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167章 東廠與錦衣衛!

  錯缺斷章、加書:

  后臺有人,會盡快回復!第167章東廠與錦衣衛!

  主題模式:

  第167章東廠與錦衣衛!

  “我身為江淮道的布政使,負責江淮道的一切民政事務,是省內的二把手,官居從二品,僅次于巡撫大人,這密匣子怎么著也得有我一個吧!我一定要和陛下好好通信,讓陛下徹底知道我的才干!爭取頂替賈似道,做新的巡撫大人!”

  布政使大人周判在心中激動的想到,說完還用眼神狠狠的瞪了一眼四周的官員,意思是都他娘的別跟老子搶!

  這密匣子,非我莫屬!

  當然,其他官員也是蠢蠢欲動,其中按察使大人蔣干便同樣用眼神回瞪了布政使大人一眼,在心中想道:“我身為江淮道的按察使,負責江淮道的一切刑獄事務,官居三品,是省內的三把手,這密匣子怎么著也得有我一個吧!”

  但,令他們失望的是,衛霍卻開口說道:“具體的名額,朕就不一一公布了。朕會私下找你們,拿到密匣的人也注意保密,否則朕會取消你的密匣資格。”

  “是,謹遵陛下口諭。”眾人聞言附和道,但有些遺憾陛下沒有當場公布,同時下一秒大家便都用警惕的目光看向周圍的人。

  那目光透露著一個感覺——我們中間要出現內鬼了!

  畢竟,身份保密,內容保密,還能直接和陛下通信對話。

  誰知道你會不會趁機和陛下打小報告!把我們拉下馬,來突出你自己!

  于是,往日一條心的江淮官場瞬間開始出現了分化,大家都開始彼此不信任起來,總感覺有無數雙眼睛暗中盯著自己!

  這,便是密折制度的另一個好處——制衡官僚集團,官員們因不知誰會向皇帝密奏而相互監督和猜忌,從而難以形成穩定的利益集團來對抗皇權,有效防止了官僚勢力的過度膨脹,維護了皇權的獨尊地位!

  “日后不管大小事情,有密匣之人都需要向朕匯報,而且要定期定時的匯報。周周報,月月報,若是敷衍應對,朕也會取消密匣資格。”

  “若是所匯報的事情立下功勞,朕也會論功行賞!爾等以后得恪守法規。心中謹記,爾食爾祿,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難欺!”

  “再有如賈似道等阿諛奉承,隨意糟蹋民脂民膏之事發生,那朕殺的就不止是賈似道一位罪魁禍首了。我大昭別的不多,就是人多!朕不介意殺光一切犯事的官員,給新科學子們騰地方!”衛霍殺氣騰騰的道。

  幾句話說完,瞬間嚇得江淮道官員們個個汗如雨下,只會不斷地磕頭道:“是!謹遵陛下法旨!微臣們不敢了!以后我們一定好好對待百姓!”

  隨后,衛霍便讓官員們散開,而后一個個召見,考察官員的品行,政績,同時給一些人發放密匣。

  最終,衛霍一共召見了三十多個官員,但只給其中的八個發放密匣,讓官員們猜不出究竟是誰有密匣。

  而最后一個密匣,衛霍則給了當地一位有名望的宿老百姓,讓他收集民間的消息提供給衛霍。

  這樣,消息源則更能準確一些,不再局限于官場。

  至此,密匣制度算是初步完善。

  之后便是推廣到大昭全國,而后則是不斷增加擁有密匣的人數,讓其橫跨官場,民間,軍隊,商界等等。

  就是要苦了衛霍了,以后每天除了要看正常的奏折外,還要看大量的密折。

  尤其有些官員為了刷存在感,肯定會上一些垃圾奏折。

  比如,衛霍前一世的清朝,就有一堆垃圾奏折,被后來的人翻出來當做笑料。

  像閩浙總督覺羅滿保多次向康熙進獻臺灣土產。如他向康熙進獻芒果,康熙回復“知道了,這種東西沒什么用,不要再送了”。但一個月后,他又上奏進獻芒果,康熙無奈表示“知道了,以前沒看過芒果,本來想看看,看了之后似乎沒什么用,以后不要送了”。

