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2章田育有些懵 wenxuem推薦各位書友閱讀:史上最狂姑爺第582章田育有些懵(女生文學wenxuem)
齊國,帝都臨淄。
在田和御駕親征后,所有的朝政是田育和晏子初負責。更具體的處理人,主要還是晏子初。
畢竟,晏子初是丞相。
政務的安排,本就是晏子初的職責。
田育的責任,更多是協調和監督。所以他并不怎么繁忙,主要是盯著情報,關注前線的戰況。
書房中,田育和晏子初正在討論政務。
涉及的主要是糧食征調。
晏子初一臉無奈,說道:“王爺,前線大軍和秦國交戰,后方要抽調糧食運送到前線,的確需要一定民夫服徭役運送糧食。但是,不能大范圍抽調百姓,尤其是大范圍在各地抽調。”
“這樣做,只會勞民傷財。”
“甚至層層加碼,一旦到了地方上,會影響到百姓生活,甚至可能傷及齊國根本。總之,老夫的建議是,只要能保證前線糧食就行,何必大規模抽調呢?”
田育捋著胡須一笑,說道:“這事情,丞相安排了就是。”
“唉…”
晏子初正色道:“這事情難啊。”
田育道:“為什么?”
晏子初解釋道:“朝廷中,陛下提拔起來的人,他們不同意啊。他們的意思是,陛下帶著齊國的大軍去參戰,這是陛下頭一次,必須火速且全力支持,不能有任何的耽擱。”
“他們的意思是,要從地方上抽調十萬民夫。”
“我的王爺啊,十萬人不是一個小數目,甚至十萬人背后,又是牽涉到幾十萬人的百姓。十萬民夫抽調后,所造成的后果是極大的。”
“不能因為戰事,就擾民。”
“偏偏這些人代表了陛下,您說我該怎么辦?老夫在朝中,也是處處掣肘,處處難辦啊。”
朝廷爭斗,無處不在。
尤其涉及了話語權的爭奪,更是如此。
田和在臨淄時,晏子初一般情況下都支持田和的政策,反正不怎么管事。皇帝離開了,讓晏子初和田育主政,晏子初更是作為留守處理政務的人,他必須要穩住局面。
可是,皇帝留下的人卻不省心。
這是晏子初為難的。
田育聽到后,思考了一番,說道:“丞相,本王全力支持你。這一事情,就以你和我的名義聯名決定,朝廷征召一萬民夫。我相信一萬人,應該足夠了吧。”
“對,一萬人足矣。”
晏子初篤定道:“從臨淄去前線,距離不算太遠。一萬人,足矣源源不斷的運輸糧食。”
田育說道:“就這么安排吧。”
晏子初松了一口氣,正色道:“有王爺的支持,老夫心中就有底了。唉,朝廷中的人,是愈發不需要老夫這樣礙眼的人。等這一次的戰事結束,老夫就上書陛下乞骸骨,主動告老還鄉,不再涉及朝政。陛下長大了,不需要我們這些人了。”
晏子初的權力欲望不強。
否則,不至于在皇帝親政后,他幾乎隱退不管事情,只是一直擔任丞相留在朝中。
田育笑道:“本王也想退了,老了還戀棧權勢,就會討人嫌。與其討人嫌,不如主動一點,早些退下來,還能留下一個好印象,安享晚年挺好的。”
“英雄所見略同。”
晏子初也哈哈大笑起來。
踏!踏!!
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傳來,王府的管家進入,來到田育的身旁,低聲說了一番話,就遞上了一封書信。
田育面色微變,接過來迅速拆開瀏覽。田育一目十行,迅速往下看。待他看完后,那一張棱角分明的臉上,露出了凝重神情。
晏子初心頭咯噔一下。
田育負責情報,田育如此,可以預見到,肯定前線出了什么差池。
晏子初連忙道:“王爺,可是前線出了什么問題?”
“唉…”
田育嘆息道:“出大問題了。”
晏子初更是擔心,說道:“難道陛下剛帶著大軍到前線,就已經落敗,我齊國不敵秦軍?”
