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開局女知青以身相許第一卷第314章港島之行,勢在必行_sjwx
第一卷第314章港島之行,勢在必行第一卷第314章港島之行,勢在必行 或許是,前世的千百次回眸,才會換來這一生的一次擦肩而過。
小林惠子聽著電話里,林火旺的聲音,她的芳心,在一陣悸動當中,某種幸福感,洋溢了全身,猶如一股暖流,從自己的身上直貫而下。
對她來說,似乎已經無需再奢求太多了。
能夠這樣時不時和林火旺打電話匯報一下,商業上的經營情況,聆聽他的聲音與見解,也讓他能實時知道自己的近況,這一切就足夠了。
有時候,陷入愛情當中的女人,是真的很卑微,卻又很幸福。
她們不在乎外人的眼光,也不在乎最終的結果,享受當下,能在愛的人的身邊,就足夠了。
“林火旺君,目前我們只看到了日立廠商的大動作,其他廠商,根據情報顯示,也都已經開始瘋狂備產,并且聯系外貿出口方面的訂單了。
通過你提供的技術,這些日本電器廠商,改進了現有的熱水器、燒水壺、電熨斗等等電器設備。
這些設備在性能上的提升非常大,以至于,日本政府這邊,已經有想法,在美國本土開一次日本電器推介會…”
近些日子來,小林惠子可是一刻都沒有閑著。
她通過林家在日本經營了這么多年的關系和情報網絡,打入到了這些日本電器廠商的內部,甚至包括日本政府的商務省和科技省方面,打探到了相當多的情報。
甚至,在促進這些廠商加快生產,減少驗證安全性環節上,也做了相當多的工作。
一切,都按照林火旺周密的計劃進行著。
以目前日本或美國,對于電器的質量和安全性檢測的標準來說,幾乎是檢查不出來,林火旺埋下的這些坑。
并且,這些坑大多都要在日本本土外的電壓條件下半年以后才會爆雷,所以即便日本方面有意識的進行耐用性的測試,也是完全查不出問題來的。
換言之,這個巨坑,日本廠商是踩定了。
“很好!按照這個時間進度,日本企業的商譽,將會在一年之后開始陸續爆雷,然后在兩到三年之內,徹底地喪失海外市場的信任。
而我們想要扶持國內的電器化廠商的出口,就必須要從現在開始,就引入一些先進的生產線了。”
林火旺一想到這個問題,其實也比較頭疼的。
打掉日本廠商的海外市場,是非常容易的,但是要想讓國內的生產廠商,承接和吃掉日本丟掉的市場份額,卻是難上加難了。
首先,第一個就是國內廠商的技術層面上,普遍落后國外兩到三代,將近二三十年的技術代差。
即便有林火旺的全力扶持和幫助,那些先進的生產線,如何購買和安裝到國內來,都是一個巨大的問題。
目前,雖然還在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陣營的蜜月期,但是美國對于中國還是非常警惕的。
許多先進的生產線和技術,都依舊是在禁運當中。
其次,就是中國制造在海外是一點知名度都沒有的。
包括一系列的商業化運銷網絡,也都可以說是一片空白。
這年頭中國出口最多的就是糧食和原材料,并且往往都會被那些出口商給狠狠壓價,吃虧得很。
我們在國際貿易上,是完全處于一個被動落后和吃虧的地位。
林火旺想要短時間內改變中國的這種外貿出口的處境,幾乎是不可能的。
“林火旺君,請你不要泄氣。或許,我們可以走另一種方式,進行曲線救國。
我記得之前美西方對國內的禁運更加嚴格,我們國內依舊依靠許多愛國的港商,進口到相當多的藥品和機械設備的。
現在未嘗不能用這樣的方式…”
小林惠子一直都知道林火旺的一顆拳拳愛國之心,所以也刻意查閱了大量這些方面的資料,做了許多幕后的工作。
而經過她的這么一提醒,林火旺也想了起來,改革開放初期,我們正是借用港島的便利,大力在廣東沿海地帶,開展“三來一補”的政策。
具體展開來說,三來一補,指的便是來料加工、來樣加工、來件裝配和補償貿易這四種外商直接投資形式的總稱。
可以說,是我國改革開放初期創立的一種企業貿易形式。
主要由外商提供設備、原材料和來樣,并且負責全部產品的外銷。
而中方提供的是土地、廠房、勞力,雙方以工繳費結算,對企業各負連帶責任。
這種貿易形式曾對中國吸引外資、引進技術、促進出口創匯等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快速推動了中國經濟的發展。
當然了…
上面說的這些重要作用,不可否認,但本質上這還是國外資本對國內的一種價值壓榨。
因為中國內地的土地便宜、工價便宜,三來一補的形式,使得這些外資,大大節省了成本,提高了利潤率和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說白了,還是我們國內不爭氣,要技術沒技術,要產品沒有產品,最后只能出人出土地廠房,給外國人打工。
最后,在打工的時候,偷學技術,培養工人,升級自己的技術等等。
在改革開放初期,就有不少的老同志,看到這種情況,潸然淚下。
覺得是資本家在中華大地上,又卷土重來了,壓榨了我們新中國的人民。
但是,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的確算得上是無奈之舉了。
否則,人家外資憑什么來你中國內地投資建廠呢?
沒有充足的利潤,誰愿意來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冒險投資呢?
“三來一補的這種形式是好的,中國內地方面,只要專心做好用工這一塊就好。
不用操心產品的技術和銷路,以及利潤率上,說白了就是做代工。
但是這樣一來,利潤被外商大量的擷取了。
如果由我率領一批愛國的港商承擔這個角色呢?”
微微皺眉,林火旺的心中也逐漸有想法慢慢成型。
因此,這一趟港島之行,更是勢在必行,要盡快了。
畢竟,日本那邊的布局已經步入正軌,留給林火旺這邊的時間,最多只有一年左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