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他卻是不知道林笑微識的變態,在符咒剛剛出手的時候林笑就已經射出了一道太陽劍氣。熾熱的劍氣瞬間擊碎了玉符,一團藍色的雷光轟然爆炸開來。玉符此時剛剛離開韓禮的手,可憐的韓禮頓時被雷光包裹在了里面。
崆峒派是很窮,不過以他的身份一件防御法寶還是有的。在雷光爆發的瞬間他就啟動了體內的防御法寶,將雷光擋在了外面。不過防御法寶受此攻擊,形成的護罩光華頓時黯淡下來,韓禮心神受到震蕩,臉色一白。
他不可思議的看著正在微笑的林笑,感覺那微笑就像惡魔的微笑一般,帶著一種死亡的意味。韓禮連忙搖了搖頭,心里卻升起了一絲寒意,這個男人雖然只有金丹期,可是卻給了他一種無法匹敵的感覺,似乎自己就像他手里的玩具一般,隨時都可能被他干掉。
馬小德見韓禮忽然被一團雷光包裹,然后又見他走神,連忙抓住了機會砸出了塵岳峰。這可是一件上品寶器級別的攻擊性法寶。塵岳峰飛上了半空瞬間變大,帶著壓迫性的氣勢砸了下來。
“上仙小心啊!”劉云山臉色蒼白的叫道。此時他才知道修真者到底有多厲害,才知道劉家就算是搭上了崆峒派也不一定能躲過這次劫難,因為他們的對手太強大了。
韓禮聽到劉云山驚恐的叫聲,頓時心神恢復,連忙快速的閃身躲開。他畢竟是元嬰期修為,速度較快。竟然躲開了這一下。塵岳峰砸在地面上,大地隨之震動起來。地面甚至被砸裂,十幾道裂縫蛛網般蔓延出去。
見到塵岳峰強大的威力,韓禮頓時額頭冒出了冷汗。可是同時心里卻也起了覬覦之心。如果自己得了這樣地法寶,想來實力一定會有極大的增加。他看向馬小德手里的塵岳峰的目光中多了絲絲貪婪。竟然不逃跑,反而再次沖了上來。
眼看天要亮了,林笑對馬小德叫道:“小德,別玩了,快點結束戰斗我們找個小攤吃早點去。”
韓禮差點吐血,可是隨后他就知道林笑地話是什么意思。馬小德手里的塵岳峰竟然化作一道流光射了過來,瞬間就擊碎了他的護罩將他的身體砸成了粉碎。可憐他心生貪婪。沒有注意到自己的防御法寶形成的護罩已經幾近透明,如果經得起馬小德這一下啊。
韓禮的元嬰被林笑的劍氣絞碎后化作了天地元氣飄散。劉云山仿佛雕像一般坐在哪里,馬小德不屑地撇了撇走過去道:“劉云山,當初你為了錢財害我父母的時候有沒有想過自己會有這么一天啊?”
劉云山的目光忽然從木然變的一片坦然的笑道:“怎么沒有想到,可是人只有到面臨結果的時候才會后悔,現在說這些還有用嗎,要殺要剮都由你。”
馬小德沒有想到這家伙竟然玩起了佛教的頓悟,讓他無法享受報仇的快感。頓時怒氣沖天,抬腳就踢了過去。劉云山被他一腳踢在了腰上,身體仿佛被卡車撞上了一般飛了出去,狠狠地撞在一根路燈桿上。仿佛爛泥一般倒在地上再無聲息。
看著劉云山的時期,馬小德愣了半響忽然嘆道:“就這樣,我已經報了仇,不想繼續下去了。少爺,從今以后我就隨著你好好的修真,爭取跟著你一起去仙界。”
林笑上來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小德,你有這樣地認識很好。說明你已經放下了仇恨。內心恢復了祥和寧靜。你的心境已經有所進步,這對你以后的修煉有很大的好處。既然事情放下了。那么我們就走吧。”
回到古堡的時候兩個丫頭正在釣魚。釣魚!林笑驚訝的下巴差點掉下來,說來他得到古堡后都沒有仔細的看過湖中是不是有生物存在。見到林笑回來。張鳳和李靜瑤對著他揮了揮手,林笑走過來笑道:“我說老婆們,你們還真是悠閑地很,不過我懷疑這湖里有魚嗎?”
李靜瑤點頭道:“當然有,我和鳳姐已經吃了兩次了,特別地每位,特別是鳳姐做的生魚片和清蒸魚,實在是太美味了。”
林笑頓時口水橫流地道:“那我中午的時候可要好好地嘗嘗,你們這么釣魚多累啊,我來捉吧。”
李靜瑤連忙道:“不要,我們還要享受釣魚的樂趣呢,老公你不要來搗亂,到時候讓你吃到魚就行了。”
林笑苦笑道:“好,好,我不打擾你們。那你們慢慢的享受釣魚的樂趣吧,我去修煉了,做好了魚就去叫我,千萬不要吃獨食。特別是你,饞貓小老婆。”
李靜瑤對著他張牙舞爪的道:“你才是饞貓,你是一個大饞貓!”
