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410章 看不清腳下的路有多滑

  1977,開局女知青以身相許第一卷第410章看不清腳下的路有多滑_wbshuku

第一卷第410章看不清腳下的路有多滑第一卷第410章看不清腳下的路有多滑  港督府,宴會廳。

  水晶吊燈的流光傾瀉而下,映照著賓客手中輕碰的酒杯,太古洋行的施馬克、匯豐銀行的沈弼、會德豐的馬登…這些呼吸間牽動港島經濟脈搏的人物,今夜齊聚于此。

  麥理浩手持香檳杯,姿態松弛地與這幾位大班閑談。話題不經意間,便滑向了近期風頭無兩的名字——《亞洲日報》,以及它那位行事神秘的日本老板,小林天望。

  麥理浩深邃的藍眼睛里帶著審視,嘴角掛著一抹難以捉摸的弧度。

  “…哦?諸位的好意,都被那位小林先生婉拒了?”他輕輕晃動著酒杯,金色的酒液在杯壁上漾開細紋。

  “正是,港督閣下。”怡和的紐璧堅聳了聳肩,帶著英國紳士特有的那份淡然倨傲,“小林先生非常有禮數,對合作前景表示欣賞,但話鋒一轉,便強調《亞洲日報》和《龍JUMP》尚在起步,精力有限,目前‘暫無意向’加入任何財團聯盟,或接受外部注資。”他嘴唇微撇,將“暫無意向”幾個字說得輕飄飄,意思卻再明了不過。

  角落里的提琴聲悠揚舒緩,為這場港督麥理浩主持的晚宴鋪陳底色。

  座上賓皆是港島英資財閥的掌舵者——怡和洋行的紐璧堅從鼻腔里擠出冷笑,“胃口不小。施懷雅先生的面子不給,匯豐的錢也看不上?莫非真以為翅膀硬了,能獨占這塊餅?”

  太古的代表施馬克勾起嘴角,笑容圓滑,目光卻銳利如刀:“年輕人有闖勁,是好事。不過在港島,風箏飛得再高,線總得握在看得見的人手里才穩妥。他似乎還沒找準自己的位置。”

  港督麥理浩安靜地聽著,面上那點笑意更深了些。

  眾人的反應印證了他的判斷。這不是簡單的回絕,是在掂量籌碼。

  這個從東洋冒出來的年輕人,胃口比預想的要大得多。他是在等更高的價碼,或是在觀望,看投向哪一方能換來最大的收益。

  “看來,小林先生是想挑一張更靠前的椅子,選個最舒服的位置坐。”麥理浩目光掃過眾人,聲音不高,卻帶著掌控全局的從容,“有野心是好,但步子太急,容易摔跤。”

  他淺啜一口香檳,冰涼的液體滑過喉嚨。

  前日《亞洲日報》如同深水炸彈般高調刊印發行,那篇炮轟霍震挺的文章火力猛烈;今日金庸親自下場,公開挖角黃易,震動文壇…這一切都讓麥理浩看清了這個叫小林天望的人的危險性。

  他不循常理,進攻性強,背景模糊,立場不明。最關鍵的是,他崛起得太快了!

  快得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期和掌控。《龍JUMP》、《亞洲日報》,尤其是那部《尋秦記》,正以驚人的速度,構筑著一個脫離傳統英資框架的影響力中心。

  “霍家那位公子,”麥理浩話鋒輕轉,語氣里摻著一絲不加掩飾的輕慢,“近來的舉止,似乎…有失霍家的體面。”

  他沒有點破霍震挺與小林天望為爭風吃醋鬧得滿城風雨的荒唐事,但在座的都是人精,心知肚明。

  霍震挺使的那些手段,在小林天望幾次四兩撥千斤的反擊下,顯得格外拙劣失態,淪為全港笑柄。

  這讓麥理浩對這位華資代言候選人的評價,又低了幾分。為情場失意興師動眾?眼界終究窄了。

  “聽說小林先生的《亞洲日報》,今天又在文壇投下一枚炸彈?連查良鏞都坐不住了?”

  匯豐的沈弼推了推金絲眼鏡,鏡片后的眼神透著商人的精明,“那個寫《尋秦記》的黃易,一夜之間成了報界哄搶的焦點。我剛剛得到密報,霍大公子要聯合金庸一起挖角黃易,這等名利雙收,除非他黃易是神仙,否則沒理由不動心。”

  匯豐的沈弼扶了扶金絲眼鏡,鏡片后的目光銳利地掃過在座每一張面孔——怡和的紐璧堅、太古的施馬克、會德豐的馬登,還有渣打、置地、和記黃埔的當家人。

  維多利亞港的璀璨夜色在巨大的落地窗外無聲流淌,冰冷而華麗。雪茄的醇厚香氣與無形的權力角力,在空氣里交織。

  “但這位小林先生,把我們伸出去的橄欖枝都推開了。”馬登慢條斯理地切著盤中牛排,動作優雅,語氣卻帶著居高臨下的審視,“無論是注資《亞洲日報》,入股龍騰報業,還是合辦出版社,他都以‘需專注現有業務’為由,客客氣氣地擋了回來。就像牌局剛開,他便把籌碼推到了一邊,連底牌都懶得看。”

