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成都告危第356章成都告危←→::mayiwsk
“噼里啪啦——”
清晨,西川南部嘉州治所所在的龍游縣內不斷升起大叢煙霧,無數身穿大禮甲胄的兵卒正在脅迫著甲胄百姓出城。
蠻兵們三五成群,兩名提刀在前引導,兩名持槍在后驅逐,還有一名蠻兵則在隊伍中間,看管那些試圖逃跑的百姓。
不過五名蠻兵,卻能驅趕上百人如犬羊般。
隊伍中的百姓稍有不前,輕者挨蠻兵踹擊,重則被鞭撻。
男人被蠻兵用繩子束縛雙手,女子們則是被蠻兵用長繩索系在脖子上,不少女子衣衫破爛,臉色蒼白,大多都遭到了蠻兵的侮辱。
她們被繩索拖掛,不斷跌倒,遍身泥土。
狼狽時,他們朝本族男子看去,卻見那些男人各個斜過頭去,不敢與他們對視。
有些女子見了相熟的男子,開口便想要求救,卻見男子張口對其辱罵:“汝等怎不投井自縊,好保全這身軀?”
“如今遭了蠻子侮辱,如何對得起自家耶娘兄弟?”
“我們…”求救的女子們聞言臉色慘白,不知道該如何辯解,只得低聲啜泣。
蠻子眼見這些男人叫嚷,也不管男子說的什么,提起鞭子便狠狠打在他們身上,用百姓們聽不懂的語言罵道:
“誰讓你們說話的,全都給我閉嘴趕路!”
原本還氣焰囂張的男人們,頓時如鵪鶉般縮了起來,女子們也認清了現實,低著頭試圖跟上隊伍。
隊伍走出街道,來到就近的城門處。
城門處血腥惡臭彌漫,到處是肢體殘缺的尸首。
城墻根下,官軍與蠻軍堆尸貯積,手足相枕,血流入水中,化為五顏六色,十分詭異。
蠻兵們正在收斂本軍兵卒的尸體,而不少茍活下來的官兵則是藏到尸堆中,在身上涂滿爛泥和血肉,希望以此躲開蠻兵的注意。
只是蠻兵們也十分熟練,收斂尸體的同時,不時地用長矛猛刺尸堆,直到里面的人像動物一樣蠕動起來,鮮血從傷口流了出來,蠻兵才滿意離開了城門處。
隊伍走出龍游縣,城外是數萬百姓及上萬蠻兵,烏泱成群,一眼看不到邊。
不少蠻兵的身上掛有粗布或絹帛所縫制的雙肩包、單肩包,包內鼓鼓囊囊,蠻兵們則是喜笑顏開,討論著各自收獲。
龍游縣的百姓雙目無神,麻木的任由蠻兵拉扯。
半個時辰后,蠻軍開始拉著被擄掠而來的百姓們往西南邊的山嶺中走去,隊伍延綿三十余。
期間若是百姓需要拉撒,便喚一聲解手,便有蠻兵罵罵咧咧的前來替他們解開手中繩子,監視著他在路旁解決拉撒。
時間在推移,漸漸從清晨到了午后。
山嶺中還算涼快,但百姓之中并不知道這山嶺中為何會有一條寬闊兩三丈的土道。
“窸窸窣窣…”
忽的,押送百姓的隊伍前方也出現了一支軍隊,但令百姓們失望的是,這支軍隊仍舊是大禮的蠻軍。
“全都貼墻,給陛下讓出路來!”
