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536章 風聲鶴唳,山雨欲來

  1977,開局女知青以身相許第一卷第536章風聲鶴唳,山雨欲來_wbshuku

第一卷第536章風聲鶴唳,山雨欲來第一卷第536章風聲鶴唳,山雨欲來  第二天清晨,港島的街頭還帶著些許濕潤的涼意,報童們卻已經挎著沉甸甸的帆布包,穿梭在大街小巷,清脆的吆喝聲打破了寧靜。

  “賣報啦!賣報啦!《亞洲日報》新鮮出爐!置地集團豪賭大陸電器,小林天望自尋死路!”

  “《星島日報》看一看!內地電器積壓成山,置地巨額投資恐打水漂!”

  “《明報》特價!日本電器壟斷全球,小林生逆勢而為,注定血虧!”

  報童的吆喝聲此起彼伏,不少早起的市民聞聲駐足,紛紛掏錢買報。

  報紙的頭版頭條幾乎被同一則新聞霸占,那就是置地集團投資大陸電器廠商失利。

  黑體加粗的標題格外刺眼,配上的照片更是觸目驚心,倉庫里密密麻麻堆著嶄新的電風扇、收音機、黑白電視機,有的紙箱已經受潮變形,顯然積壓了不短的時間。

  尤為引人關注的是,連小林天望自己旗下的《亞洲日報》也避無可避,同樣就置地集團投資失利的新聞,進行大段分析與報道。

  《亞洲日報》:“自小林天望接手置地集團以來,動作頻頻,一度讓人以為其有扭轉怡和頹勢之能。

  近日,置地集團突然被發現斥巨資入股多家大陸電器廠商,在大陸寶安打造蛇口工業園區,此舉無異于飛蛾撲火。

  當前全球家用電器市場,早已是日本企業的天下,松下、索尼、夏普等品牌憑借先進技術、穩定品質,占據全球八成以上份額,港島市民尚且青睞日產電器,海外市場更無需多言。”

  文章接著寫道:“大陸電器產業起步較晚,技術落后,工藝粗糙,產品質量參差不齊。本報記者實地探訪內地多家電器廠,所見皆是產品積壓倉庫、無人問津之景。

  小林天望不顧市場規律,僅憑一時意氣便砸下重金,這般自負與魯莽,恐將置地集團數十年基業拖入深淵。

  置地集團的資金本應聚焦港島地產核心業務,如今被分流至完全陌生的電器領域,且是前景黯淡的大陸廠商,等待小林生的,恐怕只有虧得一塌糊涂的結局。”

  《星島日報》這邊則是引用了多位行業分析師的觀點:“日本電器的性價比、技術壁壘,絕非現階段大陸廠商所能企及。

  消費者購買電器,圖的是實用耐用,大陸產品在這兩點上均無優勢。

  置地集團此番投資,既無技術支撐,又無渠道優勢,更無品牌認可度,純屬盲目擴張。

  我們預計,不出半年,置地集團的這筆投資便會面臨巨額虧損,進而影響其現金流,甚至可能波及核心的地產業務。”

  而《明報》這邊對此的評論則是更加的尖銳。

  “小林天望年少得志,接手置地后股價一度上漲,便自以為無所不能,飄得忘了自己幾斤幾兩。

  港島商界從不缺年少有為者,但能長久立足的,無一不是謹小慎微、順勢而為之人。小林生逆勢挑戰日本電器巨頭,無異于以卵擊石。

  置地集團市值沖到百億港幣,不過是市場一時的盲目追捧,如今負面消息曝光,股價必遭重挫,那些跟風買入的股民,怕是要遭殃了。”

  其他一些小報也是開始紛紛跟風,標題更是一個比一個聳人聽聞,反正是怎么吸睛怎么寫。

  “置地集團危矣!小林天望豪賭失敗將引火燒身”。

  “大陸電器成燙手山芋,置地數十億資金被套牢”。

  “日本電器壟斷下,小林生的癡心妄想終將一敗涂地”。

  一時間,置地投資失敗的這則新聞,立馬就成了港島街頭巷尾熱議的焦點。

  在上環的一家茶餐廳里,清晨的食客一般都是坐得滿滿當當,煙霧繚繞中,大家都看著今天新出的報紙,對上面的這則新聞開始議論紛紛起來。

  在娛樂活動比較缺乏的七八十年代,每天早上的這些新聞,就是茶餐廳里的“微博熱門頭條”,特別是涉及港島知名大公司,大家參與討論的熱度就更大了。

  “阿強,你看了今天的報紙嗎?小林生這回可是闖大禍了!”