“不是這個,暫時不曾大敗,只是小敗了一場。可是,前線的情況,比敗亡更為嚴重。”田育說著話,直接把書信遞過去,說道:“丞相,你也看一看。”
晏子初接過來,迅速瀏覽,他一看完,也是面色陡變。
皇帝在前線瞎指揮,什么事都要掌控。甚至皇帝對晏飛極度不滿,認為晏飛策略有錯,前線戰事已經不受控制。話語的最后,是晏飛請田育和晏子初安排,務必把皇帝請回去。
否則,這一戰必敗。
晏子初面色難看,皺眉道:“陛下御駕親征之前,曾和我們說過,不會干涉晏飛等軍中將領安排。如今,陛下又事事都要干預,這不妥當。陛下心氣高傲,又沒有統軍作戰的經驗。他瞎指揮,誠如晏飛稟報的,這一戰必敗啊。”
田育正色道:“誰說不是呢?咱們的這位陛下,自從滅了夏國,似乎就有些變化。唉,當初陛下執意要御駕親征,老夫就該極力勸阻的。”
晏子初搖頭道:“想要勸阻,也勸不了。咱們當時,不也勸說過?根本沒有用處。說句大不敬的話,陛下如今的做派,的確有些剛愎自用。”
“君王,有君王的責任,那就是任用賢能。”
“臣子,有臣子的責任,文官處理政務,武將守土開疆。”
“各司其職,才能天下安寧。”
“可是如今,陛下把文官的事情做了,把武將的事情也做了。偏偏陛下年輕,也不是全能的。這,就會產生大問題。”
晏子初說道:“罷了,說這些已經無濟于事。王爺,說說咱們該怎么辦,這才是關鍵。晏飛已經是極為穩重的人,他專門私下傳書,可見事情的緊迫。”
田育皺起眉頭,心中也是無奈。
他一時間,也沒有具體的辦法。
田育思忖了好一陣,眼中掠過一道精光,沉聲道:“要讓陛下返回臨淄,唯一的辦法,就是后方臨淄出了大問題。否則,陛下不可能回朝的。”
晏子初正色道:“后方朝政出問題,就是咱們的責任。如果真是這樣,老夫愿意承擔責任。即便老夫被罷相,那也是甘愿認了。相比于前線的落敗,老夫被罷免,個人榮辱事小,國家勝敗才是最重要的。”
田育搖頭道:“不能這樣安排,朝中還需要丞相主持局面。依照本王看,前線和朝中,都是缺一不可的。陛下愈發的乖僻,恰是如此,更需要丞相在朝中斡旋,更需要你這樣的中流砥柱。”
晏子初正色道:“那”
田育眼中多了一抹厲色,沉聲道:“唯一的辦法,只能從后宮入手。”
“啊!”
晏子初聽得震驚出聲。
后宮!
這可是一個大問題。
晏子初心頭甚至一顫,正色道:“王爺,你打算”
田育說道:“陛下前段時間,納了一個妃子康妃,極為寵溺。甚至康妃在后宮,已然是艷冠后宮,獨得陛下的恩寵。之前陛下御駕親征,差點就要帶上康妃的。”
“只要因為你我反對,加上軍中不適合有女眷,所以陛下罷了心思。”
“如今,就從康妃入手。”
“本王執掌監察司,本王來運作一番,讓人稍稍安排一下,讓她患病昏迷。康妃生病了,甚至病情很重,自然會有人把消息傳到前線。陛下憂心,會從前線回來的。”
晏子初皺起眉頭,問道:“王爺確定陛下會回來?”
“會的。”
田育說道:“前線戰事不利,一時半會兒分不出勝負。另外,陛下打著也沒興致。而后方康妃出問題,會回來的。”
晏子初一臉的擔心,繼續道:“辦法是不錯,然而這消息一旦走漏,王爺可知,陛下會徹底厭惡你我。因為這一事情,是你我聯手安排的,可以算得上是欺君罔上。”
田育聽到后,喟然嘆息道:“不這么辦,還能即便欺君罔上,也不能讓陛下掣肘晏飛啊。否則,前線的這一戰,真是打不下去了。”
“晏飛這個人,丞相你也是知道的。他忠肝義膽,是我齊國的軍中柱石,是絕對可以依靠的。”
“晏飛被陛下針對,不合適。”
“另外你我都是先帝托付的輔政之臣,如果連這一點都畏畏縮縮,那齊國還怎么和秦國打呢?當初的科舉一事,我們可以不決斷,交給陛下決斷,畢竟不舉行也沒什么。”
“可是眼下的事情,我們卻是不能任由陛下胡來。”
“當然,本王主政監察司這么多年,這點手段還是有的,不會泄露任何的消息。”
田育臉上多了一抹頹然,說道:“反正等這一戰結束后,本王都打算要辭官的。所以這一事情后,當個閑散王爺,不再介入政務,也是極好的。陛下長大了,有了自己的心思,讓他去折騰吧。”
“唉…”
晏子初也是點了點頭。
兩人相視一望,心中都是生出無奈的感覺。
昔日的皇帝,禮賢下士,尊重朝臣意見,對田育和晏子初極為信任。可是如今,皇帝提拔信服,不斷的抓權。你要抓權也沒什么,哪個皇帝不抓權呢?
可是,皇帝前后的變化太大。
只是兩人沒有辦法。
晏子初深吸一口氣,強勢說道:“既然王爺有了決斷,老夫就不再多言。老夫這里也要盡快決斷,把征發民夫的事情敲定。否則等陛下返回,又不好辦了。”
田育道:“是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