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十九章 :奔邛

  銅山關易主,趙懷安等人在這里呆了五天。

  多日的逃亡和廝殺極大地消耗著眾人的精氣神,他們需要在這里休整。

  這五日,趙懷安大放酒水,每日都會殺一頭羊用來犒勞眾人,在酒肉的刺激下,一眾夷人對趙懷安死心塌地。

  當然,這三天,趙懷安也開始教授兵擊和巴柔給自己的幾個門徒,雖然不能立即提高他們的戰斗力,但也將義社的規程打了開頭。

  有肉,有訓練,再加上先后兩場的見血,原先猥瑣的夷人們也有了幾分精悍氣,尤其是之前就做過披甲奴的孫泰和趙虎,現在已經有點武士的味道了。

  在趙懷安等人停留的這幾天,關前的山市也開了,而這一天,砦外來了一群山民,為首者正是趙懷安此前救過的老叟。

  五日前,趙懷安將救到的老叟喊來,說愿意以每人糧兩石的價格雇傭他們山里的山棚,而且每滿十人,就多發一只羊。

  但趙懷安的唯一要求就是,必須要健壯能吃苦。

  他們只會在這里呆上五日,過了時間就走,所以老叟他們要掙這份工資,必須在這幾天趕到。

  沒錯,這就是趙懷安想到的辦法。

  之前他和鮮于岳聊過了,知道從銅山關到邛州的道路還是山路,所以什么大車、獨輪車就不用想了。

  然后趙懷安就想到了故技重施,通過逃戶老叟去雇傭山里的山棚。

  趙懷安是這樣統籌的,只靠人力馱運的話,那糧食無疑是最沒有性價比的,所以他就決定用糧食來發工資,然后馱運甲械這些高價值貨物。

  此外趙懷安還提前和老叟說了,這兩石糧他會提前就發給老叟,而如果順利到了邛州,他還會再發一筆銅錢給眾人做回去的路費。

  這樣的條件簡直是好的不敢置信,但老叟決定相信這個唐軍武士,因為他救過自己。

  于是,老叟同意回去,去找附近的山棚接這筆生意。

  再一次回到銅山關市集,何伯看到這里似乎并沒有什么變化,只是多了幾個穿甲胄的武士在維持市場秩序。

  在看到崗哨上的人在對下方營地喊話,他對身邊的一個健碩的年輕人道:

  “憨娃,就是這了。”

  叫憨娃的年輕人眼神桀驁,正細細打量前方的營地,看到營地中出來兩個唐兵滿臉微笑,他撇了嘴問老叟:

  “三伯,那個就是你說的趙郎君?”

  何伯聽了不高興,對憨娃訓斥道:

  “這是恩公,沒趙郎君相救,你三伯我早就死了,別把山里的渾勁帶出來,那些糧食對寨子很重要。”

  憨娃沉默了。

  是的,趙懷安許諾的糧食對他們寨子的確太重要了。

  兩石糧食那可以夠老人、孩子吃一年,夠一成年丁吃四個月。別覺得這個好像少,但實際上他們幾年辛苦的盈余都攢不到二石。

  他們從官府的管轄跑到山里,但這里并不是什么田園牧歌,反而更加艱苦。

  就拿開荒來說,就是因為他們沒有足夠的糧食盈余,沒辦法支撐幾個月的脫產開田,所以糧食就一直不夠,最后陷入死循環。

  而現在有了這多余的兩石糧食,寨子里就可以用來開墾更多的山田,養活更多的丁口,整個寨子都會興旺發達。

  何伯算過這筆帳,現在是冬天,本來大伙就歇著,現在能出去掙兩石糧回來,這是純賺。

  而且去邛州的路也不算太遠,如果腿腳麻利的話,這一次去邛州大概半個月就能回來,然后稍微休息一下,就能開始明年的春耕。

  所以,他很重視,將自己的侄子帶了出來,還有寨里的其他棒小伙。

  想到這里,何伯拽了拽侄子的袖子,堆滿笑容迎了上去,因為恩公已經來了。

  趙懷安看著市口擠著滿滿一堆人,很高興,雖然這些人各個精瘦,除了老丈邊上的一個小伙子個子稍微高點,其他的皆才有五尺的樣子。

  但只要能扛貨,那就夠了。

  他哈哈大笑,對迎出來的何伯笑道:

  “何伯,你這來得有點晚啊,其他幾伙人早就來了,就等你了。”

  何伯心里一緊,沒想到趙懷安還找了其他人接這個,勉強維持著笑容,小心道:

  “恩公,有那么多東西要馱運嗎?難道光我寨里的好小伙都不夠嗎?”

  趙懷安哪能不明白何伯的意思,他攬著何伯的手臂,笑道:

  “何伯,東西是不少,你們大伙肯定不夠,而且人多也能一起分擔,原先說好的價格不變。”

  聽到這話,何伯臉上有了笑容,也的確,人多,寨里的年輕人也能少馱點。

  但下一秒,趙懷安說的話,就讓他的笑容凝固了。

  只聽趙懷安,小聲道:

  “不過那些人我都不放心,一個個看著和山匪似的,幸好你們來了。”

  何伯心虛的看了一眼旁邊的侄子,然后尷尬地點了點頭。

  為何尷尬?