  一個穿著工裝的中年男人,端著茶杯,嗓門十分洪亮地說道。

  對面的年輕人阿強點了點頭,手里還攥著半張報紙說道:“看了!真沒想到,置地這么大的公司,居然去投資大陸電器。

  我家里的電視機是松下的,用了三年都沒壞過,大陸的電器,那個質量和水平,誰敢買啊?”

  鄰桌的老者也是搖搖頭,放下了筷子,嘆了一口氣道:“年輕人不知天高地厚啊!小林天望接手置地才幾個月,股價漲了點就飄飄然,以為自己是神仙?

  日本電器的厲害,大家有目共睹,他居然去碰大陸的貨,想拿大陸電器和日本電器打擂臺,不輸才怪。”

  “何止是虧啊,你看報紙上的照片,大陸電器倉庫堆到天花板,根本賣不出去。

  置地投了這么多錢進去,到時候收不回來,現金流一斷,置地可能隨時都要倒閉啊!”

  旁邊一個戴眼鏡的職員模樣的人,十分肯定地接話道。

  茶餐廳老板則是擦著桌子,也笑著插了一句話道:“我前幾天還聽人說,置地的股票要漲到兩百塊,好多人跟風買。

  現在出了這單新聞,今天開盤肯定跌慘了,那些人慘咯!”

  “要我說,小林生就是太自負。他年紀輕輕就坐到這么高的位置,難免驕傲。

  港島商界的老江湖,哪個不是步步為營?他倒好,直接闖一個完全陌生的領域,還要和日本巨頭對著干,不輸才怪。”

  一個穿著西裝的生意人,更加果斷的說道。

  而在旁邊的菜市場里,攤主們也是一邊招呼顧客,一邊議論著這件事。

  賣菜的陳嬸給顧客稱著白菜,嘴里不停地叨道:“張太,你買今天的報紙看了嗎?小林天望竟然投資大陸電器,報紙說他要虧慘了!”

  張太則是拎著菜籃子,笑著搖搖頭道:“聽說了!我家里的兒子前幾天還想買置地的股票,幸好我攔住了。

  日本電器這么好用,大陸的產品,質量都不過關,誰會買啊?

  他們的電風扇,怕是轉起來都不穩,收音機收臺都收不清,怎么賣得出去?”

  旁邊賣魚的李叔也是笑著接口說道:“就是啊!我阿哥在電器行做事,他說大陸的電器根本無人問津,放在店鋪角落,幾個月都賣不出去一臺。

  小林生居然投了十幾億進去,這筆錢肯定是要打水漂。”

  “置地以前多威風啊,港島好多地標建筑都是他們的。落到這步田地,都是小林天望害的。”陳嬸感慨道。

  寫字樓里,職員們趁著午休時間,也在討論著這則新聞。

  “你看了今天的新聞嗎?置地要完了!”一個女職員對同事說。

  “看了,嚇我一跳。我還有幾手置地的股票,今天開盤不知道要跌多少,真是欲哭無淚。”男同事一臉愁容道。

  “誰讓你跟風買?之前就有人說小林天望太激進,你不信。現在好了,負面新聞一出,股價肯定狂跌,你趁早拋了吧!”女職員勸道。

  “拋?今天開盤肯定好多人拋,根本賣不出去啊!而且跌得太狠,拋了就虧大了,不拋又怕繼續跌。”男同事一臉糾結地說道。

  “要我說,小林天望就不該冒這個險。置地的核心業務是地產,安安穩穩做地產不好嗎?非要去搞電器,還要是大陸的電器,簡直是自尋死路。”另一個男職員說道。

  街頭巷尾,無論是走路的路人,還是等公交車的乘客,幾乎都在談論著這件事。

  有人幸災樂禍,覺得小林天望年少得志太過張揚,活該碰壁;

