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二百一十八章 完了,中計了

  第二百一十八章完了,中計了!第二百一十八章完了,中計了!←→::mayiwsk

  這時代,水軍和水賊是一體的,大多都是水賊投靠了某家大名,然后才成為編制內的水軍。

  木正家就是如此,其普通國人眾出身,借里見家內訌之機,奪取了上總地區的小田喜城(現在的大多喜城),整合了當地的百首水賊(百首城一帶的水賊勢力),又幫助里見家當代家主奪取了家督大位,轉身就成了里見家的水軍部隊。

  隨后,更是借助里見家的支持,進一步統合了房總半島周邊的水賊團伙,霸占了房總半島到伊豆半島之間的海域,成為里見家的支柱之一。

  現任木正家家督的是木正時忠,三十七八歲,乘坐在自己的旗艦“龍王丸”上,遠遠望著“野原水軍”,目測大概有二十多條戰船,正緩緩離開下田港附近的海域,以爭取更好的機動空間。

  對此他也不在意,只是看著“知多號”十分眼饞。他還是第一次見到這么華麗的大安宅船,體積雖然不比他的“龍王丸號”大多少,但不知道熔了多少貫錢,船體包有嶄新的銅皮,反射陽光,金光中偶爾閃過一抹幽綠,透著一股非同一般的富貴氣,簡直能說一聲“壕無人性”。

  這船,應該歸他所有,用來當他的座駕再合適不過。

  這時一名近侍武士登上了船樓,向他氣憤稟報道:“殿下,對方拒絕離開伊豆海,我們的使者還被打了幾個耳光。”

  “那他們可真是自尋死路了!”木正時忠咧嘴一笑,轉身就下令道,“下面動起來,讓這幫伊勢灣來的家伙瞧瞧我們木正家的厲害!”

  他們在下田港也有探子,已經探查清楚了,彎津水軍也就這二十多條戰船,其余的都是拉貨的貨船,他們以五打一,優勢巨大,現在其實就可以宣告勝利了。

  “知多號”上,原野剛剛否決了阿清、於大勸他進港暫避的提議。來到這時代七八年了,他已經習慣了這時代的生活,看過了太多的死人,已經對生死有些麻木了。

  至少沒有以前那么在乎,同時心里也很清楚,這世上從無不冒風險就能得天下的事。

  特別是做為一代目,任何時候,他都應該表現出身先士卒之態,以堅定手下的作戰意志,以維持自己的權威。

  在亂世中,沒人會敬重一個膽小鬼,而不承擔責任,不冒風險,也當不了領袖。

  再者說,他對“知多號”有信心,同時他準備的海戰武器也沒實戰過,他也需要親自指揮。

  阿清、於大等人勸阻未果,沒能擰過原野,表情有些擔心,而阿滿毫不在乎,她從小因為習武天賦太差勁,轉而苦練水性,受重傷都能順河竄出幾十里,現在完全不懼——“知多號”也沒經過實戰,看起來有點像原野異想天開搞出來的新玩意兒,阿滿也有些擔心這船到底能不能打,但不能打也沒事,就算沉了,她自信也能帶著原野和阿清潛水逃上岸。

  至于別的人死不死的,她不是很在意,這年頭人命不值錢,只要原野能活著回到彎津,再花錢招人就是了,算不上大事。

  她直接把於大趕走了,帶著阿清,跟著原野去甲板上備戰,眼見原野指揮內衛隊從密封艙室中搬出大量尖頭火箭彈和發射架,好奇問道:“這東西真能管用嗎?上次測試,不是很難打準嗎?”

  “一枚是很難打準,所以我準備一次發射十二枚,敵人只要數量夠多,單次命中率應該就夠用了。”原野一邊親自測風速,一邊指揮內衛隊員把發射器豎起來,嘴上隨口說了一句。

  他把原始“澆鑄藥柱”工藝憋出來了,也就是精選優質黑火藥,以優質天然松脂為黏合劑,將其混合成擁有一定流動性的膏狀,隨后再將其緩緩加熱,以極慢的方式層層澆灌入模具,其間盡量避免產生氣泡。

  等經數天放置,自然冷疑固化后,再將其從模具中取出,打磨修整到安裝要求,就可以填入火箭彈,充當飛行燃料。

  至于火箭彈,那更簡單,原野的火箭彈就是個帶飛控裝置的鐵皮筒子——再簡單的鐵制尾翼和竹制平衡桿也算飛控,而彈頭就更好說了,因為損毀目標是古代木船,里面裝的是也是黑火藥,僅就是為方便其爆燃,添加了一定量的助燃劑,像是松油之類。

  引信則是硝化延時引信,具體原理和火繩類似,只是燒得更快一些。

  簡單來說,這就是一種簡化縮小版的“康格里夫火箭”,射程大約2公里,就是難以瞄準,落點散布極大,需要用數量彌補精度。

  嗯,火箭古代就有了,宋代的“霹靂火”以火藥推進能飛300多米,明代“一窩蜂”能飛500多米。

  外國也有,比如康格里夫火箭的原形“印度竹質火箭”,以竹筒裝填藥柱發射,據說能飛1500米以上(數據存疑),而到了康格里夫火箭正式成型,射程大約在2500米,拿破侖時期以及美英戰爭時期都大規模應用過。

  這玩意在現代看起來是有點蠢了,畢竟現代火箭彈有制導,各種助燃劑、推進劑也先進,隨隨便便就能打個百多公里,但原野覺得在十六世紀中期也基本夠用,就是以現在的制作能力,火箭彈造得很慢,也很貴,還十分危險。