  因為他們寨子也和山匪差不多,其實所謂的山棚都是這樣,忙時務農,閑時客串客串山匪,打家劫道的,家常便飯。

  他上一次來銅山關,其實就是來踩點的,他想看看那些吐蕃人虛實,看看有沒有發財的機會。

  但沒想到,也有百十號人的軍寨,一日就被眼前的這個唐軍武士給端掉了。

  還有一件事是趙懷安不知道的,在何伯回寨的時候,將趙懷安要雇傭他們的消息傳給他的兄長時,寨子里的第一想法不是接生意,而是直接打算下山去搶。

  要不是何伯說了趙懷安是救命恩人,和拿下吐蕃人軍寨的情況,這一次下山,恐怕就不是現在這樣子了。

  咳嗽了一下,何伯就要給介紹,他先是踢了一腳侄子何文欽,罵了句:

  “怎么教的,叫恩公。”

  何文欽之前下山干過幾次無本買賣,心早就野了,在何伯和那個唐軍武士攀談的時候,他的眼睛正一個勁地打量著趙懷安。

  現在被自家三伯踢了一腳,他才收斂了一下,但還是沒有行禮,只是抱拳說道:

  “山民何文欽見過恩公。”

  趙懷安笑了笑,只說了句“不錯”,然后就帶著何伯等人回了寨。

  這些山民一進營地,就發現營地內的人還真不少,除了趙懷安的這些人外,還有三伙人各自坐成一團,正吃著青稞飯。

  何伯看到了幾個眼熟的,也是附近山棚的,確定剛剛趙懷安沒哄他。但不知道為什么,有幾個雄壯的,卻都是滿臉烏青,嘴角都帶著傷。

  趙懷安帶著何伯他們進來后,指著一處帳篷對何伯道:

  “何伯,你帶著的人就先住那兩個帳篷,你來得也巧,鍋里都煮好了青稞飯,一并坐著吃,我正好有話和大伙說。”

  何伯從命,帶著寨子里的年輕人走到那邊,和大伙一起盤腿坐著,不一會就有兩個少年抬著一口大鍋到了這里,里面正是煮好的青稞飯。

  不用何伯吩咐,何文欽帶著一眾人就開始用手扒著飯,埋頭塞著。而他自己,則帶著謹慎的眼神掃視著一定,心中驚詫。

  嚯!這營地里怕不是有上百號人吧。

  何伯的下一個念頭不是想這些人都是從哪來的,而是趙懷安有那么多的糧食發嗎?

  要是一人都分兩石,那就是兩百多石糧啊,我滴乖乖,這恩公打下吐蕃人的營地是發了多大的財啊。

  趙懷安并不知道何伯的羨慕,他站在營地中央,環視了一圈這些山棚,拍了拍手:

  “之前我在市場上放出消息,要雇各位好漢馱運去邛州,但我沒想到大伙這么積極,來得這么多。但大家不用擔心,我趙大一諾千金,說一人兩石就是一人兩石,不管來多少,我都發得起。”

  說完,趙懷安對孫泰、趙虎喊了一聲,然后二人就將一處帳篷掀開,里面用麻袋裝的糧食堆得滿滿都是。

  一眾山棚被刺激的齊齊呼聲,鼻息都有點粗重了。

  趙懷安很滿意他們的表現,這些天他算是弄明白了,合著這幫人都不是良民啊,不是奸猾十足就是桀驁不馴。

  在何伯他們來之前,更有幾個山棚子仗著有點手段就要挑釁他,最后被自己一頓收拾,終究老實了。

  但窮山惡水出刁民是一點不假,剛剛還有點老實的樣子,在看到這些堆積如山的糧食立馬就固態萌發了。

  既然這樣,趙懷安索性就現在發糧,也斷了這些人的念想。

  很快,眾人就開始排隊領糧,包括何伯那波人,一共四個寨子六十三號人,一人分了兩石青稞。

  兩石青稞大概有200斤的樣子,一個人根本就帶不走,但不用趙懷安操心,隨著那些山棚的呼嘯,很快就從山外奔來一群老幼婦孺,人人背著竹簍,喜笑顏開。

  這些人都是和那些山棚一起來的,之前一直隱匿在附近,直到確定是真放糧才奔了出來。

  趙懷安沒管那些人,而是將何伯還有另外三個領頭的山棚都喊了過來,吩咐:

  “我趙大出來混,首講就是一個‘義’字,然后就是一個‘信’字,現在我糧發了,諸位好漢,那咱們就上路吧。”

  何伯喜笑顏開,而另外三人也好不了多少,他們是真沒見過,活都沒干就把糧先發了的。

  于是,四人也豪爽,齊齊抱拳:

  “敢不從郎君命。”

  就這樣,等山棚們和親人們說完話,趙懷安帶著已經整裝好的眾人再次出發。

  目標邛州前線!

  請:m.badaoge←→新書推薦:

飛翔鳥中文    創業在晚唐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