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215章 動亂初始

  “駕…駕…駕…”

  四月十七,隨著馬蹄聲在昌松城外作響,奉令前往五泉縣的酒居延卻再度回來了。

  不過這次,他帶回了五泉的十余名塘騎。

  半個時辰后,五泉縣的別將楊信將懷中圣旨取出,而酒居延也將圣旨遞給了張淮深。

  “張使君,我家節帥說了,五泉之所以遲遲沒有歸還,乃是因為隴右需要五泉才能北上商貿,絕非惡意不還,只是時機不對。”

  “待隴右在南邊的商道穩定,并收復了鄯廓二州,自然會歸還五泉。”

  “至于朝廷所授蘭州,我家節帥絕無占取之心。”

  “待我家節帥今年收復鄯廓,張使君可隨時派人收回五泉。”

  “不過五泉之中大多都是軍屬和隴右花錢安置的人口,這些人口得遷徙。”

  面對楊信的話,看完圣旨的張淮深也不免尷尬道:

  “我并未懷疑劉繼隆,更何況我也知道你們的難處,所以這些年都沒有找你們討要五泉縣。”

  楊信說的越詳細,越利益,便代表這事情越像真的。

  眼見劉繼隆沒有變,張淮深、張淮澗、酒居延等人都不免有些窘迫,畢竟他們前幾日對劉繼隆的態度可不好。

  現在看來,整個隴右與河西,便只有劉繼隆對他們心懷善意了,其它的勢力則是都在想著瓜分他們。

  “都萬孟,你帶這位楊別將下去寅賓館休息吧。”

  張淮深有些尷尬,故此支開了楊信。

  在楊信與都萬孟離開后,張淮深這才將圣旨丟在了桌上,目光停留在張淮澗身上。

  “淮澗兄,現在你相信劉繼隆了?”

  “我…”

  張淮澗也有些臉紅,他沒想到劉繼隆竟然主動提五泉的事情。

  要知道現在的局勢對他們很不利,而劉繼隆不僅沒有落井下石,反而還能釋放善意,這已經十分不易了。

  “現在看來,無非是朝廷挑撥離間,想要利用李儀中和索勛對付我們罷了!”

  張淮深改變話題,冷著臉說出了當下的局面,而張淮澗也順著臺階走下來,主動說道:

  “還有張直方麾下的赤水軍!”

  “沒錯!”酒居延附和道:“他們三股勢力加在一起,其兵力不下六千,確實威脅不小。”

  “哼!”張淮深冷哼,眸光閃爍:

  “僅憑他們三人,便想與我為敵,著實想的太輕松了!”

  “借此機會,我們也能向朝廷展露我們的實力!”

  聞言,酒居延與張淮澗眼前一亮,紛紛作揖道:“您準備動手了?”

  “嗯!”張淮深鄭重點頭:“始終得亮劍才行!”

  “這次即便是叔父不支持我,我也要向張直方亮劍,讓朝廷不敢再欺凌我們!”

  張淮深終于對朝廷強硬了起來,興許是朝廷的做法已經觸及了他的底線,總之他決定要殺雞儆猴,讓朝廷看到他的決心。

  他的強硬,也讓張淮澗和酒居延十分激動。

  反倒是哲多悉別一言不發,而這也給張淮深澆了一盆冷水。

  “哲多悉別,你是什么看法?”

  張淮深收回笑容,向哲多悉別詢問起來。

  張淮澗與酒居延也朝哲多悉別看去,結果哲多悉別卻道:“使君,您恐怕還漏掉了兩個強敵…”

  聞言,三人紛紛猜到了哲多悉別所說的是誰,而這讓他們三人臉色難看。

  “涼州的嗢末與甘州的回鶻,可都是朝廷的臣屬。”

  “倘若朝廷驅使他們,那我們…”

  哲多悉別沒有說太深,但張淮深他們已經知道他想說什么了。

  甘涼二州,暫時沒有同時對付五個敵人的實力。

  盡管他們去年冬天重創了甘州回鶻,可涼州的嗢末卻未折損兵馬,反而獲得了數萬牧群的繳獲。

  同時對付他們,便是張淮深都感覺到了壓力。

  “叔父若是得知,必然會支援我們,不必擔心!”

  張淮深給眾人吃了顆定心丹,只是他并不知道,朝廷的手段可不僅僅如此。

  在他安撫酒居延等人的時候,奉劉繼隆軍令北上行商的陳瑛,也在靈州將最后一批麻布賣了出去。

  “陳押衙,明年這個時候,別忘了我們啊。”

  “是極是極…”

  “諸位放心,明年三月,某還在此處恭候諸位!”