  他沒辦法制造真空,澆鑄過程中很難避免產生氣泡,導致良品率極低。加熱火藥的危險性更不用多說,只有經過嚴格訓練的工人才能操作,就這樣還老出生產事故,自投產以來已經傷殘了十余人,而且他這邊還要涉及到技術保密問題,只有只能進不能出的“老年死士工廠”才擁有生產資格,所以…

  他憋出這項工藝已經一年多了,修正性的試射都進行過四五次,但儲彈量只有六百多枚,和拿破侖時期的英國,能一狠心拿出兩三萬枚來去給丹麥洗地不可同日而語——人家那是有工業革命基礎,全國搞生產,他就用隱秘工廠偷偷的造,根本沒法比。

  同時,為了省錢以及提高良品率,他還把藥柱長度體積給改小了,導致遠遠沒有十八十九世紀的火箭彈飛得遠。

  不過,用來打一群在歷史上沒什么知名度的海盜,那肯定是夠了,畢竟這年頭,沒什么武器能打2000米以上,木船更不可能抗住火藥爆燃。

  這六百多枚火箭彈,就是原野敢這時間就跑來開辟航線的底氣,至于實戰之中能不能真好用…他就打過漂浮靶,沒打過活人開著的船,實戰好不好用,正好拿里見水軍來試一試。

  當然,就算沒有“澆鑄藥柱”這樣的黑科技,沒造出“彎津火箭彈”,他也是敢和里見水軍碰一碰的。彎津水軍并不是一支只靠他的軍隊,嚴酷的紀律、高額的薪資、長久穩定的訓練以及社會上的普遍尊重,外加少量佛郎機炮和大量裝備的各式鐵炮,他們原本就有以少勝多的本錢。

  原野隨口和阿滿閑扯了幾句,就默默把火箭彈發射準備好了,而這時“知多號”上竹哨聲連續響起,大量從彎津陸軍改編過來的鐵炮手紛紛在船弦處豎起包銅舷板當掩體,點燃火繩,備好早合筒,隨時準備發起齊射。

  水手們也都紛紛武裝起來,或是也拿出鐵炮,或是拿出弓箭,或是搬出火藥罐子,或是干脆手持刀槍,準備發起或防備跳幫戰,哪怕沒怎么打過仗,但在於大的長久訓練下,還是看起來十分精銳。

  竹骨船帆也降下來了,劃漿手發力喊號的聲音都透過船體傳到了甲板上,“知多號”更是猛然提速,在於大等水軍軍官的指揮下,一馬當先,迎風破浪,帶著七八條關船和十多條小早船就直挺挺朝著里見水軍最大的“龍王丸號”沖去。

  而“龍王丸號”也早早已經降下了船帆,做好了作戰準備,此時還是沒猶豫,立馬…集體掉頭,向東逃去。

  彎津水軍和里見水軍要在伊豆海域開戰,身為東道主的北條家只能看戲,這不得不說是一種悲哀。

  笠原康久等北條家的武士站在下田港的瞭望臺上,憑借天氣良好,看著遠方海面上的兩支艦隊正準備燃起血和火,心里就有這種感覺。

  尤其是笠原康久,這種感覺格外強烈,畢竟笠原家可是北條家的“白備”首領,原本就是負責水軍的,只是近八年前的一場海戰,北條水軍被徹底擊垮了,已經喪失了海域統治權,目前已經淪落成“海岸警備隊”。

  嗯,北條家的戰斗編組是以“五色備”的形式展開的,黃備擅長陣地戰和城池防御;赤備馬步混合,注重機動性;白備負責海戰水戰,現在海上沒有立足之地,也開始轉為陸戰部隊;黑備負責攻城,也喜歡隱秘偷襲,而青備則是北條家的情報部隊,性質類似織田家的“饗談眾”,或是彎津的“活命眾”。

  現在笠原康久做為笠原家年輕一代,雖然久不下海,但海戰基本素養還在,依舊熟悉老對手的戰術,眼見彎津水軍直挺挺奔著里見水軍的旗艦去了,而里見水軍旗艦不進反退,帶著彎津水軍開始逃,不由心里一急,忍不住脫口而出:“糟糕,野原家的人不會打海戰,中計了。”

  和水賊打,不能追著他們的大船跑,他們的主要攻擊手段是小早船,現在彎津水軍去追“龍王丸號”,“龍王丸號”只要引誘彎津水軍進入逆風位,到時里見水軍的小早船們憑借速度和機動性繞到上風位,借風勢發起沖擊,以“焙烙”攻擊,甚至以火船強行沖撞,到時彎津水軍十死無生。

  能在下田港待著的,幾乎都是“北條白備”的武士,要是放在《太閣2》里,人人都能有一兩個水戰技能,馬上就有人贊同道:“野原家的水軍確實不行,這一仗就不該打,明明我們都同意他們進入港口了。”

  海戰可不是陸戰,想以少勝多沒那么容易,更別提里見水軍一百多條船,是彎津水軍的五倍以上。

  哪怕里見水軍不用火攻,僅就是跳幫作戰,以人數強壓也夠彎津水軍全軍覆沒了。

  “真是可惜了那條好船了,那是野原家家督的座艦吧,那么華麗…”

  “以后就是里見家的了!這幫蠢貨,來了一點忙也沒幫上,反倒給里見家送了一波船!”

  北條家的武士覺得彎津水軍已經算完了,感覺不太可能讓里見水軍有太大損失,郁悶之下嘴里沒幾句好話,而他們正在那里煩燥,發愁里見家的水軍越來越難以抵擋,突然看到不遠處的港口鬧了起來,喧嘩聲還越來越大。:mayiwsk←→新書推薦:

飛翔鳥中文    戰國生存指南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