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第752章重回巔峰!
wenxuem推薦各位書友閱讀:我不只會進球第一卷第752章重回巔峰!(女生文學wenxuem)
郝強的進球令舉國歡騰。
現場的國足球迷更是如釋重負。
“日本隊踢得太好了,讓我有點兒擔心國足贏不下來,看來還是多慮了!”
“其實國足打日本應該比打沙特輕松一點點,因為沙特務實,會集中兵力限制郝皇,日本隊只要沒短時間內把國足防線打滑絲,郝皇就肯定有機會取得進球。”
“現在再看看日本的防線,確實沒什么人能防住郝皇。”
歐洲足壇殘酷的地方在于,球星的力量往往會讓對手技戰術受限。
就像幾乎不會有球隊敢給梅西,C羅納爾多,郝強絕對開闊的空間去沖擊。
那跟自尋死路沒什么區別。
只有極少數頂級乃至超級球隊會以自身強大火力采取壓制。
拼的就是團隊能夠擊垮對面的個人火力。
日本隊不是不懂這個道理。
只不過讓他們面對中國隊打得保守些,他們反而做不到。
兩代之前的日本國家隊就做不到。
今天的日本2隊同樣做不到。
國足實力孱弱,但只要擺大巴,也會考驗對手的破密集防守能力。
日本隊在進攻端除了進球之外的一切都做得很到位。
有著明顯拉開與其他亞洲球隊檔次差距的整體技戰術實力體現。
可能不能進球,還是需要十分強大的終結能力。
就像當年的西班牙王朝,四年三冠,可他們在大賽中時常打出1:0的比分。
無解的場面控制力,并不代表有著摧枯拉朽的進攻火力。
日本隊在亞洲杯也有著類似的情況。
大多數球隊擺大巴或極限防反,從姿態上已經認可了日本的強大實力。
在這種背景下,日本隊打不出進球如麻的火力效果。
不是他們不想,就是很單純的...終結火力沒那么強大。
今天日本隊的攻擊群說到底也就是歐洲二流的水平。
國足嚴防死守,用人肉化作城墻,極大限制住他們的射門威脅。
郝強保持耐心,伺機而動。
日本隊倒還是能穩住心態。
只是防線擋不住郝強的事實更令人感到沮喪。
自從丟球之后,中國隊每一次后場解圍球輸送到前場。
郝強都會遭到日本球員的拉拽或抱摔。
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一對一的實力差距一目了然。
不犯規,沒活路。
防線用犯規來爭取的空間,并沒有在前場換來進球。
士氣爆棚的國足眾將用硬朗果斷的聯防屢次化解險情。
日本隊在技戰術上更推崇傳切滲透,不擅長傳中高點轟炸,這在破密防守上絕對也屬于自廢武功。
不過到了世界大賽時,日本隊會謹慎很多,確實也沒有合適的沖吊環境。
但在亞洲杯賽場,需要破密集防守時,他們除了定位球依靠后衛來從高空制造威脅,也沒有別的選擇。
半場比賽結束。
中國隊1:0日本隊。
國足球迷罵罵咧咧。
郝強上半場被侵犯次數最多,日本隊付出了三張黃牌的代價。
如果沒有這些犯規。
中國隊能夠至少再下一城。
中場休息回到更衣室中。
鄭志在進行訓話之前征詢郝強的意見。
并且是公開式的。
盡管旁人很清楚這么做是不合規矩,會削弱自身權威。
但鄭志也是有壓力的。
如果先贏后輸的話,無顏面對江東父老。
郝強隨口說道:“我們可調整的空間不大,但也不是沒有可操作的空間。
我們可以保持后衛線不動,中場加強主動逼搶的強度與機動能力,如果日本隊破解了我們的防守,那么我們再撤回去也行。
當然,這是冒險的。
我認為可行的原因是日本隊一定想不到。”
鄭志腦海中進行權衡。
隨后按照郝強的建議進行調整。
在兩隊球員離開更衣室回到球場內時,鄭志的助教對他低聲道:“郝強的建議固然重要,但也不能把壓力全交給他一個人。”
中國人說話還是充滿含蓄,難聽點兒就是拐彎抹角。
鄭志卻不以為然。
“即便不考慮他對國家隊的貢獻和能力,他在世界強隊的更衣室都可以充當貝肯鮑爾,我如果想得太多,反而是對團隊的不負責任。”
鄭志沒有絲毫心理負擔。
他很清楚過去十幾年,高紅波執教時期就時常跟郝強探討技戰術。
昔日在強大的德國隊陣中,貝肯鮑爾能夠架空主帥率隊登頂世界杯。
郝強也就是沒那個團隊條件。
若是有的話,鄭志認為郝強完全有資格也這么做。
主教練又怎樣?
