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直搗渭水第166章直搗渭水←→:sjwx
“臨渭二州的吐蕃要歸降朝廷?”
大中八月二十三日,在劉繼隆收復狄道并向渭州進軍的同時,長安紫宸殿內也響起了李忱的詫異聲。
他身著赤黃圓領袍,頭戴翼善冠,腰九環帶,腳六合靴,四平八穩的坐在金臺之上,面露狐疑。
“尚延心麾下有五千精騎,加上折逋諱和魯褥月,少說也有萬余甲兵,怎么會突然投靠朝廷?”
李忱對于尚延心三人的印象,還停留在隴西大旱前的規模。
面對他的質問,宰相之一的令狐綯解釋道:“陛下,據秦州刺史薛逵所說,尚延心之所以投降朝廷,乃是受到蘭州劉繼隆威脅所致。”
“劉繼隆率兵攻入河州,占據其地,并向臨州進軍。”
“尚延心不敵劉繼隆,這才向朝廷請降歸附…”
令狐綯說罷,被緊急召來的三省六部官員們面面相覷,顯然對劉繼隆能把尚延心收拾如此而感到詫異。
不只是他們,就連李忱也是一樣。
“這個劉繼隆…是什么來歷?”
李忱朝政繁忙,早就忘記了劉繼隆的來歷,倒是令狐綯還記得清楚,不緊不慢的解釋道:
“劉繼隆此人生于太和七年,自幼在瓜州為吐蕃貴族牧馬為生,后張議潮舉義兵收復瓜沙,此人投軍后作戰驍勇,與張淮深共為張議潮之臂膀。”
“去歲朝廷冊封河西軍諸將時,劉繼隆被朝廷加授常樂縣男,食邑三百戶…又授河臨渭三州防御使,渭州隴西軍節度使。”
令狐綯說了一大堆,總算讓李忱想起了劉繼隆的來歷。
“此子出身卑微,倒是英雄少年…”
李忱先說了些場面話,而后才道:“河臨渭三州本屬他治下,他帶軍收復三州,是為朝廷之幸也!”
“陛下圣明…”
一些不了解李忱的官員還以為他只是單純的夸贊劉繼隆,認可劉繼隆的所作所為,因此紛紛附聲。
只是對于了解他的那些大臣來說,他們十分清楚李忱這話的意思是什么。
劉繼隆若是收復河臨渭三州,加上他所占據的半個蘭州,那無疑會一躍成為隴西地區的強藩。
李忱自然不希望臥榻之側有如此強藩,但他又不想明面上抵觸劉繼隆。
畢竟劉繼隆的三州防御使官職,可是他自己讓南衙北司起草所發。
若是他不承認,那豈不是讓天下人覺得他言而無信?
兜兜轉轉,李忱的意思很明顯,那就是好人他當,壞人別人做。
“陛下,臣以為不妥…”
宰相之一的崔鉉緩緩走出隊伍,不緊不慢的作揖道:“劉繼隆雖然英雄少年,但正是因為過于年輕,才容易犯錯。”
“眼下他從蘭州出兵,并已經收復了河州,而據臣所知,臨蘭二州之間的官道早已廢棄。”
“如此一來,劉繼隆孤軍深入,恐有被伏之險。”
“朝廷若是不聞不問,那豈不是坐視如此少年英雄折戟臨州?”
“臣以為,理應派秦州刺史、天雄軍節度使薛逵領五千天雄軍前往渭州,受降臨渭二州,以免劉繼隆受挫。”
崔鉉說的冠冕堂皇,可廟堂之上都是人精,眾人又怎么看不出他的心思?
尚延心要真能讓劉繼隆受挫,也不至于著急忙慌的向朝廷投降歸附。
明眼人都知道,尚延心恐怕已經抵擋不住劉繼隆,不日就要被劉繼隆擊敗了。
屆時劉繼隆收復三州之地,擁眾數萬,秦州現有的兵馬就不足以防備隴西,唯有增兵。
可若是朝廷趁機收復臨渭二州,那就可以限制劉繼隆在隴西的擴張,并以五千天雄軍遏制他的發展。
想清楚利害關系后,群臣紛紛附和:“崔相言之有理!”
