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第692章重返賽場,賽季最強自選!
wenxuem推薦各位書友閱讀:我不只會進球第一卷第692章重返賽場,賽季最強自選!(女生文學wenxuem)
巴黎圣日耳曼如果沒有郝強的加盟,那么放眼歐洲足壇的頂級行列中,他們的陣容看起來不能說平庸,卻絕對不夠豪華。
姆巴佩,內馬爾,梅西三叉戟組合時期是他們陣容單就名氣而言的巔峰。
可依舊在歐洲賽場毫無作為。
現在三叉戟都不在隊內,巴黎圣日耳曼高層事實上有些心灰意冷。
十幾年來的苦心經營,持續砸錢的投入,最終換回來的也只是在法甲稱霸。
僅以回顧歷史作為對比的話。
他們也就是比里昂七冠王好那么一點點。
但建隊與投入成本卻是里昂的數倍乃至十倍。
納賽爾現如今即便不是破罐破摔,卻也是痛定思痛后走務實線路。
想方設法在歐洲賽場能夠拿到冠軍才是王道。
名氣與影響力什么的,過去十幾年巴黎圣日耳曼花錢買名聲已經打下了很高的基礎。
現如今隊內既有教練中自帶流量的穆里尼奧,也有曾經的超巨之王郝強。
僅就名氣而言,比過去也差不了多少。
人們會持續關注巴黎圣日耳曼。
無他。
看看穆里尼奧加郝強這對組合是能夠掀起驚濤駭浪,還是上演大型翻車。
其實巴黎圣日耳曼高層對此也并不樂觀。
穆里尼奧已經被認為是從時代前沿掉隊。
安切洛蒂,瓜迪奧拉,克洛普,西蒙尼這些主帥,現如今的風評都勝他而無不及。
曾經的超巨之王重傷報銷一年,35歲的高齡再戰歐洲足壇,會是怎樣的表現?
誰也不知道。
但可以肯定的是。
他必然是王小二過年。
一年不如一年。
穆里尼奧主持夏季備戰訓練認真嚴厲,眼中不容沙子。
巴黎圣日耳曼的軍紀在過去一年已經打下了不錯的基礎。
在姆巴佩,內馬爾,梅西,拉莫斯離隊之后,這支巴黎圣日耳曼隊內已經沒有絕對的巨星。
因此也沒有人敢直面對抗主教練的權威。
這至少比穆里尼奧曾經二進宮切爾西和執教曼聯的管理阻力要小很多。
郝強的到來讓隊內不少球員都感到興奮。
如果他們只是輿論面前的墻頭草,順著那些負面輿論而看扁了郝強,那么他們也就屬于那種毫無主見與立場的人。
可他們終究是職業球員。
首先清楚郝強的成就有多么來之不易。
嗯,11座歐冠冠軍獎杯。
單單是這一項,其他球員不是望塵莫及,巴黎圣日耳曼隊內沒有歐冠冠軍!
除了郝強,就只有穆里尼奧。
而他們為了成為一次歐冠冠軍,現在隊內的球員,少則奮斗了兩三年,多則五年以上!
郝強在訓練中的專注和投入,也很好的起到了模范作用。
他在球隊內其實是一個很安靜的人。
專心致志地做好分內事,休息的時候也不會跟隊友打鬧。
作為隊內年長的球員,郝強偶爾與隊友交流,也會傳授一些經驗。
巴黎圣日耳曼現在的陣容,屬實不算強。
門將肯定是多納魯馬,這個位置是世界級。
后衛線上。
阿什拉夫哈基米,金彭貝,馬爾基尼奧斯,貝爾納特。
一流之上,不及頂級。
97年的本土中后衛兼右邊后衛米基萊。
02年的葡萄牙左邊后衛,左邊前衛,努諾門德斯。
02年的法國本土本隊青訓中后衛兼右邊后衛彭貝萊。
其他都是些邊緣人或05年的年輕球員。
中場方面維拉蒂。
葡萄牙33歲的中場達尼洛。
96年的西班牙中場魯伊斯。
97年的西班牙中場索萊爾。
97年的葡萄牙中場雷納托桑謝斯。
00年的葡萄牙中場維蒂尼亞費雷拉。
04年的本隊青訓,西班牙與法國雙重國籍的伊斯梅爾加爾比。
鋒線上就比較慘淡。
人員更迭大。
現如今除了郝強,比較有確定戰力的是02年的法國本土前鋒埃基蒂克。
以及球隊大力培養的05年的本土前鋒胡斯尼。
這套陣容中,以中場劃分,越往后,球員整體平均年齡越大,這也是穆里尼奧的風格,防線上基本不可能培養新人,需要有確定戰力。
而位置越前,平均年齡就越年輕。
巴黎圣日耳曼在歐冠中競爭力不強,但他們仍然是法國足球的旗艦。
這相當于什么概念呢?