中午的時候林笑吃到了張鳳做的生魚片和清蒸魚,果然異常的美味,讓林笑吃的贊不絕口。在古堡呆了一段時日,林笑忽然響起當初在須彌幻境中曾經答應問禪長老將一枚佛教的法輪交給釋迦牟尼,回來這么久竟然把這事給忘記了。林曉那次給自己送來了一些東西,其中就有那法輪。他在謫仙星無法過來,所以就由林笑完成這件事,也算是兌現承諾。畢竟當初得到了佛教的不少好東西,如果不幫忙有點說不過去。
佛教起源于印度,看來必須去一次印度了。想到當初他和馬小德進入印度被那濃郁的咖喱味給熏跑的經歷,林笑有一陣苦笑。
第二天他就將這件事告訴了張鳳和李靜瑤,最后道:“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我必須去一趟印度尋找線索。你們兩個我看就先回到各自門派吧。畢竟那里有陣法保護,而且靈氣也比較濃郁,等我回來就去找你們,反正你們兩派的陣法對我也沒有什么作用。”
張鳳點了點頭道:“老公。那你一定要小心啊。”
林笑將她們安全的送到成都,和她們擁抱了一下后笑道:“你們放心吧,你們什么時候看到老公我做過吃虧的事情了。這個世界只有我讓別人吃虧,別人還沒有什么本事讓我吃虧呢。”
然后林笑又回到了古堡,囑咐馬小德和五個吸血鬼好好地看守古堡。本來馬小德還想跟著他一起去的,不過被林笑踢了兩腳后屈服在了他的淫威之下。
印度,佛教的發源地。林笑已經來到印度半個月了,可是到現在為止還沒有任何地線索。他感覺自己此行非常的盲目。一點目的性都沒有。或者說目的太大太籠統了。仔細的思考之后,他決定從中國的神話故事著手。
中國關于佛教的神話故事最著名的就要數西游記了。這部小說記錄了一個普通地東土修佛者如何經歷磨難去印度取得佛教真經的。林笑發現自己的出發點就錯了,或許應該回國去找找關于歷史上那位修佛者唐玄奘的相關記載,或許能得到一些線索也說不定。
選擇了方向,林笑當下就御劍飛行回到了中國,開始查找關于玄奘和尚的記載,以及玄奘和尚寫的那本《大唐西域記。線索總是被細心的人把握住。林笑很快就在其中找到了兩個重要的詞匯:雪域和極樂之境。
雪域這個詞他上網查找后發現,喜馬拉雅山地梵文意思就是雪域。而喜馬拉雅是中文譯音。難道傳說中的西方極樂世界和喜馬拉雅山有什么關系不成?可惜當初和馬小德翻閱珠穆朗瑪峰的時候沒有用微識掃描一下山體,或許能發現什么也說不定。
然后他就御劍飛行來到西藏。珠峰之下,林笑的微識想四周蔓延開去。咦?他終于發現了不對勁地地方,在珠峰西側的某個山谷之中。竟然有陣法的存在!他連忙飛過去查看,這是一個典型的佛教陣法。
佛教陣法多慈悲而少殺伐,一般來說有人不小心進入其中的話,雖然開始的時候會被幻陣迷惑,可是最后一定可以自己走出來。沒有攻擊性的陣法存在。
很快他就找到了入陣之法,身形閃爍幾下后就進入了山谷之中。以進入山谷他就看到了一間茅屋,一個光頭和尚盤膝坐在茅屋前地榕樹下打坐念經。一串被摩擦地極其光滑的紫檀木佛珠被雙手撥動。兩條雪白地壽眉垂下。幾乎和雪白的胡須同樣長。
似乎沒有聽到林笑走路地聲音。老和尚還在一動不動的念經。林笑沒有打擾老和尚,而是盤膝坐在一邊等待。
良久。老和尚終于停止了誦經,睜開眼睛轉頭看向了林笑。林笑連忙跳起來施禮道:“晚輩林笑見過大師。不知大師法號如何稱呼?”
老僧開口了,仿佛穿越了遙遠的時空出現在耳邊一般:“小檀越多禮了,貧僧玄奘有理了。”說完打了個稽首。
林笑差點一屁股坐地上,一臉的不敢相信,玄奘!他有點結巴的問道:“大師,您說你就是大唐帝國的高僧玄奘?”