“陛下,臣附議…”
“陛下,臣亦附議…”
一時間,紫宸殿內群臣一邊倒的靠向了崔鉉。
李忱不在乎這些,他只在乎崔鉉充當黑手套,將自己想說而不能說的話給說了出來,并且贏得了群臣的支持。
舒心之余,李忱也連忙頷首:“崔相所言極是,既然如此,便派秦州刺史薛逵領兵…”
“陛下,臣以為天雄軍新立不過三載,難以應對隴西局面,不如派虞侯高駢領一軍馳援天雄軍?”
李忱話音還未落下,站在他身旁的一名年邁宦官便輕聲開口。
顯然,他也想從這件事情中分一杯羹。
李忱沒有立即回應他,心里生出幾分怒氣,可面上不露喜怒:“馬中官說的不錯。”
“既然如此,那就派高千里選左軍三千人,即日出征渭州吧…”
話音落下,李忱起身詢問:“諸卿可還有奏?”
“…”紫宸殿上安靜,群臣紛紛作揖。
“既然無奏,那便退朝吧。”
李忱轉身向偏殿走去,被稱呼為馬中官的宦官連忙跟上。
不多時,宮中便有圣旨傳出,而沐休的高駢也接到圣旨,前往左軍提領了三千人準備開拔。
與此同時,從臨州倉皇撤走的尚延心等四千余軍民也終于走出了高城嶺,走入了渭水河谷中。
所謂渭水河谷,實際上是指從尾水發源地的渭源縣,一直到小隴山的這六百多里的狹長河谷。
不過六百余里的河谷,卻足足養活了整整六個縣近六萬人。
整條河谷,寬闊者五六里,狹窄處百余步,十分考驗將領水平。
好在渭州最重要的渭源、襄武、隴西三縣官道都十分寬闊,唯一道路崎嶇的鄣縣則是位于漳水河谷,人少兵寡。
作為隴西的人口大州,渭州有二萬余口,但主要集中在襄武和隴西這兩個縣。
至于西邊的渭源,南邊的鄣縣,人口不過三四千,城墻不過一丈六尺,厚僅二丈,周長不過三里。
這樣的一座小城,雖然倚靠渭河及北部的黃土梁溝壑山脈,但說到底城池太小,無法阻擋軍隊長驅直入。
“把渭源的所有糧草都帶走!”
“不要逗留,補充豆料之后就往襄武趕路!”
“唏律律…”
“娘賊的,這地方怎么守得住?!”
“魯褥月,難不成你要帶著我們退到襄武嗎?!”
望著無法將河谷隔斷的渭源縣,折逋諱與尚延心怒目看向魯褥月。
魯褥月對此也冷臉道:“我們現在就三千多人,要想守住城池,只能去守城高糧足的襄武和隴西。”
“渭源這么小一個城,就是用云車都能攻破,難不成你們還真的指望用它來擋住劉繼隆?”
渭源畢竟只是人口二三千的小城,想要遷走所有百姓十分簡單。
魯褥月一開始就是打著先把尚延心他們騙過來渭州,然后帶著渭源百姓一起撤往襄武和隴西。
只要襄武不丟失,隴西和鄣縣的安全也能得到保障,渭州的精華還在他手上。
到時候撐到薛逵率軍進入渭州,那他的位置就穩如泰山了!
想到這里,魯褥月也冷哼道:“你們如果不愿意,那就回去吧!”
“豬犬的家伙!!”折逋諱憤怒拔刀,尚延心見狀連忙攔住他。
“現在不是內斗的時候!”他把折逋諱的刀搶到了手上,轉身瞪著魯褥月。
“你最好從現在開始老實點,不然我不保證我不會內亂!”
面對折逋諱,魯褥月還能擺出“你奈我何”的姿態,可面對尚延心就不行了。
因為藺茹真將保全得當,尚延心麾下除了五千多家眷,還有八百多名精騎,占據現在渭州番兵近三成兵力。
如果尚延心內亂,那他們還真有可能被劉繼隆逐個擊破。
“你可以放心,只要你們好好跟我守住襄武,等薛逵進入渭州,我保證可以讓你們過上我之前承諾的日子!”