有輕騎縱馬馳騁而過,口中說著龍游百姓聽不懂的語言。
下一刻蠻兵們好似得了軍令,立馬揮鞭叫罵著讓所有百姓緊貼土道一側,讓出丈許寬的土道供對面的蠻軍趕路。
百姓們在哭嚎中緊貼土道一側,隨后便看著對面的蠻軍從他們身旁經過。
不少蠻兵見到那些衣衫破爛的女子,雖說沒有時間瀉火,卻仍舊伸出手揉捏一番。
女子們嚇得臉色慘白,卻不敢動彈,男人們紛紛低下頭,佯裝看不到這一幕。
不知過了多久,似乎連天色都漸漸變得昏黃后,這支對向走來的隊伍才漸漸消失。
負責押送的蠻兵們開始叫罵,百姓們又在他們的監督下,沿著土道往山嶺深處走去。
隊伍中不斷有人低聲啜泣,可換來的卻是蠻兵的大罵,直到隊伍漸漸消失在山道盡頭,天色也漸漸由昏黃轉為昏暗。
咸通六年六月二十七日,大禮清平官趙諾眉開辟山道,領兵攻陷嘉州治下龍游、綏山、峨眉、羅目、平羌等縣,大掠數萬口工匠百姓返回嶲州。
祐世隆率軍撤出邛崍城戰場,轉道走嘉州朝成都府攻去。
消息傳至成都府,各州縣的世家庶族倉皇逃出,許多百姓還以為是誤傳,直到各縣州兵紛紛舉家撤往成都城,百姓們才反應過來,紛紛向北逃亡而去。
蠻軍沿著長江(岷江)向北進軍,而消息也在兩日后傳到了邛崍城。
“你說什么?!”
邛崍城內,坐在牙門主位的崔鉉搖晃著起身,滿臉不可置信。
站在他面前的都將焦急道:“使相,嘉州已經失陷,蠻軍兵鋒直抵眉州,距成都已經不足二百里。”
“請使相準許末將率軍中精騎馳援成都,以免成都失陷!”
“使相!”聽到都將的話,親眷都在成都的帳內諸將紛紛朝崔鉉作揖催促。
崔鉉恍惚片刻,整個人如霜打的茄子般搖晃幾下,隨后才漸漸回過神來。
“傳令,調楊復光率軍撤出故桃關,馳往成都而去。”
“鳳翔軍、山南西道兵馬仍舊駐守故桃關…”
說到此處,崔鉉似乎想到了什么,目光看向幾名都將:“黔中道的兵馬,如今到了何處?”
“以成都軍碟來看,理應離開成都不過三日,但黔中道軍紀敗壞,若是留其守城…”
都將們不免擔心自家的親眷,但崔鉉管不了那么多了,現在最重要的是守住成都。
“傳老夫軍令,命黔中道左兵馬使索勛率軍撤回成都,堅守外郭城。”
“催促楊復光撤回成都,堅守內城。”
“此外,都將陳其乾親自提領黎州兩千精騎撤回成都,余下兵馬由老夫統帥進軍。”
“若能收復漢源、通望兩縣,必然能逼蠻軍撤退回防。”
“末將領命!!”
眾將從未如此團結過,這讓崔鉉十分惱怒。
若非這些北司安排在西川的將領陽奉陰違,他早就率軍收復嶲州了。
平日里陽奉陰違,如今自家親眷遭了威脅,反倒眾志成城,團結一致了。
來不及嘲笑他們,崔鉉當即派出輕騎傳令,同時派出塘騎偵查蠻軍在漢源、通望兩縣的兵馬數量。
結果如崔鉉所料想的一樣,祐世隆僅僅留下范脆些所率的五千精騎,另外招募了嶲州、黎州等地的近萬群蠻來固守,其余兵馬已經被祐世隆帶走了。
得知蠻軍情況不佳,崔鉉立馬調集了黎州、雅州各處兵馬,準備一舉收復黎州失地和嶲州來逼祐世隆回防。
一時間,西川各處兵馬都調動了起來。
崔鉉原本謀劃反攻維州、茂州的計劃也宣告破產,改為了謀劃黎州和嶲州失地。
在西川的兵馬調動時,祐世隆率軍一路北上,成都府集結兵馬于眉州彭山江口,試圖阻礙蠻軍渡過長江(岷江)。
祐世隆令三軍打造渡河舟船,因此耽擱了三日時間,而此時的楊復光已經率軍從成都西邊一百五十里外的故桃關撤回了成都。
本就有二三十萬人生活的成都城,此時不知涌入了多少百姓。
各處街道擠滿了人,而楊復光所率的八千步卒,幾乎沒有可供落腳的地方。
“黔中道左兵馬使索勛,見過楊監軍!”