  甚至有個官員閑著沒事,天天給皇帝問安,刷存在感。比如杭州織造孫文成請安極為頻繁,不停地問“皇上您好嗎?”雍正只能不斷回復“朕很好”,最后還加了句“朕很好,又胖了一點”。

  其實想要掌控朝局,還有一個辦法,便是開啟廠衛制度。

  也就是開東廠和錦衣衛,搞特務機構。

  但東廠和錦衣衛雖然有利于皇帝掌管朝局,可弊端也同樣很大。

  首先便是權力濫用與司法混亂,東廠和錦衣衛都有獨立于正常司法體系之外的特權,可不經正常審判程序隨意抓人、審訊和處罰。這導致大量無辜之人蒙冤入獄,屈打成招,司法公正遭到嚴重破壞。

  衛霍是堅定的要搞依法治國的,決不允許有機構能凌駕在法律之上。

  其次便是政治腐敗與權臣弄權:東廠由宦官掌管,錦衣衛首領一般由皇帝親信武將擔任,這些人容易與朝中權臣勾結,形成腐敗勢力。他們為了個人私利,互相利用,干預朝政,操縱官員任免,排斥異己,使得朝政日益黑暗。

  而且還會導致東廠和錦衣衛尾大不掉,最終產生九千歲這種怪胎。

  另外便是讓社會動蕩與人心惶惶,其監視范圍廣泛,百姓和官員的言行都被嚴密監控,人們生活在恐懼和不安之中,社會的正常秩序被擾亂,經濟發展也受到影響,社會矛盾不斷激化。

  衛霍需要的是監管,而不是變態的窺伺。老百姓一個個人人自危,最終就是只敢怒而不敢言,將怒火積壓著,等待某一天如火山爆發般的反噬!

  所以,衛霍思考再三,還是放棄了廠衛制度,改用密匣制度來掌控朝局。

  “最關鍵的還是要開啟民智啊。只有讓老百姓讀書識字,明了事理,讓老百姓參與政治之中,以民監督,才能讓政治真正的清明起來。只可惜這樣太難了,只能一步步來。”衛霍嘆息一聲道。

  最好的監督便是全民監督。

  但民智未開,一切都無法談及。所以衛霍才要普及教育。

  一切,還是任重而道遠。

  在巡視江淮道期間,衛霍還看了一下自己設立的免費學堂。

  之前衛霍曾經下詔用士紳一體納糧所交之錢糧,在全國每個縣都建立啟蒙小學!供六歲以上的孩童無償學習!同時,在每一縣設立一所中學,凡通過縣試的童生都可以入學免費讀書,提供免費食宿!讓天下讀書人,再無后顧之憂!

  江淮道這點倒是沒有偷工減料,小學和中學都搞得有聲有色,里面傳來朗朗讀書聲。

  這些,可都是未來大昭的希望!

  看來,殺了兩次門閥世家的人頭,還是讓官員們對此戰戰兢兢,不敢偷懶的。

  第二天,公審大會在江淮道金陵府順利舉行。

  衛霍的公審大會和以往的菜市口砍頭,眾人前來觀摩不一樣。

  大家前來觀摩只是當觀眾,還有種震懾老百姓的感覺。

  而衛霍的公審大會則是讓老百姓參與其中,讓老百姓訴說自己的冤屈,隨后讓官員自己簽字畫押伏法,而后再砍頭!

  這樣一方面,是打掉老百姓心中對于官員的畏懼感,給老百姓一個審判官員的機會!

  一方面,也讓老百姓知道,自己才是這個國家真正的主人!

  之后再一步步的讓老百姓組成陪審團,真正的參與審判之中,制衡官員的力量!

  “唰!”“唰!”

  此刻,在一聲聲謾罵之中,賈似道和馬國明被砍掉了狗頭,全場頓時爆發出一陣熱烈的歡呼聲。

  而做完這一切后,衛霍便再度起程!

  回京,看老婆孩子去!

飛翔鳥中文    嫌我功高震主,我黃袍加身你哭啥?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