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217章 誰沒有軟肋?

  史上第一豪橫第217章誰沒有軟肋?說說520

搜小說  第217章誰沒有軟肋?

  第217章誰沒有軟肋?

  其他大師傅們,也人云亦云,表示何田田說得對。

  葉坤氣得直翻白眼:

  “浮力和重量,是一個概念嗎?你們下課以后,找兩個一大一小、相差不多的葫蘆瓢。小瓢放上三斤鐵塊,放在大瓢里,兩個水瓢中間注水,看看能否漂浮起來。今天就到這里,下課。”

  何田田吐了吐舌頭,追上葉坤:“葉大人,你生氣了?”

  “是啊,都快被你氣死了。平時很聰明,怎么今天忽然不開竅?”

  葉坤摸了摸何田田的腦袋:“自己回去做個試驗,再想想,你剛才的回答,錯在哪里。”

  在理論上,一杯水可以浮起萬噸巨輪。

  液體產生的浮力,和液體本身的重量,是沒有關系的。

  文老師和劉紅玉,也在聽課。

  文老師能聽個半懂不懂,劉紅玉聽得是一點不懂。

  葉坤想培養一批數理化全面發展的科學家,任重而道遠啊。

  第二天,葉坤正要去江邊巡查,益州又派使者前來求見。

  葉坤沒轍,只好接見。

  益州使者韓春,上前施禮說道:“益州公孫璋大人,讓我前來問候葉將軍,和葉將軍商量一些事。”

  葉坤抱拳道:“不知道公孫大人,是否還在洛陽,有何吩咐?”

  “我們大人前天回到益州了。”韓春一笑:

  “公孫大人說,葉將軍的滑輪弩很厲害,想求購一批,價格好商量。還有葉將軍的馬鞍馬鐙,我們也想購買。”

  又一個買軍械的?

  葉坤微微皺眉:“益州不打仗,買滑輪弩干什么?”

  韓春嘆氣:“葉將軍有所不知,漢中年年進犯我們益州,這次趁著我們益州大軍北上護國,又來攻打。公孫大人很生氣,決定和漢中決一死戰。”

  我去,漢中和益州,又打起來了?

  葉坤故作為難:“可是荊州魏定山,大量購買我的滑輪弩和雙弓重箭,出價一百兩銀子一架。我這邊的庫存也不多,如何是好?”

  韓春急了,抱拳道:

  “葉將軍,你好歹勻給我們一點吧,錢好說,我們可以加一些。我們公孫大人說,你們在洛陽,也惺惺相惜,意氣相投。如今益州決戰漢中,還請葉將軍念在公孫大人的情面上…”

  葉坤嘆氣:

  “好吧,我先給你一百架滑輪弩,還有兩百架雙弓重箭。馬鞍馬鐙,給你各兩千副。如果還有需要,你們可以支付一些定金,我讓工人加班生產。那些工人都很懶,看不見錢,他們不干活。”

  馬鞍馬鐙,葉坤庫存很多。

  只要價格合適,都可以賣。

  這年頭沒有專利保護,你不賣,遲早被人仿制出來,就一錢不值了!

  益州韓春笑道:“葉將軍放心,我們有的是錢。”

  葉坤點頭,讓使者先去驛館住下,又叫來武庫負責人,給各種軍械定價。

  葉坤以前生產的馬鐙,為了控制成本,都是樹木做成的,包了牛皮。

  現在鋼鐵充足,可以做一批鐵制馬鐙。

  敲定了大致的價格范圍,管亞夫帶著武庫和匠作營負責人,找韓春談價格。

  韓春很大方,根本不還價,而且有多少要多少。又丟下五千兩黃金做定錢,讓葉坤大量生產馬鞍馬鐙、滑輪弩和重箭。

  就連雙發輕弩,也被韓春買去一千架。

  十天前,葉坤沒錢花;

  現在,卻變成了大富豪,府庫里金銀成堆。

  西屏山和東巴郡的匠作營,都日夜生產,源源不斷向外出貨。

  益州和荊州的銅鐵金銀、糧食牲口、布匹木料,也源源不斷送來。

  因為戰亂的原因,北方流民很多。

  葉坤安排姜老五的水軍,在江邊一線,打出自己的旗號,大量接收難民。

  有時候,一天能有一千多人前來投奔。

  葉坤有錢好辦事,給流民建造新村,實行屯田制。

  田地不夠,就安排開荒。

  地方豪紳們的土地,被葉坤一再壓縮,或者低價收購,都有意見,卻不敢說。

  因為東巴郡的窮人,都對葉坤感恩戴德,一呼百應。

  如果豪紳不聽話,葉坤就發動窮人告狀,找茬子收拾豪紳,直接抄家沒收田產。

  誰在世上,還沒個軟肋啊?

  而且東巴郡的士族豪紳,勢力都不大,很容易拿捏。

  流民們來到東巴郡,有吃有喝有房子,還有活干,有工資,對葉坤敬如神明。

  基層的村長和民兵,都是葉坤的人,經過教育和培訓,聽話又好用。

  正在葉坤得意的時候,親兵來報:“葉大人,涪陵縣修橋,施工過程中,大橋垮塌,死了七八個工人…”

  “死了七八個?”葉坤吃了一驚,問道:“是誰在負責修橋?”

  “葉青陽,葉家塢的葉青陽。”

  “我靠!”

  葉坤頭大如斗,立刻招呼相關官吏和技術人員,還有何田田父女,一起前往涪陵縣。

  修一座小橋,死了七八個工人,妥妥的大事件!

  而且快過年了,這死難者家屬,多么傷心啊。

  半夜時分抵達涪陵縣,葉坤來不及休息,直奔現場,了解情況。

  這個橋,就在程玉蓮的老家村子附近,是葉坤開辟的、通向南方的一條新商道。

  現場打死的工人,有三個是程氏家族的。

  程家族長也在現場,還安慰葉坤:

  “沒事的葉大人,修路修橋,哪有不死人的,也就死了七八個…”

  在古代,這樣的事故,屁都不算。

  修路、開山、挖井、修橋、開礦,隨時都會死人。

  打仗和饑荒,死人更多。

  所以,大家對人命看得很輕,只要自己不死就行!

  “七八個還少嗎?”

  葉坤沒好氣,詢問葉青陽和涪陵縣的路曹官:“為什么出了這么大的事故?責任在誰?”

  路曹官,是負責修路修橋的,每個縣都有。

  葉青陽現在,負責本郡所有路橋工程的現場施工,是本郡第一路曹官。

  涪陵縣路曹官,偷偷看了葉青陽一眼,不敢說話,只是用眼神出賣葉青陽。

  “你看我干什么?”葉青陽黑著臉,對葉坤說道:

  “葉大人,這可不怪我。現場施工方案,是各位大師傅集體決定的。我不太懂修橋技術,只是負責組織人力、調運材料,各方協調。”

  葉坤擺擺手,詢問具體施工方案。

  小河寬度大約五丈,合十五米,橋梁設計跨度六丈。

  施工方案很粗糙,用巨木拼接,下方打樁做橋墩。

  結果橋墩不穩,被水流沖擊,引起垮塌,橋下的工人被砸死砸傷,沖入下游,死了七個,還有兩個重傷。

  “是誰設計的橋梁方案?”葉坤很惱火。

  這種設計,就是小孩子過家家,一點技術含量沒有!:shuquta

飛翔鳥中文    史上第一豪橫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