玄奘含笑道:“不錯,就是貧僧,小檀越是這里兩千多年來唯一的一個客人。請坐。”
林笑從震驚中醒來,一屁股在距離玄奘大師不遠處坐下后問道:“玄奘大師,你怎么會在這雪山山谷之中。”
玄奘嘆了口氣道:“貧僧在這里自然是為了修煉,不知道小檀越如何來到這里?”
林笑笑道:“我一直在尋找傳說中的西方極樂世界,尋找傳說中的釋迦牟尼佛。在讀到大師你著作的《大唐西域記的時候發現了雪域和極樂之境這兩個詞。后來仔細一查發現喜馬拉雅就是傳說中的雪域,所以就來這里碰碰運氣,沒有想到竟然碰到了大師您。”
玄奘頗為驚訝的問道:“小施主你在尋找西方極樂世界,尋找我佛!不知道小施主你此舉是何用意啊?”
林笑想了想,最終還是歉意的道:“這個就請大師恕晚輩不方便說出來,如果大師知道關于釋迦牟尼佛地消息。還請大師不吝告知,晚輩感激不盡。”
玄奘深深的看了他一眼,然后道:“我佛就在西方極樂世界。”
“那西方極樂世界在哪里?”
“這個,貧僧也在尋找。”林笑吐血。然后玄奘給他講了所謂的西游的真相。當年他只是一個平凡地修佛者。一心向佛。為了取得大乘佛經,他決定翻閱千山萬水前往西天取經。同時沿途考察所經之地。一路上他遇到了千難萬險。幸好他先后結識了三個同樣一心向佛的妖怪,然后一人三妖結伴往西方而去。
歷盡艱辛他們終于來到了佛教的發源地,天竺國。在天竺國的大雷音寺他們見到了雷音寺的住持。住持被四人的誠心感動,于是允許他們抄寫大乘佛經九九八十一卷。抄完了佛經后四人離開了大雷音寺,三個妖怪各自回去修煉,而玄奘也回到大唐。
回到大唐后他將自己一路的見聞寫成了《大唐西域記這本書,主要記載了一路上經過國家的風俗風貌、地理、軍事、文化、政治和經濟。為大唐開疆拓土做準備。完成這些后他也就完成了他對大唐國主李世民地承諾,然后飄然離開,來到了這里修煉。
到這里玄奘嘆了口氣道:“根據從天竺國得到的消息,我本來推測西方極樂世界的入口是在這雪域之中的,然而幾千年過去了我也沒有任何的發現。你也看到了,我已經很老了。可是佛劫遲遲不來,如果再找不到西方極樂世界,我就只能老死而終了。”
林笑一時間也茫然了。有點不敢相信這個事實。他沒有想到真正的西游是這么一回事。那三位妖族的修佛者應該就是電視劇中孫悟空、沙悟凈和朱悟能的原型了。他忍不住問道:“大師,難道您就沒有去天竺國再次尋找一下其它地線索嗎?”
玄奘苦笑道:“怎么沒去,可是無論怎么查,最后得到的結果都是指向了雪域。所以我只能來這里。我現在已經不再尋找了,只希望我佛慈悲,能發現我,并且度我入西方極樂世界。”說著他的眼中滿是狂熱。
林笑無奈的道:“那大師知不知道您那三個妖族朋友都居住在哪里啊?”
玄奘道:“你說他們三個家伙啊,猴子住在花果山,水簾洞里;老沙住在西海,嗯。你們現在叫青海湖;至于那只肥豬。我估計他已經放棄了修佛,而是入世了。當初我們四個人中他是凡心最重地一個。”
林笑目瞪口呆。這還是玄奘大師嗎,怎么聽起來倒像是一個小流氓一般。看到林笑的表情玄奘大師得意的大笑道:“你是不是以為貧僧是那種很古板的人?事實上貧僧的性格里有些是非常有幽默感的。只有相處久了的人才能發現。小施主你接下來打算怎么辦?”
