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ingsx第651章荀鵬以守為攻第651章荀鵬以守為攻←→:
北境,永安城 此地是荀鵬率軍鎮守的地方。
荀鵬作為鎮北將軍,之前的時候,他鎮守的地點是在七寶山,位于永安城北面二十里外,地勢較為險峻。可是荀鵬手中的兵力只有五萬人,單靠五萬兵力要抵御燕國十多萬大軍,荀鵬認為自己辦不到。
所以,荀鵬干脆利落地放棄了七寶山防線,帶走七寶山的所有糧食、器械,撤回永安城鎮守。
永安城是燕國南下的必經之地,更是秦國北境的屏障。
永安城在,燕國就無法南下。
秦國歷史上,關于永安城的殺戮,多不勝數。無數次燕國的大軍,殺到了永安城,都是飲恨而歸。曾經也有永安城被打破的情況,但很快又被秦國奪回。
永安城的城池,足夠堅固,而且有充足的糧食和器械。
只要荀鵬守得住,城內的糧食至少支撐半年都沒有問題,這是荀鵬為什么直接撤回的緣故。
他認為在大軍來馳援之前,就是守住永安。只要守住了永安城,就有反擊的機會。相反,他如果去七寶山的方向,和燕國的大軍交戰,一旦被打破了七寶山的防線,大軍遭到包圍掩殺。
到時候再撤回永安城,那就難了。
如今還是防守為主。
城內軍營,中軍大帳。
荀鵬坐在營帳中,正在翻看資料,都是城內糧食、器械等的。他做好了準備要駐守,那么永安城的諸多物資,他必須要做到心中有數。
否則,難以長期作戰。
在荀鵬翻看消息時,一名士兵進入,抱拳道:“將軍,于山、張威求見。”
“傳!”
荀鵬吩咐了一聲。
于山、張威是軍中的驍將,也是荀鵬的心腹將領。
營帳門簾撩起,于山和張威穿著羽絨服,外罩甲胄,有些臃腫地進入中軍大帳。因為林家經營衣服生意,如今大秦軍中的將士,在寒冬時節都配備了羽絨服的,以便于抵御寒冷。
對將士來說,這比以往好多了。
這是羽絨服的好處。
荀鵬點了點頭,看著行禮的兩人,詢問道:“你們兩個人來,有什么事情嗎?”
于山是典型的北地大漢,滿臉的絡腮胡,相貌粗獷。
他虎目瞪大,一臉憤然神色,沉聲道:“將軍,咱們退回永安城,一直采取防守的策略。這一直防守,何時是個頭啊?我大秦將士,從來沒有這么憋屈過。我們可以退,但不能認慫。如果所有人都認慫了,還是大秦將士嗎?”
張威附和道:“荀將軍,末將也是這個意思。實際上,這不僅是我們兩個人,更是軍中將士的意思。所有人,都希望將軍出城一戰,而不是鎮守永安城。我們被動地防守,太傷士氣了。”
“說完了嗎?”
荀鵬目光掃過于山、張威,面色冷肅了下來。
他前所未有的強硬。
在林豐的面前,荀鵬是心服口服,收斂起所有的棱角。在這些將領的面前,荀鵬極為強勢。
當將領的人,如果是軟蛋,是老好人,沒有人愿意服氣。
當將領的人,必須強硬。
唯有如此,才能號令三軍,才能令所有將士信服。
于山說道:“末將說完了。”
張威開口道:“末將也說完了。”
荀鵬指了指營帳外,開口道:“如果說完了,自己回去。一句話,只要是本將在,大軍死守永安城。”
于山和張威兩人一愣,都是有些皺眉。
荀鵬完全不講理。
于山梗著脖子,開口道:“將軍,末將不服氣。”
張威也是一臉忿然,說道:“將軍不是怯戰的人,經歷了一次次的大戰,什么時候,將軍竟是這樣畏畏縮縮的?您這樣的安排,所有人都不理解。秦軍,不該這樣畏縮不前。”
荀鵬蹭得站起身,面色強硬,強勢說道:“你們不理解,你們當然不理解本將的意圖。你們昔日面對的燕國軍隊,都是幾萬人,只是燕國的一些部落。”
“你們遇到過燕國的皇帝御駕親征嗎?你們認為,五萬人守得住七寶山嗎?”
“現在,是廝殺的時機嗎?”
“一個個不動腦子,只知道逞匹夫之勇。下面的將士不懂,那也就罷了,他們畢竟只是普通士兵和普通將領。可是你們,怎么也是如此的沒腦子,也是如此廢物呢?”
“你們就不知道,動腦子仔細地想一想,朝廷會怎么安排?”
荀鵬面對林豐時,被林豐駁斥得啞口無言,他面對這些永安城的將士,他更是強硬,沒有半點的柔和,直接道:“朝廷得到消息,肯定會發兵來進攻。”
“既如此,急什么呢?”
“你們現在去和燕國一戰,除了逞匹夫之勇,能取得勝利嗎?兵力上懸殊太大,即便你謀略出眾,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關鍵是,你們有謀略嗎?”
