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缺斷章、加書:
后臺有人,會盡快回復!第129章請縣令殺賊 主題模式:
一章兩根煙第129章請縣令殺賊 “哎呀!真是好官吶!”
“我就說縣太爺不能干這事吧!”
“紀陽真可惡,咱們差點被騙!”
見一眾百姓對他們指指點點,李二牛怒火攻心當即吐出一口鮮血。
“你們別被他騙了,馮棟此人人面獸心,這幫山賊就是他在背后扶持。
丟失女童也是在他授意下讓山賊偷搶的。”
馮棟惡人先告狀,李二牛哪肯讓他得逞,當即大聲辯解。
趙福立即發出一聲冷笑:“縣太爺乃朝廷命官,怎會做出偷搶女童之事。
你說山賊是我家大人扶持,可有什么證據?”
李二牛啞口無言,與人廝殺她擅長,可淪陰謀詭計哪里抵得上他們一分。
趙福簡單兩句,便讓她陷入自證有罪陷阱,用心何其歹毒。
然金豹更是火上澆油道:“紀先生,夫人,既然已被看穿,咱們無需隱藏,你們快走,這幫差役我來擋住。”
李二牛氣得臉色通紅,大聲罵道:“可惡山賊,休要亂言污蔑,我虞...李二牛恨不得把你們剝皮抽筋,怎么可能和你們一伙!”
金豹佯裝一副關切模樣:“夫人,您身受重傷還不快快離去,今日事不成,兄弟們來日在抓些女童送與您。”
一眾百姓聞言頓時大驚失色。
“什么!她還想偷孩子!真是壞到家了。”
“縣太爺,請速速將紀陽等人擒拿,千萬不能讓他們在禍害我們!”
“對,把他們都殺了,不然天理難容。”
馮棟和趙福對視一樣,雖然女童沒保住,但能置紀陽等人于死地也不錯。
待他們死后,在從新抓些女童送去交差,想必也能討得林家歡心。
“眾差役聽令,將紀陽等人就地格殺,平息民怨。”
李二牛心灰意冷,她本以為利劍能奪人性命,卻不想幾分言語更能顛倒黑白,殺人誅心。
民愚,官污,這樣的大虞還怎么救!。
李二牛越想越悲憤,眼眸中閃過一絲絕望。
官民皆不分黑白,大虞難救矣。
紀陽冷漠的看著兩人表演,他們這點小伎倆,在宮斗劇里都活不過一集。
“大人且慢!”
“紀陽,死到臨頭你還想玩什么花招!”馮棟背著手,一副居高臨下模樣說道。
紀陽的目光在金豹身上掃了一眼,繼而對其說道:“金豹,你說我是你老大?”
金豹不知紀陽要搞什么花樣,只下意識回道:“那是自然,我等霧隱山全體兄弟,皆聽紀先生號令。”
“那好,我命令你們把武器全部丟到河里去。”
“什么!武器丟了我們怎么救您。”
“有馮大人和眾多百姓在,你我怎敢反抗,不如早早投降,或許有一線生路。”
見金豹有些猶豫,紀陽繼續說道:“如果你不愿意,又怎么證明是聽令與我?”
李二牛疑惑地看著紀陽,神情滿是不解:“紀陽,你想干什么?”
紀陽低聲回道:“好好看著,我要讓他們自相殘殺。”
金豹暗自思索一番,反正場面已經被馮棟控制,自己就算丟掉武器又能如何。
只要坐實紀陽是他們頭領,那么他必死無疑。
“兄弟們,咱們聽紀先生的話,把所有兵器都丟到河里去。”
金豹一聲令下,所有山賊紛紛將兵器丟棄。
看到這一幕,紀陽轉瞬朝馮棟大聲說道:“縣太爺,這幫山賊屢次禍害百姓,不殺不足以平民憤。”
紀陽不過三四人,愿俯首就擒,但這幫山賊作惡多端不可放過,請縣太爺立即將其斬殺,為百姓除去一害。”
紀陽此話一出,金豹瞬間懵逼。
連同馮棟和趙福也是神色一怔。
對百姓來說,相比于‘偷孩子’的紀陽,他們更痛恨山賊。
尤其是霧隱山山賊,不但年年下山強搶糧食財物,還動不動就滅村。
當下有如此良機,若能把山賊全部消滅,那他們不就能過上好日子嘛。
人群中,西河村村民見狀馬上開始鼓動起來。
“紀陽說得對,山賊殺人如麻,實乃百姓最大敵人,請縣太爺速速除去此等山賊!”
“縣太爺,俺娘家就是被他們給滅村的,您是青天大老爺,一定要為民女做主呀!”
“山賊不死,百姓難安,紀陽不過三四人而已,當下還是殺山賊要緊,大家說對不對!”
“殺山賊...”
“殺山賊...”
周圍百姓群情激憤,他們哪一個沒被山賊壓迫過,對山賊的仇恨絕對超過一切。
紀陽嘴角浮現一絲陰險笑意:“山賊已沒了兵器,縣太爺手下皆是精兵強將,不會不敢動手吧?”
“還是說縣太爺和這幫山賊也有交情?”
馮棟臉色鐵青,氣得渾身顫抖:“胡說!本官怎會和山賊有交情。”
“那就請縣太爺速速動手。”紀陽故意催促。
馮棟牙關咬得嘎嘎直響,這個紀陽真他媽狡猾。
趙福也萬萬沒想到紀陽會來這么一手,神色一片慌亂。
反映過來的金豹立即明白中了紀陽之計。
眼瞅著周圍百姓呼聲越來越高,他也是急了。
目光看向馮棟,卻見對方也在冷眼盯著自己,似乎在責備他輕易被紀陽忽悠。
“既然縣太爺不愿動手,想必大家也能看出。
山賊背后之人不是我紀陽,至于是誰就不用多說了吧。”
紀陽三言兩句,再次使情勢發生轉變。
李二牛愣愣看著紀陽,滿是震驚的雙眸中,還有一絲絲崇拜。
他...好厲害!。
面對此情此景,竟能臨危不亂,條理有序,短短幾句話不但洗脫嫌疑,還能直接坐實馮棟和金豹勾結之事。
怪不得外公總說,口舌之劍乃天下第一利器也。
此時,大嫂等人也帶著一幫女童回到岸邊。
剛一上岸,所有丟失女童的家人全部齊刷刷朝紀陽跪了下來。
“若不是紀先生神機妙算拼死相救,我女兒怕是永遠也回不來了。”
“孩子,快給紀先生磕頭,沒有他你就在也見不到娘啦。”
“紀先生大恩大德我們沒齒難忘,今后逢年過節必去探望,已謝救女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