法國本土球員的新生代,無論從法國本土哪家俱樂部出道,他們的選擇其實就很簡單。
踢出來稍有名氣,要么去巴黎,要么去歐洲豪門。
至于歐洲一流俱樂部,他們基本上不會考慮。
也就是說巴黎圣日耳曼一定程度上壟斷著法國足球最好的人才資源。
像埃基蒂克,是02年出生同期法國前鋒中最被看好的。
模板與亨利類似,場上位置也是左邊鋒與中鋒隨意切換。
還沒獲得像樣的成就,卻已經有著超過4000萬歐元的身價。
05年的胡斯尼同樣如此,過去兩年踢青年歐冠,保持著場均一球的效率。
身材模板有點兒像是阿圭羅,盤帶速度不快,但無球跑動速度快,擅長捕捉機會。
如果說這套陣容從配置上來說有什么短板。
那肯定是在中場。
他們沒有好的防守型后腰。
多數都是中前衛與后腰位置可以切換。
穆里尼奧上賽季的主要工作其實就是在中場,給這一群中前衛灌輸防守理念,提高他們的防守能力。
現在郝強加盟之后,鋒線實力究竟是加強了,還是他會擠壓年輕球員的提升空間,沒到賽季真正開始的時候,誰也說不準。
備戰期過去之后,巴黎圣日耳曼奔赴北美征戰國際冠軍杯。
郝強哪怕是打熱身賽,也算是回到了公眾視線內,登場作戰表現一般。
看不出來的實力變化。
能看出來的就是單純熱身。
穆里尼奧在熱身上的工作重心也是把精力放在年輕球員身上。
當他們回到本土迎來法超杯。
在法蘭西大球場與朗斯捉對廝殺。
巴黎圣日耳曼的陣容備受關注。
到了該真刀真槍拼殺的時候,巴黎圣日耳曼究竟會讓郝強打什么位置,扮演什么角色。
這可能是法超杯在社交平臺上最受關注的時刻。
話題熱度持續走高。
無數郝強的粉絲紛紛高呼:“我不裝了,是時候亮出我20年巴黎圣日耳曼球迷的真正身份了!”
“郝皇登陸五大聯賽第一站便是法甲,現如今35歲,又回到了法甲,這算不算有始有終?”
“看看郝皇的狀態如何吧。”
無數審視的目光,無數躲藏在暗處等待落井下石的眼神,還有著無數的期待。
穆里尼奧雖然沒把朗斯放在眼中。
可是巴黎圣日耳曼在法甲的地位決定了如果他們在法甲表現得過于放松,那么到了歐冠肯定要被歐洲豪強輪番教育!
這也是歐冠賽場現在很難誕生一黑到底黑馬的重要原因。
假如說英超,西甲,德甲這些聯賽強度是A級,那么歐冠就是S級。
A級打得好,才有資格在S級的戰斗中笑傲群雄。
可法甲夠不上A級,打歐冠面對S級,這種強度的差異總是會讓巴黎圣日耳曼很難受。
穆里尼奧無法改變法甲的強度與難度,他能做的就是讓球隊掏出打S級賽事的態度與斗志。
過去十幾年,巴黎圣日耳曼在聯賽中基本上都是依靠著強大的進攻火力贏得冠軍。
換句話說,過度依靠進攻去贏得冠軍,這在自身獨一檔的聯賽中沒問題。
可到了歐冠賽場上節奏就不對了。
歐冠賽場沒有球隊是能夠依靠單純的強大火力贏得冠軍。
翻看近二十年的歐冠冠軍,即便有的進攻實力更突出,但防守絕對是要達到不會掉鏈子的最低標準。
所以如何調控球隊就很考驗主教練的能力。
兩隊球員登場。
巴黎圣日耳曼的陣容呈現在世人面前。
門將:多納魯馬。
后衛:阿什拉夫,金彭貝,馬爾基尼奧斯,貝爾納特。
中場:魯伊斯,達尼洛,維拉蒂,索萊爾。
前鋒:埃基蒂克,郝強。
穆里尼奧極為罕見地排出了一個442陣型。
與此前他慣用的4231或433有著結構上本質差異。
當比賽開始之后,郝強先干了一件事。
閉上雙眼,進入系統。
當系統久違地出現在自己的面前時,他先收獲了2223賽季的積分收獲。
然后打開了抽獎界面。
他的卡片存貨有很多。
不過還是常規地打開抽獎瞅一眼。
此時此刻卻見到了新的板塊。
“賽季最強自選!”
