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15章 考官判卷

  縣學堂內。

  “不知,哪位府上的蒙生才俊,能奪得今歲本縣的童生案首!”

  主考官蔡巣和眾為副考官,正談笑之間。

  蔡巣主考官手中的茶盞尚未放下,話音未落,忽覺堂外金光驟亮。

  “諸公且看!”

  縣丞周文遠指著考舍的方向。

  在場眾官員們都是心頭一凜,齊齊朝著考舍方向望去。

  卻見,一蓬璀璨的金光,破某間考舍而出,恍若千百道霞光,霎時將數間甲字號考舍,籠罩在琉璃金色光幕之中。

  縣學院大堂朱紅門框上的彩漆被映著金輝,連屋瓦上蹲踞的螭獸都鍍上了一層明輝。

  一時分辨不出,究竟是哪座考舍綻出金色霞光。

  更令人震驚的是,空氣中飄散若有若無的黍香——分明不似凡間五谷之味,倒像是文廟祭壇上供奉的黍谷散發的氣息,這香氣裹挾著墨香在風中氤氳。

  “這香氣...”

  裴驚嶷翕動鼻翼,眉頭微動。

  閉目養神的縣令李墨霍然睜眼。

  大堂外十步青階下的二十七名素綢襕衫鄉賢們,都不由齊齊朝考舍望去。

  金光最盛處——那里分明是甲等考舍的方向,覆蓋了好幾座甲子號考舍,大概率,會是他們江陰縣世家的子弟。

  除了這道最熾盛的金光之外,其它甲子號也還行,要么微弱的黃光,琥珀色的光暈,要么是乳色白光,色澤溫和,看起來大多數都不錯。

  這讓他們不由欣喜。

  而另外有些考舍內發出黑光、青灰光,甚至飄出腥臭腐敗之氣,仿佛有腐爛的黍米在發酵。

  不用多想,這些考舍的蒙生肯定是被坑了,釋放黍字訣文術失敗,靈臺蒙塵,考砸了。

  ‘這道金色光芒,竟然如此強烈!

  而且是從甲字號散出?...莫非是李云霄的卷子?’

  蔡巣撫在座椅的手微微發顫,心頭暗自一喜。

  他早已提前一晚,暗示過李云霄,考題一是黍字。如此充沛的時間進行準備,定然能考出極佳的成績。

  眾副考官們面面相覷,一時間竟無人敢開口詢問這異象究竟是何情況。

  “時辰已到,且去收卷!”

  蔡巣看了一眼案頭青銅漏刻,未時三刻的浮箭,指向卯初方位,立刻沉吟吩咐道。

  “是!”

  “午時三刻,墨干不續!”

  “收——卷——!”

  衙役班頭舉起銅鑼炸響。

  “諸生不得離席,在考舍內午食。等待考官閱卷,判卷!”

  巡考的眾教諭、訓導,二十名皂隸衙役們立刻前往各個考舍,收取密封好的考袋。

  ...

  很快,上千名蒙生的考袋,都被收攏到一處。

  袋內,有一份試卷和一串用文術凝結而成的黍穗。

  試卷被糊名密封,字體要求正隸,上千份卷子字跡雷同,也看不出是誰的試卷。

  所有的考袋,被分給五位主副考官,進行判卷。

  “黍穗,青、黑、灰、棕,以及劣等者,一概黜落!”

  主考官蔡巣道。

  凡文術凝結的黍穗是青、黑、灰、棕等惡色的,考卷都不用去細看,全解答錯誤,直接黜落——這幾乎可以直接剔除掉一半以上的蒙生。

  剩下那些正常顏色的黍穗,淡黃、淡白...算是合格。但其中劣等的黍穗,也要先剔除掉,最后僅留下三百份卷宗合格。

  再對卷宗進行打分、排名,工作量一下大為減輕。

  副考官主薄沈硯清挑出其中一份考袋,拆開考袋的封泥,一縷金芒升起。

  他抖落袋中黍穗,

  一串九十粒顆金珠般的黍粒,締結在黍穗桿上,將縣學大堂映得恍如白晝。

  “這....這是何等品級的黍穗?”

  沈硯清捧著考卷的手微微發顫,目光大亮。

  墨香混著一股濃郁黍麥香、黍酒的醇厚氣息,突然在他的鼻尖炸開,呼吸幾乎一窒。

  就是這份考卷,生出金光異象!