“沒有謀略,還逞能,那就是廢物,甚至連廢物都不算。”
“廢物在城內,至少不會影響局面,還能參加守城。可是你們在城內,慫恿著出城一戰,只會敗壞局面。所以你們,那就是攪屎棍,會使得秦國陷入困境的攪屎棍。”
荀鵬大袖一拂,呵斥道:“我罵你們,那都是輕松的。換做在鎮國公的麾下,因為你們無理取鬧,不服從命令,還煽動將士使得軍心浮躁,更要治你們的罪。”
于山和張威面色陡變。
兩人都是很尷尬。
沒想到自己認為的避而不戰,會如此的錯誤,會被荀鵬罵得狗血淋頭。關鍵是,于山和張威都是糙漢子,是軍中的虎將,擅長領兵沖陣。
耍嘴皮子的事情,兩人根本就不擅長。
于山訕訕一笑,道:“將軍,末將錯了。”
“末將知錯。”
張威氣勢洶洶地來,如今也是蔫了,沒想到會被罵得這么慘。
“報!”
就在此時,有士兵急匆匆地進入,抱拳道:“荀將軍,有朝廷書信送達。”
說著話時,士兵遞上了書信。
荀鵬接過來迅速地瀏覽,當他看完后,臉上露出笑容,吩咐道:“于山、張威,本將剛才就說了朝廷得到消息,會安排的。果不其然,朝廷安排鎮國公率領五萬大軍北上,參與攻打燕國一戰。”
“我們的防守,不是懼怕,也不是認慫,是為了等待大軍匯合,才能直接一戰。”
“一切的防守,都是為了反擊。”
荀鵬意氣風發,說道:“現在國公來了,我們即將進行反擊。”
張威抱拳道:“將軍英明!”
于山道:“將軍英明!”
兩個人齊齊回答,而且臉上盡是燦爛笑容。
林豐親自來,這一戰就好打了。
舉國上下,誰都知道鎮國公林豐用兵如神,且最擅長攻破敵軍。
荀鵬吩咐道:“下去準備吧,大戰即將來臨。傳令所有的士兵,把兵器給我磨鋒利,把戰馬給我伺候好。戰事來了,那就要準備好一戰。”
“喏!”
于山和張威齊齊回答。
兩人斗志昂揚地下去了,荀鵬也是松了口氣。
七寶山,這是之前秦軍鎮守的營地,如今變成了燕國的駐軍地點。
山下,燕國大軍營地。
其營地是一處處的帳篷,無數的帳篷分布,使得周圍星羅棋布。這片區域的防守,不是特別的森嚴,因為燕國兵強馬壯,而且燕國的人數多,沒有人來襲擊。
再者,燕國皇帝劉淵在,所以整個燕國大軍,穩如泰山。
中軍大帳內。
劉淵盤腿而坐,正在吃烤羊腿。他拿著一柄小刀,一片一片把羊肉削下來,送入了嘴中。劉淵的年紀,已經五十開外的年紀,只是他身材壯碩,看起來精神矍鑠。
劉淵在燕國當皇帝快二十年,國力一直在發展,雖說他不曾南下擴張,可是劉淵對北方草原部落,一直在吞并掃蕩,把所有北方草原上的部落力量統一。
劉淵吃著肉,喝著酒,看向下方的中年文士,說道:“丞相,我們大軍南下,大軍已經抵達七寶山。如今荀鵬龜縮在永安城,不出城作戰,你說我們怎么辦?”
燕國丞相崔永浩,出身名門,是劉淵的左膀右臂。
燕國能掃蕩北方,崔永浩居功至偉。
崔永浩喝了一口酒,不急不緩道:“陛下,今年夏秋時節,北方大范圍干旱,草場不好,百姓也不豐足。如今進入冬季,北方也是天寒刺骨,缺少肉食糧食。”
“咱們這一戰南下,必須劫掠到充足的秦國女人,劫掠到充足的糧食。”
“我們現在屯兵七寶山,威脅永安城。如果采取強攻永安城的策略,即便我們十萬之眾,也會耗費無數的兵力,才可能會奪取。甚至,還不一定能取勝。”
“而且攻城消耗的時間,以及損耗的兵力,一時間也難以判斷。”
“在我們南下時,晉國也出兵和秦國開戰了。我們現在南下,那就有了十足的機遇,因為晉國會牽制秦國很多的力量。”
“再加上贏九霄死了,這恰恰又是機會。所以我們現在不需要急躁,先等一等。而且現在先壓一壓將士,待得將士心中急躁,再直接放出去,必然是士氣旺盛。”
劉淵聽完后思忖一番,沉聲道:“這樣太被動了。”
崔永浩繼續道:“其實不被動,因為永安城的兵力只有少數。所以臣斷定,秦國得知我們南下的消息,肯定會派遣兵力北上迎戰,會發兵來馳援的。”
“我們不去攻打永安城,就準備圍點打援,盯著永安就是。”
“一旦秦國有援軍來,就直接攻打來馳援的秦軍。借助這一機會,把永安城的精銳引出來,再打破永安。永安城內,糧草、器械無數。一旦拿下永安城,我們就不缺少吃食了。”
崔永浩道:“一座城的物資和女人,足夠草原各部瓜分了。”
“不錯,不錯!”
劉淵眼前一亮,贊許道:“此戰帶著丞相南下,的確是最明智的決斷。”
崔永浩道:“陛下抬舉微臣了。”
劉淵擺了擺手,說道:“你的才學,朕是知道的。我燕國草原各部的人,都是豬腦子,一群人有武勇,卻沒有智慧。有丞相在,朕才沒有憂愁。”
崔永浩聽著劉淵的話,臉上也有著燦爛笑容。
兩人聊著天,氣氛輕松。
如今他們的安排,就是等著秦軍的援軍北上,才有破局的機會。←→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