“最好是這樣!”尚延心將刀還給了折逋諱。
折逋諱雖然氣憤,卻也知道自己是喪家犬,威脅不了魯褥月。
不多時,他們率領的隊伍裹挾走了渭源縣那為數不多的人口,朝著七十余里外的襄武縣前進。
畢竟是馬背上的民族,雖然有糧食的拖累,可他們的行軍速度并不慢。
每日六十里的行軍速度,已經比中原一些藩鎮牙兵的行軍速度還快了。
只是萬事都需要對比,他們如果和中原的牙兵比,那行軍速度自然很快。
可若是和隴西歸義軍相比,他們的速度反而顯得有些慢了。
在他們離開渭源縣不到四個時辰,趕在太陽落山前,一支塘騎從西邊的山道中策馬而出。
他們小心翼翼的朝著渭源城靠近并搜索四周,除了發現大批凌亂的馬蹄外,留給他們的便只有雜亂的渭源縣城。
隨著天色徹底變黑,不到半個時辰的時間,大股火光便將渭源城照亮大半。
劉繼隆率兵步入城內,用最快的時間接管了城防并緊閉城門。
甲兵們得以松懈,而劉繼隆也蹲在一座臟亂的民舍里,蹲著用手摸了摸火盆的溫度。
“火盆里的木炭都熄滅發潮了,最起碼走了四五個時辰。”
劉繼隆起身拍了拍手上的灰塵,對身后疲憊的張昶、尚鐸羅等人吩咐道:
“讓將士們每伙一組入住民房,這渭源城應該夠我們的人住下。”
“末將領命!”聽到可以休息,二人仿佛卸下了什么擔子。
不止是他們,就連得到消息的隴西軍將士們都如釋重負,紛紛尋找民房入住,將甲胄脫下后得以休息。
民夫們也累得不輕,每個人相較出發時更瘦了,唯一不同的就是他們的眼神越來越明亮。
跟著隴西軍追擊的這些日子,在他們心中“番人不可戰勝”的刻板印象終于被打破。
他們重拾了信心,而這才是他們隨軍追擊最大的收獲。
是夜,城內鼾聲四起,就連劉繼隆的牙帳都響起了輕微的喊聲。
他們太累了,一天半的時間就追出了九十里地,其中有三四十里還是山嶺。
換做平地,他們起碼跑了一百二三十里。
正因如此,他們明明晚一天出發,卻將雙方時間縮短到了四五個時辰。
草草休息三個時辰后,劉繼隆派人叫醒了尚鐸羅和張昶。
三人眼皮沉重,眼底滿是血絲,睡眠嚴重不足,可卻不得不強提起精神來。
“尚鐸羅點齊精騎,半個時辰后我們出發追擊。”
“張昶你帶步卒和民夫隨后而來,若是路上遇到潰兵就收容,我們在襄武城下會合!”
面對劉繼隆的軍令,二人縱使再疲憊,卻不得不作揖應下。
半個時辰后,劉繼隆帶著八百余精騎繼續追擊尚延心,而張昶他們則是多休息了一個時辰,在卯時天剛亮的時候出城向襄武追去。
從黑夜到正午,劉繼隆所率精騎沿著蜿蜒的渭水河谷,一路向東疾馳。
秋風蕭瑟,河谷之間黃葉遍地,隴西精騎的鐵蹄踏過,枯草落葉與塵土飛揚。
馬蹄聲在河谷中回蕩,急促的如同心跳。
隨著距離襄武城的接近,空氣中出現了緊張的氣息,精騎們緊握手中的韁繩,臉上充滿了不安和迷茫。
他們擔心尚延心他們已經跑進了襄武城,那樣他們就不得不繼續進行著枯燥且乏味的攻城,而攻城往往帶給他們的死傷最大。
大夏城之戰,哪怕那一戰是以隴西軍一邊倒的勝利作為結束,可依舊有七十余人陣亡,二百余人負傷。
他們不想再攻城,只想在野外擊垮尚延心他們的主力,收復渭州全境后,好好休息一段時間…
此刻的他們,體力并不是問題,但精神已經疲憊得睜不開眼了。
“嗶嗶——”
忽的,前方河谷傳來了急促但不同的木哨聲,馬背上的所有人精神一振。
“刺史,塘騎撞上了!”
尚鐸羅激動叫嚷,劉繼隆也強忍激動道:“加快馬速!別讓他們撤回襄武城!!”