成都外郭小西門前,三十多歲的索勛身穿明光鎧朝楊復光作揖行禮,外表看上去如四十歲般老成,說話也不如以前那般高傲了。
涼州失利后,索勛便被王宗實拋棄,丟到了黔中道擔任一州刺史。
若非大禮入寇黔中道,給予了他重新領兵的機會,他恐怕直到現在還是一個下州刺史。
黔中道的環境并不好,近百索氏族人南下,不少人都死在了水土不服上。
便是索勛的父親索忠顗,也由于前些年與宋涯一同防守大禮時,在黔領西南的地區患病而卒,享年僅五十二歲。
事后朝廷雖然追贈其兵部侍郎、銀青光祿大夫及清州縣子的官職爵位,但人死不能復生,索勛因此遭受了不小的打擊。
如今的他,早已沒有了曾經的意氣風發和高傲,只剩下了沉默與淡然…
“聽聞黔中僅八千余兵馬,而朝廷征調七千兵馬,敢問索兵馬使麾下有多少新卒,多少老弱?”
楊復光沒有時間和索勛虛與委蛇,他需要盡快搞清楚手上能動用的兵馬數量,而這一切都是因為成都城并不堅固。
自秦代張儀始筑成都城開始算起,直到一千二百余年后的如今,成都的城防主要依賴秦代城垣。
雖有西漢及隋代兩次較大規模擴建,但均不如秦城堅固,筑成未久即逐漸敗落。
秦城坦雖然工程質量高,建筑堅固,但畢竟是夯土城,實際上已難以承擔城防責任。
若是兵馬不足,自然無法守住成都城。
“末將手中有精銳老卒三千人,余下四千盡為操訓不足三個月的新卒。”
“此外,四千新卒甲胄不全,急需補充。”
面對楊復光的詢問,索勛也沒有藏著掖著,而是開誠布公的告訴了楊復光,黔中軍的具體情況。
楊復光聞言眉頭微皺,但還是說道:“操訓三個月,總比沒有操訓得青壯要好。”
“成都武庫中甲胄不少,我可盡取出,交付索兵馬使。”
“蠻軍自南邊攻來,必然會率先進攻城南的萬里橋門。”
“成都城池盡是石橋,守橋總比守城要好。”
“正因如此,我準備將城南的笮橋、萬里橋及笮橋門、萬里橋門交給黔中軍修筑營壘,摧毀另外五座石橋。”
“如此一來,蠻軍便不得不進攻笮橋門和萬里橋門。”
“眼下崔使相已經率軍猛攻漢源及通望兩座城池,一旦兩座城池被崔使相拿下,蠻軍必然敗走。”
“除此之外,某也向朝廷求援,東川的高使君也會趁機收復戎州朱提等縣。”
“成都城內男丁不下二十萬,糧倉雖不算充足,但也足夠堅持數月之久,不必擔心。”
楊復光三言兩語間,便將許多事情告訴了索勛,為的就是安定軍心。
若是索勛膽怯,率軍突圍逃跑,那僅憑他手中的八千兵馬和成都城內的兩千州兵,定然是守不住成都城的。
“末將悉聽監軍調遣。”
索勛沒有提出什么意見,只是畢恭畢敬的應下所有差事。
楊復光見狀十分滿意,不免頷首道:“如此,便勞請索兵馬使征調外郭壯丁修筑營壘,本監軍也會立馬率軍摧毀其余五座石橋的。”
“末將領命!”索勛作揖應下,隨后便返回了黔中軍。
楊復光安排兵馬摧毀成都外郭外的五座石橋,隨后前往衙門,將自己的計劃告訴了府內官員,以此安定人心。
不過三五日時間,當祐世隆率軍渡過長江(岷江),兵鋒直抵成都城下時,他所面對的成都城,已然是由楊復光、索勛率軍一萬七千,且各類工事齊全的堅城。
兩萬甲兵及四萬余群蠻齊聚成都城外,旌旗招展,幾乎連成一片,無邊無際。
萬里橋的門樓上,楊復光與索勛并排扶住女墻,前者神色凝重,后者卻面無表情。
索勛畢竟是歸義軍里走出來的,他承認大禮的甲兵與精騎不輸于吐蕃和回鶻,但大禮的甲兵數量不過四五萬,精騎不足一萬。
他們除了要對付大唐,還需要駐守大禮各處,防備驃國、林邑國、安南、嶺西、黔中道和東川的突襲,所以能動用的甲兵并不多。
在索勛看來,城外的大禮軍隊威勢不錯,但能對他們造成威脅的,也僅僅只有那兩萬甲兵。
想到這里,索勛看向了自己所布置的城外營壘。
只見城外的笮橋與萬里橋兩岸各自布置有營壘,營壘夯土石砌而成,高丈許,厚二丈,周長不過三百步。
營壘外還有塹壕、拒馬、羊角墻等等守城陷阱,想要攻破并非那么容易。
即便攻破,兩道營壘也足夠他們駐守大半個月,而后面還有外郭城和內城。
憑借這些手段,堅守兩三個月不成問題。
若是有援兵馳援,索勛甚至可以率軍出營殺敵。
在他這般想著的同時,大禮軍中的祐世隆也簡單觀察了下成都城的情況。
“摧毀五座石橋,留兩座石橋給我們進攻,又設營壘來防守,莫不是以為憑借這些手段,就能擋住驍勇善戰的大禮將士了?”
