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拜師日,偏心師尊靠邊站第30章不試試,我不甘心_恐怖小說_無影第30章不試試,我不甘心 第30章不試試,我不甘心(1/1)
看著下方,盤膝而坐著的自己的身體,郁嵐清嚇了一跳。
神魂出竅,那是元嬰大圓滿以后的事兒了,現在她才筑基境界,神魂不能獨立于體外。
離魂太久,肉身可是會死的啊!
郁嵐清趕忙使出渾身的勁,努力讓神魂往身體里鉆。
可無論她怎么努力,已經出竅的神魂,還是越飄越高,離身體越來越遠。
眼瞅著馬上就要飄出陣盒籠罩的范圍,郁嵐清咬緊牙關,集中精神,從儲物戒中取出一瓶固本丹。身體無法動彈,她便試著用這微弱的神魂之力揭開瓶蓋。
在神魂即將飄離肉身周圍的最后一刻,她終于順利將一顆丹藥送入口中。
固本丹,顧名思義有著固本培元之效,可保氣血不散。這瓶是師尊給的上品固本丹,效果比普通的更好,至少短時間內能保證她身體不會壞死,就是可惜,剛剛只來得及吞下一顆。
神魂飄出陣盒籠罩的山石夾角,穿“山”而過,越飄越高,礦脈中的全景映入眼簾。
這竟然是一座難得的庚金靈礦,有許多庚金石已經裸露在山石之外,上面閃爍的咄咄金光格外耀眼,難怪這里的金靈氣如此充盈。
同樣位于這片礦脈中的,除了她一位,還有另外一名修士。身著華服,頭戴寶冠,正是先前在秘境門口遇到的那位無極殿弟子。她先前聽得沒錯。
此時,這位無極殿弟子并未修煉,而是手握一把鎬頭,正在敲打著裸露在山石外的上品庚金石。滿眼都是興奮的光彩。
顧不得多看,郁嵐清的神魂繼續往上飄。
腳下的礦脈急劇縮小,不多時,她已經不再能看到礦脈的場景,取而代之是一塊懸浮于空中,正在緩緩轉動的,碩大的五行八卦羅盤。
剛剛出現在礦脈中的無極殿弟子,以及她自己仍舊保持盤膝坐姿的肉身,此時正位于羅盤上的庚金之位正中央處。
再往上飄,羅盤全貌映入眼簾。
整塊羅盤,就這么旋轉漂浮在已經變成虛影的玄通山上方。
與羅盤一起被納入郁嵐清視線的,還有位于上面的八十名筑基境修士!
正是此次進入玄通山大秘境的四宗,共八十名筑基境弟子,一個不少。
先前在秘境門口結識的那位天衍宗弟子司徒渺,此時正位于乙木之位中央。
忘塵峰的馮師姐和裘文旭,都出現在丙火之位的范圍里,不同的是一個位于此位正中,另一個則在更邊緣處靠近戊土的位置。
郁嵐清驚愕不已地看著這一幕。
根據眼前場景不難推斷出,修士們出現的位置,應當是與自身的靈根資質有關。
就比如她,身負金系靈根,就出現在羅盤上的金位當中。
馮師姐是單火靈根,便位于火位正中,而裘文旭是火土雙靈根,火靈根比土靈根更出眾,就置身于羅盤上的火位和土位之間,更偏向火位些的地方。
整塊碩大的羅盤,才是真正的“秘境”!
他們所置身的一處處適宜自己修行的環境,都是羅盤根據他們自身資質,演化出來的幻境。
不過這羅盤上只有筑基境修士的身影。
比他們更早一些進入玄通山的煉氣境修士,郁嵐清一個也沒有見到。
神魂仍在不受控制地往高處飄,腳下一道道身影變得越發渺小。
郁嵐清抬頭向上“看”去,只見一顆如太陽般奪目明亮的圓珠正位于頭頂正上方。
由它散發而出的盈盈光芒,均勻散落在下方的羅盤上面。
郁嵐清隱隱有種感覺,下面這塊羅盤,可能就是由頭頂這一顆明珠催動的。
眼前的光芒越來越盛,耀眼到郁嵐清已經看不清腳下的羅盤與人影。
下一瞬,她的神魂便被一道巨大的吸力吸住,一陣眩暈感襲來以后,眼前的耀眼光芒消散不見,取而代之是一座渾然大氣的仙府。
牌匾上寫著幾個大字——
“九霄宗弟子試煉道場”
字體蒼勁有力,并非用筆寫上去的,而是以神識刻印。上面所蘊含的力量,讓人不敢注目凝視。
仙府本身更是由靈玉而造,上面散發出濃郁的靈氣,比現如今修真界里的極品靈石還要令人心馳神往。
這就是上古仙宗的底蘊!
看來宗門里的人說的沒錯,玄通山秘境,真的是上古仙宗為了門下弟子修煉所打造出的地方。
這里應該就是整個秘境的核心,也就是她剛剛看到的那顆明珠的內部。
可問題是,她的神魂為何會突然離體,被吸引來這里?
郁嵐清百思不得其解,但她明白,自己必須要快點找到離開這里的辦法。
不然時間拖得太久,等到肉身壞死,她就真的再也回不去了!
環顧四周,整座仙府都被云霧環繞,視野之內除了仙府和云霧,就再沒有其他東西。
闖出云霧,應當就是離開“這顆明珠”了。
郁嵐清一刻也不敢耽誤,回身打起精神,便朝云霧方向飄去。
當神魂觸及到云霧的一剎那,一陣仿佛靈魂撕裂般的痛楚席卷而來。
郁嵐清無法再向前寸進半步,只得轉身又飄回仙府門口。
望著眼前巍峨肅穆的仙府,郁嵐清陷入沉思。
直接闖出去,怕是難以行得通,莫非出路是在眼前的仙府當中?
事不宜遲,她立馬朝仙府大門飛去。
神魂飄入門內的下一瞬,一陣陰風襲來。
郁嵐清趕忙向旁避讓。
那陣陰風刮到郁嵐清眼前,猛地停下。
一位頭發胡須花白,身影飄離在地面上方,身形有些虛幻的老者,出現在郁嵐清眼前。
神色比郁嵐清更顯震驚。
目不轉睛地盯著郁嵐清,開口問道:“你是哪一脈的弟子,怎么這么久才來?”
問完,不待郁嵐清回答,又上上下下仔細打量了她一遍,不解道:
“你怎么這么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