“吼——”
木哨聲對于此刻的隴西精騎而言,好似酒鬼清醒時的一口酒,煙民焦慮時的一口煙。
當木哨不斷作響,并距離他們越來越近,馬背上的眾人也越來越精神。
“豬犬的家伙!劉繼隆這廝怎么這么快就追上來了!”
同在馬背上,距離劉繼隆他們七八里外的尚延心卻神色駭然,不敢想象劉繼隆竟然這么快就追了上來。
“所有人提快馬速!不想死就快!!”
魯褥月咆哮著,不斷揮動馬鞭,試圖讓胯下軍馬迅速護送他抵達襄武城。
只可惜,他們的想法注定破碎。
他們在后方布置的塘騎不斷靠近后軍,而這也代表著劉繼隆他們正在逼近。
兩刻鐘的時間,隴西軍的旌旗已經在后軍出現,而這則消息也被傳到了魯褥月三人耳邊。
“豬犬的家伙!這劉繼隆帶著幾百人就敢追過來!”
“輕敵冒進,今日這里就是他的埋骨之地!!”
魯褥月調轉馬頭,咆哮道:“車馬、婦孺驅趕牧群繼續前往襄武,精騎留下列陣!”
“列陣!!”折逋諱也叫嚷著調轉馬頭,尚延心同樣。
不多時,上萬家眷及奴隸的隊伍越過了集結起來的精騎們,精騎們結陣面朝西方,擺在他們面前的,是從遠處疾馳而來的七百余隴西精騎。
“娘賊的,有八十多個弟兄馬力不足掉隊了!”
尚鐸羅將剛剛得到的消息匯報給了劉繼隆,對此劉繼隆并沒有感到詫異。
他用力眨了眨眼睛,讓眼睛不再那么酸澀。
“七百人就七百人,七百人先下手為強!”
劉繼隆活動雙臂,取出鐵槍高舉:“沖鋒!”
“嗚嗚——”
隨著號角聲響起,七百隴西精騎如脫韁野馬般沖向二百余步外的臨渭精騎。
“豬犬的家伙!真以為你們能連戰連捷?!”
“劉繼隆,阿爹今天就和你好好算算帳!”
“阿兄阿弟們!擊垮他們才能讓我們的家人回到襄武,舉起你們的長槍短兵,跟著號角聲沖鋒!”
“嗚嗚嗚——”
折逋諱、尚延心、魯褥月先后激奮士氣,一千六百余名臨渭精騎就這樣被他們調動起來,朝著隴西精騎發起了沖鋒。
“殺——”
兩方的喊殺聲同時響起,一銀一棕兩條洪流在頃刻間相撞。
“嘶鳴!”
“額啊…”
“番狗去死!”
兩陣交錯,戰馬嘶鳴,蹄聲如鼓,卷起漫天塵煙。
血肉碰撞,長槍交擊,金屬與木桿撞擊的聲音不絕于耳。
兩方將士相互吶喊著,將生死置之度外。
一時間,刀光劍影,血雨腥風將渭水河谷清麗的風景所污染…
陣中,劉繼隆手握鐵槍,如猛虎突入敵陣,銳進不可擋,速退不能及。
那些試圖沖上來斬下他大纛的番騎無不落馬,死者無算。
七百隴西精騎在他的帶領下,正面挫開了臨渭精騎的攻勢,直搗敵軍心脈。
這次尚延心學聰明了,他將大纛安排在了距離他較遠的十余步外,防止他與劉繼隆正面沖撞。
可即便如此,當八百隴西精騎撞過來的時候,他卻還是被某位不知名的小將挑飛了鐵胄,頭頂一涼。
亂陣之中,個人武力只能做到錦上添花,而無法做到雪中送炭。
哪怕是勇猛的劉繼隆,卻也不知道挨了幾下沖撞。
這些沖撞沒有讓他害怕,反而把他的火氣給挑了出來。
“我你的!!”
“眾將聽令…跟緊我的大纛,殺光面前所有試圖持械反擊的豬狗!”
這個時代,罵人罵的這么露骨的,也只有劉繼隆了。
這幾日吃不好睡不好所積攢下來的脾氣,在此刻展現的淋漓盡致。
什么禮義廉恥,溫良恭儉讓…都去他娘的吧!
現在他想做的,就是把擋在他面前的這些番騎全部殺光!
“嗚嗚嗚——”:sjw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