馬背上的祐世隆輕哼,隨后轉頭看向身后的趙諾眉、段宗榜。
“十日,十日內拿下成都!”
“是…”
祐世隆自信下令,可段宗榜和趙諾眉卻在心中叫苦。
想要在十日內拿下成都,這只能用群蠻和甲兵的性命堆砌出一道血肉筑成的云梯才行。
只是皇帝已經下令,他們無法違抗。
深吸口氣,待祐世隆走遠后,二人才開始了指揮扎營。
大禮的軍隊并沒有太多的糧草,因此一路全靠劫掠而來。
在扎營的同時,段宗榜派兵劫掠成都府四周鄉野村寨,擄男為民夫,擄女為軍妓,老弱則殺害。
憑借蠻兵們的搜尋,段宗榜很快從成都府四周的鄉野村莊中獲得了足夠大軍吃小半個月的糧食。
眼見糧食充足,段宗榜便只派出沒有甲胄的群蠻去劫掠四周村莊,而他則在翌日派遣兩萬甲兵分列三軍,以前軍六千大禮甲兵驅使擄掠而來的上萬西川男丁攻城。
男丁們無奈,只能推動云車、巢車和呂公車攻城,不斷朝著笮橋、萬里橋前的營壘前進。
不多時,他們遇上了索勛派人布置的塹壕。
平整的地面突然塌陷,高聳的巢車與呂公車失陷而倒下,不少民夫因此遭受牽連,灰頭土臉。
“派這些人探路!”
中軍的段宗榜面無表情,好似早就知道了前方會有塹壕。
在他的軍令下,近萬男丁被驅趕著往營壘走去,手中還拿著木棍敲打地面,試圖找出隱藏的塹壕。
不少男丁見狀試圖朝營壘奔跑,渴望得到官軍的拯救,但他所面對的卻是前后夾擊的箭矢。
他們中箭栽倒,鮮血流了一地,眼底還殘留著幾分不敢置信。
城樓上,楊復光用熱毛巾擦了擦手,頭也不抬道:“蠻軍恐怕會在這些百姓中塞入諜子,不可不防,寧殺錯也不能放過。”
“是!”索勛十分認可楊復光的看法,甚至在經歷過回鶻、嗢末兩族背刺后,他對于這些“異族”更為仇恨、厭惡。
“這些就是河隴的投石機?”
楊復光目光看向不遠處的馬道,那里擺放著一臺臺最新打造不久的配重投石機。
相較于人力投石機,配重投石機更為先進,但由于消息閉塞,唐軍之中唯有接觸過這些投石機的人,才了解應該如何建造這些投石機。
高駢、索勛都是其中的一份子,但他們所用的配重投石機,仍舊是劉繼隆在河西時使用的那款,而非現如今隴右所使用的絞盤式配重投石機。
雖然只是多了個絞盤,但卻能節省更多人力,騰出更多人手來使用更多投石機。
不過索勛他們自然是不知道這些消息的,他們如今只在意城外的蠻軍什么時候發起進攻。
在時間的流逝下,段宗榜派出的壯丁也漸漸探明了塹壕所在,將領們將這些塹壕繪制成圖,交給了后方的段宗榜查看。
段宗榜簡單查看后,很快便制定了一條進攻營壘的路線。
“咚!咚!咚…”
伴隨著擂鼓車上的擂鼓被蠻軍敲響,防守成都的將士們不由握緊了手中兵器…:mayiwsk←→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