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6章改革開始 wenxuem推薦各位書友閱讀:史上最狂姑爺第636章改革開始(女生文學wenxuem)
第二天清晨,林豐、蘇景琰、李直和周進法一行人起程返回 這一路返回的速度,快了很多。
來的時候,林豐會走走看看,了解一下地方上的情況。可是如今回去,便沒了這樣的心思,只管往回趕就是。
一行人回到咸陽時,即便是一路急趕,也是已經傍晚時分才抵達。
這時候,咸陽城已經準備關閉城門。
林豐一行人入城,李直、周進法和林豐告別回家去了,至于蘇景琰這里,林豐開口問道:“蘇景琰,這些年你應該賺了錢,可曾在咸陽置辦宅子?”
“不曾!”
蘇景琰搖了搖頭。
他開口道:“這些年賺的錢,都是在藍田縣用了,買了兩處宅子,買了一些土地。所以,賤內和孩子,暫時都還在藍田縣,等我在咸陽立足后,再把他們接來咸陽。”
作為迎來送往的人,蘇景琰一眼就判斷出了林豐詢問的原因,主動道:“請林尚書放心,我這一次來,也是帶了錢的。我先在客棧住一晚就是,明天上午,卑職直接去兵部報道。”
“不必了,去我家就是。”
林豐大袖一拂,直接道:“你暫時,也沒有落腳歇息的地方,那就去我家住一晚。明天我安排家里的人,給你物色一處宅子,你自己購買就是。單憑你去找住宅,人生地不熟的,也不好談。”
“尚書大恩,蘇景琰無以為報。”
蘇景琰神色恭敬,臉上也是浮現出感動神色。
林豐能做到這一步,已然是對他仁義到了極致,畢竟林豐是大秦的鎮國公,是大秦的兵部尚書。
林豐專門為他考慮,已經是夠仁義了。
林豐說道:“在兵部好好做事,把整個大秦境內驛站的改革推進下去,使得各地驛站徹底能盈利,這就是你對我最大的報答,這就足夠了。”
蘇景琰躬身道:“定不負尚書厚望。”
“走吧,去林家。”
林豐點了點頭,帶著人直接朝林家去。
一行人到了林家內,林豐安排人給蘇景琰安排了院子,便會后院去陪妻兒了。
孩子漸漸長大,林豐也更加喜歡陪著親人。
一家人在一起享受天倫之樂。
這才是人生趣事。
一宿無事,第二天大清早,林豐帶著蘇景琰去了兵部,直接給兵部的人引薦了蘇景琰,也說了對蘇景琰的安排。
這些事情安排妥當后,林豐帶著蘇景琰到了值房內。
林豐沉聲道:“蘇景琰,你現在要開始做事,你打算怎么樣介入呢?”
蘇景琰面色嚴肅,回答道:“回稟尚書,我的打算很簡單,分為三步走。第一步,是在兵部搭建起管轄天下各地的驛館管理機構,唯有兵部有了直轄的權利,才能布置安排。第二步,招募官員在各地驛站,開始負責驛站的經營。第三步,才是慢慢進行巡視調查,了解地方上運轉的情況。”
“前兩步,是最重要的。”
“至于第三步,則是稍微緩一緩,先把各地的驛館經營搭建起來,再慢慢正規化。”
蘇景琰說道:“昔日卑職在藍田縣建立的驛館經營,一開始也是一團糟,慢慢的調整,才有了如今的規模。所以卑職認為,這一事情必須要慢,不能急躁。一旦急了,就容易出問題。”
林豐點了點頭,頷首道:“你有這個心思,倒也是不錯,就是要穩得住,不能急躁。只是有一點,招募官員在地方上去組建,為什么不利用地方上的驛丞來負責呢?”