郝強感到十分意外。
本以為已經掏空了傳奇卡片的獎池。
沒想到這個時候又有了新的獎池。
點進去瞅一眼。
密密麻麻整齊排列的紫金色卡片令他險些看花了眼。
左側有勾選的對象。
前鋒,中場,后衛,門將。
除了門將之外,每個位置還有細分。
他點了下前鋒后,卡片重新排列。
呈現在眼前的便都是前鋒的紫金色卡片,每個卡片下面有不同的積分消耗。
少則1000分,高則3000分。
郝強目瞪口呆。
因為他看到了一些熟悉的面孔。
賽季最強,梅西!
賽季最強,C羅納爾多!
羅納爾多,羅納爾迪尼奧,克洛澤,亨利,范尼斯特魯伊,德羅巴,歐文,加雷斯貝爾......
回過神來,他仔細翻看了一下,沒有看到哈蘭德和姆巴佩。
大概是這兩名球員的職業生涯還沒有走到末期,或者退役。
無法精準判定賽季最強的高度。
郝強默默關掉了界面。
他沒必要開場就開掛。
進來只是習慣性地看一眼。
同時該如何使用,也需要結合他目前的身體與競技狀態,自然還有場上形勢。
還是按照以往的思路。
自己的超量存貨可以用來提升狀態。
最好的卡片就留在關鍵比賽和逆風形勢下尋找突破口的時候使用。
回到現實,投入比賽中。
巴黎圣日耳曼自然而然地打起了攻堅戰。
觀眾們都在看巴黎圣日耳曼如何圍繞郝強來制造威脅。
卻見到郝強的位置并不像是一個前鋒,他在中前場大范圍活動。
速度不快,但一直維持著幾乎沒有變化的跑動頻率。
對手當然會針對他。
賽前朗斯主帥就已經說了,不會輕視郝強。
人云亦云的郝強已經不行了的觀點,真正的業內人士都嗤之以鼻。
他再不行,也是對比巔峰期的自己。
但比賽呢?
他只要比其他人都強,就足夠了!
郝強頻繁一腳出球,精準地找到中場和邊路插上的隊友,想要直接與埃基蒂克形成聯系是很困難的,對手重點切割巴黎圣日耳曼的陣型也是以郝強為中心。
達尼洛只在中圈地帶中路策應,活動范圍不大,顯然他是坐鎮后腰中路的。
路易斯與索萊爾則分在兩側,上下跑動也近乎固定在這片區域內。
三人形成了在郝強身后左中右三點橫跨球場寬度的策應。
維拉蒂在郝強周圍靈活跑位,忽左忽右,都是前腰區域。
兩人若是被對手包圍,空間被壓縮。
郝強會傳球向邊路。
右路的阿什拉夫,左路的貝爾納特,高速插上后一旦形成接應,那么巴黎圣日耳曼的攻勢必然會是一波流。
因為他們不能在前場戀戰。
時間久了,一旦被對反擊,防區就會沒人。
無論是貝爾納特還是阿什拉夫的邊路快速推進,在進攻危險區域會有隊友來接應。
維拉蒂,郝強,埃基蒂克,三人中一人,然后再決定是向禁區縱深區域進行傳中,直塞的威脅球輸送,或是往禁區前沿區域發展來制造遠射機會。
總的來說巴黎圣日耳曼的攻勢就是投入不大,攻堅戰就要把每個點都利用到極致。
以往過去這種活兒都是實力超群的三叉戟完成了。
不管是曾經的卡瓦尼,伊布,拉維奇,還是不久前的梅西,內馬爾,姆巴佩。
因為他們不缺進球,所以三叉戟對防守的重視也就近乎是漠視的程度。
丟球?
不管丟多少,只要比對手多進一個,不就完事了?
在法甲確實可以這樣。
但到了歐冠呢?
平時不防守的三叉戟,到了歐冠就算再如何賣力防守,效果也并不理想。
同時攻防體系也會走形變樣。
因為在聯賽和歐冠賽場,就像是截然不同的打法。
現在的巴黎圣日耳曼,穆里尼奧主要工作便是讓球隊在聯賽和歐冠首先形成球隊技戰術體系的風格與思路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