誘我為妾?我與夫人攜手廢他九族第158章不爭不搶_恐怖小說_極簡書城第158章不爭不搶 第158章不爭不搶(1/1)辭別江竟云,盈珠回榮國公府的路上,還要與韓靖衣同行一小段路。
“你心里是怎么想的?”
韓靖衣兩眼放光:“我方才可都瞧見了,那江大人對你,分明就是有意的。”
“你想啊,你幼時被拐,連你親生爹娘都放棄找你了,他只是你的未婚夫,卻每年都花費大量人力物力去尋你的蹤跡。”
盈珠感嘆:“他真是個好人,我們幼時感情一定十分的好。”
韓靖衣嘖了一聲:“我怎么覺得你說的和我說的壓根就不是一個意思呢?”
盈珠無奈:“我被拐時才六歲,他足足大了我六歲,那樣小的年紀談情愛,不覺得為時尚早么?”
“…也是。”
韓靖衣轉念一想,又激動起來:“可你說他救了你好幾次!”
“是,所以我感激他,但我也知道,他救我是為了幼時情誼。”
至于之后的——
“若有需要,郡主盡管直言,竟云能做到的,赴湯蹈火也在所不辭。”
清朗的男聲再次響徹在耳畔,盈珠斂眸,藏起心中那點微末的悸動,揚唇笑得柔和:“江大人是個正直善良又念舊情的好人。”
她這么冷靜,韓靖衣難免有些失望:“那你這么說的話,你對他,一點心思都沒有?”
盈珠還沒答話,韓靖衣就自顧自地道:“不過話也不能這么說,難道他對你好,你就一定要喜歡他了?”
“感情一事,是不能勉強的,該順其自然才好。”
馬車停下,自家侍女的聲音傳了進來:“小姐,咱們要和郡主分開走了。”
“來了!”
韓靖衣起身下了馬車,想起什么似的,又掀開車簾探身進來:“要是那沈子慕還找你麻煩,你就差人去我家給我送信。”
“人是咱們一起教訓的,就要一起擔責才是。”
“哎,不行,我叫人去寧毅侯府門前守著好了。”
韓靖衣自顧自說著,轉頭就走。
盈珠頗有些哭笑不得,雖然她相信寧毅侯府的人短時間內不會再生事,沈子慕打了就打了。
但她還是十分感動于韓靖衣對她的維護之心。
馬車重新行駛起來,玉蕊感嘆道:“不止江大人是個好人,韓小姐也是個很好很好的人呢。”
“是啊,他們都很好。”
盈珠想起方才三人暴揍沈子慕,不知不覺地就笑出聲來。
“盈姐姐,你也是很好很好的人。”
玉蕊嘿嘿一笑:“你是世上最最最最好的人!”
“那當然。”
盈珠挺起胸膛,明艷動人的臉上笑意粲然。
“我自然也是很好的。”
沈子慕被帶回寧毅侯府后,老夫人直接氣暈了過去。
無他,實在是沈子慕的模樣太慘了!
一張勉強能稱得上端莊的臉腫得好似豬頭,渾身上下青青紫紫,沒一處好肉。
四肢雖然無恙,可稍稍一碰,沈子慕就疼得吱哇亂叫。
請了大夫來,卻只說是外傷。
老夫人暈了又醒,看著疼得哭嚎不止的孫兒,那叫一個心疼加惱怒。
“到底是誰!誰將子慕打成這般模樣的?”
“反了天了!天子腳下,那些人怎么敢的?”
沈子慕腫著一張臉,口齒不清地嘶吼:“是羲和郡珠!江極玉!還有含記憶!”
老夫人哭得快撅過去了:“我的心肝肉啊,那些人怎么忍心下這么狠的手啊!瞧你,竟是連話也說不清了!”
寧毅侯光是看一眼沈子慕就覺得眼睛疼,他問妻子:“他方才說,誰打的他?”
寧毅侯夫人深吸一口氣:“是羲和郡主,江竟云,還有韓靖衣。”
“韓靖衣?衛國公府的千金?”
寧毅侯要愁死了:“江竟云就算了,這韓靖衣又是從哪里冒出來的?她怎么也和那羲和郡主相識?”
“韓小姐是郡主及笄禮上的贊者。”
知道沈子慕受的都是外傷,除了疼,沒什么大礙侯,寧毅侯夫人就不是那么的擔心了。
“侯爺,我去傳信給長姐,這事兒就這么算了吧。”
她皺著眉頭,無比嚴肅:“眼下子慕傷成這樣,在外頭的名聲也壞了,我們侯府討著什么好了嗎?”
“到此為止吧。那羲和郡主不是尋常人家的姑娘,她根本就在乎什么清白什么名聲,再繼續下去,我只怕…”
“憑什么!”
沈子慕吐出嘴里的血沫,猩紅著一雙眼睛怒聲道:“我就要娶她!”
“她把我打成這副樣子,我不娶她回來好好折磨,我就不叫沈子慕!”
自己生的孩子品性如何,寧毅侯夫人是最清楚的。
她看著沈子慕癲狂的樣子,又急又氣又焦躁。
“沈子慕!你怎么就不知道疼呢?你都被打成這樣了,該知道那羲和郡主根本就不是你——”
“夠了!”
寧毅侯一拍桌子,對她怒目而視:“你能眼睜睜看著自己唯一的兒子被打成這副樣子,我不能!”
“她傅晏熹有膽子對我兒動手,就該做好準備迎接我們沈家人的怒火!”
“明明昨日還去道過歉,說好此事了了,結果她轉頭就將子慕打成這副模樣,豈不是擺明了沒將我們沈家放在眼中?”
沈子慕在旁幫腔:“就似就似!”
他全然忘了,今日這頓打,是他喝醉了酒在大庭廣眾之下口不擇言,先往盈珠身上潑臟水才引來的。
“別以為我不知道,你私下里還在為子慕相看。”
寧毅侯眉間浮現出一個川字:“相看可以,但那些人只能做子慕的側室,世子夫人的位置只會是羲和郡主的。”
“子慕的名聲既然已經毀了,那總不能白毀才是。”
所以,就算羲和郡主千般不想萬般不愿,他們也必須用盡手段將她娶進門!
寧毅侯夫人并不能理解寧毅侯父子的執著。
在她看來,既然誠心談判不成,強娶也不成,那就該及時止損才是。
是,她兒子的名聲壞了,都說他染了臟病那里不行了,成了滿京城的笑柄。
可時間一長,坊間有了更新鮮的笑料談資,自然就無人再提及此事。
眼下羲和郡主在京中風頭正盛,一計不成,就該避其鋒芒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