  有人替置地集團惋惜,畢竟是港島的老牌巨頭;

  也有人擔心自己買了置地的股票會血本無歸,滿臉焦慮。

  而此時,在船王包玉剛的辦公室里,氣氛卻是格外的沉靜。

  包玉剛坐在寬大的辦公桌后,手里拿著一份《亞洲日報》,眉頭微蹙。

  他的女婿吳光正恭敬地站在一旁,同樣面色有些凝重。

  “爹地,你都看了報紙吧?小林生的置地…”吳光正先開口問道。

  包玉剛點點頭,將報紙放在桌上,語氣沉穩地回道:“看了。小林天望這步棋,走得太險,甚至可以說是魯莽。他太自信了,怕是有點飄了。”

  “我也覺得。日本電器壟斷全球市場,技術、渠道、品牌都是大陸廠商無法比擬的。

  他居然斥巨資投資大陸電器,確實是自尋死路。”吳光正附和道。

  “大陸的電器產業,我也有所了解。技術落后,工藝粗糙,產品質量不過關,就算價格便宜,消費者也不會買賬。畢竟電器是耐用品,大家都想買耐用的。”

  包玉剛緩緩說道,內心暗道,小林天望怕是被之前的成功沖昏了頭腦,忘了商場如戰場,一步踏錯便可能萬劫不復。

  “置地集團的資金,大部分是地產項目的流動資金。

  他將資金抽去投資電器,萬一電器業務虧損,地產項目的資金鏈也會受影響。到時候,置地就真的岌岌可危了。”吳光正也是點點頭,有點擔憂地說道。

  包玉剛微微點頭又道:“港島商界,從來都是順勢而為的人才能長久。

  小林天望逆勢而為,挑戰日本電器巨頭,無異于以卵擊石。

  他年紀太輕,經歷的風浪太少,稍微有點成績就驕傲自滿,這是商界大忌。”

  “爹地,你覺得置地的股價今天會跌多少?”吳光正問道。

  “跌幅絕不會小。報紙的負面報道一出,市場肯定恐慌,股民會瘋狂拋售。

  置地昨日還有百億市值,今天恐怕要縮水大半。”

  包玉剛判斷道,內心也不禁想到,幸好自己旗下的公司從未涉足電器領域,更未跟風投資置地的股票,否則今天也會受到牽連。

  “那些跟風買入置地股票的股民,這次怕是要虧慘了。”吳光正嘆了口氣。

  “股市本就有風險,盲目跟風,總要付出代價。小林天望此番操作,不僅會害了自己,還會連累不少股民。希望他能及時止損,否則后果不堪設想。”

  包玉剛嘴上雖然是這么說,但是心里卻還是有一些話沒有說,就是他懷疑小林天望投資內地電器行業,可能是某種煙霧彈或者討好內地的行為。

  因為他根據小林天望過去的謀劃和布局,不可能如此的不明智,怎么會去內地做電器行業呢?怎么想也敵不過日本呢?

  可是不管是明面上看到的新聞,還是他自己的渠道調查到的真實情況,都證實了小林天望投了巨資在大陸的電器行業。

  另一邊,李嘉誠的辦公室里,他正和助理周千和討論著這則新聞。

  李嘉誠手里拿著報紙,神色平靜,看不出太多情緒。

  “千和,你怎么看小林天望這件事?”