沒有絕對世界級的實力,誰敢說做出的每個決策對團隊是最優解?
下半場雙方易邊再戰。
日本隊加強進攻,心心念念要進球扳平比分。
但他們卻在前場傳控組織的時候遭遇到了中國隊強大的阻力。
上半場中國隊被動靜態防守,壓榨空間為主。
下半場一上來便主動出擊在防守逼搶中如狼似虎。
日本隊沒有一觸即潰,但沒能形成連續流暢的攻勢便是讓中國隊獲得了更好的反擊機會。
比賽61分鐘,郝強在前場中路接應到隊友的傳球,他停球之后背身假晃反切線路變向擺脫掉防守球員,向前突進中踩單車變向加速完成突破。
剛殺入禁區起腳便射。
足球宛若炮彈直飛球門左下角!
日本球迷如遭晴天霹靂!
這個下半場的場面走勢既令他們感到意外,也十分措手不及。
國足球迷則瘋狂歡呼。
“郝皇梅開二度!”
“下半場這防守看起來真踏馬熱血!”
“哈哈,我看日本快要崩了。”
日本眾將是沒想到中國隊在后場展開瘋狂的逼搶,姿態變化打得他們暈頭轉向。
簡單地說,歐洲二流破密集防守?
沒人能C得動。
中國隊2:0日本隊。
日本隊有些慌了。
比賽時間剩下不到30分鐘。
至少要追兩球!
時間緊,任務重。
鄭志在場邊慶祝之后迅速給球隊打手勢喊話。
既然是攻其不備,打成之后自然就不能再用。
球隊又回到了集體靜態防守的策略。
同時在防守中侵略性直接拉滿!
只要不丟球,咋樣都行。
日本隊的進攻開始逐漸急躁。
不過還是一副久攻不下的局面。
比賽剛過70分鐘,當郝強在接應隊友解圍球的時候,剛胸部停球就被人從后撞倒在地。
主裁判沒有給瀨古步夢出示黃牌,這讓鄭志在場邊激動地抗議。
既然主裁判尺度寬松,那國足眾將也沒有可忌憚之處。
10分鐘內,5次犯規,3張黃牌!
中國隊每一次犯規都能將日本的球員放倒在地。
邊鋒中村敬斗更是被送下場去!
日本球迷崩了!
憤怒地指責中國隊表現粗野。
可無濟于事。
比賽第84分鐘,郝強在中場控球后向前盤帶推進,遭遇防守立即變向朝邊路前進。
瀨古步夢的放鏟動作不大,卻將郝強絆倒在地。
隨后主裁判掏出第二張黃牌,再掏出紅牌將其罰下。
日本隊少打一人!
現場日本隊的解說也不禁搖頭感慨。
“37歲的郝強仍然是世界最頂級的球星,防守這樣的球星,你怎能不犯規?犯規就要吃牌,被罰下的風險非常大!
我們也許應該改變在亞洲賽場的姿態和戰術。
如果只注重自身技戰術特點的發揮,而欠缺對對手針對性的防守調整,那么這總會讓我們以練兵的姿態來到亞洲賽場,然后以練兵的教訓回家。”
日本隊沒有換人來彌補中后衛上的空缺。
因為沒有意義。
他們持續向前場發動狂攻。
比賽第89分鐘時,日本隊在狂轟濫炸中終于有所斬獲。
前鋒上田琦世在禁區內接應隊友傳球推射破門。
日本隊少打一人,卻能追回一球。
也算是對他們堅定不移進攻的回報。
這個時候國足球迷無比緊張。
日本球迷期待著球隊能夠上演奇跡。
國足開球前,鄭志換上了前鋒林良鳴。
這個階段,有著人數優勢。
鄭志也不想慫。
況且就算進了加時賽,這個換人也用得上。
國足開球后的正面進攻是拖延時間。
日本隊迅速圍剿,郝強在邊路控球連續制造邊線球,但在傷停補時第三分鐘的時候還是被對手獲得了球權。
日本隊的攻勢殺到前場后向禁區內的滲透斜傳被解圍。
日本球迷還沒來得及遺憾,畫面一轉。
足球飛到中場的時候被郝強控制住,他控球沿著邊路前進。
當日本隊的球員紛紛朝他殺去時,郝強送出了一腳貼地斜塞。
林良鳴在中路接應后單刀赴會。
國足球迷無比振奮。
但也害怕。
“要是踢不進的話,干脆去邊路拖延時間!”
