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435章 祭天大典。

  史上第一豪橫第435章祭天大典。說說520

搜小說  第435章祭天大典。

  第435章祭天大典。

  “這也不是長久之計,但是目前看來,就是最好的辦法。先這么做著吧,一邊繼續摸索,建立完善的制度。”

  雖然馬昭和公孫二娘,都是毫無私心的人,目前可以擔當大任。

  可是他們不在了呢?

  還有公孫二娘的墨家子弟,都是沖著情懷和理想來干活的。

  情懷和理想,能玩一輩子嗎?能當飯吃嗎?

  不出三五年,這些有理想有情懷的墨家子弟,也會被現實社會所污染,從而同流合污。

  但是葉坤也管不了那么多了,只能走一步看一步,慢慢想辦法解決。

  今年的一百多萬畝棉花大豐收,給葉坤解了燃眉之急。

  各地的棉布和棉衣,陸續運到。

  葉坤飛鴿傳書,命令各地紡織廠,出售一半的麻線紡織機和織布機,專門賣給地方豪紳。

  棉布一出來,麻布就是落后產能了。

  麻布生產機器,趕緊脫手,換一些銅板來花。

  各地豪紳們,信息落后,還以為撿到寶了,笑呵呵地把淘汰設備買回去,準備通過麻紡業賺錢!

  卻不知,葉坤打了個時間差,專門坑人的。

  幾天之后,葉坤召開商品展銷大會,通知所有官員和商販,來看棉織品。

  九部大臣和其他重要官吏、將領,都免費領取棉布秋衣一套、棉馬甲一件、棉被一條、棉布床單一條、棉布毛巾一條。

  這玩意,可比絲綢穿起來更舒服。

  柔軟,溫暖,透氣。

  “各位大人,各位掌柜的。”

  葉坤抱拳說話:“我們經過了三四年的發展,堅持培育棉花良種,大力推廣棉花種植,終于有了今天的棉花產量。我可以宣布,三年以后,棉布將徹底取代麻布。神州百姓,再沒有凍死的威脅了。”

  眾人都體驗了棉布的好處,各自興奮,詢問棉布棉紡業的交易情況。

  “這三年,棉紡業暫不開放。民間,禁止紡棉、織布。所有棉花,朝廷收購,然后織布成衣,統一銷售。

  三年之后,我們會有序開放,吸收民間資本,進入棉紡業。想在棉紡業分一杯羹的,可以提前投資。”

  巨大的商業潛力在這里,誰也不想放過。

  商販們紛紛舉手,表示愿意投資棉紡業。

  葉坤點頭道:“我們會在全國,建設幾百個扎花廠、紡棉廠、織布廠、成衣廠。最多接受民間百分之五十的投資。有意向的,請聯系巫穹大人。

  目前的棉紡織商品,全部對外出售。具體價格,也是巫穹大人的財稅部制定。

  另外,我們有大量的棉籽油即將上市,和香油一個價錢,也對外出售。”

  種棉花,還有個副產品,就是棉籽油。

  這玩意口味不好,略苦,后世的人不吃。

  但是在大鼎國,可是好東西。

  展銷會很成功,訂單搶不斷。

  葉坤在保證軍隊供應的基礎上,將棉織品大量發售、預定,回籠資金。

  還有一些破損的小銅炮,不好用的小炮,葉坤下令,全部銷毀,鑄造成銅錢,以補充國庫。

  因為煉鐵工藝還在進步,鋼鐵產量起來了,可以淘汰部分銅炮,換成鋼炮。

  鋼炮會更輕,性能更加優越。

  長安城和涿郡新都的建設,葉坤也下令放慢進度,全力保障老百姓過冬。

  夏侯昌雖然不干人事,但是這些年學習葉坤,大力開采鐵礦和煤礦,讓葉坤省了很多事。

  尤其是燕國故地的煤炭,簡直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這邊有許多露天煤礦,上面石層不太厚。

  夏侯昌曾經發動數十萬人,憑借蠻力,削平了山頭,露出厚厚的煤層,直接開挖就行。

  有煤炭,自然就可以解決冬季取暖問題了。

  駐守北方的軍隊,都用上了蜂窩煤,偶爾還能吃火鍋,簡直不要太舒服!

  公孫二娘全面負責軍民取暖和煮飯問題,忙得不可開交,到處檢查,一一落實,還要宣傳預防煤氣中毒。

  文阿秀也忙死了,全面負責文教衛工作,經常加班到深夜。

  姜有容也沒閑著,自己帶著丫鬟們,白天種菜,晚上紡棉花,盡量自食其力。

  葉坤看見姜有容太辛苦,也曾勸說過:“娘娘,你就別這么累了,現在的天下,女子當中,除了公孫璋的皇后,可沒有誰比你更加尊貴。”

  可是姜有容說道:“我年紀輕輕,有手有腳的,難不成整天歇著?老是歇著,人就變懶了。”

  葉坤勸不動,只得由著她。

  文武百官聽說姜有容都親自干活,也不敢過分鋪張浪費,風氣方面,倒是很好。

  漸漸到了年底,隆冬季節,中原地區才算穩定下來。

  山里零零碎碎的強盜土匪,也基本肅清。

  活捉的強盜,都被送去了鐵礦和煤礦做苦工。

  中原百姓有吃有喝的,不受凍餓威脅,談起葉坤,都眼淚嘩嘩的。

  相對于夏侯昌統治期來說,老百姓是從地獄,一步跨進了天堂。

  過年前,于歸農和嚴炬等人,建議葉坤舉辦祭天大典,以彰顯自己的功德。

  葉坤卻搖頭:“勞民傷財的事,我們還是別干了。如果老天爺好好的,就不用我們去祭拜。如果天道不仁,我們祭拜他也沒用。”

  于歸農訕訕而退。

  龐甲孫乙,還有何田田等人,帶著技術團隊,年前來到許昌,向葉坤匯報工作。

  “你們來得正好,最近沒什么事,我打算繼續攻堅一些科研項目。對了,你們最近的各項研究,有沒有進步?”

  打下中原以后,葉坤忙得焦頭爛額,根本沒時間顧及科研。

  孫乙得意揚揚,從懷里摸出一物:“師兄請看,你交代給我的任務,算是完成了。”

  “懷表?”

  葉坤大喜,接過來查看,問道:“這玩意,精準度如何?”

  這個懷表,還是大了一些,有小碗口那么大。

  整體重量,大約三斤。

  掛在脖子上,沉甸甸的,像個護心鏡。

  “一天之內,誤差不超過五分鐘。湊巧的話,那就一點不差。”孫乙得意揚揚:“我們已經做了五百多個,都是合格產品。”

  “我去,五百多個?怎么不早說?”

  “我剛好缺錢花,趕緊把這一批懷表賣了。對了,制造成本大概是多少?賣多少錢,比較合適?”

  何田田笑道:“成本不超過三兩黃金,賣十兩吧,就能賺不少了。”:shuquta

飛翔鳥中文    史上第一豪橫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