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天下英雄盡入我吾彀中矣第103章天下英雄盡入我吾彀中矣→、、、、、、、、、、、、、、、、、、、、、、、、、
三天后,轟轟烈烈的科舉第一輪縣試在浙東道八十三縣展開!
短短時間,報名科舉人數居然高達三萬多人,大大超乎了衛霍和朝野的預料!
幾乎所有浙東道的讀書人全部都報名了,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機會。
甚至浙東道臨近的江淮道,以及虞朝的贛州道都有人跑來參加的。
這還是因為時間太緊張,只有三天的緣故。
不然的話,即使遼族的地盤都有人會跑過來應試。
畢竟,寒門平民們苦等了幾百年才等來這么一個可以翻身的機會,稱得上開天辟地第一回!
以至于很多地方人多的縣衙都坐不下來了,最終把考生們放在空地上,才能勉強容納。
這期間,作弊打小抄的也不計其數。
但監考的是十萬衛家軍,大家目光如炬,鐵面無私,抓出了不少作弊的人,維護了科舉的公平。
還有些當地的豪強士族們試圖找關系,給自己家的紈绔子弟打個高分,或者冒用其他考生的優秀試卷,或者讓自家子弟在試卷上做記號,反正各種騷操作五花八門。
這些豪強士族幾百年的底蘊,真是都把心思花在了這上面!
為了維護科舉的公平,衛霍直接下令!
當場閱卷,當場批復!
讓衛家軍與考生們一同在一旁監督!這樣,任誰也不敢在眾目睽睽之下徇私舞弊!
反正第一輪考試的都是客觀題,答案固定。丁是丁卯是卯,誰也無法狡辯!
最終,在三萬多考生中成功錄用了一千多名秀才!為衛霍,為大昭王朝挑選出了第一批人才!
而且還涌現出了不少滿分才子!
像會稽縣的林墨,嵊縣的蘇景年都當上了各自縣的第一名,不但被授予了秀才功名,獲得了進京趕考的資格!還得到了“縣案首”的頭銜!
同時,為了讓科舉制深入人心,衛霍還特地給這些新科秀才舉辦了慶祝活動。讓這些排名靠前的秀才騎著朝廷安排的高頭大馬,戴著大紅花,在縣衙的簇擁下巡街游行,接受所有老百姓的崇拜!
巡街結束后,則在縣衙,由縣令親自為這些新科秀才接風設宴,以示朝廷愛才之心!
一時間,兩人風光無限!原本瞧不起林墨的蘇家人也送來了賀禮,說等林墨中舉后,婚禮之事也不是不行!
而嘲諷蘇景年的周家大少也特地前來道歉,說之前都是自己狗眼看人低!
那場面,真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七天后,由官府出錢提供免費驛站服務,讓各縣的秀才全部齊聚京師臨安,開啟第二輪科舉!
為了表示對這些人才的尊重,也為了讓科舉的重要性得以顯現。
衛霍直接在皇宮紫禁城重地內,安排這些秀才進行考試!
讓天下都看到衛霍的求才之心!
看著一排排的秀才書生從玄武門魚貫而入,衛霍站在城樓之上,不由得感嘆道:“天下英雄盡入我吾彀中矣!”
“有了這些人才,別說五姓七望罷工抵抗了,就是所有的官員不想干了,老子也能另起爐灶!”
“在這地方上,什么都缺!就是人才不缺!你不干,有的是人干!”
隨后,衛霍進入考場,坐在龍椅上,作為本次科舉的監考官。
“參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秀才們做夢都沒想到,自己前幾天還在破茅草屋,今日竟可上紫禁城,而且此次監考的居然是當今圣上,讓他們欣喜若狂,只覺得以往做夢都不敢做此等美事!
當今天子真是非同一般!與之前那位虞朝天子果然是不可同日而語!
真是新朝新氣象!
說實話,之前突然改朝換代,其實不少讀書人心中都是有意見的。
畢竟大家都是虞朝子民,君君臣臣的思想深入人心,很多讀書人都覺得這是衛霍大逆不道的謀逆之舉,身為虞朝大將,衛霍怎么能篡了虞朝的帝位呢。
但眼下,隨著科舉制的頒布,給天下讀書人一條康莊大道,光明前程!
