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反對立太子!第138章反對立太子!→、、、、、、、、、、、、、、、、、、、、、、、、、
另一邊,大昭臨安,金鑾殿上!
衛霍高坐在龍椅之上,看著眼前群情洶涌的百官們,臉帶冷笑。
這群人還真不長記性,自己之前在玄武門前已經狠狠的打死過一大批臣子,現在他們居然又敢跳出來!和自己作對!
而原因,則是因為衛霍頒布了立太子詔書,立皇后之子,衛麟為皇太子!但詔書還沒出京城,就受到了群臣阻攔!
“陛下,拓跋皇后雖賢,然畢竟是遼族人!其子為遼族血脈,恐難服眾心,還請陛下收回成命!”南方四姓為首的顧家家主率先發難道。
“是啊陛下!太子之位關乎國本,遼族之子繼位,恐引朝野非議!還請陛下收回成命!”鄂州道的士紳代表,馬家家主也跟著回答。
“臣附議!陛下!中原正統,歷來以漢人為尊,遼族之子為儲,恐違祖制!還請陛下收回成命!”就連之前被衛霍殺的嚇破膽的五姓七望中唯一剩下的崔家家主也繼續硬著頭皮說道。
“臣等懇請陛下,另擇漢女為后,立其子為太子,以安天下之心!”其他二三流的世家門閥們也跟著回答。
奸臣們一個個跳了出來,并且說出了最終的目的!讓衛霍多娶門閥世家之女!
歸根結底,還是衛霍拒絕了和這些豪門世家聯姻,所以他們才出來反對衛麟當太子!
畢竟,他們都想靠著女兒嫁給衛霍好當上外戚,將來等衛霍死了掌控朝堂!
而衛霍不給他們這個機會,那不是要了他們的親命了!
而且這一次他們自以為自己占據著大義,畢竟遼族和漢族不共戴天,大家確實都不想讓下一代大昭帝王身上流著遼族人的血!
因此,就連衛霍親自提拔的那些科舉官員,平民書生,此刻都一言不發!低著頭沒有幫衛霍說話!
所以,門閥世家們更加肆無忌憚,不怕觸怒衛霍了!
畢竟,上一次衛霍大開殺戒,是因為門閥世家們有錯在先,對抗衛霍的買田令,因此衛霍懲罰無可厚非。
而現在,大家沒犯錯,衛霍難不成還能大開殺戒?
要是這樣的話,衛霍不是妥妥的昏君嗎?如何服眾!如何統一天下!
“恐違祖制?朕為開國之君,朕之話,便是日后祖制!從前既沒有先例,那朕便是先例!”衛霍冷笑一聲,當即回答。
但門閥世家們繼續胡攪蠻纏道:“陛下,不管怎么說,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遼族血脈就是不能為太子啊!”
“是啊陛下!不光是我等群臣反對,就是天下百姓也絕不接受遼族血脈的太子啊!”
“臣附議,還請陛下為天下黎民考慮!”
眾人不斷給衛霍扣著大帽子,實際上,老百姓才不在乎誰當皇帝呢,只要生活能越過越好就行。
而他們這種舉動也激的衛霍起了殺心!
果然,對這些門閥世家就得斬草除根,不然遲早春風吹又生!
不過,衛霍才不是趙九那種會當眾殺人,完全不顧影響的傻子。
衛霍有的是辦法對付這些門閥世家,要砍掉他們的狗頭還讓他們說不出話來!
成年人不做選擇!道德制高點和這些人的狗頭,衛霍全都要!
于是,衛霍以退為進道:“行,就依你們所言,朕收回成命,暫緩立太子!”
“轟!”
這話一出,瞬間如同一道驚雷,讓門閥世家們欣喜若狂!
他們心中狂喜道:“衛霍,低頭了!”
“不可一世的衛霍,終于低頭了!”
而有了第一次,就會有第二次!
日后衛霍想干嘛,都得好好坐下來和他們世家談談!
老老實實的與士大夫共天下!
“陛下圣明!”眾人立馬一陣吹噓。
但衛霍才懶得聽這些馬屁,他直接拿出一道早就準備好的圣旨遞給了一旁的小太監道:“朕這還有一道詔書,小李子,宣讀吧。”
“諾!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革新賦役詔!”
這名字一出來,瞬間便讓滿朝大臣們心中“咯噔”一下!隱隱感覺有些不妙。
緊接著,只聽小太監繼續念道:“朕膺天命,御極臨朝,夙興夜寐,唯念天下蒼生,思社稷之長治久安。今觀國之賦役舊制,弊端叢生,亟待革新。”
“往昔賦役,官紳優免,重擔悉落庶民肩頭。庶民終年勞作,仍不堪重負,而官紳廣占田畝,坐享厚利,卻于賦役多有脫漏。此等不均,久積民怨,有損國之根基。”
“朕心憂之,深思熟慮,決意推行“官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之新政。自詔書頒行之日起,無論朝堂顯貴,還是鄉野紳衿,皆與庶民同列,按田畝多寡,依制繳納錢糧,依例服膺徭役。”
“此非朕苛待官紳,實乃為求天下公平,國家昌盛。官紳食君祿,受民養,本應率先垂范,與百姓共擔國責。當差納糧,乃天經地義,義不容辭。”
“朕望諸臣工、四方紳衿,體朕愛民之心,順時而動,踴躍響應。凡奉公守法、率先踐行者,朕必嘉獎褒揚;若有陽奉陰違、抗拒新政者,定當嚴懲不貸,以正國法。”
“布告天下,咸使聞知。“
簡單概括,就是衛霍下令讓官紳和老百姓一樣,一體當差一體納糧。
以往,官紳門閥們都是有特權的,可以免賦稅,免徭役。
而且名額很多,一家可以免幾百人甚至更多的賦稅。他們甚至可以收一大堆佃戶,然后用免稅名額幫助佃戶免稅,但實際上卻繼續向佃戶收稅,吃其中的差價!
因此,他們才得以坐大,變成門閥,傳承幾代甚至十幾代!
而衛霍這一詔書出來,直接就是廢除了這些士紳官員的特權!
再加上他們的田已經被分掉,可以說是徹徹底底絕了他們門閥世家的根!
讓所謂門閥世家,真正的與庶民無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