  “是的,港督閣下。”紐璧堅接口,那張久經風霜的臉上掛著英國人特有的、混合了輕視與戒備的神情,“小林先生禮數周全,用詞滴水不漏,表達合作愿景時也顯得…頗為真誠。但說到底,他的態度很明確:眼下,他還不準備上桌。”

  麥理浩端起水晶杯,琥珀色的威士忌在杯中輕輕蕩漾。

  他臉上是統治者慣有的得體微笑,那雙藍眼睛卻如同維多利亞港深不可測的海水。“不上桌?”他抿了一口酒,低沉而清晰的聲音傳到每個人耳中,“我看未必。他是要等籌碼堆得足夠高,高到能讓他直接坐上主位時,再來談入局的事。”

  眾人神色微動,眼底深處無不掠過贊同。

  在這名利場中浸淫多年,小林天望這份刻意的“矜持”,不過是最高明的待價而沽。

  他攪亂了港島的一池水:一部《尋秦記》讓全城讀者神魂顛倒,連文壇泰斗金庸都按捺不住親自下場挖角;他創辦的《亞洲日報》,從創刊起就是話題制造機,緋聞、商戰、文化碰撞,玩轉輿論,銷量一路飆升。

  他在極短時間內,用令人目不暇接的手段,壘起了一個看似不高卻聲量驚人的山頭。

  這樣一個帶著“日資”標簽、從東洋闖來的年輕人,怎會對英資財閥的示好視若無睹?無非是覺得價碼不夠,或者,他想要的不只是錢。

  “年輕人有抱負,是好事。”

  麥理浩放下酒杯,身體微微前傾,手肘支在光滑的紅木桌面上,帶著掌控一切的沉穩,“但太年輕,路走得太順,就容易看不清腳下的路有多滑。港島這汪水,深得很。他能有今天,《尋秦記》是頂梁柱,《龍JUMP》那套文化生意帶來的滾滾財源是根基。霍家那位大少,不也看準了這點,想抽他的釜底之薪么?”

  他嘴角牽起一個算不上笑容的弧度。

  眾人心領神會。

  霍震挺追求淺水灣郭家那位清冷美人柳茹夢,與小林天望爭風吃醋鬧出的種種風波,早是上流圈子茶余飯后的談資。

  尤其是霍震挺驅車至淺水灣三號按喇叭挑釁,被疑似槍聲,實為鞭炮驚得狼狽逃竄的場面,更是被人津津樂道。霍震挺咽不下這口氣,情理之中。

  “霍家那位少爺,”太古的施馬克嗤笑一聲,帶著幾分不屑,“爭風吃醋的手段,到底嫩了些。金庸倒是老辣,這手公開挖角,名正言順,比按喇叭高明得多。”

  麥理浩的笑意又深了些:“查先生的陽謀,自然高明。黃易無論跟誰走,這把火最終都會燒到小林天望自己身上。只是…”

  他話鋒一轉,“這樣似乎還不夠快,不夠疼。《亞洲日報》勢頭太猛,霍家少爺沉不住氣,反倒讓那只東洋來的野小子越發不知收斂,以為誰都得讓他三分。”

  他的目光轉向旁邊一位穿著嚴謹制服,面容一絲不茍的中年人,他是負責港口和海關事務的布政司署高級官員瓊斯。

  “瓊斯先生,”麥理浩的聲音平和得像在閑話家常,“我聽說,海關最近在強化進口印刷設備的安全審查流程?特別是那些高速運轉、涉及精密技術的大型設備,更要慎之又慎,確保萬無一失,對吧?”

  瓊斯立刻會意,微微欠身:“您所言極是,總督閣下。安全無小事,尤其涉及大型工業設備入境。我們必定嚴格遵照規程,確保每一臺設備都經過詳盡的技術評估和文件核實。這個過程嘛…”

  他刻意頓了頓,“…通常需要十五個工作日左右。任何設備,在完成徹底審查前,都必須安心等待,容不得半點馬虎。”

  宴會廳里響起一陣輕微而心照不宣的笑聲,帶著上位者撥弄棋子般的隨意與篤定。

  大班們看向麥理浩的目光中,多了幾分毫不掩飾的贊許。這位總督的手腕,老辣而精準。

  “十五個工作日…”麥理浩重復著這個數字,滿意地點點頭,指尖在光滑的桌面上無意識地敲了兩下,“時間是稍長了些,但規矩就是規矩,程序就是程序。為了公共利益和安全,任何人都該理解,也應當支持。”

  他環視全場,燭光搖曳的水晶燈下,眼神顯得格外深邃。

  “有時候,適當降降溫,多點耐心等待,才能讓某些急于狂奔的家伙,明白誰才是真正握著韁繩的人。要馴服一頭東洋來的野性難馴之物,光喂糖豆怕是不夠,偶爾也得讓他知道籠頭的分量。”

  水晶杯盞折射著迷離的光,映照著每個人臉上那抹意味深長的笑意。

  維多利亞港的燈火依舊璀璨,將這座權力的殿堂映襯得如同浮華幻境。

  而在宴會廳明亮的燈光之外,城市的暗影里,幾艘晚班貨輪正緩緩駛入港口。

  其中一艘來自東京的船上,裝載著幾臺巨大的、用油布嚴密覆蓋的機器——那是林火旺為《龍JUMP》印刷廠追加訂購的最新高速四色輪轉印刷機。

  此刻,它剛剛靠岸。

飛翔鳥中文    1977,開局女知青以身相許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