再加上陛下的禮賢下士,愛才之心。
眾人赫然發現,這哪是謀逆啊,這分明是圣主現世,撥亂反正啊!
至于那該死的虞朝,有多遠滾多遠吧!傻子才懷念呢!
畢竟,在虞朝大家這些寒門子弟只能當狗!
而在大昭王朝,咱們卻能當人!
這,也是科舉制的另一個好處!
收天下士子之心,讓大儒替我辨經!
至此之后,天下讀書人,只認大昭為正統,只認衛霍為陛下!
“諸位好好努力,考中者日后都是朕的門生!以后在官場上,只要是為民做主的事情,朕都會給你們撐腰!”衛霍勉勵眾人一番道,讓眾人更加激動無比,恨不得用出渾身解數,在衛霍面前好好表現。
隨后,衛霍更是親筆寫下了第二輪的考題——“何以致國家富強!”
幾個時辰后,眾考生考試完畢,而衛霍更是和宰相辛無忌一起,親自批改試卷!
在這科舉短短幾個時辰中,還真涌現了不少佳作。
第103章天下英雄盡入我吾彀中矣第103章天下英雄盡入我吾彀中矣→、、、、、、、、、、、、、、、、、、、、、、、、、
其中有兩篇策略讓衛霍印象深刻。
一篇是林墨寫的“以農為本,富國強兵”。
內容為:“夫國之富強,非一日之功也。必也,先固其本,而后求其末。農者,國之本也。故欲使國家富強,必先重農。”
“古者,圣王治世,莫不先務農桑。蓋農桑者,衣食之源,生民之本也。今之國家,欲求富強,亦當以農為本。宜勸課農桑,輕徭薄賦,使民得盡力于田畝。又當興修水利,廣開屯田,以增地利。如此,則倉廩實,衣食足,而國用自饒矣。”
“然富國之道,非獨農也。兵者,國之利器也。故欲使國家富強,必亦強兵。宜選將練兵,修整器械,使兵強馬壯。又當明賞罰,嚴紀律,使將士用命。如此,則內可以安百姓,外可以御強敵,而國家自安矣。”
“夫農與兵,國之大事也。二者相濟,則國家富強可期矣。故為政者,當以農為本,以兵為衛,二者并重,不可偏廢也。”
其中不少內容和衛霍的土地革命不謀而合,讓衛霍看了連連點頭。
另一篇是蘇景年的“興商惠工,通財足國”,內容為“夫國之富強,非獨農兵也。商者,通財之途也;工者,足國之器也。故欲使國家富強,必亦興商惠工。”
“古者,太公治齊,通商工之業,便魚鹽之利,而齊國以富。管仲相桓公,設輕重之權,行九府之法,而齊國以強。是知商工之業,亦富國強兵之道也。”
“今之國家,欲求富強,亦當興商惠工。宜弛關市之禁,輕商賈之稅,使貨物流通,財源廣進。又當獎勸工藝,崇尚技巧,使器用精良,物產豐饒。如此,則國庫充盈,民財阜盛,而國家自富矣。”
“然興商惠工之道,非獨求富也。亦當以義為利,以公為心。商賈不得欺詐,工師不得淫巧。如此,則商工之業,亦可以厚風俗,正人心,而國家自強矣。”
“夫商與工,亦國之大事也。與農兵相濟,則國家富強可期矣。故為政者,當興商惠工,通財足國,四者并重,不可偏廢也。”
能在重農輕商的時代提出商業之道,這蘇景年確實有點東西!
最終,衛霍欽點林墨為本次科舉的第一名,封為解元!破格授官為正六品戶部主事!蘇景年為本次科舉的第二名,同樣破格授官為正六品吏部主事!
讓兩人在短短幾天內,實現了從貧民百姓,寒酸布衣到官居六品,入主中央的改變!
而其他新科舉子也全部授予官職正七品!恍如鯉魚躍龍門!
讓天下人看到了科舉的威力!
衛霍,給的起官!
只要你有才,一律破格使用!
而衛霍給于這些新科舉子門的首要任務,便是幫助丞相辛無忌,完成浙東道的土地革命!
讓耕者有其田,讓廣廈千萬家,讓大庇寒士俱歡顏,讓百姓活的有尊嚴!
同時,徹底瓦解掉那些豪紳士族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