

  “我一會兒帶走一份。”

  “我這次正好要去京市開會,到時候帶過去也跟部里匯報一下。”

  “不過我估計,光看記錄肯定有人不信,可能有人親自來看,到時候如果我不在,你就負責跟他們對接。”

  “就正常有什么說什么就行了,不知道的你就直接往我身上推就行。”

  這次去部里,蘇文宸不知道有沒有其他安排,但是借機把白豬這事說出去是蘇文宸早就想好的。

  畢竟年底了,這也算是他給整個國家的新年禮了。

  提前這么多時間培育出雜交瘦肉型白豬,這對于他們國家的肉食影響都是很大的。

  畢竟豬肉可是他們國家第一大肉類供應,可以說是民生支柱之一都不為過。

  蘇文宸這話一出,范德福頓時愣在那里,隨著第三代白豬的越長越快,范德福雖然心里已經預演過無數次這一天。

  但是當真的到來之后,他發現還是高估了自己的心理素質。

  隨后說話都有點微微顫抖的問道。

  “主任,部里,會派人下來?”

  雖然他們農場已經是部里的產業了,但是范德福目前見過最大的領導,就是外貿部的雷柏良。

  而且還是那種在食堂遠遠見到過對方跟蘇文宸聊天。

  現在要讓他接待從部里下來的人,要說他一點不心驚是不可能的。

  當然他到不是害怕,因為他們又沒有搞什么弄虛作假,

  他只是一種對未來的未知。

  期待后面給他嘉獎,但是又怕出什么意外上面不認可。

  畢竟他很清楚,這次培育他大部分其實是苦勞,因為前面的種豬選育,雜交的工作都是蘇文宸完成的。

  他最多就是一個輔助照顧,和預防病癥的工作,其實這個工作只要是一個有經驗的老師傅都能勝任。

  也正是因為自己全是苦勞他心里才有點忐忑,要是真的是他一手培育出來的,他肯定也不會如此。

  蘇文宸看著對方緊張的神情,拍拍對方的肩膀。

  “你緊張什么?人家來看豬,也不是來看你的!”

  范德福聽到這話,雖然知道人家不是來看他的,但是這哪能是說不緊張就不緊張的,真要是這么好控制就好了。

  “行了,天色不早了,豬場這邊發展的不錯,繼續保持住,一會兒讓人把我說的那些資料都整理好,送去我辦公室。”

  “我明天走的時候,過來拿!”

  “對了,這段時間可要注意,這時候可千萬別出意外。”

  范德福自然知道蘇文宸的意思,畢竟到時候要是這邊主任報上去,然后人家部里下來一看,全都出意外了,那確實有嘴都說不清楚了。

  他直接認真的保證道。

  “主任,你放心,豬場這邊我們早就安排三班值守了。”

  “而且每天都篩查,只要有一點發現,首先就是立刻隔離,然后再慢慢確認病情。”

  蘇文宸聽到這話,放心擺了擺手。

  “那行,也讓大家準備好,這次豬場每一個職工都有功勞,場里不會忘記任何一個付出的。”

  (本章完):mayiwsk

  新書推薦:

飛翔鳥中文    1968:從養殖開始奮斗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