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十二章 錢和學歷都重要

:shukuge第十二章錢和學歷都重要第十二章錢和學歷都重要傲骨鐵心  嗯...

  打吳老二那出來,趙安覺得自己好像找到了一條通往光明的羅馬大道。

  丁正隆能借五千兩高利貸買個稅課司大使做做,那就是說只要手頭有錢,趙安同樣也能學丁正隆買個科長當當。

  殊不知這想法要是叫吳老二知道,能把老頭大牙笑掉。

  因為大清朝不僅能花錢買吏員,那正兒八經的官也是能花錢買的。

  這就是被大清當作國家正常組織制度的捐納制。

  說白了,只要你有錢,朝廷就能給你個官做。

  倒不是乾隆這個敗家子首創,而是他爺爺康熙弄出來的。

  康熙朝時因為征討準噶爾的軍費不足,康熙便下詔鼓勵富戶捐納,結果僅山西省一年內就捐了一萬兩千個縣丞,甘肅半年鼓搗了一萬七千個,有效緩解了軍費不足問題。

  不過一個省不可能有一萬多個縣供這幫捐官去上任,所以這些所謂的縣丞九成九都冠以侯補二字,也就是等著,什么時候有缺什么時候上任。

  至于什么時候有缺呢?

  就看你后續資金到不到位了。

  后續沒有資金,就是頂著個縣丞頭銜的平民百姓。有資金入吏部賬,那就是大清朝的正式官員。

  僧多粥少,故而大多數捐官者圖的不是去上任,圖的就是一個能在鄉里被人尊重,當官的不敢隨意欺負的待遇。

  等到了雍正朝,捐的最多的是監生。

  捐監的基本都是無法在科考場上考取功名的“學渣”。

  雍正八年雍正親自督考國子監,結果一萬多監生里面九千五百多人不及格,接近六成監生直接交的白卷,把個雍正氣的直哆嗦卻也無話可說,誰讓他收了人家的錢呢。

  到了乾隆朝,因為乾隆好大喜好,奢靡無度,國庫根本不夠其開支,于是捐納之風再次盛行。

  尤其近十幾年,捐納之風可謂達到鼎盛。

  乾清宮的朝堂上原本正牌進士、同進士出身的正途官員是絕對不與捐納的異途官員一起排班站立的,但現在就沒這個講究,因為一眼望去密密麻麻幾乎都是花錢買的頂戴。

  科舉正途升上來的官員和那捐納異途官相比,簡直少得可憐。

  買官的這些人當中也是有能辦事的,比如被雍正立為典型的三位總督李衛、鄂爾泰、田文鏡,乾隆朝的兵部尚書李世杰、直隸總督劉峨等。

  說到底,只要有錢,想在大清朝當官那真就是半點問題也沒有,就是競爭太過激烈。

  先前吳老二說有的官員上任前得借高利貸,除了這些人為捐官掏空家底原因外,就是因為同一個崗位的候補者太多,想要實任就必須比其他候補者出更多的錢。

  另外上任還要先墊資,如此,借高利就成了這些官員唯一的選擇。

  不借,前期投資就算打水漂。借了,上任后不僅能靠著搜刮把債還了,運氣好還能落個缽滿盆滿。

  怎么算都是賺的,就是苦了百姓。

  有務實的專門研究這個捐納,什么官值得捐,什么官在哪個節點捐,怎么以最小代價捐上最有價值的官,怎么從這個官過渡到那個官都是有講究的,以致民間誕生一種類似趙安前世某張姓雪峰老師的行業。

  有研究官的就有研究吏的,稅課司大使丁正隆就是因名師指點,以五千兩的特惠價從新任縣令手中買了大使一職,一年多下來五千兩高利早就還清了,余下三年多任期只要不出大的變故,等下任縣太爺重新出售縣里大小崗位時,起碼能掙一萬多兩。

  朝廷賣官,官賣官,這就是一個良性循環。

  上到總督巡撫,下到知府知縣,大家都這條船上的人,誰也別笑話誰,更誰也別看不起誰。

  趙安這邊回到算房雖然依舊認真算著賬,心里卻一直在反復思量吳老二透露的重要消息。

  有捷徑可走,誰愿意沒苦硬吃苦。

  只是擺在趙安面前有兩座難以逾越的大山,一是錢山,二是文憑山。

  沒有錢自然好理解,就趙安現在的工資水平,他得干上三四百年才能湊夠買大使的錢,就這還不一定夠。

  物價總是會上漲的嘛。

  借高利也不現實,人丁正隆能從錢莊借五千兩利子出來,那是因為丁正隆家祖上幾代都在縣衙當差,屬于甘泉縣地面數得著的“人物”,有一定人脈又有正經工作擔保,投資的項目更是看得著摸得見的好前景,錢莊自然愿意與他合作。

  趙安是什么?

  一個鄉下剛進稅課司打雜的下手,哪個錢莊敢借他五千兩?

  好比一個剛畢業的學生跑銀行說你們借我幾百萬,我去買個局長當當,到時連本帶息還你們,試問,哪個行長敢借?

  顯然,錢這一塊,趙安目前是毫無辦法。

  學歷那一塊也是大麻煩,他一個算房下手都要童生學歷,上面的主任科長當然得是秀才才行。

  秀才也是吏員是在吏部注冊的前提條件,大清開國這么多年來,就沒有童生能當吏的先例。

  丟不起那人!

  何況,趙安連童生的畢業證書都是假的。

  琢磨來琢磨去,除了心癢癢,愣是一點辦法也沒有,只能暗自先息了走捷徑的路子,一門心思把現在的本職工作做好。

  有遠大前程抱負和好高騖遠那是兩個評價。

  清淤的賬趙安下午就算出來了,但沒急著交給王泰,而是等到快下班時才交的。

  發現趙安算出來的最終結果和自己一樣后,王泰不由滿意點了點頭,心道這小家伙生是生了點,但做事卻不馬虎,培養一段時間能正式成為自己的助手。

  當下鼓勵幾句,讓趙安沒事時多練練算盤,以提高計算速度。

  趙安自是應了,也真是把王泰的話放在心上,晚上睡覺前都在撥弄算盤,劉小樓說了幾次才放下算盤上床睡覺。

  就這么趙安在稅課司天天與算盤珠子、各種賬目打了一個多月交道,期間工作上沒出任何紕漏,但也枯燥無味的很。

  直到月底,王泰突然讓他跟自己去縣衙一趟。←→

飛翔鳥中文    清妖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