  靈武縣內東市某處酒肆門口,陳瑛站在此地與涇原、夏綏軍、朔方軍、天德軍及振武軍等鎮牙商作揖告別。

  瞧著眾人遠去,陳瑛這才轉身回到了酒肆之中。

  街道外人流熙熙攘攘,而酒肆內卻空蕩一片。

  并非酒肆生意不好,只是因為陳瑛剛剛將此處酒肆買下,專門用于招待關內道各鎮牙商。

  掌柜內,兩名軍吏不斷敲打算盤,陳瑛靠近后,他們剛剛算完,不由抬頭笑道:

  “這批織錦、絹帛和麻布、龍須席、炒茶分作五批販賣五鎮,除了賣給朔方軍時少賺些,其余各鎮都是按照中上的價格賣出。”

  “前后合計一十七萬六千四百二十四貫五百六十三錢。”

  軍吏在文冊上填上數額,隨后將文冊轉向陳瑛。

  陳瑛見狀拿起算盤,自己親自算了一遍,確定沒有問題后才頷首道:“好。”

  “只是可惜今年馬價比去年來時高了些,剛才我與朔方軍的李押衙買賣定價,挽馬每匹定價四貫,耕牛每頭七貫。”

  “這么高?”兩軍軍吏錯愕,畢竟去年他們來時,挽馬每匹才兩貫半,耕牛每頭才六貫。

  如今一年過去,竟然漲了那么多。

  “這已經算是便宜了…”

  陳瑛無奈嘆氣,解釋道:“昔年禁互市時,靈州馬少而絹多,故此一匹下等馬就需要十五匹絹,折茶為七擔。”

  “開互市后,馬多而絹茶少,故此絹茶價格水漲船高。”

  “那怎么辦?”兩名軍吏皺眉,其中一人道:

  “這次所販不過一十七萬余貫,出發前高長史便讓我們最少帶回十五萬貫,能動用的不過二萬六千余貫。”

  “關內道的口馬相較去年也漲了不少,這點錢估計也買不到多少口馬。”

  面對二人的擔憂,陳瑛安撫道:“放心,我已經與朔方軍的李牙商商量好了。”

  “這兩鎮的口馬以男八女七作賣,不論帶來多少,我們都要。”

  “至于耕牛挽馬,你二人取七千貫,先買一千頭耕牛吧。”

  陳瑛交代著,二人只能應下。

  不多時,二人帶著三十余名隴右精騎往城外走去,而陳瑛則是留在此處酒肆,與其余軍吏商討著怎么改良這處酒肆。

  “這酒肆便改名為三仙樓,把我們帶來的庖廚留下四人,專門在這里做生意。”

  “以后每年三月,這里都是我們與關內道諸鎮牙商做生意的地方,不要求酒肆賺錢,不賠本就行。”

  出發近三個月,好不容易將生意做好,陳瑛的心情還是很不錯的。

  雖說口馬價格比去年高了許多,但畢竟沒有漲到十余貫那么恐怖的價格。

  以他們結余的錢,買個兩千多男女還是不成問題的。

  這般想著,陳瑛也就收了收心,對不遠處的軍吏道:“趙三郎,去我屋里把那箱子搬下來。”

  “是!”聞言,軍吏當即上樓去,不多時便吃力的將箱子搬了下來。

  箱子不大,陳瑛將其打開后,里面裝滿了一個個袋子,每個袋子上還有姓名,足足十幾個。

  “押衙,這是哪來的錢?”

  趙三郎皺眉詢問,陳瑛也沒有遮掩:“這都是李使君他們用俸祿換的金條,都指望我為他們物色侍妾。”

  “你在這里等著,我去隔壁口馬行看看,有沒有嬌俏的女子。”

  “若是沒有的話,那就只能等回隴右后,下次前往長安再買了。”

  陳瑛唏噓起身,朝酒肆外面走去。

  不多時,他便走入了東市的口馬行,駕輕就熟的找到了口馬行的管事。

  只是可惜,他一連換了好幾批,都沒有發現容貌俏麗的女子,不免咋舌道:

  “你們這里的女子,都快趕上西市的女子了。”

  這是反諷,畢竟西市的口馬行,是個年輕力壯的就能進。

  管事也無奈道:“本行有些姿色的口馬,大多都被軍將們買去了。”

  “您這次來的著實不巧,要不然等入冬,入冬前會有一批從淮南采買的口馬北上。”

  “淮南?”陳瑛疑惑:“淮南的饑荒還沒結束嗎?這算算時間,都快三年了吧?”