蘇景琰正色道:“因為地方上的驛丞,懂得太多了。他們留在原地,完全能自行隱藏錢財,甚至是吞沒無數的錢財,導致朝廷對地方上驛館失去掌控。”
林豐搖了搖頭,說道:“這是任何時候,都無法解決的事情。你重新安排人去做事,時間長了,不也一樣嗎?關鍵的結果,還是在于制度的設置,要有監督的人,這是第一點。”
“另外,就是地方上的人,你要杜絕對方過于熟悉,以至于貪墨,那就調動所有人。”
“以你為首,要在兵部組建一個大機構,會需要很多人負責。”
“既如此,你從各地的大驛站抽調驛丞上來,提拔任用。然后,各地的驛站依次做出調整,該升遷的升遷,該調動的調動。只要是有了調動,各自到了不熟悉的地方,敢隨意貪墨嗎?”
“最后,驛站經營的情況,自然是要有人監督。”
“所以,你在各地驛站的前提下,再安排人監督調查,自是能敲打這些地方上負責驛站經營的人。”
林豐沉聲道:“要使得驛站搭建起來,不僅是你要從上而下的安排,還要把這些介入了利益中的人,席卷到你的力量中來,使得他們為你所用。”
“大人英明。”
蘇景琰聽到后,眼前一亮。
抽調地方上的人來兵部,然后,再調整地方上的驛站驛丞。
這的確是極好的辦法。
按照林豐的思路,他所面臨的阻力,就會小很多。最關鍵的是,地方上的驛丞全都是精通驛站經營的人,下面的人做事情瞞不住這些人,不至于是兩眼一抹黑。
蘇景琰正色道:“有了大人的指點,卑職就知道該怎么做了。”
林豐說道:“好好做,慢慢去做。”
“卑職遵命。”
蘇景琰再度回答。
林豐讓人給蘇景琰騰出了值房,便讓蘇景琰忙事情去了。大體的安排,他已經布置了,而且林豐專門囑咐李直和周進法全力配合,接下來林豐只需要等結果就是。
林豐心中想著陳老三兩個兒子的事情,他沒有直接去找皇帝,而是先調查兵部檔案,仔細調查了關于傷退士兵的情況,了解在哪里有更多的傷兵聚集。
這一事情,還真是被林豐找到了。
就在咸陽城西郊,就有一個上元村,恰恰是有無數傷兵聚集。
這一地方的傷兵很多,因為整個村子的人都曾經去參戰,以至于村子受傷的人很多。
林豐親自去了一趟上元村,了解了一番情況。
上元村內,如今還有百余戶人,可是家家戶戶的百姓都曾參軍,而且許多年邁的老人都有傷在身,有的是瘸腿,有的是斷了胳膊,有的是手斷了,傷殘更甚,遠比陳老三的慘烈。
林豐走訪了一番下來,他心情卻是有些沉重下來。
秦國尚武,戰爭一直在持續。
實際上,這就是戰爭持續存在的必然,只要是打仗,就會存在這么多的傷兵。
林豐又翻看了一些兵部的資料,他越是看越是心中肅然。之前的時候,林豐見到了陳老三家的情況,實際上是僅僅打算對這些手腳健全的人,進行一個妥善安置。
只是看到了這些受傷的人,林豐的想法,發生了變化。
不能僅僅是這些傷勢較輕的人。
還有更多傷勢很重的人。
這些方面,該如何安排一番,使得即便是受傷的士兵,回到家中后,至少也能好好活著。
因為這些人,都是曾經為秦國拼命,都是曾經為秦國付出的人。
這些人,都是英雄。
英雄,不該被這樣對待。
林豐枯坐在兵部值房中,思考著對于傷兵的安置,因為這不是一兩個人,而是很多人。秦國這么多年的戰事下來,有很多很多的傷兵,要安排這些人,那就需要大量的資金,這是一個大問題。
林豐一直在思考,李直、周進法都曾經來過,但是見林豐面色嚴肅,又在沉思,最終都離開了。
抵近夜幕降臨,兵部的人都已經離開。
林豐那凝重的神色,忽然眼前一亮,大方向他已經是有了思路。
這事情,還得和皇帝商量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