林笑搖頭道:“我現在也很迷茫,本來以為從大師你地書里找到了線索,哪里知道竟然是一條岔路,看來只好重新思考,重新查找新地線索。希望下次能找到正地方。”
玄奘點頭道:“那貧僧就祝小施主能早日找到西方極樂世界,當然,如果小施主找到的話,還請你能過來告訴我一聲,讓我這個行將就木地老和尚也能去朝拜我佛。”
林笑點了點頭道:“玄奘大師你就安心的在這里修煉吧,我一定會找到西方極樂世界地。”
告辭了玄奘,林笑離開了喜馬拉雅山。來到一個小鎮住下后,林笑考慮了良久也沒有什么頭緒,干脆出來溜達溜達,暫時不想這些東西。不過一出來他就發現小鎮上的人都帶著香燭往一個方向而去。
他拉住一個人問過之后才知道,原來是一年一度的廟會開始了。林笑隨著人流一直來到小鎮外山上的一座廟里。人真多!林笑在外面逛了幾圈后發現沒有什么好玩的東西,就隨著人流進入了大殿內部。
在寺廟里逛了一天之后,林笑回到了住處,想想決定還是再次回到印度,找到大雷音寺。畢竟傳說中那里可是釋迦牟尼佛平時修煉的地方。
路上的時候,林笑忽然響起了問禪長老送地那個指環。據說是只有佛教長老才有資格佩戴的,任何佛教弟子看到了都會以長老之禮待之。
大雷音寺還對信徒開放著,林笑舉步走了進去。就在他走向大殿的時候,一個掃地的老和尚看到了他手指上地指環。頓時面色大變的離開了。林笑察覺到他的異常,心里頓時期待起來。
片刻后,一個小和尚來到他身邊道:“這位施主,住持方丈有請,請隨小僧來。”
和尚帶著他穿過了幾個院落和殿堂后,來到了內殿。內殿釋迦牟尼佛像之下,幾個老僧面色激動而又期待的盤膝坐在蒲團上。片刻后那個小和尚帶著林笑走了進來,幾個老和尚連忙起來。目光灼熱的盯著他手指上的戒指。
“阿彌陀佛,貧僧明光攜眾位師弟見過長老。”說完躬身施禮。
林笑被嚇了一跳,連忙道:“諸位大師萬不可如此,這枚佛指環雖然確實是佛教長老送給我的,可是我卻并未拜入佛教,這長老二字以后還是不要提了。我這次前來其實是有事要相詢諸位大師。”
明光壓制住激動道:“施主請講,貧僧如果知道自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林笑組織了一下語言道:“在機緣巧合之下,我見到了佛教的問禪長老。受他所托,讓我送一件東西給釋迦牟尼長老,不知道大師可不可以告訴我釋迦牟尼長老現在何處?”
明光他們卻已經完全地呆住了,他們作為釋迦牟尼的第三代弟子。對佛教的一些事情還是知道的。他們曾經得到過囑咐,見到有戴佛指環的人就以長老之禮待之,并且馬上向上匯報。
明光確實已經派人向上匯報,可是沒有想到林笑卻說出了這么讓他們幾欲瘋狂的話來。明光壓下心里的激動道:“請施主稍等片刻,自然會有消息傳來。”
一時間內殿里靜了下來。直到外面傳來了腳步聲,眾人這才起身走了出去。來者是一個中年和尚,不過林笑卻知道這和尚修為之高深不可測。只見他每一個動作莫不暗含天地自然至理。看似一個平凡和尚。實則非常的不凡。
明光他們連忙上去見禮:“見過師尊(師叔、師伯)。”
中年和尚點頭笑道:“阿彌陀佛,明光你們做地很好。我會將你們的功勞稟報給我佛的。現在你們先退下吧,我要與這位施主單獨聊聊。”
待眾僧離開內殿之后。中年和尚這才對林笑施禮:“圓悟見過長老。”
林笑再次頭疼的道:“你還是不要叫我長老了,你還是高手我如何才能見到釋迦牟尼長老?”
圓悟笑道:“這且不忙,為了慎重期間,貧僧還有一些問題要問施主。請問施主這佛指環從何而來?又為何要見我佛?”
林笑只好把之前地話重復了一遍:“在下是奉了問禪長老的囑托前來送一件東西給釋迦牟尼長老的。”
圓悟卻緊接著問道:“你是在哪里見到了問禪長老?他讓你送的又是一件什么東西?”
林笑警惕的道:“干什么,難道你有什么非分之想不成?”
圓悟哈哈笑道:“請施主放心,在下也要確定你說的是真還是假啊。”
林笑想了想是這么回事,微微一猶豫后吐出了兩個字:“法輪。”
圓悟頓時露出了極度驚喜的表情,眼中甚至有雷光閃爍。林笑嚇了一跳,犯得上嗎。片刻后圓悟才收拾了心情道:“確實貧僧聽到好消息一時間失去了禮儀,還請施主見諒。”
林笑連忙搖頭道:“大師真性情流露,何罪之有。”
圓悟連忙道謝:“多謝施主大量,如此就請施主隨貧僧前去見長老吧。”
林笑點了點頭,隨著圓悟離開了內殿。圓悟腳下金光一閃就現出了一朵金蓮。林笑一眼就看出來了,這乃是一件不錯地防御佛寶,卻是由修佛者以高深法力煉制。林笑御劍飛行隨著圓悟而飛,心里既期待又有些緊張,因為他即將面對地是釋迦牟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