  “唉…”管事嘆氣道:“聽聞前任淮南節度使忙于游宴,疏于賑災,致使災情越來越嚴重。”

  “正因如此,本行才前往了淮南采買口馬,最多入冬前就能帶來有姿色的口馬。”

  “您看看…”

  “行吧!”陳瑛見狀也站了起來,掌事連忙為他穿外袍,而陳瑛也承諾道:

  “入冬前我是來不了了,明年三月我才會過來,你給你家家主寫信,讓他采買一批,趕在明年三月左右送來。”

  “明年這個時候,我起碼過來采買幾十個女子,這筆買賣做不做,全看你們了。”

  話音落下,陳瑛也走出了雅間,并向外走去。

  掌事連忙賠不是,好在陳瑛也沒計較。

  二人走到口馬行門口的時候,剛好撞上了趙三郎。

  “押衙!”

  軍吏作揖,陳瑛見狀便知道有事發生,但依舊不緊不慢的將趙三郎帶回了酒肆。

  “怎么了?”

  陳瑛走入酒肆便詢問趙三郎,而他也回答道:

  “剛才城外傳來消息,說是城外的牧群都有河西的標記…”

  “河西的標記?”陳瑛錯愕,很快便想明白了這個問題。

  顯然是甘涼的嗢末、回鶻入寇河西,劫掠了不少牧群。

  對此,陳瑛除了嘆息外,也幫不上什么忙。

  “就這件事?”

  嘆息過后,他詢問趙三郎,但這次趙三郎卻壓低聲音道:

  “剛才天德軍的王牙商派人傳來消息,說是大半個月,朝廷派人走北邊的漠南道,前往了居延海。”

  聞言,陳瑛眉頭緊皺,雖然不清楚發生了什么,但他覺得這件事與河西有關,甚至牽扯到隴右。

  只是他現在還沒做完口馬生意,暫時不能返回隴右,因此只能對趙三郎道:

  “你去城外告訴劉五郎,讓他與他本隊弟兄將這些消息帶回狄道。”

  “是!”趙三郎作揖應下,轉身便向外走去。

  與此同時,甘涼草原白亭海的東邊也出現了一支百名精騎與數百名民夫的隊伍。

  數百名輕騎馳往東邊盤查,不多時便帶著他們進入了居延海的回鶻營盤內。

  相較于幾年前,回鶻的營盤不僅沒有變小,反而擴大了許多。

  他們居住在居延海南岸,沿著弱水向南放牧,牛羊數十萬,人口接近二十萬眾。

  “甘州部大汗稱勒,參見天使!”

  牙帳前,老邁的稱勒帶著黠利、龐特勒等人對所謂的天使下跪行禮。

  對于他們這些回鶻殘部而言,他們對大唐的印象還停留在會昌年間,只覺得大唐依舊強大。

  在他們的參拜下,這名所謂的天使將遮擋風沙的長袍脫下,露出了自己的模樣。

  “本官奉至尊的旨意前來,甘州部回鶻汗接旨!”

  “門下,回鶻有功于國,世為婚姻,稱臣奉貢,北邊無警。”

  “會昌中虜廷喪亂,可汗奔亡,屬奸臣當軸,遽加殄滅。”

  “近有降者云,已厖歷今為可汗,尚寓安西,俟其歸復牙帳,當加冊命。”

  “今冊命甘州部稱勒為汗,著其率兵往姑臧開互市,受涼州刺史索勛監察節制。”

  “制書如右,請奉制付外施行,謹言。”

  “臣接旨…”稱勒連忙接旨,而官員也將圣旨交到了他的手中。

  “爾等此行涼州,切不可仗兵耀武,須聽刺史索勛調遣,知否?”

  “臣知道!”稱勒頻頻點頭,而官員也滿意頷首道:

  “至尊令本官往安西向各部回鶻宣旨招撫并冊命,本官便不逗留了。”

  “請可汗盡早前往涼州姑臧,與之一同前往者,還有嗢末部可汗杜噶支。”

  官員說完便準備離去,稱勒見狀,連忙眼神示意黠利。

  黠利回到帳內,將他們這些年收集的麩金交到了官員手上,隨后護著官員離開。

  待他們走后,稱勒也朗聲笑道:“唐廷皇帝有眼無珠啊,竟然準備調走張淮深,還給我們開了互市!”