“天賜良機,別打飛機!”
當林良鳴趟球來到禁區外即將遭遇出擊的門將時,他一腳推射將球打出。
萬眾矚目下,足球飛過了門將身旁,隨后貼著右門柱內側飛入球門內!
國足球迷萬眾嘶吼!
“牛逼!殺死日本!”
“時隔八年,國足重返亞洲之巔!”
“林良鳴打進這球,這輩子值了!”
國足眾將狂奔沖去簇擁在林良鳴身邊慶祝這個進球。
比分改寫。
中國隊3:1日本隊。
日本球迷無比失落。
不過他們總有安慰。
他們最好的球員并未來打亞洲杯。
這是他們過去多年未能問鼎亞洲杯時都能聊以自慰的原因。
只是大家情不自禁有個疑問。
三笘熏,唐安律,久保健英他們就算回來,就一定能擊潰中國隊嗎?
問題還是相似的。
他們的防線能擋得住郝強嗎?
伴隨著終場哨的響起。
國足教練組和替補球員沖入場內歡慶奪冠。
郝強則擦了擦臉上的汗水。
體能確實快到極限了。
連續作戰,幾乎都打滿了全場的他,在密集賽程下的體能極限差不多也試探到了。
不過還不至于到要咬牙硬頂的透支階段。
大家慶祝之后來到頒獎典禮。
此時國內社交平臺上已經充斥著對國足的贊美。
“這屆大賽完全是郝皇負責輸出,其他球員打出戰斗精神的一次重大勝利!”
“郝皇重傷之后,本以為國足再無機會登頂亞洲杯,沒想到郝皇以37歲的高齡率隊第三次問鼎亞洲之巔!”
“還是那句話,只要郝皇在,亞洲之內無敵手!”
“鄭志也絕對功勞不小,他給球隊注入了精氣神!”
在頒獎典禮到來之前,郝強與鄭志勾肩搭背,兩人從隊友到現在的主帥與隊長的關系,也算是國足一段佳話。
當郝強登臺領取獎牌,捧起亞洲杯冠軍獎杯時,鄭志躲在人群后情不自禁抹了抹眼角。
四年前未能率隊衛冕,他承受的壓力以及球隊更新換代所經歷的堅信,不足外人道。
能作為主教練的身份率領球隊再次登上亞洲之巔,榮譽什么的他倒是沒想太多。
最關鍵還是給球迷有所交代。
球隊在沙特狂歡慶祝奪冠。
郝強卻在當晚便離開了。
乘坐私人飛機返回巴黎。
一路上能夠睡個好覺。
亞足聯將郝強推上神壇,郝強多項數據加冕亞洲杯第一位。
最多的助攻,進球,奪冠,MVP等等。
如今已經是亞洲足球殿堂級的傳奇。
亞足聯自然期望用郝強作為招牌來拓展影響力。
給他頒發各種巧立名目的獎項是其一,延伸合作是其二。
對于這些郝強都不關心。
對國家隊的付出與貢獻,更多源自于一種責任感和使命感。
這種付出也不需要去橫向對比。
其他人怎么樣與他無關。
畢竟他享受著中國球迷市場的巨大紅利,于情于理都要竭盡全力。
但亞洲杯的分量在他職業生涯的履歷中確實不值一提。
時間已經來到了接近2月中旬。
郝強在巴黎圣日耳曼缺陣的這段時間里,巴黎圣日耳曼的表現可圈可點。
但明顯褪去了幾分強勢的風采。
胡斯尼頂替郝強打了5場聯賽的主力。
巴黎圣日耳曼然3勝1平1負。
再一次在聯賽中輸給里昂令穆里尼奧顏面有些掛不住。
甚至主場戰平波爾多也讓他備受媒體的抱怨。
仿佛少了郝強之后,也看不出來他到底執教能力有多么強。
穆里尼奧有苦難言。
球隊核心領袖不在。
戰斗力當然大幅度下滑。
可能他比日本和韓國的球迷還迫切希望中國隊早早從亞洲杯中淘汰出局的人。
只是不能宣之于口。
聯賽24輪結束的時候,郝強歸隊。
巴黎圣日耳曼球迷對此也是萬分欣喜。
郝強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