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136章 黃巾之亂

  二手穿越:大耳賊劉備第136章黃巾之亂_365

第136章黃巾之亂  “貧道眼中卻無人性善惡。你劉玄德如今已知我心…你心是善是惡?”

  張角笑了:“你既是劉長史,又是大耳賊,難道你會不懂?”

  是了…是了。

  張角是黃老一脈,又是天師心態,講究人性本真,根本不就存在善惡敵我之分。他也不在乎別人視他為賊,更不在乎什么謀逆擁立之事。

  劉備心里也沒有善惡之念,但劉備做不到這等天師之心。

  但問題在于,若是黃天最終沒能立起來,便不會有人將張角之意傳諸于世。

  世人都只有善惡之辯,都只有黑白之分。

  人們會說,賊,怎能奪天道?

  人們會說,皇帝也只是天子罷了。

  人們…總是埋頭向地,不會抬頭看天。

  “大賢良師之心,備佩服之至。”

  劉備嘆了口氣:“可備懂了又如何呢?這千百年人心之教,豈是一代人可挽回的?”

  “一代不能便再一代,只要活了人,便有人傳繼。”

  張角笑著咳嗽了一聲,輕聲道:“終有一日,能得見黃天的。”

  “備…受教了。備自有道,不會行黃巾之法,但天師活人之心,備亦敬效之。”

  劉備朝張角行揖為禮:“但再見面時,卻不知是敵是友,請天師莫怨。”

  這年代,可能沒人能比劉備更理解張角了。

  因為劉備見過真正的太平。

  而那時…確實有很多人不再視張角為反賊,而將其視為了一代天師。

  雖說大多數人依然指著史書言必稱其反,提必說其禍,也不理解什么叫天師,但至少都稱其為“起義”。

  起義者,首倡也。

  “是敵是友又如何…只要都有活人之心,又何來敵友?”

  張角毫不在意的笑了笑:“貧道此處疫病甚多,玄德若是無問了便速離去…請代貧道向令師樂善人問候。”

  “看來大賢良師遣人庇護了家師…備感激不盡。”

  劉備拱手告辭,轉身走到門口,卻又想起一事,回頭問道:“大賢良師門下弟子中,可有一個叫唐周的濟南人?”

  “貧道門下個個都是弟子,唐周…實是記不得了。”

  張角搖頭:“問他何事?”

  很顯然,那唐周根本就不是張角的核心弟子,真正能得真傳之人,誰會說張角謀反?

  真正能理解張角的弟子,大概就他那兩個弟弟和極少數大方。

  比如馬元義。

  “唐周或已舉告太平道謀反,朝廷不日便將起大軍圍剿…安平王、甘陵王或許已被豪右所劫,必會送往大賢良師手中,以觀天子與天師之斗…天師若要活人,便早作防范吧。”

  劉備此時并沒有收到朝廷詔令,他只是在憑著對史書的記憶提醒張角。

  “反便反吧…貧道存糧已盡,本就打算取府庫與豪右之米,此心已經是反了。豪右若要加貧道以罪,加就是了。”

  張角搖了搖頭,輕笑了一聲:“朝廷之兵,本也是該來的…多謝玄德善意。”

  劉備點頭不再問了:“大賢良師保重。”

  “善人請。”

  張角回了道禮,目送劉備離開廣宗。

  隨后,他轉身去了城內營舍,看著諸多弟子:“傳令各方…取兵甲護法,該戰…便戰!”

  光和七年二月。

  冀州黃巾沖擊各郡縣城池塢堡,盡取府庫與豪族存糧。

  黃巾人多勢眾,各郡皆不敢敵,官員盡皆逃亡,豪族也不敢相抗。

  就在冀州黃巾起事的同一天,安平王劉續、甘陵王劉忠被兩地‘亂民’押到了廣宗。

  張角沒殺這兩個國王,但他殺了‘亂民’的頭目祭黃天…

  反正都是反,張角并不在乎被加諸罪行,但也不會講究以德報怨,得了劉備提醒,他殺這等亂國的豪右也沒什么心理壓力。

  在此之后不過十日,各州郡黃巾大起,諸多賊寇也群起響應,烽火遍及八州,天下震動。

  劉宏收到消息心里慌亂,迅速在京畿周邊八處險關設都尉官,并催促盧植趕緊出兵。

  但此時北軍五營尚未準備妥當,軍資錢糧確實不夠。

  于是劉宏召集群臣,商議對策。

  但百官對軍資錢糧之事只字不提,卻皆言黃巾賊之禍乃民亂,必是閹宦賣官鬻爵、門下盤剝州郡,致使民不聊生。

  說天下州郡苦無賢士良臣,乃至處處為賊…

  百官請天子先懲閹宦,再解黨錮,廣納賢才(黨人)分置各州郡,則黃巾妖賊自會平息。

  劉宏心中憤怒,但未在朝上置以可否,轉頭去了西園,召中常侍呂強單獨問對。

  呂強進言:“陛下,張角妖賊蠱惑民心,旬月之間諸賊并起,此確非天災,實乃人禍。”

  “天下賢士本當為社稷效死,卻耽于錮令不敢擅動。今賊寇勢大,若不解錮,恐黨人舉家附逆為賊,只怕更難治矣!”

  “而中官也確有貪濁誤國之輩,如蹇碩、趙忠之流,家中資財數億錢糧無數。若陛下斬此輩,抄其家財以作軍資,則足以遣兵平亂。”

  “陛下正在修建宮室采取珍玩,建宮之事若能稍停,且節儉以示人,必也能得出錢糧募集大軍。”

  “如此,百官亦當以陛下善諫明察,自會多與陛下同心。”

  劉宏蹙眉不悅:“呂卿此言…是說朕以前昏庸誤國,導致如今天下皆反?”

  呂強拜倒在地:“臣萬無此意!陛下不過是被小人蒙蔽…”

  “閉嘴!你難道就不是小人?”

  劉宏心里更煩了,也不讓呂強起身,自去了西園殿中。

  趙忠此時正在殿內,見劉宏臉上郁郁,沒敢說話。

  “趙阿母,你等往日皆說黨人可禁,可如今滿朝內外都在為黨人尋解,你意如何?”

  劉宏眼里陰晴不定,顯然是在猶豫什么。

  趙忠躬身說道:“陛下…此豈非正是結黨之意?那呂強與黨人共議朝廷,數讀《霍光傳》,此賊近于宮內,又與百官相合…”

  次日,中常侍呂強下獄,隨即“自殺”于獄中,其家族皆拔。

  呂家的錢糧也不少…同樣足以支撐大軍出動。

  但劉宏也確實下了詔令,解天下黨人之錮。

  同時,將濟南人唐周辟為了議郎。

  畢竟呂強說得也有道理,總不能讓黨人全都附逆為賊,姿態是要做的。

  此舉一出,京中百官與士子皆大加贊頌,各地豪族也打出了“義軍”旗號,紛紛舉兵討伐黃巾。

  而劉備剛把樂隱接到西河,便收到了援書,請其增援薊縣。←→

飛翔鳥中文    二手穿越:大耳賊劉備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