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做個百萬字小結

_大唐協律郎_穿越小說_螞蟻文學  ←→:

  今天只有一章,順便做一個階段性的小結,下邊劇情的時間線要進行一個跨越。

  開書至今不知不覺已經更了一百萬字了,應該跟大家說一聲抱歉,這一本開篇質量的確是不如人意,我自己也并不滿意,跟我想象中的效果差了很多。

  就比如點題的解褐官太常協律郎,一直到劇情進行到九十多萬字才擔任,這個在其他一些小篇幅網文里,已經要開始收尾問題了。

  這也是我個人的一個老毛病,我的故事節奏向來比較舒緩。不過這一本《大唐協律郎》開篇尤其舒緩,主要還是對于歷史背景上有點泛濫的拓展,一些本來不需要仔細交代的歷史細節也浪費了很大篇幅的去寫。

  本書開篇,我準備了兩個背景命題想探討一下。

  首先就是有關安史之亂以及河北割據問題一些比較偏頗的觀點,唐代作為一個中古皇權社會,我們不可否認其地域性和剝削性,但是超越時代的夸大與批判就喪失了討論的意義。

  這當中一些觀點,我也不作引用了,大家如果對盛唐歷史有一定的興趣和了解,或多或少也應接觸過一點,這里只說一下我自己的看法。

  唐代作為一個大一統的政權,我們去做了解和描述,首先就要具備一個大一統的視野。

  本書采用的是開元十四年到十五年河南河北水旱大災的背景,來進行講述和說明大一統政權下不同區域之間溝通交流的重要性。

  開元十五年秋,河北災情進一步加劇,唐朝朝廷下令當年調取江淮一百萬石租米前往河北進行賑濟救災,有效控制了災情的繼續蔓延與發展,使得河北民生得以快速恢復。

  之后幾年風調雨順、天下大稔,唐朝廷便又得以集中力量進行邊事上的開拓,以信安王李祎為代表的邊防大將們西制吐蕃、大破東北兩蕃,開元盛世也由此進入全盛時期。

  盛唐時期的文治武功,正是建立在大一統的基礎上,朝中文武將相、在野士民百姓共同的努力下達到一個巔峰。

  至于說統治者驕奢淫逸、日漸墮落,朝廷當中結黨營私、橫征暴斂、才流難進等等各種問題,固然都值得探討和批判,但也應要明確一點,就是安史發動叛亂的本意也不是為的解決這一系列問題。

  而河北藩鎮割據只是安史之亂后朝廷與軍頭彼此茍且妥協所形成的一個爛攤子,更加不應賦予多么積極與深刻的社會意義。

  其次就是有關盛唐“文學與吏治”這種偏頗的學術觀點,過于刻板的把盛唐政治的變化發展進行二元化的歸納,并由此延伸出許多錯漏頗多的解讀。

  張說和宇文融,他們都對盛唐政治做出卓越的貢獻。張九齡和李林甫,也并不是單純的組結朋黨、排斥異己。

  文學與吏治,既不是斗爭的內容,也不是斗爭的工具,更加不是斗爭的目的。這種觀點最初可能只是提供一個視角和思路,但是隨著被不斷引用,漸漸被一些人奉為圭臬而放棄思考,不只無益于學術上的更新,甚至對普通人了解盛唐政局都造成了極大的誤導。

  我本身并不是學習歷史的,在進行背景資料的搜索和整理時,就被這種觀點誤導頗深,花費了很長的時間去搜集了解這種斗爭是如何產生、發展與延續,并在唐代人事當中如何具體呈現,而結論就是這是扯淡。

  這些背景上的探討,我本來是打算融入人物劇情當中進行一個思辯描寫,但還是高估了自己的寫作能力。主角的身份也限制了他在劇情沖突當中面對這些情況的機會,并不能以第一視角去迎接和解決類似的挑戰,代入感和劇情緊湊度上都差了很多。

  想要表達的太多,結果沒有了主次和條理,也讓劇情發展變得欠缺動力和明確的主線,這是非常不妥的。

  追讀至此的讀者,想必都是對我有一定的信心和期待的書友。所以在做過這番檢討后,接下來的劇情也一定要專注故事的發展,明確沖突與矛盾,盡量減少枝節上的拓展,回報給大家更好的故事內容。

  盛唐的人事內容太多,背景內涵也過于豐富,一篇網文的功能還是要在這個背景之下杜撰描寫出一個趣味盎然、讓人賞心悅目的故事,這也是我作為一個網文作者的衣食之本。謹記謹記!!!

  最后,感謝大家的支持,祝大家身體健康、生活快樂、工作順利!!!注意防暑。:mayiwsk

  新書推薦:

飛翔鳥中文    大唐協律郎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