  “可汗,我們現在就調兵南下,讓漢奴開互市吧!”

  “沒錯,涼州有了互市,我們就不用去豐州了!”

  “不過他們開了互市,那我們還怎么劫掠涼州?”

  “豬犬的家伙,大不了先放幾年牧,等我們兵強馬壯再南下也不遲!”

  “哈哈哈哈…”

  牙帳前的空地上,各部都督笑得猖狂,稱勒也高興的放聲大笑。

  龐特勒見狀行禮道:“可汗,我們現在應該率兵前往涼州,憑圣旨令涼州開啟互市。”

  “另外,豐州、靈州那邊也不能放棄,這樣才能攢夠鐵料,打造甲胄。”

  “等我們打造足夠多的甲胄,就趁機南下進攻張議潮,拿下甘肅瓜沙伊等五州。”

  “杜噶支他們肯定盯上了涼州,我們可以和他們合作,日后攻下甘涼,以焉支山為界!”

  “好!”稱勒眼前一亮,他早就眼饞甘州了。

  如果不是當年實力不濟,加之被張淮深、劉繼隆阻撓,說不定他早就入主張掖城了。

  現在機會擺在眼前,他似乎已經看到了他占領五州,西取西域,統一回鶻各部的景象。

  屆時,他成為真正的回鶻可汗,讓給嗢末的涼州也將被他奪回。

  他要做到昔日吐蕃那般,將唐廷逼回隴山以東,稱霸西陲。

  幾日后,身處敦煌的張議潮也得到了張淮深派來的加急。

  由于時間問題,他拿到的是張淮深得知陳靖崇被調任蘭州刺史的第一份消息。

  因此在他看來,劉繼隆很有可能與朝廷合謀,準備瓜分涼蘭會三州。

  即便劉繼隆沒有加入其中,也不會放過送上門的蘭州及廣武縣。

  “朝廷怎能如此!”

  “我等為朝廷守邊,朝廷為何猜忌我等?”

  衙門正堂中,由于眾人都不知道朝廷的意圖,所以他們都覺得朝廷是在針對張氏。

  所以除了張氏官員外,其余官員大多緘口,而索勛和李恩兩人作為被朝廷拉攏的兩大家族,自然不可能替張氏說話。

  正因為他們緘口,所以其他小姓豪強出身的官員,紛紛以奇怪的目光打量他們。

  “王景翼,瓜沙肅三州各調六團兵馬,向肅州福祿縣集結。”

  “是!”

  王景翼不假思索作揖,張淮溶剛想請命,便被張淮深的目光瞪了回去。

  只是張淮溶雖然有眼光,但別人卻沒有。

  “阿耶,讓我與二郎去吧!”

  張議潮的長子張淮銓站了出來,還帶上了次子張淮鼎。

  盡管兩兄弟已經三十多歲,可在心計手段和行軍打仗上,卻還不如張淮溶,更別提張淮深了。

  正因他們幾兄弟扶不起來,張議潮才會將張淮深視作接班人。

  哪怕張淮深不是他的兒子,可他清楚,只有張淮深能讓河西的太平保持下去。

  只是可惜,他想到了河西周圍的所有勢力,唯獨沒有想到朝廷會對他動手。

  如果朝廷繼續扶持各股勢力來掣肘他們,那他死后,張淮深恐怕也是獨木難支。

  這種時候,他腦中浮現了一道身影,那是自立門戶后,在隴右打下大片州縣的劉繼隆。

  他雖然已經往高去高看劉繼隆,但事實證明他還是看的太低了。

  亦或者說,劉繼隆在河西時藏得太深了,沒展露他本就有的才能。

  “若是當初將他留下,結果是否會有所不同…”

  張議潮忍不住唏噓,可現實卻沒有后悔藥給他再選一次。

  “此役,我親自領兵前往福祿,諸州就交給淮溶、淮銓二人了。”

  張議潮開口決斷,被點到名的張淮溶與張淮銓二人也連忙作揖應下,唯有身為張議潮次子的張淮鼎沒得到重用。

  正因如此,張淮鼎攥緊了拳頭,看向自家父親的目光中,不免多了絲不解和忌恨。←→新書推薦:、、、、、、、、、、、、

飛翔鳥中文    歸義非唐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