  沈硯清心頭生出期待,再仔細看考卷寫的答案,不由面色紅潤激動,拍案而起。

  恍惚間,他似乎在答卷內,看見一名稷農跪叩在稷神廟前,乞求降雨以解渴龜裂之田,秋收之后黍谷低垂飽滿,手奉精釀黍酒,澆燙卜骨以謝天地。

  “好~!”

  “好一個‘形從禾而穗散,聲隨氽而酒香,義取稷而養民。’”

  “此等拆文解字之法,實在是令人驚嘆!”

  沈硯清看到第一句,便驚的拍案而起。

  縣丞周文遠聞言,不由探頭湊近來看,很快面露驚色。

  忽然聞,堂外飛來一些玉琮色雀鳥,繞著屋頂梁柱,嘰嘰喳喳盯著案上這串金黍。

  眾副考官們都是面面相覷,紛紛爭相傳閱這份卷宗。看了這份卷宗,再看其它蒙生的答卷,已經索然無味。

  “完美!”

  “這...這是一份滿分卷!”

  “黍,分解為三:禾、入、水。

  入部:青銅器「簋」,器形似「入」。入非入水,而是入祭。祭祀時,黍盛入「簋」中,化為文氣。”

  “這[入]部,解的妙啊!

  下官還是頭一次見到,有人如此解答這[入]部!”

  “老夫分明嗅到這金黍里,有詩經彼黍離離的悲愴、十月獲稻的歡欣、為此春酒的甘醇——大周圣朝無數年的農耕史詩,竟凝在這一縷異香中!”

  “寫的太好啊!”

  “解答的毫無瑕疵!”

  “看此人用文術凝結出的這串沉甸甸的黍谷穗,足足有一尺長,令人嘆為觀止!”

  “此份答卷,恐怕連我等,也答不到如此完美吧!”

  眾考官們爭相傳閱。

  “不錯!”

  蔡巣撫須而笑,心頭十分滿意。

  這份答卷,他估摸著,應該就是李家三郎李云霄所作。

  畢竟,他昨夜便提前暗示,令李云霄準備[黍]字。有李府之助,深研一夜,才可能寫出如此完美的答案。

  其余世家才俊,倉促之間作答,定然難以寫的如此完美。

  “裴老...夫子,您看這份卷宗,成色如何?可否甲等第一?”

  蔡巣謙遜的朝裴老夫子,問道。

  有裴老夫子的親口背書,萬一有人指責他暗助李云霄,他也有足夠的理由駁斥。

  甲一乃是江州府文壇泰斗欽點,誰敢質疑?

  裴驚嶷也是驚嘆,這答卷解的實在是奧妙無窮,聞言不由輕笑道:“此乃社稷文種——金黍!

  它若不是甲等第一,誰又敢稱甲等第一?

  別說江陰縣,放眼整個江州府,這也是甲等第一的答卷。”

  “社稷文種?”

  “夫子,這串金黍,為何又稱為社稷文種?”

  眾官員們都有些不解。

  裴驚嶷見眾人不解,便笑道:“周禮·春官曰:‘以黃鐘之宮,累黍定尺’。

  黃鐘大呂,為國之音。

  一顆黍的寬度是一分,黃鐘的長度是一尺。一串黍穗谷粒九十粒,恰好等于黃鐘一尺。

  這便是社稷文種——金黍的標準尺長。

  以金黍為準,定天下尺度。

  天下尺度,出自社稷文種,這便是此稱呼的由來!

  若是有稷農,在稻田種出這等社稷文種品級的金黍,谷粒顆顆飽滿如金黃大豆,可為出祥瑞文谷,敬獻給陛下!”

  “祥瑞?”

  “可惜...這是用文術才氣凝結的社稷文種,無法在桑田里育種,只能用來快速補充才氣。并非真正的金黍谷種!”

  眾大小官員們聞言,臉色都是恍然,流露出惋惜之色。

  祥瑞!

  那可是非常驚人的政績,意味著地方治理極佳。

  畢竟,擔任地方官員最重要的就是做出政績,并且這政績還要讓上官知曉,最好是直接看到。

  無論是讓上官,甚至讓陛下直接看到地方政績的最好辦法,就是本縣出現祥瑞。

  他們毫不懷疑,裴驚嶷老夫子的眼光。

  裴驚嶷身為翰林,曾在大周帝城久居,出入東宮。對各地方縣府敬獻給朝廷的祥瑞,自然是了如指掌。

飛翔鳥中文    大周文圣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