  周千和站在一旁,恭敬地回道:“李先生,依我之見,小林生此舉太過冒進。日本電器在全球的地位,短期內無人能撼動。大陸電器廠商無論是技術還是品牌,都相差甚遠,投資他們,無疑是虧本買賣。”

  李嘉誠緩緩點頭:“你說得有道理。但小林天望敢這么做,或許也有他的考量。不過,無論他有什么考量,違背市場規律,終究會受到懲罰。”

  “李先生,你覺得大陸電器市場有潛力嗎?”周千和好奇地問道。

  “潛力肯定是有的。大陸人口眾多,隨著經濟發展,民眾對電器的需求會越來越大。但潛力歸潛力,現階段的大陸電器,確實無法與日本電器抗衡。想要在這個市場立足,要么有技術優勢,要么有價格優勢,而大陸電器兩者皆無。”

  李嘉誠分析道,內心暗道,小林天望或許是看到了大陸市場的潛力,但太過急于求成,忽略了現階段的實際情況。

  “置地集團將大量資金投入到電器領域,會不會影響其核心的地產業務?”周千和問道。

  “必然會。地產項目需要大量資金周轉,資金被分流,地產業務的擴張就會受到限制。一旦電器業務虧損,資金無法回籠,地產業務也會受到牽連,甚至可能出現資金鏈斷裂的情況。”李嘉誠說道,“置地是港島的老牌企業,可惜了。”

  “李先生,你覺得今天置地的股價會如何?”周千和又問。

  “恐慌性拋售在所難免,股價大跌是必然的。至于跌多少,是看市場的恐慌程度了。”李嘉誠語氣平靜,“我們旗下的公司,切勿跟風參與,靜觀其變即可。”

  “明白,李先生。”周千和點頭應道。

  郭得勝的辦公室里,他正和兒子郭炳湘討論著這則新聞。

  郭得勝將報紙扔在桌上,語氣帶著一絲不滿:“小林天望這個年輕人,真是不知天高地厚!置地好好的地產生意不做,跑去搞什么電器,還要是大陸的電器,簡直是亂彈琴!”

  郭炳湘坐在一旁,附和道:“爹地,我也覺得他太沖動了。日本電器那么厲害,大陸的電器根本沒人買,他投了這么多錢進去,肯定會虧慘。”

  “置地集團的根基是地產,他居然將地產的資金抽去搞陌生的領域,這是自毀長城!”郭得勝怒氣沖沖地說,“港島地產市場前景正好,他不好好把握,反而去冒這種無謂之險,真是愚蠢!”

  “爹地,你覺得置地會因此倒下嗎?”郭炳湘問道。

  “倒不倒不好說,但元氣大傷是肯定的。”郭得勝說道,“報紙上都說了,大陸電器積壓成山,賣不出去。置地的投資收不回來,現金流就會出問題。到時候,不僅電器業務虧,地產項目也會受影響。”

  “那些買了置地股票的人,今天怕是要慘了。”郭炳湘說道。

  “是啊!昨天還有人吹置地的股票要漲到兩百塊,現在出了這單新聞,今天開盤肯定跌慘了。那些跟風買的人,虧了也只能怪自己貪心。”

  郭得勝說道,內心暗道,幸好自己和兒子都沒有買置地的股票,否則今天也會損失慘重。

  “爹地,我們要不要趁機抄底置地的股票?”郭炳湘試探著問道。

  郭得勝果斷搖頭:“不好!現在形勢未明,誰知道置地的虧損會有多大?萬一資金鏈斷裂,置地真的倒閉了,我們抄底就會被套牢。港島商界,小心駛得萬年船,切勿貪小便宜吃大虧。”

  “明白,爹地。”郭炳湘點頭應道。

  不得不說,林火旺現在港島的影響力,已經使得這些老牌的華人大亨不得不重視他的一舉一動了。

  其實在新聞爆出來之前,這些老牌華商們,也都和紐璧堅一樣從各種蛛絲馬跡上發現,小林天望控制的置地,是真的在大舉投資大陸的電器廠商。

  這就不由得讓他們都更加疑惑不解了起來。

  到底這一次,小林天望是真的昏了頭,利欲熏心,盲目自信了。

  還是說,小林天望還有后手呢?這些大亨誰也不是傻子,不會真的完全相信報紙上的夸張報道。

飛翔鳥中文    1977,開局女知青以身相許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